第七十八章討袁聯盟

其實袁紹從冀州大老遠,興師動衆跑到長安進京勤王,這件事情,各路諸侯沒有一個不知道的。即使當時不知道,但也時間過去那麼久了,肯定都有所耳聞的。

對於袁紹這個舉動,各路諸侯都議論紛紛,見仁見智了。反正人心各態,其中的冷暖只有諸侯自己知道的。

有讚揚佩服的,比如說曹操的,他其實也想過來的,但是看看自己現在還沒有立足的地盤的。自己實力也不行,兵少將微的,只能聽從手上謀士的意見,先剿滅青州黃巾,擴充一下勢力,在理會其他的。

也有不屑一顧的,不用說就是袁紹的好弟弟袁術了。這傢伙在得到了壽春、南陽兩大郡之後,很是得意,有點睥睨天下的感覺。還救什麼皇帝,讓他自生自滅最好了。等漢帝掛掉了,自己做皇帝豈不更好的。他這樣想,也這樣做的,已經爲自己再進一步做好了打算了。

甚至還有漠不關心的,也就是上次沒有加入諸侯會盟的劉氏宗親,如劉表、劉焉等。他們現在坐擁着山河之利、富庶之地,小日子過得很自在,哪還管獻帝小侄子的死活。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地上霜,各安天命吧!

更有蠢蠢欲動想要分一杯羹的,這個其實諸侯都有這點心思的。但是苦於不是太遠,鞭長莫及。就是實力不行,不會是袁紹對手的。只有兗州刺史劉岱、上黨太守張楊、河內郡太守王匡這三個傢伙,既離的很近,也有實力的。

他們很有野心,也知道自己單打獨鬥肯定不會是袁紹的對手,於是一合計就聯合一起,組成討袁聯盟的。

原本還在長安附近觀望,坐等長安的動向,看看有沒有機會可趁的。正好見西涼戰亂又起,袁紹帶領大軍去平叛了,就知道機會來了。

果然,他們纔打算朝長安近一點,就接到中郎將朱儁的召喚和皇帝的詔令,讓他們進京勤王的。

三人聞詔大喜,趕緊集合手下人馬,大約十餘萬衆,浩浩蕩蕩的朝長安進發,進京勤王,誅殺袁紹。

走到半路,就接到朱儁接二連三的書信,告知他們長安已經控制在他們手中了,就剩下袁紹的殘部了。言下之意就是,你們要快一點,不然連湯都喝不上的。

劉岱他們也明白這點,就一面讓信使回覆朝廷,我們即日就到。另一方面趕緊催促大軍加快腳步,務必二日之內到達長安腳下的。

對於自己主公的命令,他們手底下的將領,都沒有意見的,只是遵照執行罷了。

但是其中卻有一個不同的意見,在他們耳旁響起的。

“將軍,我以爲不可的。朝廷如此急促,肯定是計劃不順利的,想要我們去當炮灰的。依我看,我們還是靜觀其變,緩行到長安,坐觀成敗方爲上策的。萬不要輕易上當,中了朝廷的圈套呀”。

張楊不用看就知道是自己的手下了,擡眼看去果然是他,這個最近才投靠自己的傢伙,老是說些與其他手下不一樣的意見,給自己添堵的,從來就沒有讓自己清淨一天的。

這不,還站出來說這些喪氣話的,沒看劉岱和王匡,臉色都變了,有點不高興了。又讓自己下不了臺,這讓張揚很是惱怒的。

見此,趕緊出言呵斥他道“公明,休得妄言,你懂什麼國家大事的?沒事就下去吧,沒有命令就不要過來的”。

見張揚一臉嫌棄自己的樣子,還呵斥自己退下去。這個叫公明的將領,無奈只得退下去了,心中頓時感覺所投非人,明珠暗投了。

還沒等他走遠,張揚又就趕緊對劉岱和王匡,表示一下歉意,說道。

“我管教無方,讓二位將軍笑話了。請看在同盟的份上,多擔待一二的”。

王匡和張揚關係很好的,見此也出言,打圓場道“想是下人無知,纔出此喪氣的話,不幹張將軍的事。大家都不要介意的,不要爲了這些傷了和氣,應該以大事爲重的”。

見他倆如此之說,自詡漢室宗親,也是刺史職位,位高權重的劉岱,也是三路諸侯的首領,接話道。

“恩恩,大家說的不錯。量此乳臭未乾的小子,安敢議論國家大事的?我等討伐董卓,縱橫寰宇的時候,他還沒有出生吧!”。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劉岱說完就忍不住大笑了起來,惹得張揚和王匡也跟着笑出來了。聲音很得意,也很歡快的。

但是在公明將軍的耳中,就不是那麼入耳了,感覺很是刺耳的。

你們背後議論倒是等我離開再說呀,我還沒走遠,你們就如此的,真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的。氣的他當時就想上去,用自己的宣花斧,結果了他們的。

後來一想還是算了,現在他們還算自己的首領的,殺了不詳,也有點不顧道義的。還是暫且忍耐,等待時機,在離開吧。

這三個草包真是一羣酒囊飯袋的,被人利用都不知道的,還沾沾自喜的,真是蠢貨的。

不值得自己投奔,自己在這也會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對了,聽說袁紹乃當世英雄,名傳天下,手下文臣名將極多,也不知道他怎麼樣?

自己這次姑且跟着一起看看,他值不值投靠的。希望袁紹不要讓自己失望的,公明在心中暗暗想着。腳下一點不慢的,遠離這三個垃圾的。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到這個將領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三國的大將徐晃徐公明的,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在樊城之戰中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的徐晃。

兗州刺史劉岱、上黨太守張楊、河內郡太守王匡這三個傢伙在嘲笑了徐晃一番之後,就讓手下去傳達自己的命令。

而他們三個卻乘着馬車,讓下人們備好酒菜,在馬車裡大吃大喝起來了。

看他們的樣子,哪還有一點急行軍,打仗的樣子。分明是過來談話郊遊的,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取得了勝仗的,喝酒慶祝的,對此很讓人無語的。

第二百三十章水中魚鱉第四十五章丞相駕到第七十九章醜陋第四百九十一章去卑的得意第七十二章大失所望第七百六十一章大破匈奴第一百二十章安排後事第六十四章遷都之議第八章洛陽風雲第三百三十一章合力偷襲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二十九章箭雨如蝗第三百零四章毒士獻計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一百七十一章不了了之第六十一章袁紹到來第四百七十六章野心初顯第一百六十二章知己知彼第七十二章大失所望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五百四十章察覺第一百四十章鮮卑來犯第六百零四章過渡第九百一十三章衝殺過去第四百七十章落荒而逃第五百九十七章暗潮涌動第七百零六章血流成河第五百零七章城門風波第二百八十五章全線撤退第三十三章圍城第一百三十七章整編第六百二十六章大戰開啓第一百五十六章諫言(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廝殺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五十六章一戰平原定第九百零八章快馬揚鞭第八百八十六章最後的寧靜第一百六十六章無恥之尤第十九章夜襲第四百六十二章去卑的咆哮第三十章僵持第四十七章美人計第四百一十八章請命出戰第一百五十五章不謀而合第二百三十章三將爭功第一百二十八章雙傑戰趙雲第二百一十九章挑釁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夜襲大營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五百七十九章喜出望外第八百八十七章各自的得意第一百六十章才高八斗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九百四十三章脫離危險第五百六十章投懷送抱第一百五十九章郭嘉娶親第十九章初戰匈奴第四百三十四章東風已到第一百一十章鬥智鬥勇第十七章人各有志第二百五十八章樂極生悲第五百八十三章因愛生恨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有一說一第二百三十三章大敗而回第七百四十二章跳樑小醜第五百七十七章議和大使第六百六十一章自尋死路第七十五章火牛陣第九百零一章後續第一百二十四章嗤之以鼻第一百五十二章張飛剪徑第二百章放權第一百五十五章不謀而合第三十二章興兵雪恥第二百四十四章聯絡第四百四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八百四十九章賈詡的猜想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七百八十一章馬不停蹄第六百六十五章兵臨城下第三百零一章貪生怕死第五百五十七章以靜制動第二百二十五章突發事件第二百零七章喜怒不形於色第五百零八章文姬歸漢第九百四十四章打擊有點大第一百一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張鬆獻圖第二百七十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一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二百五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三十章雲譎波詭第八百二十二章誠意第二百四十八章各自退兵第五百零四章劉豹爲使第五百二十六章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六章正面對抗
第二百三十章水中魚鱉第四十五章丞相駕到第七十九章醜陋第四百九十一章去卑的得意第七十二章大失所望第七百六十一章大破匈奴第一百二十章安排後事第六十四章遷都之議第八章洛陽風雲第三百三十一章合力偷襲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二十九章箭雨如蝗第三百零四章毒士獻計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一百七十一章不了了之第六十一章袁紹到來第四百七十六章野心初顯第一百六十二章知己知彼第七十二章大失所望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五百四十章察覺第一百四十章鮮卑來犯第六百零四章過渡第九百一十三章衝殺過去第四百七十章落荒而逃第五百九十七章暗潮涌動第七百零六章血流成河第五百零七章城門風波第二百八十五章全線撤退第三十三章圍城第一百三十七章整編第六百二十六章大戰開啓第一百五十六章諫言(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廝殺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五十六章一戰平原定第九百零八章快馬揚鞭第八百八十六章最後的寧靜第一百六十六章無恥之尤第十九章夜襲第四百六十二章去卑的咆哮第三十章僵持第四十七章美人計第四百一十八章請命出戰第一百五十五章不謀而合第二百三十章三將爭功第一百二十八章雙傑戰趙雲第二百一十九章挑釁第九百章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夜襲大營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五百七十九章喜出望外第八百八十七章各自的得意第一百六十章才高八斗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九百四十三章脫離危險第五百六十章投懷送抱第一百五十九章郭嘉娶親第十九章初戰匈奴第四百三十四章東風已到第一百一十章鬥智鬥勇第十七章人各有志第二百五十八章樂極生悲第五百八十三章因愛生恨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八百一十四章有一說一第二百三十三章大敗而回第七百四十二章跳樑小醜第五百七十七章議和大使第六百六十一章自尋死路第七十五章火牛陣第九百零一章後續第一百二十四章嗤之以鼻第一百五十二章張飛剪徑第二百章放權第一百五十五章不謀而合第三十二章興兵雪恥第二百四十四章聯絡第四百四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八百四十九章賈詡的猜想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七百八十一章馬不停蹄第六百六十五章兵臨城下第三百零一章貪生怕死第五百五十七章以靜制動第二百二十五章突發事件第二百零七章喜怒不形於色第五百零八章文姬歸漢第九百四十四章打擊有點大第一百一十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十八章張鬆獻圖第二百七十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一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二百五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三十章雲譎波詭第八百二十二章誠意第二百四十八章各自退兵第五百零四章劉豹爲使第五百二十六章不共戴天第一百三十六章正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