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恨別

第三十四章 恨別

曹操老了麼,對於這個問題,至少此時在丞相府的他本人自然是不會承認的,儘管如今的他,兩鬢上的銀絲已經佈滿了,而且也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縱酒歡歌,大宴羣臣,間而再賦詩一的豪情了,當然對於那些往日裡身材妖嬈的姬女們,也沒有了太多的興致,不過曹操卻也沒有覺得他老了。

他還能騎着爪黃飛電,持着孟德劍,指揮着手下的將士們去廝殺,就在之前的春日時分,他還在圍獵的時候,面對着那斑斕大虎,仍舊是不動聲色,即便是隨身在側的夏侯妙才家的那個三小子,獨立將那老虎給宰殺,他也沒有失去了那份坐山觀虎鬥的興致。

他自覺不老,不過他卻也現,近來的他,在無人的時候,總會想起許多年都不曾想起的一些個往事,似乎那些事情在被他遺忘了這麼多年之後,有些不甘心又從新的活了過來。

不過這些總是在他眼前如同浮光掠影一樣,循環往復的往昔的片段,總是會有那個人的身影的出現。

“吾之子房也。”

“昔高祖保關,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閒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範、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爲表裡。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衆未戰而自困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爲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願將軍熟慮之。”

“昔晉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爲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將軍倡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醫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爲累,明矣。韓暹、楊奉其敢爲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衆,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爲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爲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爲”

“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啊”

歷歷在目,這些事情似乎就生在昨天一樣,不過每次定睛欲看時,曹操卻是悻然,“時光如水,卻是逝者如斯”

城已經遍起傳言,荀彧已有病在身,對於這樣的事情,曹操甚至都不用想,也不用動問,便知道是他的兒子,曹丕所爲。

對於曹丕收納了司馬懿,吳質等人爲幕的事情,曹操也是心知肚明的,畢竟儘管曹丕如此,可是他收納的這些個人對於朝廷,尤其是對曹操本人的忠心和曹丕之間的輕重還是分的清的。若非如此,想來曹丕自己的日子也就到了極限了。

曹操對於這幾個兒子,目下看來,還很是滿意的,曹丕自是行事穩重,甚少有什麼出格的舉動,既不顯得有什麼過於聰明仁愛的地方,卻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於曹植和曹彰兩個,卻是一一武,各自爭雄。至於已經行過了冠禮,也被封了朱虛侯的小兒子,曹衝,曹操自是更爲喜歡,若非如此,當初爲曹衝選擇封地的時候,他也不會選擇朱虛這個地界。

自是希望曹衝能夠像漢初之時的,朱虛侯劉章一樣能夠將來在曹氏有爲難的時候,輔助曹廷,安定曹氏一門的榮華富貴。

這些年的教化,到如今這幾個兒子卻也能夠在曹操的身邊幫上手了,不過隨着他們年齡的長成,不可避免的,曹操也開始了對於他們的前程有了憂思,畢竟他們的前程,卻是和曹氏的富貴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如今的曹操已經建立了這麼大的事業,即便是再進一步,也不過是反掌之間的事情,這個情況下,曹操自然要更爲謹慎的去區處的。

不過在這些事情之前,曹操卻是還有更爲煩惱的事情。

“臣聞慮爲功,謀爲賞本,野績不越廟堂,戰多不逾國勳。是故曲阜之錫,不後營丘,蕭何之土,先於平陽。珍策重計,古今所尚。侍守尚書令彧,積德累行,少長無悔,遭世紛擾,懷忠念治。臣自始舉義兵,周遊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用披浮雲,顯光日月。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銳,以撫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勳。”

“守尚書令荀彧,自在臣營,參同計畫,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謀,悉皆共決。及彧在臺,常私書往來,大小同策,詩美腹心,傳貴廟勝,勳業之定,彧之功也。而臣前後獨荷異寵,心所不定。彧與臣事通功並,宜進封賞,以勸後進者。”

“昔袁紹侵入郊甸,戰於官渡。時兵少糧盡,圖欲還許,書與彧議,彧不聽臣。建宜住之便,恢進討之規,更起臣心,易其愚慮,遂摧大逆,覆取其衆。此彧睹勝敗之機,不世出也。及紹破敗,臣糧亦盡,以爲河北未易圖也,欲南討劉表。彧復止臣,陳其得失,臣用反旆,遂吞兇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於官渡,紹必鼓行而前,有傾覆之形,無克捷之勢。後若南征,委棄兗、豫,利既難要,將失本據。彧之二策,以亡爲存,以禍致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

“與君共事已來,立朝廷,君之相爲匡弼,君之相爲舉人,君之相爲建計,君之相爲密謀,亦以多矣。”

“可惜,爲何卿不能如子房之舊事,與孤善始善終呢”

曹丕自是將他對於之前曹操的吩咐,自己以及和司馬懿還有吳質等人商議的應對之策,將之細細的寫給了曹操,靜等着他的父親的裁決。對於這份應對之策,其自然是以吳質出力最大,而司馬懿及陳羣兩個人,卻是要爲之沉默多時。

作爲曹丕,當然能夠體會到司馬懿的心思,他當然對於父相所顧及的那份情誼,他作爲後輩,儘管沒有機會能夠和曹操以及那位一同經歷那些當年的舊事,然而道聽途說,耳聞目睹,終究知道那位先生與曹操的關係,那時候所謂君臣知遇,彼此相得,可爲百年以來罕有之事。

然而不管是誰人,卻是都沒有猜測到兩個人能夠走到今天的這一步,這並不是什麼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不過一切都是身不由己,情勢使然罷了。

以曹操的身份和地位,既然已經有了一方之霸的地位,於朝廷之事,也是權柄全操於己手,不論是爲了政事考慮,還是爲了自家的性命而言,總是一朝權在手,便不會輕易的放手,畢竟那樣的話,卻就如曹操當初所言,天下間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爲帝,。

而大漢到了漢末,到了劉協這一代,君威已經被看得極爲淡薄,像當初李傕,郭汜兩個人居然會彼此的分贓不均,就能各自把持天子和朝臣爲質,而後居然還有讓白波賊這樣的土匪一樣的人物,來“擁護”了天子一把,這樣的天子,卻是又有什麼人能夠看的起來呢

君威不重,自然想應得臣權便得以大漲,究其原因,終究還是要靠彼此手上掌握的實力來對決的。

對於這些,如今的曹丕自然都是明白的,可是他希望他的父親能夠早日得決斷。平日裡曹丕的穩重,自是甚得一些朝臣的看重,而曹操對於曹丕的這點也很是稱許的,不過對於這些,曹丕的內心還是有着對於權勢的更多的渴望的,當然他也知道,如今他的父親還健在,而且似乎這樣的情況還將會持續不少的時間,當然若是讓曹衝以及曹植兩個弟弟通過那個荊州來的神醫給曹操的頭風病,這個幾乎已經伴隨了曹操一生的痼疾給解除了的話,或許曹操的身體還會更加的堅挺。

這些情勢,曹丕卻是時時在心的。所謂天無二日,人無二主,那個位置總歸只有一個。相比較曹植,他卻是更爲關心曹衝,畢竟當年在曹衝病重欲死的時候,看着那個時候曹操對曹衝極爲關心併爲之操勞不已,曹丕等人卻是開口相勸曹操,讓他要保重身體,未曾想到,那個時候的曹操卻是對着曹丕幾個兄弟,大雷霆的吼道,“倉舒若去,實乃我曹操之大不幸,且是爾等諸曹之大幸”

自那時起,曹丕卻是已經明白在曹操的心,曹衝的地位自是極高,甚至於要高過曹丕他們幾個兄弟加起來的分量。

故而曹丕,很是看重他的這個小dd,儘管自那年的病重過後,死過翻生的曹衝似乎少了之前的靈性,也變得有些可親,可愛,再沒有了想之前的那種鶴立雞羣,獨得天地鍾愛的氛圍,不過曹丕依然沒有過輕忽對於曹衝的關注,他自是知道,要想得到那個位置,他就要比曹衝有更多的功績,有更多的表現,可是他還不能做的太過分,他卻不是那種會做出過猶不及的事情來得人。

回到自己的府,依然還在並沒有離去的司馬懿和吳質,對於曹丕的神情自是看過之後,各有不同,司馬懿卻是繼續沉進去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假寐。而吳質自是開口問道。

“可是丞相大人,未曾允了我等的策略”

此時的吳質自是急迫,畢竟這樣的事情,既關乎到了曹操自己能否進位爲王,也關係到了曹丕在曹操的心的地位能不能得到提高,當然也是關係到他吳質自身的前程的。

不過他的這番急切,在這個時候卻是顯得有些可笑,畢竟他們要對付的可是和曹操一同建立了如今這曹氏勢力,和曹操相濡以沫了數十年的股肱之臣。任是誰人,若不是什麼冷血無心之輩定然不會無動於衷的,曹操再是心狠,卻也不是這樣的人物的。

對於吳質的問話,曹丕只是輕輕的搖了搖頭,並不言語。吳質本要再多說什麼,卻是看到一旁司馬懿的冷靜自若,他卻也斂聲不語。

而此時卻見有曹操的近衛前來傳達曹操的令示。不過這令示卻是沒有什麼言辭,但是剛纔曹丕遞送的表奏上,多了兩個字。

“不忍”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三國之雲臺所有的文字及三國之雲臺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三國之雲臺全文閱讀。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三國之雲臺VIP。閱讀更多精彩小說請返回首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3章 兩人爲鬥,三人且樂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章 非大笑,也出門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6章 坐論第96章 雍涼風雲(三十九)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38章 神打(上)第101章 荊南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2章 心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58章 餘波第2章 姬與郎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82章 神威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9章 鬱悶麼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26章 搬家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35章 不惹禍第51章 忠恕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75章 雍涼風雲(二十二)第140章 閃要快第150章 對應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102章 雍涼風雲(四十五)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64章 雍涼風雲(十一)第61章 隱現第93章 制限(六)第84章 晚來風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18章 幾分思念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77章 風雲起第67章 雍涼風雲(十四)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9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三)第13章 迎來送往第78章 兵不血刃,年少也英雄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59章 別離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50章 神仙自去逍遙,凡人且碌碌第1章 紛紛事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41章 迷局第49章 愁苦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66章 爭執(中)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9章 本心第135章 順勢而爲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35章 成野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205章 天下安(五)
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3章 兩人爲鬥,三人且樂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章 非大笑,也出門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6章 坐論第96章 雍涼風雲(三十九)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38章 神打(上)第101章 荊南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2章 心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58章 餘波第2章 姬與郎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82章 神威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9章 鬱悶麼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26章 搬家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35章 不惹禍第51章 忠恕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75章 雍涼風雲(二十二)第140章 閃要快第150章 對應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102章 雍涼風雲(四十五)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64章 雍涼風雲(十一)第61章 隱現第93章 制限(六)第84章 晚來風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18章 幾分思念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77章 風雲起第67章 雍涼風雲(十四)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9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三)第13章 迎來送往第78章 兵不血刃,年少也英雄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59章 別離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50章 神仙自去逍遙,凡人且碌碌第1章 紛紛事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41章 迷局第49章 愁苦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66章 爭執(中)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9章 本心第135章 順勢而爲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35章 成野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205章 天下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