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出兵

bookmark

公孫瓚看着麾下嚴、單經、關靖等人爭論不休,自身也是沉默不語。

而公孫瓚此時看向身旁的幾人,只見宗澤、裴邃、洪承疇三人都是氣定神閒,毫無擔憂之相。當即問道:“不知幾位認爲這次我軍是出兵還是不出兵救援青州?”

宗澤、裴邃與洪承疇三人互相對視一眼,只見裴邃說道:“那不知主公是如何想法?”

公孫瓚道:“這黃巾攻打渤海,禍亂蒼生,我輩之人自然當仁不讓應當出兵剿滅,可是那袁紹素來與我不和,雖說這次他派人來想我求援,可是我擔心這袁本初這次是迫不得已來想我求援,但是恐怕圖謀不軌。”

而聽了公孫瓚的話,卻是洪承疇接話道:“主公若是如此想法,那恐怕也太小看袁本初此人了。”

公孫瓚聞言詫異道:“還請彥演爲吾解惑。”彥演正是洪承疇的字。

洪承疇道:“袁紹此人出身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天下,遠的不說,那冀州牧韓馥便是袁氏門生。袁紹本是袁逢之子,卻是庶出,之後過繼於袁成一房。但這袁紹能在今日擔任渤海太守一職,卻非完全是汝南袁氏之功。要知道,那袁氏勢力在汝南最爲勢大,但袁紹卻能在青州渤海擔任太守一職,雖說有汝南袁氏的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這袁紹本身能力不凡。”

洪承疇緩了緩又道:“正因如此,當初酸棗十八路諸侯會盟纔會推選袁紹爲盟主,要知道,若是論起汝南袁氏,當時還有袁術這個汝南袁氏的嫡子在。若是袁紹沒有一點能力,他又怎能擔任這諸侯聯軍盟主。”

在古代,嫡子與庶子的地位是有着很大的差別的。而袁紹能以庶子身份力壓身爲嫡子的袁術,他自身的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洪承疇又道:“這袁紹能有如今成就,又怎會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小人,因此,主公的擔心着實有些多餘了。”

公孫瓚道:“那以彥演的意思是”

洪承疇道:“這青州黃巾如今攻打渤海並非主公與袁紹之間的私事。自此黃巾張角被平定之後還沒有黃巾膽敢攻城掠地,而如今這青州黃巾卻明目張膽的攻打渤海,那實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天下英雄自當羣起而攻之。若是主公因與袁紹的一點點私怨而不出兵援救青州,那恐怕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此時裴邃亦是說道:“而且,主公出兵並非是爲了袁紹,而是爲了渤海百姓不遭到那黃巾之禍。主公若是出兵,天下人皆會敬仰主公,而若是主公不出兵,恐怕天下人都會唾罵主公。”

裴邃說完便不再言語,作爲一名謀士,他與洪承疇都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接下來就是作爲主公的公孫瓚應該考慮的事了,不過,作爲自己認可的主公,裴邃相信公孫瓚是不會作出讓自己失望的選擇的。

公孫瓚聽了洪承疇與裴邃二人的話,沉默不語,似在沉思。而過了一會,公孫瓚站起身來,高大的身軀彷彿山嶽一般。

而隨着公孫瓚的起身,屋中所有人都是靜下來了。他們知道,公孫瓚纔是他們的主公,他們的話並不能決定此次是否救援青州,而公孫瓚的決定纔是真正的決定。

公孫瓚望着座下文武一眼,道:“本將軍決定了,即刻出兵渤海。”

公孫續、嚴綱、單經等人皆是道:“末將遵命。”

公孫瓚望着麾下一衆文武的表現,心中感到非常滿意,道:“本將軍決定出兵兩萬救援青州。其中騎兵五千千人,步卒一萬五千人。單經、嚴綱、田楷、鄒丹、洪承疇、裴邃隨我出征。其餘人等鎮守右北平,不得有誤。”

公孫瓚麾下一直在招募兵馬,如今公孫瓚麾下已有接近三萬大軍,其中騎兵就有八千之衆。

單經、嚴綱、田楷、鄒丹、洪承疇、裴邃六人包括其麾下皆是道:“遵命。”

而公孫續亦是在其中,他明白,既然公孫瓚要帶五千騎兵,那其中必有三千白馬義從,而自己身爲白馬義從三名軍司馬之一必定是隨公孫瓚救援渤海的,而公孫續也早想見識一下這洪秀全三人究竟有什麼本事膽敢攻打渤海。

之後公孫續便回到軍營便集結麾下的一千白馬義從通知即將出發援救青州之事。

而當集結了一千白馬義從之後,公孫續望着屬於自己的這一千白馬義從那是一個志得意滿,他相信,自己麾下的這一千白馬義從若是對上另外的兩千白馬義從,雖說因爲人數的因素會落敗,但是公孫續相信自己麾下的這一千若是單對單,面對其餘的那兩千白馬義從,絕對可以力壓一籌。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爲自己麾下有着數員大將。

在這幾員大將的訓練之下,自己麾下的這一千白馬義從的戰鬥力那可是突飛猛進,現在絕對是公孫瓚麾下最爲強大的。

而這一千白馬義從集結之後,羅成策馬上前,問道:“不知少將軍爲何聚集我等,可是有仗要打?”

羅成跟隨公孫續的時間是最久的,也是公孫續召喚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名武將,所以公孫續與羅成私下裡關係極好,而且羅成還是公孫續麾下兩大牙門將之一,所以這話也就羅成能和公孫續說。

至於同樣身爲牙門將的李成樑,則是爲人穩重,以他的性格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公孫續道:“羅成,你是怎麼知道有仗要打的?”

羅成聞言大喜道:“少將軍,真的有仗要打?天天在訓練,我都要快悶死了。不知道我們去打哪裡?”

公孫續道:“青州黃巾在渠帥洪秀全的率領之下圍攻渤海,如今渤海太守袁紹遣人來向我父親求援,父親已經決定出兵兩萬援救渤海,而我白馬義從也在出徵之列。”

羅成聞言大怒道:“這黃巾還真是膽大妄爲,居然膽敢攻打渤海,少將軍放心,有我羅成在,那黃巾成不了氣候。”

而羅成身後一員將領也是道:“這青州黃巾如此猖狂,此次我等必將殺得他們一個片甲不留,血流成河。”

公孫續定睛看去,正是自己上次召喚而出的韓存保,善使一杆方天畫戟,只不過韓存保手中的方天畫戟沒有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那麼好,並不能給韓存保造成武力+1的效果。不過就算沒有一杆上好的兵器,韓存保的武藝也是一流武將的水平。

公孫續道:“存保勿要着急,這青州黃巾如此行爲,必讓你殺得個痛快。”

之後公孫續又說了一些話鼓勵軍心,而得知將要救援渤海之後,公孫續麾下這一千白馬義從與幾員大將都是心情激動,摩拳擦掌。

而幾日之後,公孫瓚便率領兩萬大軍出發前往渤海。隨軍大將有嚴綱、單經、田楷、鄒丹四人,其中嚴綱統率三千白馬義從以及另外兩千騎兵,單經、田楷、鄒丹三人統率一萬五千步卒。裴邃、洪承疇二人爲軍師。

而公孫續也在隨公孫瓚出征的將領之中,麾下的幾員大將皆是隨公孫續一同前往渤海,而朱武凌敬二人也是作爲軍中文職隨公孫續一同前往。

而幽州則是宗澤坐鎮,其下還有關靖等人,而右北平郡太守乃是長孫晟,因此公孫瓚對右北平郡也是十分放心。而且現在還是年初,北境烏丸去年又被公孫瓚大敗,因此,公孫瓚便放心前往渤海。而且幽州還有一個劉虞,雖說劉虞奉行教化之道,但是公孫瓚之道若是北疆異族南下劫掠漢室子民,劉虞的手段也不會善良到哪裡去。

第四百二十六章 系統任務第一百五十三章 狄仁傑出世第二百三十三章 初見岳飛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軍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返回薊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馬義從再顯威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呂結盟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淵動手第七百七十章 大軍至襄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騎兵先出第三百六十八章 杜伏威之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雙雄來襲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羽攻青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展昭第二百五十一章 袁紹的震怒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戰啓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劉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耶律休哥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份聖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援兵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殺向中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岳雲出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匡胤的猜疑第五百零七章 趕到遼東第六百四十章 前往東萊第五百五十二章 青龍斬麒麟第三十一章 李榷見孫堅第六百六十章 封狼天虎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木真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羅成的第二技能第五百八十六章 劉裕戰賈復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百三十章 放走楊三郎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的退讓第一百三十四章 援兵至第七百三十五章 三路大軍攻豫州第四百章 徐達戰兵第四十七章 公孫瓚到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戰啓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曲星第七百七十四章 宛城陷落第十五章 飛將之威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括趙擴第六百五十四章 周瑜降燕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孫述敗第六十四章 第十次召喚第七百三十九章 豫州歸燕第四十四章 烏丸來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業歸公孫第四百六十五章 截糧草第三十二章 李儒獻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臨淄第六百三十五章 樊梨花與扈三娘第五百零九章 裴元慶戰宇文CD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孫瓚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瘋狂亂入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二百一十三章 劉備勸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天王破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孫瓚出擊第七百七十章 大軍至襄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孫晟賜字第六百一十五章 項羽攻吳第四百六十八章 呂布之敗第六百零七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亂的袁紹軍第六十章 長孫晟第四百二十一章 召喚召喚第五百五十八章 追擊呂布第二百一十九章 趙雲迴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兵出徐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親出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退兵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規則第一百零四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到達幷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無楚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七百九十九章 蜀亡秦滅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夏黃祖第五百八十一章 魏國動作第七百六十九章 勸降諸葛亮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趙雲與甄榮第一百八十六章 劉虞之危第五百三十五章 諸王並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才濟濟第六百七十四章 伏兵出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羽中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到遼東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異狀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騎兵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一章 金眼雕嶽倫第四百六十一章 東海大戰第六百零一章 兵圍彭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內應公孫範
第四百二十六章 系統任務第一百五十三章 狄仁傑出世第二百三十三章 初見岳飛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軍動第三百八十六章 返回薊縣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馬義從再顯威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呂結盟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淵動手第七百七十章 大軍至襄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騎兵先出第三百六十八章 杜伏威之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雙雄來襲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羽攻青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見展昭第二百五十一章 袁紹的震怒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戰啓第三百五十三章 雙劉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耶律休哥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份聖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援兵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殺向中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岳雲出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匡胤的猜疑第五百零七章 趕到遼東第六百四十章 前往東萊第五百五十二章 青龍斬麒麟第三十一章 李榷見孫堅第六百六十章 封狼天虎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鐵木真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羅成的第二技能第五百八十六章 劉裕戰賈復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子龍第四百三十章 放走楊三郎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的退讓第一百三十四章 援兵至第七百三十五章 三路大軍攻豫州第四百章 徐達戰兵第四十七章 公孫瓚到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戰啓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曲星第七百七十四章 宛城陷落第十五章 飛將之威第三百三十七章 趙括趙擴第六百五十四章 周瑜降燕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孫述敗第六十四章 第十次召喚第七百三十九章 豫州歸燕第四十四章 烏丸來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業歸公孫第四百六十五章 截糧草第三十二章 李儒獻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臨淄第六百三十五章 樊梨花與扈三娘第五百零九章 裴元慶戰宇文CD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孫瓚到第三百二十六章 瘋狂亂入第三百九十一章 雙徐來投第二百一十三章 劉備勸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天王破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孫瓚出擊第七百七十章 大軍至襄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長孫晟賜字第六百一十五章 項羽攻吳第四百六十八章 呂布之敗第六百零七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亂的袁紹軍第六十章 長孫晟第四百二十一章 召喚召喚第五百五十八章 追擊呂布第二百一十九章 趙雲迴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兵出徐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親出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退兵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規則第一百零四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到達幷州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無楚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戰開始第七百九十九章 蜀亡秦滅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夏黃祖第五百八十一章 魏國動作第七百六十九章 勸降諸葛亮第二百四十四章 復仇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趙雲與甄榮第一百八十六章 劉虞之危第五百三十五章 諸王並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才濟濟第六百七十四章 伏兵出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羽中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到遼東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異狀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騎兵的想法第六百九十一章 金眼雕嶽倫第四百六十一章 東海大戰第六百零一章 兵圍彭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內應公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