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五 何中堂大戰魏噴子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在座衆人都是歷朝歷代的精英,就像劉伯溫、荀彧、狄仁傑、徐光啓等人,隨便拎出一個來都是宰相之才,皇帝突然回京的用意何在,基本上各個心知肚明。

皇帝在巴蜀打了大半年的仗,進入十月之後就在成都度假,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就在甄宓生下一對兒子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了金陵,這裡面的用意只怕已經不言自明瞭。

再加上皇帝在廬江休息了一夜,蕭鶴連夜上了一封奏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乾陽宮七位顧命大臣手中,說是雙星曜空,光華璀璨,乃是大吉之兆,天佑大漢。而甄嬪生下一對龍子,正合了天象,應當順天應命,厚封甄昭媛。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劉辯在廬江城住了一夜的消息自然瞞不住。天子就在眼前,蕭鶴卻捨近求遠的給金陵朝廷的顧命大臣上書,這裡面的原因不言而喻,分明是天子借蕭鶴的嘴向滿朝文武轉達自己的意思,打算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

劉辯的意圖已經路人皆知,深諳爲官之道的何珅自然第一個站出來當擁皇派,唯恐被別人搶了先機,不等明日早朝便跳出來請求冊立甄宓爲後。

劉辯端起酒樽抿了一口,輕描淡寫的說道:“那夜朕恰好在廬江歇腳,也目睹了這雙星曜空的天象,蕭鶴也曾經對朕提起過冊立甄嬪爲後,順應天命之事。朕覺得此乃國家大事,故此讓蕭鶴先上一封奏摺給諸位愛卿,讓你們先議論一番。不知諸位愛卿可曾看到這雙星曜空的天象?”

劉辯也知道所謂的天象只是一個藉口而已,那夜的兩顆星辰的確格外明亮了一些,但扯到天象吉兆,劉辯卻是不肯相信的。作爲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劉辯早就聽慣了日全食、月全食等自然現象,所謂的天象吉兆只是心理作用罷了。

不過,這天象吉兆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辯就想找一個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的藉口,而這雙星曜空的天象實在是再合適不過,所以劉辯就裝出一副信以爲真的樣子。

聽了皇帝的詢問,滿朝文武一起拱手作答:“回陛下的話,臣等在江東亦是看到了這天象,實乃天佑大漢,大吉之兆。”

劉辯頷首:“自從唐後辭世,皇后之位空懸已兩年有餘,如今年關已至,天現吉兆,甄嬪又爲朕誕生下一對龍子,那就商議下立後之事吧!”

在劉伯溫、荀彧的帶領下,衆文武齊聲道:“皇后乃是一國之母,爲天下婦人表率,的確是時候冊立皇后了。”

劉辯將金樽中的美酒一飲而盡,用霸氣四射的目光掃了在座四十多名文武官員一圈,朗聲道:“三年之前,朕與諸位愛卿約定,打算冊立武德妃爲後,只因爲唐後新歿,朕不忍心立後太急,以免惹得唐後在九泉之下嗟怨。之後朕御駕親征交州,耽誤了一年多的時間,歸來後陸司徒不幸病逝,武妃要爲祖父守喪,便把這事耽誤了下來,現在終於可以重新提上議程了……”

衆文武一起跟着感慨:“陛下所言極是,若不是陸司徒突然辭世,只怕武娘娘早就母儀天下了。”

“如果不是天現異象,朕一定會遵守諾言,冊立武愛妃爲後。”劉辯端起侍女剛剛斟滿的酒杯,露出一臉爲難之色,“可是甄嬪誕下雙子,天現吉象,朕就怕不順天應命,會導致大漢國祚衰弱,故此心中有些爲難啊!到底是該遵守諾言冊立武氏爲後呢,還是順天應命冊立甄嬪爲後?”

劉辯心中有數,自己面臨的最大一道坎不是何太后,也不是後宮裡的這些嬪妃,在他們面前自己擁有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絕對統治力,最大的一道坎其實是滿朝文武。

三年之前的君臣之約猶如給劉辯套上了緊箍咒,劉辯可以把這件事束之高閣,甚至可以讓皇后之位一直空缺下去。但只要重新商議立後,這個約定肯定就是繞不過的一道坎。

都說君無戲言,更何況是在朝堂上當着滿朝文武許下的承諾,劉辯自然不能矢口不提。正因爲如此才讓劉辯煞費苦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甄宓上位。

“陛下,所謂的雙星曜空,天現吉象,乃是牽強附會,蠱惑聖上,請陛下嚴懲何珅、蕭鶴!”劉辯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大臣從筵席上站了起來,毫不留情的予以反駁。

劉辯面色微變,側目視之,說話之人正是御史大夫魏徵。其職責爲監察百官,彈劾地方,檢舉不法官吏,職務大體和劉辯穿越之前的檢察院院長相似。劉辯讓魏徵來掌管御史臺,算的上量才適用,人盡其職。

“果然不出朕所料,這魏噴子果真第一個開噴了!”劉辯轉動着手裡的酒樽,在心中暗自沉吟一聲,不由得有些頭疼。

何珅勃然大怒:“魏徵,你什麼意思?前夜天現吉兆,雙星曜空,很多人親眼目睹,你竟敢詆譭大漢的吉兆?我看你纔是別有用心,血口噴人,污衊大臣,罪不容赦!”

劉辯呷了一口酒,蹙眉問道:“魏徵,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那夜朕也曾經看到兩顆星辰光華璀璨,其大如鬥,難不成你的意思是說朕信口開河,抑或是指朕眼睛有問題?”

魏徵大步出列,跪倒在地:“陛下,臣不敢!但臣想說的是,君無戲言,陛下既然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約定了冊立武德妃爲後,就應該按照約定冊封武娘娘爲後,而不是聽信何珅、蕭鶴之言,朝三暮四,失信於天下人!”

既然魏徵都磕上頭了,何珅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也急忙走出筵席跪倒在地:“陛下,這魏徵真是膽大妄爲,平日裡就仗着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抨擊同僚。今日陛下剛剛回宮,這魏徵就跳出來指責陛下朝三暮四,失信於天下人,否認大漢的吉象,分明是心懷叵測,請陛下從重治罪,以儆效尤!”

“何珅,什麼天降異象,大漢吉兆,全是一派胡言。只是自然現象而已,那夜魏某也曾經出門眺望,只不過兩顆星辰離大地更近一些,光芒更璀璨一些,何來吉象之說?你分明是受了好處,意欲推甄嬪上位,讓陛下失信於天下人,你纔是一個奸臣!”魏徵毫不示弱,指着何珅的鼻子大罵。

何珅寸土不讓,瞪着雙眼反駁:“魏徵,你仗着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睚眥必報,整日裡找同僚的麻煩,今天不噴這個明天就查那個,你分明是公報私仇,攪擾的朝廷不安!”

“何大人說的極是!”魏徵一副蔑視的態度,“食君之祿當報君恩,我魏徵做一天御史大夫,職責所在,就要彈劾不法之徒。這兩年來何大人的賬目是否清楚,魏某正在調查,只怕何大人難逃貪污之嫌!”

“你……”何珅挽起拳頭幾乎要和魏徵拼命,“你、你、你……你血口噴人,我、我……貪污朝廷的一兩銀子了麼?沒有證據,你這就是詆譭污衊!”

劉辯沒想到魏徵的火力竟然這麼猛,簡直就是全力開噴,幸虧何珅出來替自己擋了槍,否則這魏徵極有可能會把矛頭對準自己,不由得又是鬱悶又是惱怒。

“嘩啦”一聲,劉辯將面前桌案上的酒杯全部推到了地下,拍案怒斥道:“國家筵席,豈是菜市場?像販夫走卒一樣吵吵嚷嚷,成何體統?魏徵口出狂言,實乃大不敬,革去御史大夫一職,回家閉門思過。何珅是否貪墨之事,朕會重新委任官員調查,你們兩個給朕滾出紫微殿!”

“陛下就算要把魏徵殺頭,微臣也要力諫,還望陛下不要輕信小人謠言,遵守承諾,冊立武德妃爲後,勿要失信於天下人!”縱然被幾個太監拖了出去,魏徵也是大聲嚷嚷。

何珅雖然也遭到了斥責,甚至面臨着調查的危險,但成功的把魏徵從御史大夫的位置上扳了下來,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下識趣的起身,自己退出了大殿,明兒個老子依舊是九部尚書之一,你魏徵卻不再是御史大夫了!

劉辯餘怒未消,喘着粗氣怒視滿堂文武:“朕意已決,打算在武妃與甄嬪之間擇其一爲後,你們有什麼意見統統道上來吧?”

看到天子盛怒,在座的其他人自然不敢再自討苦吃,紛紛躲避天子的目光,俱都吱吱嗚嗚的道:“德妃端莊聰慧,幹練精明,天下稱讚,陛下按照約定冊立德妃爲皇后再好不過。甄嬪性情和善,賢淑端莊,又爲陛下誕生一對龍子,對應天象,陛下就算要立甄嬪爲後,也可以商榷。”

劉辯微微頷首,高聲道:“好……這話是你們說的,朕也不是個霸道的昏君,朕尊重你們的意見!這幾日內,朕會讓你們投票選舉皇后,在武妃與甄嬪之間二選一,三品以上的大員每人一票,後宮嬪妃每人一票,朕與太后一人五票。得票多者冊立爲皇后,這樣你們無話可說了吧?”

“呃……”

滿座文武不由得一愣,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立後方式,真要是這樣的話,武德妃輸了也怪不得別人啊,當即一起作揖領命:“臣等謹遵陛下聖諭!”(未完待續。)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八百三十二 世外高人一千一百八十二 四面楚歌一千一百九十七 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九百五十三 虞姬的憂慮一百一十四 河東猛將七百零四 老謀深算五百九十五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四百二十二 不要逼我召喚項王一百八十一 去打冉閔吧!三百九十三 捕神再出手一千五百六十八 強敵增援一百一十七 絕境龍膽一千五百一十七 平原奇士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一千九十七 獨眼惡來一千三十八 書生拜大將四百六十八 醒掌天下權四百八十五 秘密武器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九百零九 驚天大獎一千三百二十一 漢軍已略地,四面悲歌聲!一千四百三十五 夜遇高僧二十五 逃過一劫九百五十一 獸中之王與人中之王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九百九十八 人之將死,先謀善後!一千八十四 以漢軍之道還治漢軍之身一百三十四 驅虎吞狼六百八十五 再擒一帝八十五 瘋狂派送一千四百四十 兵仙發威六百六十五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千二百四十六 天下第一飛刀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六百三十五 生離死別三百九十九 青州猛士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心插柳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二百九十九 十面埋伏二百四十一 斬將五百一十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四百七十六 屠兵之王四百七十九 流水有意落花無情一百九十一 神來之筆一千六百六十二 馬革裹屍一千三百零一 項王的悲哀一千二十二 劉辯與項羽的大舅兄一千三百八十九 女王攻略九百九十九 神轉折,水落石未出!一千一百一十 欲進帝牢,必先自宮!三百六十四 水淹三軍一千三百五十 人人得而誅之一百六十九 千軍易得,智者難求!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陣一千四百八十七 不死不休結束二百三十二 甕中捉鱉六百九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千四百四十三 看你能擋我幾箭?六十 帝王之都一千六百零八 射手難免箭下亡一千六百六十八 劉邦的殺手鐗一千四百三十七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九百一十 劍指四方五百六十九 生擒楊七郎七百三十一 作繭自縛一千四百七十六 屠兵之王一千二百五十九 水戰大神一百九十六 誅九族二百二十八 猛將來援一千四百二十九 霹靂驚雷一千五百五十一 誰是天下最強者?感謝所有兄弟的支持,日後當洗盡鉛華,好好寫書!八百九十二 楊家槍傳人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三十九 孤之蕭何八百五十 大兵壓境免費 各諸侯部將及兵力參考資料一千二百一十 義結金蘭一千三百五十九 大義滅親二百零八 見面大禮八百一十六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一千三百三十 文武之爭三百四十六 天子聊發少年狂一千二百一十五 五十步笑一百步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四百九十二 冒名頂替五百二十 地獄無門自來投一千三百五十二 一石二鳥八百八十八 正宗刺客範九百八十三 女人不如衣服十八 醉翁之意不在酒五百一十五 美人計四百一十五 強襲水師一千二百三十三 無毒不丈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劉辯立後另外一個版本一千五百零一 美人出浴一千五百七十三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千二百八十九 宿命輪迴
八百三十二 世外高人一千一百八十二 四面楚歌一千一百九十七 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九百五十三 虞姬的憂慮一百一十四 河東猛將七百零四 老謀深算五百九十五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四百二十二 不要逼我召喚項王一百八十一 去打冉閔吧!三百九十三 捕神再出手一千五百六十八 強敵增援一百一十七 絕境龍膽一千五百一十七 平原奇士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八百八十 贈你一顆人頭一千九十七 獨眼惡來一千三十八 書生拜大將四百六十八 醒掌天下權四百八十五 秘密武器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九百零九 驚天大獎一千三百二十一 漢軍已略地,四面悲歌聲!一千四百三十五 夜遇高僧二十五 逃過一劫九百五十一 獸中之王與人中之王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九百九十八 人之將死,先謀善後!一千八十四 以漢軍之道還治漢軍之身一百三十四 驅虎吞狼六百八十五 再擒一帝八十五 瘋狂派送一千四百四十 兵仙發威六百六十五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千二百四十六 天下第一飛刀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六百三十五 生離死別三百九十九 青州猛士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心插柳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二百九十九 十面埋伏二百四十一 斬將五百一十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千四百七十六 屠兵之王四百七十九 流水有意落花無情一百九十一 神來之筆一千六百六十二 馬革裹屍一千三百零一 項王的悲哀一千二十二 劉辯與項羽的大舅兄一千三百八十九 女王攻略九百九十九 神轉折,水落石未出!一千一百一十 欲進帝牢,必先自宮!三百六十四 水淹三軍一千三百五十 人人得而誅之一百六十九 千軍易得,智者難求!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陣一千四百八十七 不死不休結束二百三十二 甕中捉鱉六百九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千四百四十三 看你能擋我幾箭?六十 帝王之都一千六百零八 射手難免箭下亡一千六百六十八 劉邦的殺手鐗一千四百三十七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九百一十 劍指四方五百六十九 生擒楊七郎七百三十一 作繭自縛一千四百七十六 屠兵之王一千二百五十九 水戰大神一百九十六 誅九族二百二十八 猛將來援一千四百二十九 霹靂驚雷一千五百五十一 誰是天下最強者?感謝所有兄弟的支持,日後當洗盡鉛華,好好寫書!八百九十二 楊家槍傳人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三十九 孤之蕭何八百五十 大兵壓境免費 各諸侯部將及兵力參考資料一千二百一十 義結金蘭一千三百五十九 大義滅親二百零八 見面大禮八百一十六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一千三百三十 文武之爭三百四十六 天子聊發少年狂一千二百一十五 五十步笑一百步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四百九十二 冒名頂替五百二十 地獄無門自來投一千三百五十二 一石二鳥八百八十八 正宗刺客範九百八十三 女人不如衣服十八 醉翁之意不在酒五百一十五 美人計四百一十五 強襲水師一千二百三十三 無毒不丈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劉辯立後另外一個版本一千五百零一 美人出浴一千五百七十三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千二百八十九 宿命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