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金陵動亂 三

紫禁宮城。

鳳儀殿。

在殿院之內,一片一片金黃的落葉伴隨這秋風而落下,形成了一道唯美的景色浮現在這一座宮殿之中。

母儀天下的皇后蔡琰一席鎏金鳳袍,入秋之後,天氣有些涼了,她裹着衣袍,盤坐位置上,此時此刻的她卻沒有莊重高貴的氣質,反而有些失魂落魄了。

一個沉重的消息打擊之下,她美豔的一雙雙眸浮現一片死灰的顏色。

“不可能!”

“本宮絕不相信這個消息!”

“我的夫君是天子,是天下最長命的男人!”

“他怎麼可能會戰敗而亡!”

她在喃喃自語,聲音顯得有些哽咽起來。

孫權戰死沙場的消息,如同天上的雪花,嘩嘩的落下,怎麼也止不住,終於還是傳到了她們的耳朵之中。

這一個消息如同一個重錘砸在了她的靈魂深處,讓她連呼吸的力量都沒有了。

這麼多年,她從當年一個被孫權在兵亂之中救下來的小女孩開始成長,一步步走下來,無論她做什麼事情,包括當年義無反顧支持孫伊科舉,以後宮之主的身份挑戰內閣權臣,她都不曾畏懼半分。

因爲她很清楚,她的夫君是把她當成了生命,哪怕她做錯了,她的夫君也能爲他收拾殘局。

她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在她心中,如神如皇的夫君會離開她。

“姐姐,夫君他怎麼會離我們而去!”

相比蔡琰的失魂落魄,孫權的另一個皇后甄宓就表現的簡單多了,她在哭泣,用悲傷來祭奠她依靠了一輩子的夫君孫權。

“不會!”

蔡琰的眸光在一點一點的時間流逝之下,變得無比銳利而明亮起來了:“我們的夫君是蒼天之子,是九五之尊,他不會死的,就算死,他也不會選擇自我了斷,他曾經說過,自殺是最弱軟的,他是一個執着的人,哪怕到了絕境,他用命也會咬下敵人一塊肉,這消息一定不是真的!”

她並不是安慰自己。

她是在闡述一件事情。

最瞭解自己的人,不一定是自己,只能是枕邊人。

蔡琰很瞭解孫權。

孫權是一個絕不會投海自盡的人,哪怕他到了絕境,他也會死在沙場上,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悲壯的死去。

所以,她不相信這個消息。

“可是……”甄宓聞言,擡起頭,美眸閃閃,看着堅強的蔡琰,哭泣的聲音小了很多,但是還是悲傷的不能言語。

她甄宓是這個時代女人的代表,溫順,婉約,以夫爲命。

孫權就是她的命。

當孫權遭遇不測的消息傳來,她的天也塌了,她沒有蔡琰般的堅強。

“妹妹,除非夫君的屍體放在我面前,不然我絕不相信,我們的夫君會戰死在沙場上,如今夫君敗亡的消息一旦爆發出來,必然引起朝廷震動,我們是夫君最爲依仗的人,如今夫君不在,我們要爲夫君守好這個天下!”

蔡琰握着甄宓的手,沉聲的道。

“可是我們如今身居宮中,如何能左右朝局?”甄宓冷靜下來,她選擇相信姐姐,說她們自欺欺人也好,說她們不認命也好,她們就是不相信孫權已經死了,所以她們必須要堅強起來。

這個天下,是孫權耗盡畢生的心血,一步步打下了,她們就算是女人,也要站出來,爲自己的夫君,守住這一切。

“我們可以,因爲夫君給了我們太多的權力!”蔡琰沉聲的道。

在孫權的縱容之下,她們作爲大吳朝皇后,在朝廷之上的影響力,是光明正大的,也是無與倫比的。

“我聽姐姐的!”

甄宓擦乾的眼淚,身上一股凌厲的氣息凝聚。

掌控商界多年,她也是一個女王。

“朝陽呢?”

孫權唯一的女兒,是他們心頭唯一的寶,蔡琰這時候更擔心朝陽公主。

“我把她囚禁在洛神宮殿了,此事我不想她過早知道,不想她傷心,所以以她頑劣,在課堂上抓弄宮學老師,爲理由,禁足了!”

“稟報皇后娘娘,二皇子殿下求見!”

宦官來報。

“請他進來!”

“諾!”

在兩個小宦官的帶領之下,少年孫翰走進來。

“兒臣拜見母后,母后千歲千歲千千歲!”他俯身拱手,對着兩位皇后行禮。

“元寶,無需多禮!”

蔡琰目光看着看着孫翰,聲音蕭瑟:“你父皇的消息,你可知道?”

她的兒子孫晟隨軍而戰,如今生死未必。

如今在金陵城,除非了太子孫紹之外,唯一一個有資格繼承皇位了,就是孫翰了。

“已經有耳聞!”

孫翰點頭,俊朗的面容陰沉如水:“但是兒臣絕不相信,父皇而兵敗戰死,請母后放心,兒臣一定能把父皇找回來的!”

“你不相信,本宮也不相信!”

蔡琰沉聲的道:“所以我們必須在你父皇回來之前,穩住朝局,不能讓天下動亂,這不是你父皇願意看到的!”

“母后打算如何做?”

“本宮問你,你可有奪位之心!”

蔡琰想了想,問道。

九五之尊,這個位置實在是太誘人了,她想知道孫翰到底有沒有這一份心。

“兒臣從來沒有此心!”孫翰搖頭。

他嚮往自由,不想被這宮城束縛起來了,所以他一直很抗拒參與奪嫡,在當初一個個卯足勁頭去奪取東宮太子的位置的時候,他二話不說,抽身離開,遠走西域,就是最好的表現。

“既然如何,本宮和你母親只能支持盛元暫時代理朝政,你是你父皇的兒子,也是如今唯一有資格有能力繼承皇位的人,所以,你的態度很重要!”

“母后請放心,兒臣懂的母后的苦心!”

“元寶,金陵城如今的局勢,無論是你母后,還是我,都已經掌控不了了,你若是沒有奪嫡之心,那就離開吧!”甄宓突然開口,沉聲的道。

孫紹也是她們看着長大的,但是她們也沒有把握,孫紹會不會過河橋拆橋,畢竟……

皇族就是皇族。

皇帝只有一個,爲了這一個皇位,無數人前赴後繼的選擇了捨棄本性,把自己變成冷酷而殘忍,拋棄一切的親情。

“母親,父皇如今不在,皇兄也不在,兒臣是這個家最年長的男人,我不走,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保護好母后和母親的!”

孫翰執着的說道。

蔡琰和甄宓聞言,欣慰之時卻有一絲苦笑,也許沒有人敢動她們,但是孫翰卻一定會有人動,因爲他的存在令很多人的地位都變得都很尷尬。

當初東宮之爭的時候,孫晟爲什麼會敗給孫紹,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孫晟那身份,他過於正統的身份引起了所有人的地位都尷尬起來了。

只有罷免了他,才能讓一切變得心安理得起來了。

“元寶,你去一趟東治!”

“東治?”

蔡琰微微眯眼,作爲皇后多年,她早已經養成了臨危不懼的氣質,當她徹底的冷靜下來,她已經開始想對策了,她看着孫翰,道:“你父皇說過,手中有兵,心中不慌,如此時局,掌兵纔是主要的,宮城之中的兩個團,是太子孫紹的兵馬,暫時對我們沒有危險,盛元不會動我們的,至於城中的兩個中央軍團的師,軍機處能調動,我們調遣不動,大吳兵馬,我們能調動的不多,兩個主力軍團就不要想了,剩下來的就是幾個新兵軍營,東治軍營的新兵司令官是你的表叔,徐琨,當初他在軍中犯錯,本該軍法處置的,但是你父皇心軟,就調遣他回來訓練新兵,他對你父皇忠心耿耿,他手上有些兵馬,而且東治距離金陵城最近,所以你去找他,要是他能率兵而回,我們就能穩住大局!”

“兒臣明白了!”

孫翰點點頭,離開了宮城。

鳳儀殿之中,蔡琰還是感覺有些不安全,失去了孫權的庇護,她們一羣老弱婦孺必須要自保,她不希望有一天夫君回來了,看不到她們。

“妹妹,看來你要出宮一趟!”

“請姐姐吩咐!”

“找魯肅!”

蔡琰低聲的道:“夫君的心腹之中,魯肅糜竺都可以絕對的香型,只要有他能安全很多,至於朝局如何,我們儘可能的不插手,畢竟我們是婦孺人家,直接插手,還是會犯了衆怒!”

雖然她也知道,想要動她們,必然會讓朝廷震怒,但是如果有人存心造反,恐怕也顧不上了,到時候向她們這些孫權的妻子兒女動手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她在想盡辦法自保。

“妹妹知道了!”

甄宓點點頭。

甄宓匆匆而去,蔡琰來回踱步,一雙美眸閃爍不定,心中的思緒在不斷的轉動起來了,思索整個局勢的動向,還有什麼是她算漏了。

“童虎!”

“皇后娘娘!”小宦官走上來。

“去請太子殿下來一趟!”

蔡琰沉聲的道。

“諾!”

小宦官領着懿旨而去。

………………

東宮。

孫紹已經穩坐東宮太子的位置兩年,身上也漸漸的積聚了一絲絲的威嚴之氣,他盤坐在上,麾下的東宮幕僚左右而站。

“太子殿下,此乃是天賜良機,不可猶豫!”

一個幕僚說道。

“太子殿下,趁機入住紫禁城,必然能讓太子殿下名正言順!”

“太子殿下,如今最重要的是盯住二皇子殿下,他纔是我們的大敵!”

一個個聲音傳入孫紹的耳朵之中,他的面容越發有些掙扎起來了。

“太子殿下……”一個親衛走上來,在他耳邊低聲的說了幾句。

“你們先商討一下,本宮區區就來!”

孫紹起身,邁步向外走去。

他走今了一個偏殿,殿中一個男子早已經恭候多時。

“紹拜見鍾大人!”

“太子殿下之禮,屬下可承不起來!”這個青袍中年正是鍾繇,當今朝廷之上,着手可熱的曹魏系扛把子。

“鍾大人此時此刻拜會我東宮,不知是否有賜教?”孫紹坐下來,問道。

他和鍾繇之間並沒有交集。

曹魏繫好像更加偏向大皇子孫晟。

因爲孫晟的第一謀士就是魏國公曹衝。

曹衝可是整個曹魏系的精神支柱,魏國公府也是集合整個曹魏系力量的精銳的地方,所以他有時候都把曹魏系當成敵人來對待。

鍾繇在這個時候登門拜訪,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賜教不敢當!”

鍾繇搖搖頭:“我只是略盡綿力,想要匡扶大義,維持朝廷安穩而已!”

“紹有些聽不明白鍾大人的意思?”

孫紹眸光微微一亮,但還是很冷靜下來,並沒有過於衝動。

“這是一份鞠義千里加急傳給內閣首輔張昭的密函,上面仔仔細細的闡述了陛下戰死的經過!”

鍾繇遞出一封密函。

孫紹瞳孔一變,迅速拿起密函觀看,越看面容就越難看:“我一直都不敢去相信,如此英明神武的皇叔父,怎麼會戰死沙場,老天爺真的不公啊!”

“這密函張昭藏起來了,但是我拿出來了,知道爲什麼嗎?”

“還請鍾大人明示!”

“有些人並不想太子殿下繼位,所以,有些事情他們也不想讓太子殿下過早的知道,而我,比他們更希望太子殿下能繼承皇位!”鍾繇坦然的說道。

“張昭!”

孫紹眼眸之中爆出一抹森冷如冰的光芒。

鍾繇淡然一笑,繼續說道:“太子殿下,陛下魂歸九天,已是無可挽回的事情,如今我們要做的是,穩住這天下,有人認爲太子不足以穩定天下,但是我確認爲太子有能力穩定天下,太子可否給我點信心!”

“如何才能穩住天下?”孫紹收拾了悲傷,問道。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鍾繇道:“唯有太子殿下順利登基,才能穩住朝政,穩住天下,穩住大吳朝廷的齊全!”

“紹何德何能,又如何能爲君者!”孫紹眯眼:“如果是名正言順的繼位,有人比我更加合適!“

“太子殿下是不是想,陛下尚有子嗣,繼位之事,你始終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鍾繇微微一笑,眸光如電,一眼看透了孫紹的心思。

“孫晟不在,可以不考慮,三皇子年幼,但是孫翰這個二皇子卻已經長大了!”孫紹默認。

“太子殿下,我認爲你若是想要順利繼承皇位,目光不應該放在二皇子殿下身上!”鍾繇淡然的道:“你是太子,是陛下當年親自勘定的儲君,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所以若是陛下戰死的消息被證實了,最有資格繼位的就是你!”

“那鍾大人認爲,我應該把目光放在何人身上!”孫紹的心中有些火熱。

“如果說金陵城有一個人是你的敵人,這個人一定是他!”鍾繇道:“他能扶持你上位,但是也能奪你位置,如何取決,只在他一念之間!”

“誰?”

“你心中應該明白!”鍾繇幽幽的說道。

“不可能!”

孫紹怦然站起來,渾身發抖:“他不會的,他……”

有些話連他自己都說不下去了。

那是他的父親。

孫權的親兄長,孫策。

也是如今的金陵城,唯一一個能直接左右局勢的人。

破防盜完美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袁紹佔冀州,曹操入兗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五十九章 郭嘉見馬超第六百三十一章 滅晉之袁紹要死戰鄴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 十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上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滅安息 七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東宮 六第九十七章 血戰吳縣之慘烈的勝利第七百四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郡,根基已成!第九百零三章 武科舉三甲第七百零五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不列顛 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金陵城 五第一百七十六 夷洲定,開闢兩郡!第九百三十八章 半路殺出一個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去長安?第四十二章 猛虎歸山第九百一十章 喜極而悲第二百一十三章 奪襄平第二百三十一章 佈局徐州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昌城風雲 完第一百二十章 長安亂 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除夕 上第六十八章 賺了一個貼身護衛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一第九百七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六第九百一十三章 成都城的暗流潮涌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登封報天,降禪除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站,舟山!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晉 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五百二十九章 猛虎歸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西陵血戰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滅安息 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權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渡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程普出山第九百一十七章 桃園之義 三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奪培城 下第1291章 天權元年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州之戰的前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東宮 十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變法在即,風雨驟然!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庶的來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風險,大利益!第六百一十三章 左慈再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武關亂 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吳變法之杯酒釋權第五十五章 吳郡之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塞維魯之死 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朝堂風暴 二第六百五十章 大吳變法之程普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北巡中止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決戰關東 九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二百五十九章 佈局北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中之戰落幕第1291章 天權元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呂布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武關亂 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個字,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滅安息 二十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改天換日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戶部爲開端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一百零二章 車下虎士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袁紹佔冀州,曹操入兗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五十九章 郭嘉見馬超第六百三十一章 滅晉之袁紹要死戰鄴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 十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上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滅安息 七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東宮 六第九十七章 血戰吳縣之慘烈的勝利第七百四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郡,根基已成!第九百零三章 武科舉三甲第七百零五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六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不列顛 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金陵城 五第一百七十六 夷洲定,開闢兩郡!第九百三十八章 半路殺出一個趙子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去長安?第四十二章 猛虎歸山第九百一十章 喜極而悲第二百一十三章 奪襄平第二百三十一章 佈局徐州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昌城風雲 完第一百二十章 長安亂 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除夕 上第六十八章 賺了一個貼身護衛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一第九百七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六第九百一十三章 成都城的暗流潮涌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登封報天,降禪除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站,舟山!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晉 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五百二十九章 猛虎歸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西陵血戰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滅魏之戰 十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滅安息 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權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五章 渡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程普出山第九百一十七章 桃園之義 三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將計就計 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奪培城 下第1291章 天權元年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州之戰的前奏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東宮 十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變法在即,風雨驟然!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庶的來信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風險,大利益!第六百一十三章 左慈再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武關亂 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吳變法之杯酒釋權第五十五章 吳郡之戰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秣馬厲兵的羅馬帝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塞維魯之死 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朝堂風暴 二第六百五十章 大吳變法之程普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北巡中止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武關亂 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決戰關東 九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二百五十九章 佈局北地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中之戰落幕第1291章 天權元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呂布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武關亂 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個字,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滅安息 二十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改天換日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戶部爲開端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一百零二章 車下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