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三

相對徐庶他們這幾個朝堂大臣的驚異,劉洪馬鈞他們這些專門研發人員聽到這一席話,卻仿如一道雷電轟下來,從而讓他們打開了腦域之中某部分的思考能力。

“陛下這個想法太驚人了!”

“但是仔細的想一想,卻好像是有可能的!”

“這不是不可行的事情,而是能實現的事情!”

“我們既然有蒸汽機的動力,自然也可以創造一種巨型的車子,利用蒸汽機的動力,那麼就會免除人力的推動!”

“我們之前的思維還是太狹隘了!”

“如此一來,只要能成功,我們等於連接兩地之間最近的運輸距離,打開一個運輸時代!”

“只是這裡面要克服的問題太多了!”

“……”

劉洪馬鈞還有幾十個工部學院的科研英才迅速的聚集再一起,判若無人,連孫權這個皇帝都顧不上了,拼命的想要抓住腦子裡面的靈光,進入了緊張的討論之中的。

孫權看到這一幕,並沒有生氣,他的嘴角反而掛起了一抹滿意的笑容。

科技的創造,首先在於敢想象。

只要敢想,是沒有什麼做不到了。

這個時代的人一定想不到一千八百年之後會有火車,會有飛機,會有飛上太空的衛星……

他們就好像是一羣困在屋子裡面的人,看不到外面那個輝煌的世界,但是隻要其中有人願意用力去打開了一扇窗,那麼他們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這一扇窗,孫權用力的打開了。

他在爲這個時代描繪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不過能不能看到那個美麗的世界出現,就要看劉洪和馬鈞這些人的努力。

……

接下來的整整三天時間,孫權都是泡在這個研發基地之中,他彷彿也成爲了一個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儘可能詳細的和劉洪馬鈞他們闡述軌道列車的概念。

他不懂得科技上的研究,但是他來自未來,只要他把未來所看到的那種蒸汽機列車都說出來,就能讓他們找到一個研究方向和前進的道路。

這絕對能讓他們節省很多時間,讓他們少走很多的錯誤道路。

“陛下的意思是,我們專門製造一條特別的道路,把這種列車規格在道路之中行駛,可以加快速度!”

“陛下把這種道路稱之爲軌道,我認爲很合適!”

“首先還是列車的問題,蒸汽機雖然研究成功了,但是隻是解決了動力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

孫權的指引,彷彿一個啓明星在照耀所有研究人員前進的道路,讓他們的思想更加的活躍,讓他們在明確目標之後找到了一條發展的捷徑。

所以孫權相信,不用多久時間,他就能在這個時代看到了一個蒸汽機列車的出現。

只要一想到自己即將拉開一個工業革命的時代,孫權的靈魂都是亢奮的,這可能纔是他來到整個世界最打的貢獻,讓這個時代跨過了一個的人力勞作的時代,走今機械勞作的時代。

三天之後,孫權雖然很不願意離開這個研究基地,但是作爲一國之君,他終究不是一個能安心在基地裡面研究科研的人,匆匆的離開了基地。

接下來孫權的時間排的滿滿的。

工部學院麾下所有的研究基地,他都一一視察了。

在工部身上投入這麼多,他要看到了是一個有爆發力的工部,能改變這個時代的工部,事實證明,工部的存在,意義還是巨大的。

比如今時今日的金陵城,只要你走進城中去,你就會發現,在城中很少會看到馬匹在街道上行走,取而代之的運輸工具是一輛一輛的人力黃包車和自行車。

不知道的還以爲回到的是二十世紀初的時代。

這就是工部給這個時代帶來的變化。

自從工部解決橡膠的問題之後,輪胎的問題迎刃而解,自行車和人力黃包車便開始大力的推廣,在城池之中的道路,這是最合適走動的工具。

而工部麾下的研究基地細數起來起碼有上百個,科研項目更是高大數百以上。

這每一個項目都能改變這個世界的發展軌跡。

孫權用了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這些研究基地都視察一遍,然後和每一個科研發展的人才都交談一番,不僅僅讓工部得到了重視,也讓這些科研人員更加的受到重視。

一轉眼,孫權帶着幾個大臣走今了工部學院麾下最後一個研究基地,也是一個重要性僅次於一號基地的研究基地。

這個基地設立在吳縣。

這是一個專門研究發電機的基地。

“臣,徐嶽,率屬下一百一十二人,拜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青年率衆出門迎接。

“無需多禮!”

孫權上前,親自扶起了這個青年。

這是基地首席研究科研家,徐嶽。

徐嶽,字公河,三十歲出頭,東萊人,他博學多才,精通儒家墨家的典籍,在數學方面他更是拜在過劉洪的門下學習,在機械研究方面,他與馬鈞曾同時拜在一個人墨家隱人門下學習。

他算是孫權親自挑選出來,擔當發電機研究的項目的主心骨。

電,是開啓工業革命不可缺乏的因素。

電存在天地之間。

發電機才能製造電。

所以當蒸汽機的科目提上日程之後,發電機研究的科目也迫不及待的上馬了,又徐嶽這個工部郎中親自掛帥,率領工部學院和民間徵集而來的百餘骨幹,形成一個研發組。

“發電機的研發進行的如何?”孫權直入正題。

“陛下,目前我們遇上了比較困難的問題!”

徐嶽搖搖頭,有些的羞愧:“一無所獲!”

“困難肯定是有的,如何去克服,纔是你們應該去想的問題,不要失望,不要放棄,是一百次,一千次,總會有成功的時候!”

孫權沒有責怪,這本來就是的在空中建城堡,失去時間的沉澱,一蹴而成,是很困難很困難的事情。

“陛下請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了!”

得到孫權的鼓勵,這個基地無數的研究人員都打了雞血的,變得自信起來了。

……

進入三月,江東大地,冬日留下的痕跡完全被抹去,春日的氣息濃濃爆發,山野田園之間,青草幽幽,百花綻放。

金陵城,紫禁宮城。

大吳都城雖然遷都長安,但是這一座宮城並沒有廢止下來了。

守衛這一座宮城的是禁衛軍留下的一個團。

而在宮城之中,依舊有些稀疏的官吏進進出出。

都城的遷徒是一個很繁重的工作,雖然朝廷很多重要的部門,比如軍機處,內閣,御史臺,朝廷八部基本上都已經完成遷徒,但是下面的很多部門,比如八部之下,已經擴大至三十二部的的司部衙門有很多依舊還在金陵城辦公。

整個朝廷的遷徒完成,預計最少還要幾年的時間。

御書房。

坐在這個久違的御書房之中,孫權有些不一樣的感覺,只是說不出來。

“陛下,戶部剛剛返回消息,希望拒絕工部的請求,因爲如果繼續撥款工部,以目前朝廷國庫能力,勢必會影響民政策略和軍備籌措的工作!”

司馬朗在彙報剛剛從長安城戶部反饋回來的消息。

孫權在這一個月之中,親批工部學院十二個基地的研究款項,高達一千八百萬銀元。

這對如今的戶部財政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

“撥!”

“可是……”

戶部尚書荀湛站在旁邊一策,聽着兩人的交談,咬咬牙,想要走出來反對。

畢竟他戶部的財政關乎整個大吳朝廷的發展,他不可能爲了工部而耗費整個戶部的底蘊,作爲戶部尚書,他應該爲戶部而負責。

“沒有可是!”

孫權擡頭,淡然看了他一眼,問道:“友若,你可知道朕此番南下,爲何帶上你嗎?”

“臣愚昧,還請陛下明示!”荀湛俯首,低聲的說道。

“朕告訴你,朕之所以會帶上你,是讓你親自來看看工部存在的重要性,以前或者你們會認爲,朝廷八部之中,工部的存在,只是一羣工匠而已,比之戶部,吏部這些重要部門遠遠不如,對於整個朝廷來說,微不足道,但是現在朕想要告訴你!”

孫權目光直視他,義正言辭的道:“工部的存在,是爲了改變這個世界,改變一個落後愚昧的大吳朝,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所以無論如何,哪怕我們再窮,再難,朕也決不允許工部窮!”

他親自走上來,拍拍荀湛的肩膀,漠然的說道:“友若,目光要放長遠,作爲朝廷部級天官,你的目標不能只看到戶部,要看到整個朝廷的未來!”

“臣目光短淺,臣慚愧,請求陛下責罰!”

荀湛一個激靈,連忙認罪。

“你無罪,站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你做的很好!”

孫權淡然一笑:“朕只是希望你看到遠一點!”

“臣明白!”

荀湛點點頭,心中卻無奈。

雖然他用心安排了戶部的這一場反對戲碼,但是瞞不住孫權的眼睛,這鉅款款終究還是保不住。

戶部今年看來又要出現赤字了,甚至還有可能需要商部和大吳錢莊的接濟,想想都有些窩囊,但是沒辦法,誰讓孫權的金口玉言,該撥款的還是要撥款。

……

兩天之後,孫權帶着幾個大臣,出現在的金陵東郊,鐘山的一個隱秘之地。

火器研究工坊。

這個工坊是在原來的廢墟上重新修築起來了。

當初孫策登基,但是火器研究工坊的所有人卻被李儒提前一步藏起來了,所有火炮幾乎也被毀滅,才讓孫策連一戰之力都沒有,可這也毀掉了大吳火器研究工坊的底蘊。

“陛下,這是新研究出來的紅衣大炮!”

在工坊之中,葛玄一席道袍,黑髮散落肩膀,不想一個研究火器的人,反而如同一尊謫仙,他站在一尊火炮面前,仔細的爲孫權解析:“這一尊火炮是經過三方面的改良,首先它引用了龍泉工坊提供的新型號的金屬,耐熱,堅固,重量上卻輕了很多,運輸也方便很多,第二方面,是射程,這一尊火炮的射程遠遠超越之前的,能轟出八百步之外,完全沒有問題,第三,精準度,炮膛是重新規劃的,精準度提高的百分之十以上……”

大吳的紅衣大炮一直都是相對於現代化時代核武器般存在的武器。

這是吳軍底蘊。

在羅馬城一戰之中,爲了能順利撤退,不帶負重,吳軍的野戰火炮軍的火炮全部被自毀掉了,而在國內的火炮也因爲孫策的登基而全部被毀掉。

所以吳軍若是繼續作戰,將會失去野戰火炮軍的攻堅能力。

不過火器工坊一直都在研究新一代的紅衣大炮,葛玄終究是成功了,成功改良的之前笨重,移動能力幾乎爲零的火炮。

這新型的火炮,雖然不如現代那種榴彈炮,但是絕對比得上清朝末年清軍所用的火炮。

“能量產嗎?”

孫權很滿意的看着這一尊火炮,問道:“現在野戰火炮軍幾乎沒有武器了,必須儘快讓他們熟悉新型火炮的操作!”

“應該可以,金陵城的三個火器製造工坊同時開工,在一年之內,就能完成野戰火炮軍的裝備!”

葛玄道:“不過因爲引用新型的冶金之法,這造價可不便宜,一尊火炮造價,不算炮彈,最少要一萬銀元!”

荀湛在旁邊一聽,臉都黑了。

工部已經是一個吞金大機器,再來一個火器研究工坊,他還活不活了。

“能減一下成本消耗嗎?”

“陛下,我們這邊儘量,但是這要是量產,就必須要和龍泉幾個武器研究工坊合作,恐怕很難減弱成本!”

“龍泉工坊?”

荀湛眸光劃過一抹冷芒,據他所知,在龍泉的武器工坊,有一部分是隸屬朝廷,但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私人工坊,是商戶和龍泉那些武器製造世家掌控。

他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會親自和龍泉武器工坊商討一番!”

“那就勞煩你了!”

孫權笑了笑,點點頭。

接下來他們走進了第二個火器研究的坊間之中。

“陛下請看,這是我們火器研究工坊根據陛下當年的描述,最新研發出來的火槍,這種全新的火槍將會比之前的火槍威力強大數倍,而且裝彈迅速!”

葛玄把一柄火槍遞給孫權。

“這是……後膛槍?”

孫權仔細的看了看,眸光湛然而亮。

之前淩統統率的神火軍,所用了都是燧發槍,裝彈緩慢,射擊力不足,雖然在威尼斯戰役之中立下了功勞,但是總體來說,對於大型戰爭,還不如弓箭好用。

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埃及之戰 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羅馬城的暗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亂戰 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滅魏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禪之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劉備的危機第八百四十五章 刷臉借錢第五百一十章 諸葛亮之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滅匈奴 二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的不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八十二章 郭異的決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陵血戰 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滅魏之戰 二十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會獵於魯 十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會獵於魯 三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青州之戰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三百五十六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滅匈奴 八第五百九十六章 周瑜的提醒第五百一十九章 瑜亮初戰 六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州之戰 一第一百零五章 錦衣衛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七章 論資歷,你們不夠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東宮 二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獵於魯 十四第兩百零五章 重返天下第1306章 馬超 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陵血戰 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晉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一第三十一章 論天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血戰並涼 二十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滅魏之戰 十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孫堅之憂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塞維魯的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南陽破局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返回舟山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權的應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紫禁之巔 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黃忠的驚駭箭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龐統的新去向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三章 戰場的殘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二百三十章 孫堅的無奈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袁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五十一章 蔣欽戰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八百三十八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東宮 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任縣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決戰五丈原 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章 收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科舉初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1296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完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關中之亂,河東戰役落下帷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大戰 三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蔡邕的不爽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青州局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滅魏之戰 十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務瑣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四第五百八十章 金陵城之你就是一頭豬第九百一十章 喜極而悲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埃及之戰 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羅馬城的暗流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亂戰 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滅魏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禪之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劉備的危機第八百四十五章 刷臉借錢第五百一十章 諸葛亮之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滅匈奴 二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的不安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八十二章 郭異的決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西陵血戰 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滅魏之戰 二十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會獵於魯 十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會獵於魯 三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青州之戰 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佈局山越第三百五十六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滅匈奴 八第五百九十六章 周瑜的提醒第五百一十九章 瑜亮初戰 六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州之戰 一第一百零五章 錦衣衛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七章 論資歷,你們不夠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東宮 二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獵於魯 十四第兩百零五章 重返天下第1306章 馬超 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陵血戰 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晉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一第三十一章 論天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血戰並涼 二十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滅魏之戰 十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孫堅之憂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塞維魯的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南陽破局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返回舟山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權的應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紫禁之巔 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黃忠的驚駭箭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蹴鞠大賽 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龐統的新去向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三章 戰場的殘酷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二百三十章 孫堅的無奈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袁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五十一章 蔣欽戰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八百三十八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東宮 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任縣令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決戰五丈原 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章 收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科舉初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1296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完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關中之亂,河東戰役落下帷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大戰 三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蔡邕的不爽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青州局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滅魏之戰 十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務瑣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四第五百八十章 金陵城之你就是一頭豬第九百一十章 喜極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