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下

夜色越來越沉,在幽若的光芒之中,黑暗籠罩着長安城。

中山侯府。

中山侯,當今國舅爺,甄家當家,皇后甄宓的兄長,朝廷三品大員,候補內閣大臣,剛剛卸去了交州總督,返回朝廷,任命爲船舶司的司長,甄堯。

此時此刻,他坐在一個湖面上的涼亭之中,左右幾個小侍女在溫酒。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溫溫如玉的公子,當朝二皇子,孫翰。

“舅舅,此事你還是別摻合了!”孫翰抿一口小酒之後,看着甄堯,低聲的道。

“平安,爲什麼不拼一把!”

甄堯有些不甘心。

如果能把孫翰推上皇位,這不僅僅是對甄家,對整個商界都是一件好事,他自然樂見其成,而且連商部尚書,位列內閣大臣的糜竺對這件事情都很上心。

這不是沒有機會的事情。

“不是我不想拼一把!”孫翰搖搖頭:“朝廷之中,明眼人都知道,我雖位列候選人之列,但是早已經出局了,我爭不過大哥和小七叔!”

他的大哥自然是孫晟,小七叔就是孫棟。

孫棟的年歲和孫晟相差無幾,但是輩分之上倒是和他們差了一個輩分。

“你還有商界!”

“商界的力量太微弱了,在儲君的事情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孫翰苦笑:“我本就無心儲君,但是當年大伯叛亂的事情給我打擊很大,所以才萌生的要爭一爭,也許掌控的權力纔沒有那麼的無助,那麼的任人宰割,但是這幾年的太平日子,又磨滅了我的豪情壯志!”

“可你現在已經邁出了那一步,就算你什麼都不做,他們也會把你當成敵人!”甄堯輕聲的道:“不是你不出手,他們就不對付你的,這個位置,可是很多人都看着,邵誼哥競爭對手,對他們所有人都是好事!”

“我自然知道!”

孫翰點點頭:“既然已經走進來了,我也難以置身事外,要麼爭一爭,要麼就站隊,對他們來說,不是敵人,就必須是朋友,沒有第三條路!”

“那你這是準備站隊?”甄堯眸光微微一亮。

“嗯!”

孫翰不否認,他不可能再好像幾年前那樣,可以遠走西域,置身事外了,如果他這麼做了,那給人的感覺就是想要坐收漁人之利,所有人都會對他羣起而攻之。

“那你準備選擇何人?”甄堯的中山府邸本來就已經和孫翰共進退,所以孫翰的決定很重要。

“盛元哥應該機會不大了!”

孫翰考慮了一下:“我能選擇的對象並不多,不是大哥就是小七叔!”

“大皇子自囚潁川書院幾年時間,在士林之中倒是名聲鵲起,讓很多讀書人對他刮目相看,現在的聲望很大,而且他是你的親兄長,在加上甄皇后和蔡皇后向來交好,他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甄堯道。

“的確是!”

孫翰點頭,嘴角有一抹苦笑:“大哥是羽翼已豐,大氣已成,我聽說朝中很多大臣對他都很滿意,在加上他是父皇的嫡長子,按照禮數,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他想了想,又有些猶豫:“我總感覺大哥不如小七叔!”

“孫棟?”

甄堯皺眉:“他只是一個庶出之子,如果放在前朝,他爭奪皇位的資格都沒有,就算當朝民風開放,有些古板的禮數被廢除,並沒有嫡庶之分,可也不能否認他的出身,在加上他可是皇上的弟弟,而非子嗣,再輸一城,就算宗人府有心推他出來與大皇子競爭,恐怕也難以爭奪的過大皇子吧!”

“話需如此說,但是舅舅可不要忘記一件事情,當今天子可是我父皇,我父皇號稱千古難得一遇的聖君,但是在朝臣心中,特別是那些前朝的舊臣,他可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他那些奇奇怪怪,壞了不少禮法的規矩可是很重要的!”

孫翰嘴角揚起一抹似笑非笑的笑容,有些無奈的道:“這甄選儲君,我認爲還是要按照父皇的心意來選擇,父皇不會壞了嘴角的規矩,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如此爭嫡之戰!”

“你說的倒是沒錯,還是遵從陛下的心意比較好!”

甄堯頓時領悟過來了,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但是二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畢竟是陛下的兒子,難道不比一個弟弟親近嗎?”

“當年我們還在皇宮,尚未出宮開府的時候,我從來不認爲父皇最疼愛的是我們兄弟,但是我認爲他覺得最滿意的也許是小七叔!”

孫翰道:“前任禁衛軍大統領,最瞭解父皇的將領,雷定大統領曾經說過,小七叔的性格可能是最像父皇的人,因爲從來沒有人看得透他的藏着的手段,就好像朝廷之中,也沒有人能看得透父皇的心思!”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有些猶豫了!”

甄堯頓時有些苦笑,這一道選擇題不是a就是b,但是卻是最艱難的選擇題,選錯一步,對於整個甄家來說,可能會連累未來百年的發展,必須慎重。

“舅舅,其實我們也無需如此勞心!” Wωω¤ ttkan¤ C〇

孫翰眸子之中氤氳一抹精芒:“其實當我放棄的時候,我就已經穩坐釣魚臺了,急的應該是他們,我相信無論是大哥還是小七叔,都希望我能站在他的那一邊,那我們就等着便可以了!”

“等他們上門!”

“沒錯!”

“我就是要看看,誰能打動的了我!”孫翰看着甄堯,道:“舅舅,明日你替我放點風聲出去,就說我自願放棄東宮之爭,只要說的模糊一點就行,我相信很快就會有人上門試探我了!”

“好!”

甄堯對孫翰倒是很支持,他點點頭,表示知道怎麼做了。

孫翰站起來,雙手揹負,目光看着湖泊上映照了一輪彎月,道:“無論他們誰想得到我的支持,得到商界的支持,最好拿出點本事,這事情可沒有親情可言,關乎我們所有人的未來,我絕不感情用事!”

八月越來越近了,朝廷上關於立儲君的聲勢是越來越緊張,這一場風暴彷彿把整個大吳朝廷的官吏都籠罩進去了,甚至連地方總督都已經坐不住了。

這一天,剛剛過了傍晚時分,在日落之前,當朝首輔荀彧乘坐着轎子從內閣返回了家中。

“老爺,來客人了!”

一個老僕迎上去,低聲的道。

“客人?”

荀彧最近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登上了首輔位置之後,在事業上彷彿已經換髮的第二春,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會得意囂張,他的性格穩定,保持什麼時候都會謹慎。

聽聞老僕的話之後,他冷然一笑:“未必是好客人,也許還是不速之客!”

最近朝廷什麼事情,他不是不知道。

只是他並不是很想要摻合。

到了他的這個位置,過猶不及,他只要做好本分的工作,至於其他的,什麼儲君甄選,他還真的不用太傷心,陛下也不過只是過了而立之年,最少還能活二三十年,如果長壽一年,四五十年也能活的過去,儲君根本不是很重要。

只不過朝廷上下需要一顆安心丸,陛下也需要一個能讓天下人允許他出徵的理由。

所以他很清楚,陛下同意選儲君就等於意味着,他將要再一次發動西征羅馬的戰役了,這對他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啊。

“老爺,是魏國公,他下午就來了,已經等了兩個多時辰了!”

“倉舒?”

荀彧苦笑:“我就知道,他根本躲不開!”

不要看曹魏系如今聲勢旺盛,隱隱約約已經凌駕在了江東系之上了,但是那只是一個假象而已,江東系在朝廷上的底蘊始終是曹魏系比不上的。

大吳朝廷自江東而起,江東系根深蒂固,只是這些年江東系的力量被陛下的手段弄得四分五裂,無法形成能影響他權力的影響力。

同樣,曹魏系也到了這麼一個關鍵,力量過於龐大,必然會遭到陛下的忌憚,只要陛下有了戒備,那麼曹魏系距離分崩瓦裂也不遠了。

曹衝恐怕也看到這一點了,所以自從曹魏系鼎力支持他上位之後,他就開始淡出曹魏系的範疇之外。

荀彧換下官袍,洗刷了一番之後,走進了一個偏廳之中:“倉舒,讓你久等了,你來之前應該派人通知一下,我就早點回來好了!”

“叔父統帥內閣,主天下之政務,豈能爲了衝之私事,而忘公務!”

曹衝站起來,對着荀彧畢恭畢敬的行禮:“況且今日衝貿貿然的上門,已經給叔父造成一定的影響了,這是衝的都不對!”

“好了,這些話不用多說,我們之間還不需如此!”

荀彧坐下來,擺擺手,讓他也坐下來。

曹衝順着他的手勢,也坐了下來。

“叔父,衝此次上門,是有事請求!”曹衝聰慧,他很清楚在荀彧面前,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落得一個下乘,開門見山也許效果更好。

“你想要請求的事情,我心中有數!”

荀彧目光注視曹衝,問:“但是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可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

“事有成功,自然又失敗!”

曹衝回答:“我,曹氏家族,魏國公府,都已經做好的準備!”

“哎!”

荀彧長嘆一聲:“你長大了,反而越來越像明公了,明公當年把曹魏交給你倒是一個明智之舉!”

“叔父,曹魏王朝早已經敗了,我要做的是,讓曹氏家族延綿下去!”

“那你準備支持何人?”

荀彧道:“孫晟嗎?”

“不!”

曹衝搖頭:“我支持的是孫棟!”

“爲什麼?”

“志同道合!”曹衝回答。

“志同道合?”

曹衝的這個回答讓荀彧頓時有些失神,當年他和曹操也是志同道合,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輔助曹操,和曹家結下了這數十年來的緣分。

“我可以幫你!”

荀彧道:“但是這是最後一次了!”

他擡頭,目光看了看曹衝那張有些白皙的俊臉,頗有些無奈的說道:“你應該知道,功高蓋主,當今陛下雖然開明,內心自信,從不忌憚任何人,有容人之心,只要是對朝廷有利,對天下有用,他都容得下,也不會爲了一絲絲懷疑而行殺伐之事,但是他終究是一個皇帝,大吳八千萬子民的君主,不要懷疑的他冷酷和殺伐,他有仁慈之心,也有王道殺伐之手段,曹魏系不能在這麼下去了,我們也應該分道揚鑣了!”

“侄兒明白叔父的苦心!”

曹衝點頭,眸光之中閃着一絲絲晶瑩的淚珠,拱手說道:“叔父已經爲我曹家護航多年,也應該卸下這責任了,侄兒長大了,能擔得責任了,能護得住家人了,如今時勢,叔父的決定是最好的選擇!”

“你能明白,我也算是無憾了!”

荀彧伸出手拍拍肩膀:“倉舒,你是一個聰明人,但是聰明人都會有一個缺點,自大,所以叔父最後贈你一句話,每天入睡之前,問問自己,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三省其身,方能謹言慎行!”

“侄兒銘記叔父教誨!”

曹衝俯首而下,跪膝行禮,在堂前給荀彧叩響了三個響頭。

八月已至,那一場關於儲君人選的朝廷議會也召開了。

這一場會議持續了足足三天的時間。

會議分爲兩個階段。

一個是匯聚內閣和軍機處的所有大臣意見,進行討論篩選,得出最合適的人選。

在這個一個階段之中,孫翰和孫紹被淘汰。

第二個階段,朝廷議會十三議臣,投票決定儲君之位的人選。

這一次的投票孫權又玩了一個新花樣,採取了一種不記名暗投的方式,朝廷議會十三席朝臣全部到齊,十三票最後的結果是七比六。

儲君爲孫棟。

孫棟一一票之差,擊敗了孫晟,入住東宮。

當今天子的親弟弟孫棟成爲大吳儲君。

這一道聖旨很快就從椒房殿下達了,快馬傳播天下,不足十天,各大報紙,都開始的紛紛報道,上至大官,下至普通百姓,都知道了。

整個結果其實還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之外的。

畢竟孫晟是孫權的嫡長子,算是大吳皇朝名副其實的繼承人,他理所當然的應該入住東宮了,可是他居然兩次落選,與東宮無緣,讓很多人詫異。

但是事實如此,無人敢質疑朝廷議會的結果。

(晚上還有一更,可能要晚一點!)

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圍殺 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六百三十章 軍中改革的領導者,趙雲和呂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改天換日 一第兩百零八章 借兵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埃及之戰 九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蹴鞠大賽 十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候府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曹操之怒第六百七十四章 五溪蠻之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陵血戰 七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吳封禪的前奏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呂布第五十八章 霸王鐵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陛下……你不是楚霸王!第1305章 滅貴霜 6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二百零一章 李固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龐統赴江夏,龍鳳相對!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渡海第七百零五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封地之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三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東大商戶的聚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七十章 天子駕崩 五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奪長安 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 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塞維魯之死 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 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關中之亂,沮授出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大戰 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長安城的暗涌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龍虎鬥 七第七十八章 錦衣職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三百二十章 荊州行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曹家千里駒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六百七十二章 沙摩柯戰鞠義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吳變法之六部尚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幷州局勢第一千三百章 滅安息 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滅魏之戰 二十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他若是喪心病狂,我便大義滅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諜戰風雲 完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五第三百七十一戰 北疆可能有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色雷斯戰役 五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龍虎鬥 二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刻意的針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七第九百四十二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中第七十九章 江東之變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八百四十九章 漢中血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除夕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東治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二百四十章 寒門弟子的先天不足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埃及之戰 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荊州行 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七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戰前大會議 中第三十三章 孫策屯兵曲阿第七十五章 吳縣動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圍殺 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六百三十章 軍中改革的領導者,趙雲和呂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改天換日 一第兩百零八章 借兵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埃及之戰 九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蹴鞠大賽 十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候府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曹操之怒第六百七十四章 五溪蠻之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陵血戰 七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吳封禪的前奏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呂布第五十八章 霸王鐵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陛下……你不是楚霸王!第1305章 滅貴霜 6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二百零一章 李固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龐統赴江夏,龍鳳相對!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渡海第七百零五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封地之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三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東大商戶的聚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七十章 天子駕崩 五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奪長安 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 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塞維魯之死 八第一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 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關中之亂,沮授出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威尼斯大戰 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長安城的暗涌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龍虎鬥 七第七十八章 錦衣職責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三百二十章 荊州行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八百六十九章 曹家千里駒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六百七十二章 沙摩柯戰鞠義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吳變法之六部尚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幷州局勢第一千三百章 滅安息 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滅魏之戰 二十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遼東第五百零五章 他若是喪心病狂,我便大義滅親!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諜戰風雲 完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五第三百七十一戰 北疆可能有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色雷斯戰役 五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龍虎鬥 二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刻意的針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七第九百四十二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中第七十九章 江東之變 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八百四十九章 漢中血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除夕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東治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四百七十六章 郊遊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二百四十章 寒門弟子的先天不足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埃及之戰 十第三百二十二章 荊州行 五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七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戰前大會議 中第三十三章 孫策屯兵曲阿第七十五章 吳縣動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