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四年,始!

孫權的一番激昂的演講,衆人啞口無言,孫堅也無話可說,不過他沉默再三,還是沒有表態,陰沉沉的臉色,拂袖而走,算是結束這一次的會議,之後孫堅倒是沒有繼續反對,也沒有開聲贊同,總之就是沒有下文。

孫策孫權兄弟也不急,畢竟大軍出海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組建艦隊要時間,交代他們兄弟現在手中的事情也要時間,等等唄!

……

初平三年,悄悄的過去,這一年,天下紛爭,變幻無常。

首先是如今的大漢朝都,長安,董卓挾持天子居長安,佔據關中涼州,天子以王允呂布爲先鋒,先誅董卓,然後掌控朝野,可是沒有三個月的時間,長安卻再一次淪陷西涼軍手中,天下再次淪落爲郭汜李傕手中的傀儡。

天子被挾,大漢朝廷對於天下的諸侯來說,依舊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朝廷。天下人不尊朝野,自然就就有一個統一的意識,天下各地的紛爭加劇,各路諸侯,紛紛大打出手,搶佔地盤。

兗州,曹操這一年不僅僅正式的佔據整個兗州,而且拿下百萬青州黃巾,爲戰亂荒涼的兗州補充的不少的人氣,躋身於天下第一流的諸侯。

這一年的冀州,袁紹雖然已經坐穩的冀州,但是內有黑山黃巾,外有幽州公孫瓚,相對來說他這一年倒是不**穩。

在南陽和汝南,袁術這一年卻有些悲催,他的地盤在不斷的收縮,先後數次和曹軍開戰,傷亡慘重,陳留沒有奪回來,豫州重地潁川卻讓曹操奪走,進攻九江的也因爲江東軍的介入,也變的無功而返,而且十萬兵馬,傷亡過半。

不過他依舊是掌控着將近幾十萬精銳兵力的天下第一諸侯,南陽和汝南兩地足夠支撐他的威望。

徐州,這兩年,徐州倒是有些安定,陶謙憑藉自身的名望,牢牢把握着徐州,但是兗州的曹操明顯看上了徐州,曹軍在泰山郡的數次試探性的戰役,徐州的都戰敗,顯示出徐州的能力不足,雖然陶謙手中有一支人數不少的丹陽兵,但是有兵無將,明顯不是曹操的對手。

而在荊州,劉表的確能力不凡,進駐荊州之後,連連幾個重拳出擊,安定了人心慌亂的荊州,然後以迎娶荊州大世家蔡家之女,換取荊州士族的認同,但是他的底子淺薄,長沙,桂陽,零陵,依舊有人起兵叛亂,荊州南部,依舊有些不太平。

……

新的一年到來,吳縣,這個江東的最主要和最核心城池顯得的無比的熱鬧起來了,江東各地的人流紛紛而過,拜年的拜年,走關係的走關係。

江東一統,六郡平定,整個江東都顯得太平和有秩序起來了,道路通暢無比,官道之上鮮少有盜賊之人,畢竟如今孫堅之將軍府對於江東的震懾力非同一般。

初平四年,孫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江東的講武堂開學,這事情在去年就已經拍板了,祖茂這一員身經百戰,正是壯年,經驗豐富的大將,在他們兄弟的硬泡軟磨之下,還是答應的他們,退出江東軍,進駐講武堂。

江東講武堂的開學在正月初六,不過場面和江東書院相比,有些寒磣了,除了孫堅親自到臨外,將軍府也沒有幾個人來參加,而第一批的學子,只有三百多人,這三百多人,九cd是軍中將領的後人,這是還軍中的人給面子,才能招到這些學子,讓江東講武堂順利的開學。

不過孫權翻了翻講武堂的花名冊之後,才發現一件事件,這幾百人的含金量可比如今龐大的江東書院,還有些恐怖。

東吳四英傑之一,未來的大都督,白衣渡江,一手幹掉了名滿天下的關二爺的呂蒙,如今被姐夫鄧當送了進來。

而東吳十二虎將也出現了一個,從丹陽,被丹陽太守吳景親自推薦而來的,年僅十六歲的陳武,陳子烈。

其中還有朱治去年才通報孫堅,在孫堅主持之下,才認領的兒子,朱然,年僅十二歲,武藝高於孫權,長的比孫權魁梧,這傢伙未來也是東吳一員出色大將。

還有世家子弟,朱恆。

……

……

這其中不少人都是未來東吳的軍隊之中數一數二的大將,不得不說這一次講武堂的舉辦,順利的一塌糊塗,招攬的人才可比江東書院的還要恐怕。

畢竟江東書院雖然有幾千人,但是在孫權的記憶之中,還沒找出幾個是未來的名人,當然,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孫權對於歷史上東吳將領,比官吏的記憶要清晰的。

江東書院幾千人,這裡面肯定絕對暗藏着無數傑出的人才,只是孫權記不起來罷了。

不過有一個問題,孫權想了很長時間,怎麼想,也想不通。

陸家應該有一個叫陸遜的,但是在講武堂和江東書院的名冊上,孫權都沒有發現這個人的存在,然後他就有些不甘心,這麼重要的人,這麼也要提前拉攏進來,結果他就派人去陸家調查了一下。

最後,他發現了,陸家的子弟之中,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人!

這始終讓他有些想不通。

如果不是他的注意力被建立海軍艦隊的事情給分散了,他絕對把這事情查一個底朝天,也要把陸遜這個人給翻出來。

……

雖然孫堅依舊沒有鬆口讓兩兄弟出海,但是建立出海艦隊的事情倒是鬆口了,同意下令直接從柴桑調回來了一萬精銳的水軍其中還有一架樓船,五艘鬥艦,五十艘艨艟。

孫策這一次是死心塌地的要和孫權一次出海,出的大力去組建艦隊,事情在有條不亂的進行之中,但是在這之前,孫策要解決一個問題,而孫權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孫策要解決的自然是吳郡的郡守府,吳郡的郡守府,相對於朝廷的京兆尹,這個位置很特殊,不過這個人選倒是難不倒孫策,吳縣之中,就有一個是現成的,朱治!

朱治本來就是孫堅老部下,絕對不存在忠心和資歷問題,而且如今朱治已經是吳縣令,在將軍府的編制上,吳縣令比一般的縣令高一級別,相對於普通的郡尉,調去吳郡郡守說的過去。

孫策的問題解決了,孫權就有些爲難了他,他必須要安置好兩個問題,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出海。

第一,就是錦衣衛。

孫權如今乃是錦衣衛的第一把手,錦衣衛最重要的是消息網絡,這個一絲一毫都不能耽擱的,所以他必須要找一個主持錦衣衛大局的人。

找來找去,這個一個人他都找不到,錦衣衛本來特殊,非一般人能主持,這讓他有些爲難了。

最後,他提拔的莫從,爲錦衣衛代理指揮使,爲什麼是莫從呢,因爲在江東一個六個錦衣衛千戶之中,莫從是最事情最辣,最狠心的。

而且,莫從這個人有野心,但是做事情很謹慎,從來不逾越錦衣衛的規矩,孫權不喜歡他這個人,但是不得不承認,相比其他幾個千戶,他是最合適做這一行的。

是人才,就得要培養。

這一次,孫權就算是給莫從一個機會,給他一個舞臺發揮,也是一次考驗,當然,他也會留下一手,來掌控莫從,防止莫從做大,畢竟,錦衣衛對將軍府上下的人都有監視的權利,絕對不能有一絲的錯亂。

錦衣衛的事情決定之後,孫權就開始了忙碌第二件事情了,這一件事情對於孫權來說,更加的重要。

初平四年,孫權本來是準備出仕的,去秣陵的,建立一座金陵城,不過如今對於孫權還說,艦隊出海比較重要,其他的事情放一邊。

當然,金陵不能不建,還是要提前做點準備的,所以他想了一個折中的法子。

……

孫家大宅,第六進的庭院,自從蔡琰搬走之中,這裡就有些冷清了,徐盛一直在軍營,而王越最近一段時間都消失了,說是去江東訪友,這讓孫權有些奇怪了,王越是北方人,他在江東還有什麼朋友?

算了,王越這個人對他來說,有些神龍見首不見尾。

書房之中,孫權的身影伏案提筆,在一張白紙上畫圖,額頭上一顆顆的汗珠留下,他畫的很認真。

咔!

門被人推開,一個穿着江東書院的校服的青年,走的進來,目光看着孫權,問道:“仲謀,你派人這麼着急的把我從江東書院叫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

“嗯!”

孫權頭不擡,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然後道:“元直,你先等我一刻鐘,我先把這一張圖紙給畫好了。”

“這是什麼啊?”來人正是徐庶,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江東書院,一邊處理江東書院的內政,一邊在蔡邕的跟前努力的學習。

“未來的秣陵!”

孫權這一張圖紙畫出了最後一個筆,一座城池大致的輪廓就顯現出來了。

這是未來的金陵城。

“什麼?”徐庶拿起一張張草圖,眯着眼,問道:“未來的秣陵?你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某要重新建立秣陵!”

孫權嘴一咧,嘴角勾勒出一抹燦爛無比的笑容:“全新的秣陵,爲了江東的都城!”

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意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北疆大捷的影響力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冀州易幟 續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烽火大草原 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武關亂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烽火大草原 七第七百八十九章 漢中戰役的僵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後路被斷,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七百零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佈局北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四第九百二十章 桃園之義之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二十三章 孫權的執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六百六十六章 北疆之亂落幕第七百二十九章 七營戰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一百六十章 九江之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冬季大作戰 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陛下……你不是楚霸王!第九百章 孫劉大戰之試驗成功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佈局西歐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滅晉之城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盛世大吳,仲謀天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決戰關東 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死,大家一起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皇族瑣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滅晉之城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江東日報 上第一千零八章 孫翊的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希臘行省第八百八十六章 朔方血戰 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北疆血戰之我敢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中計 三第九百二十三章 狠辣諸葛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滅魏之戰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協和孫權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說羅馬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血戰並涼 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亂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各有算盤!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疆血戰之突襲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羅馬帝國的高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獵於魯 十四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七百四十五章 幷州爭奪戰 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孫權,你耍我!第八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也要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南陽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四百八十章 貪心的曹操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變 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五百零二章 朝堂博弈第二百零一章 李固的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 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十章 生逢大時代的悲催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吳帝北巡 三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勝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六十三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獵於魯 十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
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意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北疆大捷的影響力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冀州易幟 續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烽火大草原 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東宮 十二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西歐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武關亂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烽火大草原 七第七百八十九章 漢中戰役的僵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後路被斷,危在旦夕!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七百零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佈局北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四第九百二十章 桃園之義之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二十三章 孫權的執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六百六十六章 北疆之亂落幕第七百二十九章 七營戰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一百六十章 九江之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冬季大作戰 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陛下……你不是楚霸王!第九百章 孫劉大戰之試驗成功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佈局西歐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滅晉之城破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盛世大吳,仲謀天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決戰關東 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死,大家一起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皇族瑣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滅晉之城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江東日報 上第一千零八章 孫翊的機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希臘行省第八百八十六章 朔方血戰 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北疆血戰之我敢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中計 三第九百二十三章 狠辣諸葛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滅魏之戰 五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協和孫權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說羅馬 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血戰並涼 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亂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各有算盤!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疆血戰之突襲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羅馬帝國的高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獵於魯 十四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七百四十五章 幷州爭奪戰 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放一殺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孫權,你耍我!第八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也要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南陽破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四百八十章 貪心的曹操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變 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五百零二章 朝堂博弈第二百零一章 李固的決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火大草原 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 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十章 生逢大時代的悲催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吳帝北巡 三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勝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六十三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獵於魯 十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