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這事情朕不管了

“孫子尹,富春學子,年方十五!”孫權目光看着奏書上所列出來的今科狀元資料,念頭萬千,靈光驟現。

孫子尹?

這名字,熟悉,但是他肯定自己不認識一個叫孫子尹的少年。

如今大吳承接漢朝而來,起名字一般是單爲名,雙爲字,能列爲科舉榜首的自然是大名,不會是字。

但是很少人的大名是三個,畢竟一直以來講究的是雙字的名字爲貴,三字名字爲賤。

而且孫子尹的這大名在孫權的眼中怎麼看都有些怪怪的啊。

“陛下可知道此人是何人?”

法正目光有些緊張的看着孫權,他的臉龐不由主的浮起一抹苦笑,沉聲問道:“一朝金榜題名,一文技壓五千學子,今科狀元如今可是攪動了金陵城的狂風暴雨!”

“這名字,你讓朕想一想!”

孫權對於這個名字倒是有點想法,心中也有些猜測,只是他不是很敢確定而已。

那小妮子真的有這麼大膽子嗎?

要是真的話,事情就大條了,今年大吳朝的口水仗就能把金陵城都給淹沒了。

“在天下姓孫的不少,但是祖籍富春,九成都是皇族孫家之人,孫子尹,朕是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是看你這神色,此人朕應該認識,如果調轉一下思路,把三個字變成兩個字,子可喻人,人與尹疊加,那是一個伊字,孫……伊!”

孫權目光看着法正的神色,有些試探性的分析了一番。

“呵呵,陛下果然纔是敏捷,沒錯。就是伊伊公主!”法正拱手的道。

在大吳朝,皇族子弟如果想要得到自己爵位必須要自己去打拼,不然哪怕是當今兩個皇子都不可能封王封候。

這是孫權建立新的爵位體系的時候,親自下筆所書的規矩。

但是對於皇族女子爵位倒是界限寬了很多,孫權加冕之後,大吳朝多了三大公主。長公主,香香公主,伊伊公主。

長公主孫晴溫婉賢淑,已經出閣,少有風波,但是她也算是出現在大吳百姓公衆的眼中的一個人物。

在皇后甄宓的慫恿之下,皇家內庫的生意也有長公主的一份,孫家的女孩子都挺聰明的,她還依靠皇族內庫的資金。以皇族的威望,無師自通,建立了嬌香閣,桂心樓……一系列的貴族婦人,文采女子的沙龍會所。

在金陵城她算是女子之中的一個敬仰人物,交際廣闊,長袖善舞,和其駙馬爺當朝的禮部侍郎弘諮也算是日月映照。

而香香公主就是金陵城一份份報紙的頭條。作爲金陵三姬之首,外有大吳第一女將呂藍支持。內有糜氏商行大小姐糜環相輔相成,在金陵城也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

唯獨伊伊公主,一直以來文靜安雅,很少被外人所瞭解,她大半時間都是在宮闈之中,或者在女子書院。一直以來安心讀書,多有文采,琴棋詩書皆然精通,不愛惹事,尊女戒。守規矩,被外界譽爲皇族孫氏最寧靜的公主。

“陛下的心中想必也很驚訝!”

法正看着孫權明顯有些不同的神色,道:“若是香香公主都是可以理解,卻沒想到會是伊伊公主!”

孫尚香連戰場都敢偷偷上,她要是做出點僭越規矩的事情,也說得過去,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會是孫伊。

“朕驚訝個屁,去年這個丫頭就已經參加了一次科舉,她在你們眼中安靜守分,但是在朕的眼中也不是省油的燈,她這可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孫權有些頭痛,孫伊參加了科舉不說,居然還拿下今科文狀元,這得把多少文采斐然的男子的臉蛋打噼裡啪啦的紅腫起來啊。

更讓他頭痛的是,這事情恐怕不僅僅只是一個科舉那麼簡單了。

孫伊不是孫尚香,孫尚香好鬧,但是性格不穩定,說風是風,說雨是雨,而孫伊的性格外圓內剛,要麼還不做,要是決心要做,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如果的真做幹起大事情來,她比孫尚香還要大膽狂妄。

而且,孫權隱隱約約的感覺,科舉只是一個引子,有人在用孫伊爲先鋒,要發動一場戰爭了。

這個人非旁人,肯定是他孫仲謀枕邊人的一個。

她這麼做,孫權能理解,畢竟這多少還是孫權親自給她灌輸的一些理念,而且這段時間孫權不在京城,完全可以避開孫權的責任,是最好的機會。

只是孫權想不到她居然選擇了孫伊爲先鋒,這可是一個承受千夫所指的任務,孫伊一個少女能抗住嗎?

“這回金陵城要鬧騰起來了,被一個女子奪取狀元之位,內閣那羣老古董還不一個個氣的直跳腳!”

孫權目光爆出一抹冷冽光芒,冷笑而道。

“還正如陛下所說!”

法正道:“伊伊公主化名爲孫子尹,爲了隱藏身份,她很聰明,沒有直接從金陵城參考,以富春學子返回富春縣城,從縣考到殿考,連過三關,所書文章,今年的科考主官,內閣大臣蒯良,科舉監考教育司副司長程道,皆然拍案叫絕,聯手提名爲今科狀元!”

“然後呢?”

“然後……”

法正面容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在科舉學子的榜單公佈天下之後,她在科舉考場之上,進入翰林院的二百八十四個學子當前,自揭身份,這個消息猶如一陣風在一天之間已經傳遍金陵,如今向着全國蔓延而去,朝堂就算是想要壓都壓不住。

一個女子奪取了科舉狀元,已經引起了國內躁動,我稍微打探了一番,宗人府已經羈押了伊伊公主,這事情還在處理之中,但是她狀元之名已經廣發公文。公佈天下,朝堂撓頭,內閣撓頭,教育司也撓頭……”

“於是乎他們就想要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給朕扔了過來,讓朕來處理!”

孫權冷冷的接話。

這羣混賬東西,還真夠可以的。居然想自己出面和自己媳婦打對臺,這不是把自己推入火坑嗎?

“他們主要是想看看陛下的態度!”

法正目光有些閃爍,底氣不足,聲音偏低,道:“伊伊公主參加科舉本來與禮法不合,但是內閣已經頒佈了狀元之名,要是取消豈不是貽笑大方,只有陛下以皇族名義召回伊伊公主,纔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哼。都是尸位素餐,自譽聰明的糊塗之輩,難道他們到現在還看不出來,這是一場不僅僅是一個科舉狀元的事情了,這是一場戰爭嗎!”

孫權眯着眼眸,嘴角揚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伊伊是有能力,但是她畢竟是一個公主,科舉嚴謹誰都知道。每一個過關斬將的士子資料都是會被教育司立檔案,他絕對做不到連過三關都沒有被人認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陛下的意思。有人在操縱這一場大戲!”法正聞言,倒吸一口冷氣:“誰有這膽子?”

不是法正後知後覺,只是他有些難以相信,誰這麼大膽子與內閣爲敵。

“這事情朕不用想也知道,一個人是做不了的,朕估計。朕的兩大皇后都肯定有份,再加上一個善於謀略,手腕過人的江東女子書院新祭酒,楚侯劉綜的母親劉蔡氏爲參謀,這事情就已經成了一半了。甚至是長公主長袖善舞的能力也都參和進來了!”

孫權斬釘截鐵的道:“然後在加上孫伊驚人的才能,就演變成如今的局面!”

想要成功,首先要孫伊有獨佔鰲頭的本事,很明顯,孫伊做到了,在一羣男子的科舉之中,拿下狀元之位。

“陛下,她們到底想要做什麼?”法正吞嚥了一下口水,一時之間他腦子有些亂了。

“呵呵,問得好,她們想要發動一場時代性的革命!”孫權苦笑的道:“朕都小看她們了,不聲不響之中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她們恐怕有一點的底氣和把握,要逼內閣退步,要打開女子爲官的路!”

無論蔡琰,甄宓,孫伊,孫尚香這些人都是受他孫權性格影響最深刻的人,她們如今地位加上能耐,聯手之下,做出這動作,可以理解。

“女子爲官,何等荒唐,她們不可能成功!”法正面色有些難看,道:“千古法規,誰敢僭越!”

“孝直,不要輕易下決定,因爲規定永遠都會被打破,只是時間長短!”

孫權對這事情倒是來興趣了:“她們若是有膽量去打破這一個規矩,那又何妨,誰言女子不能登堂入室,古有羋八子,漢有呂后,這女人不是沒有政治才能的,她們要是狠起來,比我們這些男人可就要狠辣的多。”

“陛下高估她們了吧,內閣豈會容易退步,一旦他們認爲事情不能在無聲無息之中解決,很快就會出手,肯定有大儒跳出來支援,引導讀書士子之心,她們寸步難行!”法正自信的道。

“朝堂博弈,千萬不要輕易言成敗,她們如今已經發動了戰役,心中肯定有些底氣,支持她們的力量不小,只要她們能護航孫伊登堂入室,那麼很多理念,很多規矩就會被打破!”

孫權最瞭解自己媳婦了,蔡琰甄宓兩人的性格,沒有五成把握,決不冒險。

“陛下,伊伊公主擅自參加科舉,已經越規,她逃不了宗人府的追究!”法正面色有些難看。

“但是在大吳的律法上,可沒有任何規定說,女子是不能參加科舉,她參加了,還拿下了狀元之位,朝堂若是追根到底,就要拿出讓她們心服口服的理由,不然就自打嘴巴,能讓天下信服嗎?”

孫權冷冷的道。

“此事可有陛下之意?”

法正目光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孫權,他的直覺之中,如果沒有孫權支持,她們是沒有這麼大膽子的。

“朕可對燈火發誓,這事情還真沒有我什麼主意!”孫權苦笑:“這不僅僅是一場朝堂較量,恐怕還是一場父女之間的較量,朕坑誰也不能坑媳婦,朕可有點心疼媳婦了!”

“陛下的意思,此事乃是蔡皇后一手主導而成?”

法正有些驚駭。

“除了她,沒有其他人有着能耐和資歷對抗整個內閣!”孫權點頭。

這事情劉蔡氏也好,甄宓也好,幫兇她們能做,但是主樑骨絕對不她們,只有蔡琰這個才女皇后親自來牽頭,才能成事。

不然這事情不會爆發瞭如此地步,連朝堂都難以收拾。

但是一旦蔡琰出手,蔡邕這老傢伙觀念老舊,估計要翻臉了,蔡琰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孫權遠在千里之外,也不禁有些憂心媳婦的處境。

“那陛下的態度呢?”法正有些緊張的問道,他自然是站在內閣這一邊的,要是孫權偏幫,內閣就要遭殃了。

“朕什麼態度啊!”

孫權冷笑,直接把手中的奏書扔進了一個火爐之中,彷彿從來沒有看過,淡淡的道:“朕從來就沒有接過這一份奏書,朕一心西征,無暇顧及朝中之事,這事情,朕不管了!”

他是大吳朝君主,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整個朝堂,在這事情上絕對不能出手,只能高高掛起,至於事情成敗,還需要看蔡琰她們自己的造化。(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章 會獵於魯 五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三百零七章 諸侯亂舞,七王鼎天!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渡落幕之袁紹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閒談第七百二十六章 武烈王自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春大戰 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塞維魯之死 五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八百八十九章 誓師西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第十軍團,關中軍團!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遷都 二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後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戰始 下第十九章 相救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值得嗎?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九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奪長安 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陸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赤壁 十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青州局勢第六百章 登基前奏,孫權大改革的徵兆!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滅魏之戰 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埃及之戰 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三十九章 戰!第三十五章 九江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二百零三章 睡不着的冷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國的長征 十五第九百七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中之戰,馬超戰典韋!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吳變法之流言第五百七十九章 金陵城之坐下來聊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烽火大草原 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呂蒙的突進 完第五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 十第九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張郃述職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戰後部署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九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第八百九十章 孫劉大戰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誰在算計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涅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決戰關東 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蹴鞠大賽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教育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隱藏的獠牙第九百一十五章 桃園之義 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滅匈奴 十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滅安息 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忠和張仲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一百零二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駕崩 八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事事不順的劉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埃及之戰 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探望蔡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宣傳司
第三百四十章 會獵於魯 五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三百零七章 諸侯亂舞,七王鼎天!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渡落幕之袁紹怒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閒談第七百二十六章 武烈王自傳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春大戰 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塞維魯之死 五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八百八十九章 誓師西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第十軍團,關中軍團!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八百二十九章 江東書院派系的雛形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遷都 二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後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戰始 下第十九章 相救第九百三十六章 下辯城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值得嗎?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九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奪長安 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登陸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赤壁 十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青州局勢第六百章 登基前奏,孫權大改革的徵兆!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滅魏之戰 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埃及之戰 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三十九章 戰!第三十五章 九江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二百零三章 睡不着的冷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渡河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國的長征 十五第九百七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中之戰,馬超戰典韋!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吳變法之流言第五百七十九章 金陵城之坐下來聊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烽火大草原 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呂蒙的突進 完第五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 十第九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張郃述職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戰後部署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九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北伐 三第八百九十章 孫劉大戰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誰在算計我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涅的怒火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決戰關東 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蹴鞠大賽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教育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隱藏的獠牙第九百一十五章 桃園之義 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滅匈奴 十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滅安息 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忠和張仲景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一百零二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駕崩 八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事事不順的劉備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埃及之戰 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探望蔡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宣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