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第一更。

——

荀貞在癭陶城外駐兵兩日,等來了王芬的迴文。

卻與田豐的預料不符,王芬沒有采納“擊真定以分裂賊兵、先取褚飛燕、後擊其餘諸賊”的計策,而是令荀貞與郭典合兵北上擊楊氏。

饒是以荀貞喜怒不形於色的城府,看到這條軍令後也差點沒把它揉成一團扔出去。

田豐沒他的城府,當即變色,說道:“王文祖名列‘八廚’,我本以爲他是一個智謀高遠之士,卻不料竟是如此的智短謀淺!豎子不足與謀!”

文祖,是王芬的字。

昨天宴席上,田豐沒有表現出他剛傲的一面,今天荀貞見識到他火爆的脾氣了。

郭典愁眉不展,說道:“褚飛燕諸賊都退去了楊氏,彼等有數萬之衆,又有堅城爲憑,楊氏城南且又有洨水爲壕,而咱們這邊,我與中尉合兵亦不足五千之數,如何擊之?”

荀貞上次獻策建言,王芬沒有聽,這次仍然沒聽,兩次不聽的原因一樣:害怕褚飛燕擊高邑。

郭典唉聲嘆氣,又說道:“方伯此令、方伯此令……,唉。”

田豐斷然說道:“府君、中尉,王文祖此令乃是昏聵之令,絕不能從之!”

郭典苦着臉說道:“軍令如山,怎能不從?”

田豐凜然說道:“‘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守,君命有所不受’。”

——此話出自《孫子·變篇》。

郭典問荀貞的意思:“中尉以爲呢?”

“府君,冀州生亂,諸郡自保不暇,現可用之兵除了數千州兵,便只有你我兩郡之兵。你我兩郡之兵如果覆亡於洨水之岸,則鉅鹿、趙郡,包括高邑都將不復我有。”

“中尉的意思是?”

“方伯擊楊氏之令,實不可從。”

“牧伯權重,我等如不從命,恐會受劾。”

本朝的刺史遠比前漢權重,從一個細節就可看出:本朝自光武皇帝以來,在皇帝頒發的正式詔書中經常會把“刺史”放在前,把“二千石”放在後,而這種把“刺史”置於“二千石”之前的寫法在前漢是幾乎沒有的。前漢的刺史只有監察部內郡國守相之權,而本朝的刺史還能干預地方政事,並從安帝、順帝年間起,因爲隨着戚、宦之禍的加劇和皇權的日益削弱,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各地起義此起彼伏,刺史又被普遍地被賦予了領兵統郡之權。

去年初,王允被朝廷拜爲豫州刺史,攜荀爽、孔融諸州吏至潁川,就曾統帶郡兵協助皇甫、朱儁平亂,在皇甫嵩、朱儁轉去別州之後,豫州的兵事更是由王允全權負責。

豫州如此,冀州亦不例外。

荀貞、郭典如不服從王芬的軍令,王芬固然無權處置他倆,可卻能上書朝中,劾奏他二人。

前漢時,“州牧奏二千石長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吏案驗,然後黜退”,本朝則是“不復委任三府,而權歸刺舉之吏”,“有所劾奏,便加退免”。這也就是說,只要王芬劾奏他倆,不需要像前漢時還得再由三公遣吏案驗,朝中馬上就會對他們加以“退免”。

這也是爲什麼荀貞此前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按照王芬的命令帶兵來了癭陶之故。

不過這一次,他不打算再聽令了。

“府君勿憂,我自有辦法勸方伯收回此令。”

郭典訝然,問道:“敢問中尉有何妙計?”

荀貞笑了一笑,卻不肯說,只道:“府君且請等着就是了。”

回到軍營,荀貞又寫了一道上書,命人送去高邑,兩天後,王芬的迴文下來,果然收回了此前的命令,改令荀貞與郭典“見機行事”。

郭典、田豐嘖嘖稱奇,追問荀貞是怎麼說服了王芬,荀貞卻就是不肯回答。

……

高邑,州府。

王芬拿着荀貞最新的上書,讀之再三,連聲說道:“沒有想到啊沒有想到。”

陪坐堂下的一個州吏問道:“何事值得明公感嘆連連?”

“沒有想到荀貞之不僅知兵善戰,而且對望氣卜筮之術也甚是精通。”

“此話怎講?”

“你看他的這封上書。”

這個州吏離席起身,來到王芬的案前,接過荀貞的上書,展開細看,卻見荀貞在書中寫道:“貞夜觀北方之氣,雲赤而仰,此敗氣也。筮而後卜,俱兇象。如擊楊氏,恐不利。”

這個州吏看罷,笑道:“明公,下吏雖是冀州人,也知潁川荀氏家傳《易》學,荀中尉家學淵源,通曉卜筮之術有何奇怪?”

王芬點頭稱是。

王芬早就知道《易》是荀氏的家學之一,他昔年與荀昱、荀曇兄弟相熟,和荀爽也有過數面之緣,對昱、曇、爽三人在《易》上的造詣佩服得是五體投地,——要非如此,他也不會輕信荀貞上書中所云之“擊楊氏,恐不利”。

……

假託望氣卜筮之言,荀貞把王芬糊弄了過去,哄騙他收回了成令。

可只讓王芬收回成令卻還不夠,還得想辦法把褚飛燕從楊氏、從鉅鹿趕走才行。

褚飛燕一日不離開鉅鹿,荀貞此次出兵就一日不算功成。

兵營裡,帥帳中。

荀貞、荀攸、宣康、徐福、許季等人立在地圖前,討論該如何才能把褚飛燕逐出鉅鹿。

徐福說道:“楊氏周邊的地形有利於賊兵,我軍不能硬攻,要想把褚飛燕趕走,只能智取。”

荀攸以爲然,頷首說道:“前數日在郭太守爲迎中尉而擺的酒宴上,田公引李左車之言,雲‘百戰奇勝’,現在就是用‘奇’之時了。”

正面交戰沒有把握取勝,那就只能出奇兵,以奇勝之了。

荀貞細細審察地圖,問徐福、許季、宣康:“卿等可有逐賊之策?”

宣康、徐福、許季皺眉思忖,一時均無計策。

“公達,你可有良策?”

“倒是有一策,只不知可行與否。”

“說來聽聽。”

荀攸上前一步,手指點在地圖上癭陶的位置,向下滑動,滑過汦水,隨後轉向右移,順着汦水的河道折往斜上去,最後停在了汦水北岸的一個地方。

他一個字都沒有說,但荀貞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着地圖,入神地深思了會兒,荀貞重重地在荀攸手指最後停留的地方擊了一拳,說道:“就按此策來!”

宣康、許季沒有看懂。

宣康惑然不解地問道:“荀君的意思是建議我部從此地渡河,偷襲楊氏麼?”

荀攸手指最後停留的地方名叫薄落亭,在楊氏的東南邊,離楊氏有二三十里地。褚飛燕等賊就算是再謹慎小心,也不可能會在離楊氏三十里的地方佈防,從此地偷渡過河是完全可行的。

許季也是大惑不解,說道:“剛纔不是說不能硬攻楊氏,只能智取麼?就算從此地偷渡過河了,可最終不還得硬攻麼?”

荀貞見徐福注目地圖,獨不出聲,乃笑問道:“阿福,你可猜出了公達之意?”

徐福答道:“荀君之意應是:我部先詐做南撤歸趙郡,然後潛行向東,順汦水西北上,從荀君最後落指的這個地方渡河,……。”

荀貞含笑問道:“接着呢?”

“接着北上擊阜城。”

一言既出,宣康、許季恍然大悟。

宣康喜道:“此避實就虛,圍三缺一之策也!此策如能得行,諸賊唯有棄楊氏西北遁。如此,楊氏可以收復,鉅鹿郡南亦可收復了。”

阜城縣不是鉅鹿郡地,是安平國地,位在鉅鹿與安平的接壤處,處於楊氏的東北邊,距楊氏約五十里。此城現也在賊兵之手,不過城中駐軍不多,攻之不難。

避開有數萬賊兵屯駐的楊氏,改擊城防空虛的阜城,此是“避實就虛”。

阜城在楊氏的東北邊,癭陶在楊氏的北邊,高邑在楊氏的西邊,打下阜城後,此三地就能形成一個對楊氏的半包圍,單單把西北方向留給了楊氏城中諸賊,此是“圍三缺一”。

數萬賊兵屯駐楊氏,日用耗費必然很大,阜城在賊兵手中的時候,他們需要的補給可以從北路來,而阜城一旦落入漢兵手中,北邊的補給就送不來了,在這個情況下,褚飛燕等只能放棄楊氏,向西北撤退。楊氏的西北邊是常山,換而言之,就等於是把賊兵的主力趕出了鉅鹿。

宣康越想越興奮,說道:“阜城的賊兵肯定想不到我部會繞過楊氏,改擊阜城,我部有備賊無備,一戰即可取城!……,荀君,此真妙策也,真妙策也。”

褚飛燕退回楊氏,是爲了扭轉張牛角陣亡的被動局面,是想逼使荀貞進入他預設的戰場,以此取勝。荀攸選擇改擊阜城,也是爲了扭轉現下對漢兵不利的局面,欲以此逐褚飛燕出鉅鹿。

褚飛燕回楊氏是一退,荀攸建議擊阜城是一進,一退一進之間,敵我兩軍表面上看矢未一發,而實際上在戰術、戰略層面上已是交手一合。就眼下看來,是荀攸佔了優勢,褚飛燕的一退至多是一種戰術,而荀攸所建議之一進,已是一種戰略了。

荀貞笑問宣康、徐福、許季:“卿等可知薄落亭緣何名爲薄落?”

許季讀書多,答道:“是因薄落水而得名的。”

《淮南子》雲:“嶢山崩而薄落之水涸”,薄落水即癭陶縣南邊的大陸澤。——大陸澤有好幾個名字,又名鉅鹿澤,又名廣阿澤,楊氏這個縣名亦是由大陸澤而來的,大陸澤又名楊紆藪。

荀貞笑道:“不錯,戰國時,此亭爲齊、趙之疆,兩國往往戰戍於此。待來日我等從此亭渡河時,諸卿,我等可以追慕一下趙、齊故將的遺風。”

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6 演武薦賢(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9 得二荀舉薦9 袁公路縱虎謀北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 二李陰與澤賊通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3 田邊斷案(上)26 招人3 陽翟侯扣使不遣97 趙子龍進克歷城96 會師城下(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0 文直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市恩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81 捕拿張直(上)71 初見一龍(上)17 無賴5 言而有信荀貞之26 決勝49 聖如仲尼也好名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84 捕拿張直(下)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57 尺素飛傳相思意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0 朱陽第三6 初夜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43 縣尉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8 辰彼碩女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4 臧霸風從元直言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59 慨嘆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3 光和七年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0 洛陽圖窮將匕見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8 士族46 可憐的胡/平65 延攬勇士(上)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0 辛璦(中)15 命令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8 清洗潁陰(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6 五日九戰(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
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6 演武薦賢(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9 得二荀舉薦9 袁公路縱虎謀北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 二李陰與澤賊通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63 田邊斷案(上)26 招人3 陽翟侯扣使不遣97 趙子龍進克歷城96 會師城下(下)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0 文直68 三軍悄然各入屯57 市恩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81 捕拿張直(上)71 初見一龍(上)17 無賴5 言而有信荀貞之26 決勝49 聖如仲尼也好名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84 捕拿張直(下)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57 尺素飛傳相思意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0 朱陽第三6 初夜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43 縣尉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8 辰彼碩女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4 臧霸風從元直言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59 慨嘆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3 光和七年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0 洛陽圖窮將匕見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8 士族46 可憐的胡/平65 延攬勇士(上)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0 辛璦(中)15 命令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8 清洗潁陰(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6 五日九戰(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