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

闕宣是下邳郡有名的豪強,黨羽衆多,不但養了數百的門客、徒附,與殘存下來的太平道徒暗通聲息,並且本地的輕俠少年亦有許多奔走在他的門下,奉其號令。尤其在郡南,他的勢力尤大,淮陵縣的吏卒中有不少是他的黨徒,下邳郡的郡兵裡也有他的黨羽。

入夜不久,他的那些在淮陵吏卒和下邳郡兵中的黨衆就不動聲色地悄悄聚集在了一起,負責南城牆後勤諸事的民夫裡,也提早被安插進了不少他的黨羽,通過種種藉口,這些藏伏在民夫中的黨羽也或者相繼登上城頭,或者偷偷靠近城門。

——偷偷靠近城門的“民夫”不多,因爲按照計劃,闕宣這些黨羽們的主要任務是接應潘璋登城,而不是開城門。那麼說了,爲何不開城門迎潘璋,反而要在城頭接應潘璋?這卻是因爲:郭嘉等早就獲知城中的守將吳校尉似乎對本縣吏卒的戰鬥力不太放心,可能其中也有對本縣吏卒忠誠度擔憂的緣故,故而,城中的四個城門都是由他挑選出來的徐州兵和下邳郡兵中的精銳把守,憑闕宣黨羽們的戰力,很難短時間內把城門奪下,所以,郭嘉和闕宣商定,當他的黨羽爲內應時,只需出少數的勇士,以做暫時阻擋城門的守卒之用,餘下之衆則都在城頭集結,接應廣陵兵登城,待廣陵兵上到城頭後,再由廣陵兵去負責奪取城門這個任務。

將近二更時分,闕宣的這些黨羽、徒衆們做好了準備,按照約定的信號,明滅火光,把消息傳送給了廣陵兵。

送出了信號後,他們緊張地等待。

這時,夜已深。

下午時,南城牆的守卒雖未直接參戰,可在生與死的重壓下,卻難免在身體與精神上雙重疲憊,大多數的兵卒都昏昏欲睡,有的乾脆已進入了夢鄉,雖有巡邏隊時而來往,但整個南城牆上已是陷入了沉靜,除了巡邏隊的甲械撞擊之聲,剩下的便只有或遠或近不時響起的鼾聲。

南城牆上共有守卒兩百人。

這兩百人中,徐州兵和下邳郡兵佔了一半,淮陵吏卒佔了一半。

淮陵吏卒中爲闕宣黨羽的共有二十九人,下邳郡兵中爲闕宣黨羽的共有十二人,也即是說,吏卒和郡兵**有闕宣的黨羽四十二人。此外,安插進民夫中的闕宣黨羽又有共計四十八人。

兩下合計,此次爲廣陵兵內應的共有九十人。

從人數對比上來看,闕宣的人總共是九十人,除掉那吏卒、郡兵中的內應四十二人,南城牆的守卒剩下的總計是一百五十餘人。以此九十人,敵彼百五十餘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其殺散,接應潘璋入城應是不難。

事實上,早在與闕宣定下內應之計時,郭嘉就看到了這一點,他當時就對劉備等人說:待至進戰,偷襲淮陵的最大難點不在登城,而在登城後如何才能頂住鄰近南城牆的東、西兩面城牆上之守卒的反攻,以及如何才能在頂住反攻的同時快速地打開城門,迎接部隊的主力入城。

這也就要求潘璋的前期行動必須隱秘,後期行動必須果敢、迅速。

如能做到這兩點,勝算九成。如不能做到這兩點,功虧一簣。

潘璋率百餘勇士,潛至南城牆外的護城河邊。

在河邊,他悄聲下令,命衆人稍微休整。

爲便於渡河,這百餘勇士多未負甲,潘璋自恃力大,卻是少數不多的披甲士之一。

將要登城了,此時此刻,潘璋的心情反倒平靜下來,他半蹲半伏,慢條斯理地整了整衣甲,仰臉往城牆上望去,瞧準了剛纔火把明滅的位置,遠遠看見那裡有十幾個守卒聚集,心知這十幾個守卒必就是內應中的一部分了,再望向這十餘守卒的周圍,至少二十步內沒有別人。

他心中估算:“淮陵城牆不高,即便攀牆時被守卒發現,但有這十餘內應在,他們應能抵擋稍頃,只要有這稍頃功夫,便足夠我等登上城頭了。”

休息了片刻,等跟他來的這百餘勇士回覆到了最佳的體力狀態,他輕聲下令說道:“過河。”

命令下達,潘璋一馬當先,第一個下入河中。

河水浸入衣甲,冰涼迫人。雖在來前飲了一碗烈酒,潘璋仍是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卻顧不上這點冰寒,他往前洇渡了一點,扭頭看去,看到那百餘勇士緊隨在他的身後,一個個輕輕下到河中,他不忘又小聲地叮囑了兩句:“記得,一定要輕一點,不要發出聲響!”

護城河不寬,也不是太深,雖身披重甲,但倚仗着過人的體力,潘璋很輕鬆地就游到了對岸。

過了護城河,離南城牆就只有幾十步遠了。

潘璋登到岸上,沒工夫去理會衣甲上的水,因掛念兵士們的渡河情況,他只抹了一把臉,便即回顧河中,爲了便於隱匿身形,潘璋和這百餘勇士都在衣、甲上抹了黑色的顏料,因而雖是距離很近,然而在夜色中,便是他,也看不太清楚河中有人,更聽不到什麼聲音。

看到這些情形,他放下了心,回過頭來,又再次望向南城牆的城頭。

不知是否因爲等急了,那十幾個聚在一起的守卒中,有兩人走到了城垛口處,看架勢,是在向外張望。

潘璋耐心地等着兵士們都渡過護城河,然後帶着他們又小心翼翼地潛行到城牆下邊。

那兩個站在垛口的守卒直到這時才發現了潘璋等人,他兩人中的一個立刻就退回到了別的守卒身邊,大約是去通風報信,叫他們準備行動了,另一人則轉頭顧盼,觀察左右近處其它守卒的情況,應是沒有發現有別的守卒看到潘璋等人,旋即他探身向下,連連往上招手。

從潘璋來的百餘勇士中,專有幾人帶着掛鉤。這幾人皆臂力出衆之輩,潘璋一聲令下,他們排開距離,對準城垛,甩動掛鉤,幾聲輕響,不分先後的,幾個掛鉤都掛到了城頭上。

潘璋抽出右側大腿邊的拍髀,咬在口中,又把左邊腰中的環刀固定好,以免影響攀城,隨之,又是頭一個拽住掛鉤,腳踩城牆,向上攀附。<

5 言而有信荀貞之16 爲君請功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7 二月風雷重又動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62 其猶穿窬之盜也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0 祭祀族宴10 防寇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91 兵臨西華(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7 尺素飛傳相思意36 第三兄弟1 上任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1 程普諫止回師救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3 荀君有召29 許季62 太守行春(下)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6 威震郡北22 文高初見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9 許季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3 劫人4 留錢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8 雷霆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93 兵臨西華(下)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0 鐵營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 上任6 本初何如伯珪強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0 督郵在此(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6 恩威並施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 殺人41 謀重有利爲臣職54 滅族(下)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9 軺車從事雷霆來52 市義74 如何練兵8 推衣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
5 言而有信荀貞之16 爲君請功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67 二月風雷重又動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62 其猶穿窬之盜也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0 祭祀族宴10 防寇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91 兵臨西華(上)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7 尺素飛傳相思意36 第三兄弟1 上任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1 程普諫止回師救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2 枉費心機空費時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3 荀君有召29 許季62 太守行春(下)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6 威震郡北22 文高初見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9 許季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23 劫人4 留錢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8 雷霆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93 兵臨西華(下)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40 鐵營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 上任6 本初何如伯珪強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0 督郵在此(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6 恩威並施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 殺人41 謀重有利爲臣職54 滅族(下)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9 軺車從事雷霆來52 市義74 如何練兵8 推衣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