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

周瑜還沒進大帳,士卒就對其稟報:“先生,子敬先生在大帳等候!”周瑜一聽,眼眉微挑,顯然他一下就猜到了,魯肅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沒事兒就到自己大帳來。那麼顯然,他是有事兒找自己,並且還不能算小事兒,要不然他不會親自過來。所以周瑜稍微一想,就知道了。不過還沒等周瑜說什麼呢,魯肅就已經出來了,顯然周瑜回來,士卒說話,他都知道了。

此時就聽魯肅說道:“公瑾回來了!”周瑜一見魯肅從帳中出來,和自己打招呼,他就是一笑,說起來周瑜這個人不是從來不笑,那不可能。可真正能看到他笑的人,只能是身邊兒的人。可能讓他有如此笑意的,卻絕對是親近的人,這是一點兒都不假。至少一般般的人,說起來還真是,很難入周瑜的法眼。不說其人的眼光眼界,就說本身就有那麼一些傲氣,所以

周瑜確實不是一個特別容易相處的人,可其人確實也是個心胸寬廣,大度的人。而且是有真才實學,所以有那麼點兒傲氣,其實也屬正常。畢竟周瑜是年少成名,而且是有真本事!

-----------------------------------------------------

此時周瑜對魯肅說道:“子敬早來了,咱們入帳再說,請!”周瑜自然也沒和魯肅客氣太多,這話也就是平常話而已。畢竟這帳外還有士卒在,他也不可能和魯肅太過隨意了,這是必然。怎麼說他和魯肅都是江東軍的謀士。同在自己主公帳下效力,所以自然是要注意影響。這不單單是爲了自己,更是爲了己方,爲了自己主公,所以必須要這樣兒才行。不注意不行。

魯肅聞言是笑着點了點頭,然後便和周瑜再一次進了大帳。他心裡清楚,周瑜知道自己是有事兒,所以纔來找他。並且很明顯,這不能說是什麼小事兒,要不然的話自己也不必親自過來。而且還等了他這麼一會兒。周瑜是聰明人,是明白人,哪怕他不知道自己是爲了什麼事兒而來,可他卻知道自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兒找他。如此就夠了,還得自己慢慢給他講。

進了大帳。兩人坐下後,周瑜便直接問道:“子敬夤夜來我這兒,是有何要是?”周瑜是知道有事兒,不過他也猜不到是什麼事兒。要說是臨湘的戰事,他覺得不會,所以有此一問。

-----------------------------------------------------

而此時魯肅則說道:“不瞞公瑾,之前在主公和你還沒有來臨湘的時候,我偶然得知了一件事!”周瑜一聽。是眼眉微挑,隨即便問道:“子敬所說,是何事?”魯肅一笑。“正是襄陽龐統龐士元的蹤跡!”周瑜一聽,眼睛瞪大了,忙問道:“不知那龐士元如今在何處?”

看周瑜此時此刻的樣兒,魯肅覺得他比自己都着急。不過想想也是,周瑜對自己主公的忠心,都不用多說。而他是恨不得天下大才都能跑江東這兒來。如此,也好對付得了曹操馬超他們了。可惜這事兒顯然不可能。但是周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於有才華的人,尤其是天下大才。他是非常重視。只要能發現,他就絕對會遊說到己方這兒來,讓自己主公所用。

龐統號稱“鳳雛”,這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說起來早年周瑜和魯肅可都見過龐統,也算是有過一面之緣,不過就是沒有什麼深交罷了。但是彼此對對方的才學,智略,確實還是挺佩服的。至少周瑜魯肅很清楚龐統的本事,以前年紀不大的時候,那就是個大才,所以到了如今,就更不用多說了。至於龐統其人,一樣兒知道周瑜和魯肅是大才,絕對是天下頂級謀士。

-----------------------------------------------------

周瑜很早就注意上龐統了,可惜卻沒有其人確切的位置。以前龐統在鹿門山學習,可那地方不是江東軍的地盤,而且在那地方的都是天下名士,所以確實沒誰敢去那監視什麼的。至少周瑜就不會,魯肅也不會。可之後龐統學成離開了鹿門山,其人就沒了蹤影。反正周瑜是沒找到過,不過今夜這麼一聽魯肅的話,顯然魯肅是找到了,所以他心情確實是非常不錯。

周瑜瞭解魯肅,知道其人絕對不會無的放矢,所以他說找到了龐士元,那麼就絕對是“*不離十”。所以他也問了魯肅,到底是怎麼找到的,魯肅也沒隱瞞,就把之前士卒前來給自己稟報的,對周瑜說了一遍。周瑜一聽,是不住點頭,心說好,如此甚好!既然都已經知道了龐士元的具體位置,那麼一定要想辦法遊說其人,讓他加入己方,如此纔對己方有好處。

別看龐統是襄陽人不假,可他幾乎是從來不在襄陽待着,至於荊州的地方,基本上他一直都在荊襄遊歷。所以魯肅就以這個爲基礎,最後終於是讓人發現了其人的蹤跡,也是不容易。

-----------------------------------------------------

“子敬,速與我去見主公!此事如今是事不宜遲,趕早不趕晚,遲則生變!爲了避免夜長夢多,你我當連夜見主公纔是!”顯然周瑜是非常看重龐統,對司馬徽的話,他還不是那麼相信,什麼“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對於龐統的本事,他確確實實是清楚的。知道其人在有些地方上。可要超過自己。是,其人有些方面,不如自己,可有些方面,自己也

是比不上對方。周瑜別看他有傲氣不假。可同樣兒,他更有自知之明。也許在嘴上,他幾乎不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什麼,但是在心裡,他都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和別人相比,超過對方的是什麼。而不如對方的又是什麼。這就是周瑜周公瑾,絕對的大才,如果在歷史上不是其人英年早逝的話,江東軍也不至於越來越弱。其人對江東軍的影響,確實是。太大了。

別的不說,就說一個赤壁之戰,就足以見周瑜的本事。看演義看多了,都是寫諸葛亮如何如何,不過真正在歷史上,赤壁之戰,還是周瑜的貢獻大。諸葛亮的功績就在於,他讓孫權和劉備聯合到了一起。一起對抗曹操。至於演義裡那些,虛構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周瑜也

-----------------------------------------------------

真不至於讓諸葛亮氣死。真要論起來,在有些方面,他絕對是要超過諸葛亮的。不過也真是,他也知道諸葛亮是個人才,可惜就是不能被己方所用,這個真是讓他遺憾非常。所以說起來在演義裡。至少有一點,確實是沒錯的。那就是周瑜對於諸葛亮的不能被己方所用,他心中的遺憾。他無時無刻不想着。怎麼才能讓諸葛亮投靠己方,可惜就是一直都沒成功。

所以這就是周瑜,而此時魯肅一聽周瑜的話,他也是趕緊站了起來,然後就說道:“公瑾所言甚是,事不宜遲,咱們去見主公!”周瑜聞言點頭,“子敬,走!”然後周瑜和魯肅,兩人是一前一後就出了大帳,奔向了自己主公的中軍大帳。周瑜心裡清楚,龐統這樣兒的人才,光靠自己和魯肅,那是絕對說服不來的。所以要想真讓他加入己方,那麼自己主公就得親自

出馬了,如此纔有更大的把握,要不然的話,自己心裡也沒底。畢竟連諸葛亮都是劉備親自去請,最後其人才出山的,所以就更別說在有些地方還要強於諸葛亮的龐統龐士元了。

-----------------------------------------------------

而且從以前和其人接觸的經驗上來看,周瑜認爲這龐統雖然不至於說如何驕傲,可也確實,也是有傲氣的。如果說自己主公不看重其人,那麼無論自己和魯肅如何去說服他,他都不可能再爲己方效力。那麼如果自己主公真正看重其人,那麼也許都不用自己和魯肅說什麼,其人都可能拜到自己主公帳下。所謂是“士爲知己者死”,其實龐統也就是這麼一個人。

孫策這個時候還沒有休息,至少在江東軍中,孫策這個當主公的,絕對不是第一個休息的。哪怕不是說有那麼特別多的事兒,可他每日都會反思自己今日的戰事,哪怕並不是他帶兵攻城。不過就像霍峻那樣兒,孫策每日也會想今日己方在戰鬥中有什麼不足,當然也有哪地方表現好了,這個他都一一記下來了。然後等到有機會,自然就會對所有人提上幾句,就這樣。

當他快要休息的時候,周瑜和魯肅聯袂而來。孫策心裡說着,這是有事兒啊!可不是嗎,要不然不可能周瑜和魯肅一起來,認識這麼久了,兩人在孫策帳下也待了不短的時日,所以

-----------------------------------------------------

是孫策不瞭解他們,還是他們不知道孫策呢,所以其實就是彼此彼此了。因此還沒等周瑜和魯肅說話,孫策就趕緊招呼兩人,“公瑾、子敬,快,坐!你們兩人一齊來我這兒,定然是有要事吧!”說着孫策是盯着兩人,他倒是想聽聽,到底是什麼大事兒,要兩人一起過來。

當然看兩人這樣兒也不是說那麼特別着急,那麼應該不是關於臨湘戰事的,孫策如此想着。

此時周瑜一笑,然後趕緊把龐統的事兒對自己主公說了。孫策一聽,忙說道:“既如此,這龐統龐士元,公瑾是想親自前往說之?還是子敬……”不過周瑜聽到自己主公的話後,他是微微搖頭,孫策有些不解其意,不過他沒問什麼,他知道周瑜馬上就會解答自己了。結果果然,就聽周瑜再次說道:“主公可知道劉玄德處的諸葛亮諸葛孔明,馬孟起處的賈詡賈文和?”

孫策一聽,微微點頭,這兩人他當然是知道了,這有什麼不知道的。畢竟這兩人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有名。諸葛亮是最近兩年的後起之秀,他印象很深。

-----------------------------------------------------

而賈詡呢,更是涼州軍中能排在最前面的謀士,其人號稱是毒士,孫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並且賈詡成名多年,可以說孫策還在幾歲的時候,他就聽過自己父親提到過這個賈詡,所以他當然是知道。並且以前賈詡名聲不小,雖然最近幾年,算是退居到了幕後,但是其人還活着,天底下就沒有人敢小看了其人。而有人還慶幸,幸虧這個毒士不出來了,要不然的話……

孫策此時問道:“公瑾之意是?”

周瑜說道:“主公,此二人,可謂是天下大才!當初劉玄德親自請諸葛孔明出生,而馬孟起更是遊說了賈文和許久,最後其人才投靠涼州軍!所以主公,那龐士元可絕對不必此二人查什麼,所以主公當親自去羅縣,請龐士元出山!”

聽了周瑜的話後,孫策也不得不重視,他知道,周瑜絕對不會無的放矢。畢竟如果龐統其人沒有什麼本事的話,他和魯肅豈會這麼晚了還來求見自己?所以……

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二)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七一四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一)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二九七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中)第五六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一)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一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一)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七一六章 親筆信送出搬兵(續)第五三四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續)第九八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二)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七)第六六三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八〇一章 涼州軍兵臨安陸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七三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八)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八九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再到襄平第九二〇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七二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二)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七二六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續)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二五章 郭伯濟說服守將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一九一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七六〇章 江東軍攻取蘄春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五)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六十四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八〇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五)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二八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二)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三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三)第九三二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d大us的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三五四章 三人組帶兵殺敵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三八八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一)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
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二)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七一四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一)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二九七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中)第五六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一)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一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一)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七一六章 親筆信送出搬兵(續)第五三四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續)第九八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二)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七)第六六三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八〇一章 涼州軍兵臨安陸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七三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八)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八九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再到襄平第九二〇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七二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二)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七二六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續)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七二五章 郭伯濟說服守將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一九一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七六〇章 江東軍攻取蘄春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五)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六十四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八〇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五)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二八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二)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三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三)第九三二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d大us的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三五四章 三人組帶兵殺敵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三八八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一)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