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八)

bookmark

而遼東軍的另一支精銳,名爲遼東勇卒,聽這個名兒就不難知道,這不是騎兵,而是一支步卒。並且這麼多年來,那也是跟着公孫度和異族作戰,確實是立功不小,勞苦功高。所以遼東軍也是有兩支精銳,不過在天下來說就是不怎麼出名而已,和人家涼州鐵騎、虎豹騎,乃至是江東水軍相比,確實,他們在天下哪兒有什麼名兒?名兒都傳不出幽州,準確說就是

幽州也不是哪地兒都聽過他們的名兒,和人家白馬義從都沒比,所以這……而這麼多年下來,兩支精銳也是死傷無數,損失不小。可之後也經過了補充、訓練一系列的那些,又有了實戰幾次後,依舊是能維持着騎兵三千,步卒也有五千左右的數量。而這兩支人馬,就是遼

東軍最爲精銳的隊伍了,也是戰力最強的兩支,如今都是歸公孫康管。也就是這個纔是公孫康的家底兒,如果說這兩支精銳都沒了,那麼他也是,什麼都沒有了,說是一無所有也確實如此。不要認爲這個人馬就少,其實精銳精銳嘛,要是那麼多的話,那絕對稱不上是什麼

精銳。就這,遼東軍總共他們也纔不過號稱十萬的人馬,實際上就是七八萬而已,十萬是不到。可這精銳的數量,卻是有了他們總數的十分之一,更準確說,其實是超過了點兒,所以這其實已經算是不少了,畢竟要多少是多啊,不過可沒自行車啊,真的。如果說這都不多的話,那麼以前有的諸侯手裡根本就沒什麼精兵,甚至就幾百人的精銳,那和遼東軍這麼一

比的話,他們不得可憐死。有幾個像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他們那樣兒的,三方之中就算是最少的,那精銳都是過萬了,這個自然就是江東軍。可遼東軍呢,還真是沒那個實力啊,他們能和江東軍比?要是他們有那實力的話,也真是,不至於說公孫度就一直窩在遼東不敢出

來,不敢露頭,就當着世人眼中的縮頭烏龜。試問他自己真就願意那樣兒?顯然,他其實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是卻沒辦法,他還有自知之明啊,而且是早已過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早就不是那個年紀了。所以也不得不說,如果他真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那麼他

可能就會和如今他兒子公孫康一樣兒。不過那可絕對不是說他野心就比他兒子大,那倒是沒有,無非就是這個性情,這個激/情衝動,所謂是“人生難得一回博”啊。而可以說公孫康的一失足,他就是直接是把自己和遼東軍給帶到溝裡了,而且也是,再也上不來了。要說公孫康肯定不是那種沒腦子的人,不過他確實,一時是被自己的野心給矇蔽了,豬油蒙了心,

沒辦法。他是沒想那麼多,結果就造成了如今這樣兒。但是這事兒也沒辦法,所謂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怎麼可能說兗州軍來了,大兵壓境,這都都欺負到自己頭上了,要作威作福,拉屎撒尿,這他們遼東軍就一點兒動作都沒有?打不過還能跑呢,是不是,所以大

不了襄平就不要了,直接跑到樂浪去,那也一樣兒。當然到底有多少一樣兒,多少不同,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畢竟遼東襄平是家,可樂浪那地兒,終究不是家。所以確實也是,除非逼不得已,實在是不行了,那麼公孫康他們會退卻到樂浪。要不然的話,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離開襄平的。這也是爲什麼,他們連那個玄菟都能給放棄的原因,還不就是爲了收

攏兵力,以保住襄平。可實在要是連襄平也守不住的話,那麼就只能是退走了,去樂浪,那地方畢竟還有點兒人馬,能做最後的困獸鬥。不過公孫康他們的想法倒是不錯,他們知道,這要真是到了那個時候,樂浪是己方的退路,不管怎麼說,等到曹操兗州軍他們真就算是佔了襄平,那個時候就算是沒到第一場大雪,也差不多了。所以那個時候己方一退,怎麼他們

兗州軍也不會追上來,所以己方安全了,不過是大本營丟了,這個確實,是奪不回來了。而等兗州軍他們再戰的時候,也只能是來年春,那個時候,己方至少是有幾個月的時日休整,到時候未必就不能再和兗州軍他們一戰。不得不說,公孫康他們的想法,確實是不錯,可事

實真就能這樣兒嗎?反正也許吧,當然也許是不可能,畢竟這戰場上確實是瞬息萬變,說起來是什麼事兒都可能發生。有可能是公孫康他們還沒跑到樂浪,結果一下就被兗州軍給追上了,或者直接在戰場上就被人家給生擒或者給咔嚓了,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兒。當然了,

他們遼東軍要是每一個士卒都悍不畏死,不怕犧牲,那麼那樣兒去和兗州軍死磕,勝未必,可卻絕對是能拖住兗州軍,這還是沒問題的。不過如今到底如何,是誰也不能確定,不管是曹操他們,還是說公孫康那幾個,都是如此。畢竟誰都沒把握,曹操沒把握一定在大雪前破了襄平。而公孫康他們更是,對能不能一直在大雪之前守住襄平,他們是更沒底兒。所以真

說起來,這是那句歇後語,所謂麻桿兒打狼—兩頭兒害怕,這誰不擔心自己一方呢。曹操當然是不想一直那麼拖着,哪怕他都清楚,最後實在不行,公孫康還有退路,那就是樂浪。樂浪要是也不行了的話,那還有異族異國呢。說起來曹操是認識公孫度的一個。所以說要是

他父親,曹操是不相信其人能投靠異族,但是要換成了公孫康這小子,那可就不一定了。就看他都能被一時的利益給一下就衝昏了頭腦,那麼顯然,做出來背叛民族的事兒,也並非是不可能。如果他父親還在的話,公孫度是能管得住他,可他父親如今都什麼情況了……所

以這個也真是,曹操是絕對不能允許一個漢人,去投靠異族的。關鍵是這個人在大漢,好歹也算是個人物,對遼東如此瞭解的公孫康,要是真投奔了異族,顯然,那些人是會收留他,畢竟異族也不傻,他們也不怕己方,所以有這麼個漢人當幫手,他們是不要白不要。畢竟一個漢人的幫手,給他們所帶來的好處,那確實是很多,而他們,無非就付出一點兒好處而已,

所以何樂而不爲呢。對於自己看不到的,那麼投靠了異族就投了,曹操認爲自己也沒辦法。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如果真讓公孫康他們投靠了異族,那麼這自己可真是,有大責任啊。至於說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問題,那都是小事兒,這讓己方漢人投敵,這纔是大事兒。不管怎

麼說,曹操這個人的想法如何改變,可有一點,基本上他就從來都沒變過。那就是對待異族的態度,他認爲異族可以利用,這個是不假,可他們卻從來都是漢人的心腹大患,就像他們拿漢人從來都不當人是一樣兒的,試問他們能改變他們的態度嗎?他們能和漢人和平共處嗎?所以就只有把他們全給滅了,這心腹大患纔算是了結。可惜的就是,如今的大漢,顯然

還滅不了他們。對曹操來說,連內戰都平不了,他這還哪有什麼精力對付異族。是,能對付一支兩支,可異族好幾支呢,這怎麼都是不行。如果說大漢沒亂,或者是重歸一統,那麼這個事兒就有希望,可惜如今是沒有什麼大希望,他是沒看着。所以曹操也是希望能早日結束這如今的亂世,然後自己也就有更多時日去對付異族,如果說自己還能活到那個時候的話。

其實馬超多少也有如此想法,不過他倒是沒想自己還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而是想着到時候自己是不是可以退休了,讓自己兒子繼承自己的位置。而真那樣兒的話,自己就能和自己妻子一起歸隱,這多好。本來這帶兵打仗,就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至於說在這亂世,你不這

麼做,怎麼能保得住家人,還有你所在乎的。馬超其人的身份,他的能力,其實就註定了他的路就是如此,註定是要爭霸天下,所以他也清楚,這都沒辦法。可怎麼說呢,至少如今自己還覺得自己的作爲還可以,如果整好了,那麼一統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他不會小看了

曹操和孫策,不過就以己方的實力來說,真要是強力滅了他們,也並非就是不可能,無非就是兩敗俱傷而已。而這絕對不是他所希望的,因爲那樣兒的話,或許會很快一統,也加速了兗州軍江東軍的滅亡,可一旦異族要趁勢南下的話,那麼己方是絕對擋不住他們的。異族都什麼實力,這麼些年馬超多少都知道點兒,如果說他們隨便一個,己方對付他們,己方未

必就會吃虧,可他們要是聯合在一起的話,己方也確實不是他們的對手啊。而有兗州軍江東軍他們在的話,這三方的聯合,是絕對不怕異族的,不過……不管怎麼說,馬超和曹操想法還是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如今大漢周邊兒的異族,那就是漢人的心腹大患,這個確實。曹

操是不知道以後的歷史,可馬超卻清清楚楚,所以什麼纔是大隱患,都不用說了。古人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馬超認爲自己這個前人,爲了讓後人更好乘涼,怎麼也得栽好樹才行。如果這都做不好的話,那麼自己不白來這麼一次?馬超不是聖人,他更是從來沒覺得

自己是什麼好人。可怎麼說呢,他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這倒是沒錯。石全知道涼州軍江東軍他們已經渡河回了對岸,他是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地了。說起來他覺得都丟人,自己居然是有如此想法!還真是,這對付異族的時候,自己都沒這樣兒,可如今呢?一想就憋屈啊,這己方三萬人,愣是不敢追那幾千人?是,這如今己方已經是不足三萬人馬了,

可對方不也是一樣兒嗎,比之前還少,傷亡也許是更多,可自己這……唉,只能是在心裡無奈嘆口氣,他是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不能做。而且還得是給己方士卒一個自己比較輕鬆的狀態,這想想都累,可自己能不做嗎?不,必須要做,還得做好,自己是沒有選擇,別無

他法。石全發現自己是從抽到了下下籤之後,就已經是上了賊船了,這就是公孫康給自己準備好的。當然他不認爲自己抽籤是他做了什麼手腳,無非是自己運氣不好罷了,其實自己和那兩個的機會,都是一樣兒的,不過自己倒黴罷了。但是他卻有理由相信,不管是自己也

好,是其他人也罷,只要是抽到那去的籤的人,自然是要按照公孫康的意思去做,按照他那意思去走,所以……石全知道,不管是誰,公孫康自己是不會帶兵來這兒,所以就算是那兩個抽到簽了,也是和自己一樣兒。所以一想到這兒,他還算是能稍微那麼平衡點兒,但是終究如今是自己在這兒拼死拼活,而那兩個卻是和公孫康在襄平城裡享福,這差距是不小,

讓石全心裡更加不爽,可他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所以就只能是忍氣吞聲,不再多想了。當涼州軍和江東軍來到了遼水邊兒上的時候,早已有接應的士卒準備好了船隻,就等着他們上去呢。說起來他們都知道之前遼東軍是派人來追了,不過雷聲大雨點小而已,這一會兒,

他們就消失了,這不得不讓甘寧張遼還有夏侯淵他們三個覺得有點兒意思,這石全給己方來個追擊的虛張聲勢,也算是給自己這些人和他們整個遼東軍士卒看的吧。

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二五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四)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九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二)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七一八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續)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九六〇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完)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三七八章 入漢中孟起興兵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二十四章 比武藝趙雲戰崔馬第三二七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續)第四四七章 主母親見陸伯言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九三七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四三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九)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五三八章 曹操得見徐公明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上)第七八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四)第一二八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七)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二七一章 謀士計破燒當(四)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三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九二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第七一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五)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八六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九)第四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四)第一三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二)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三十四章 木馬帶兵到前線(續)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八二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六)第四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七)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九八四章 周徐伯寧帳中談(續)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七四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二〇五章 孟獲帳中訓孟優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七九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七)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夥叛賊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八七〇章 城池破王平逃遁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九九〇章 江東軍趁夜退兵第九五四章 郭嘉出言驚四座第九十四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六)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三〇六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完)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
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二五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四)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九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二)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七一八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續)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八四九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續)第九六〇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完)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三七八章 入漢中孟起興兵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二十四章 比武藝趙雲戰崔馬第三二七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續)第四四七章 主母親見陸伯言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九三七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四三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九)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五三八章 曹操得見徐公明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上)第七八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四)第一二八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七)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二七一章 謀士計破燒當(四)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三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九二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第七一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五)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八六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九)第四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四)第一三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二)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三十四章 木馬帶兵到前線(續)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八二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六)第四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七)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九八四章 周徐伯寧帳中談(續)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七四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二〇五章 孟獲帳中訓孟優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七九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七)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夥叛賊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八七〇章 城池破王平逃遁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九九〇章 江東軍趁夜退兵第九五四章 郭嘉出言驚四座第九十四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六)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三〇六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完)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