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四)

bookmark

和昨日也沒特別大的區別,不過就是有兩樣兒是換成了荊州和司隸的特色,顯然這確實是漢中受到了荊州和司隸的影響,不過也是周邊地區的,一個是南陽的特色菜,一個是京兆的特色,馬超他們實在是太熟悉了。確實,對於就生活在長安的他們來說,京兆都有什麼,他們還能不知道?五人可都是在京兆長安住啊。至於說南陽的話,他們去是肯定比漢中多,所

以說對那個地方,那當然是瞭解了,必然。確實,可以說五人對京兆還有南陽的瞭解,那是肯定比漢中多的,尤其是前者,那實在是太熟悉了,真是。南陽的話,那也是比來漢中這兒多多了,去年還一場大戰呢,所以說他們對南陽的熟悉,確實不是漢中所能比的,哪怕漢

中和南陽其實一樣兒,都是挨着司隸。但是區別可大了去了,至少從長安去南陽,一路是暢通無阻,道路很好走,這個一點兒不假。可要想進漢中,那完了,路就真是不好走了。確實,如果從漢中到司隸的路都那麼容易走的話,諸葛亮也不用什麼六出祁山,也不用走陳倉

了,直接就從漢中進攻京兆,那不比什麼都快,一次兩次失敗,還總是一定失敗嗎?所以說實在是路不好走,連魏延出個主意,要從子午谷進兵,諸葛亮都不同意。確實,要是路好走的話,都不用魏延說,諸葛亮直接就那麼去做了好吧。所以說這個路不好走,其實當初對蜀來說,也是有好處,至少魏軍想來進攻,也是費勁了,這個是肯定的。可同樣兒,從蜀地

去北伐,想北伐成功,那一樣兒是費勁,所以說費勁其實是雙方的,這個一點兒沒錯。往裡進和往外出,其實都是如此啊,確實。要說當初隆中策的時候,諸葛亮還說呢,益州好啊,只要是占上了,那就絕對是,用兩川之險,就能擋住曹操,可事實就是,是,這個也對,可

一樣兒也是把你進兵的路給影響了,還影響大了。要說江東軍那兒就比蜀國強多了,至少人家要是來個北伐什麼的,就沒那麼難走的路,平原啊。可要是魏軍真對付江東軍,那麼怎麼都繞不開水軍,這點一點兒不錯,他們倒是想,可沒可能啊。確實,如果說能避開的話,

歷史上也就沒有赤壁之戰了,曹操傻嗎,他不知道那北方士卒不善水戰?所以說……長江以北的地方,陸戰是沒問題,可長江以南的呢,那是怎麼都得過長江的,所以說這個水戰是不開避免的,必然啊。除非是從海路繞過去,或者佔據了交州,不過這還得從海路走,但是這個可能嗎?不是不相信兗州軍,好像他們還沒那麼強大的實力,確實,所以怎麼都是避不

開長江的,除非……案上擺上了和昨日不同的兩道菜,分別是司隸京兆的特色和荊州南陽的特色。而對這兩道菜,馬超他們還是很滿意的,確實,雖說他們沒認爲這個是什麼非常地道的兩個菜,可說實話,漢中其地的庖廚的本事,他們倒是還認可的,確實還可以。但是和

長安的依舊沒法比啊,確實,這就好比二流謀士和頂級謀士,雖說你也得承認,二流謀士也算是有本事,這個不假,可終究是不能和頂級謀士相比了。是啊,二流謀士,哪一方其實都一堆,真心不少,可頂級謀士,天底下就那些個,分到三方里去,一個軍中其實就那麼幾個,真就是了。頂級謀士真心是不多,二流謀士倒還是不少啊,就是這樣兒,甚至連有的武

將,其實都未必沒有二流謀士的水平。所以說這個二流謀士,並非就是很難達到,這個是肯定的。只有頂級謀士纔是難以達到,就像是一流水平武將一樣兒,都是那麼多,根本也沒多少。確實,天底下那麼多人呢,可一共纔有多少個頂級謀士、一流武將?確實,太少了,這個不成什麼比例吧,確實啊。至於說庖廚,那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是比一流武將,比頂級

謀士還要少很多呢,這個可是一點兒不假。至少在馬超看來,也就只有太平盛世,才能說是多點兒那樣兒水平的庖廚,其他時候,尤其是亂世,你還能指望有多少?確實,那根本就沒幾個啊,一點兒沒錯。當然了,多少對於馬超來說,那其實都無所謂的,至少自己手底下

有一個,那其實就夠了。還有兗州軍他們那兒有一個,江東軍是沒有,所以說,馬超是覺得己方和兗州軍比較幸運。當然了,主要是己方幸運,畢竟還是那話,人家兗州軍可是背靠天子,哪怕實際上是“挾天子”,但是比這自己這兒沒天子的,只能是聽令的,其實是有先

天條件的。所以說馬超還是能理解的,確實,這也可以解釋了,在有的地方上,爲什麼兗州軍是要超過涼州軍,就因爲有劉協,哪怕其實是個傀儡而已。但是再怎麼是傀儡,也是皇帝,至少名義上還是一個正統,就這麼簡單。劉協是個傀儡不假,他也是大漢的末代皇帝,可一樣兒是被記載到了史書裡,不過就是不好聽,漢獻帝嗎,確實不是什麼好聽的名兒,但

是歷史上比這名兒還難聽的諡號有的是,所以說他那個漢獻帝,也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也得承認,有那麼一個傀儡皇帝,至少天下世家就怎麼都得高看兗州軍一眼,誰讓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呢,不是你涼州軍、兗州軍和江東軍的。確實啊,名義上還是漢朝,這個才

是根本。反正曹操是沒什麼稱帝的心思,他覺得做好自己,這能一統天下,其實才是最重要的。馬超的話,說實話,他有那點兒心思,可怎麼說呢,至少曹操和孫策兩人都沒動靜的話,他是絕對不會第一個去稱帝的,那可真不是他會去做的。馬超一直覺得那話說得挺對,

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歷史上劉伯溫給朱元璋說的這三條,馬超覺得對自己來說其實也是適用。雖說朱元璋的敵人最開始是蒙古人,但是最開始是大家一起打蒙古人,可之後呢,蒙古敗了,不就變成是漢人爭奪天下了嗎,朱元璋是比陳友諒和張士誠他們都強,所以說他能成功,其他人就不好使了,只能是失敗者。說實話,其他的,就算是諸侯吧,那些

不可能說是不厲害,不強什麼的,畢竟能在亂世中有那麼一號,佔了那麼大地盤的,不可能沒點兒本事。只是相比之下,和朱元璋一比,就弱了,朱元璋只能說是比他們更強,就這麼簡單。所以說馬超也是有這個經驗吧,強如朱元璋那麼厲害的人物,都得是聽劉伯溫的話,

那麼自己這樣兒的呢,實力可未必就比人家強啊,這個真是,馬超自認爲自己手下有不少人才,可人家一樣兒有,你有人馬,人家更多,你士卒戰力強,可人家也不弱,要不能趕走蒙古韃子?能滅了其他的諸侯?確實,哪怕大元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但確實,實力其實還是有的,不過就是弱了而已,不就是這樣兒嗎,而朱元璋就是帶着義軍先趕走了蒙古人,之

後又定鼎天下的人物,馬超自認爲是真心比不了,確實有差距啊,也許自己武藝是超過其人的,見識比其人多,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兒了,其他的,那是沒了。所以說連朱元璋都得是聽劉伯溫那三條,那麼這個其實也適合自己。自己不是說就沒那點兒稱帝的心思,可實在是不合適。只有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如此來的話,其實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不是嗎?

馬超多少也知道曹操和孫策他們的想法,說實話,看他們那樣兒,基本上也是不會一下就稱帝了,這個自己覺得也是沒錯,曹操不會,那麼到孫策那兒,更不會。自己這兒,那是一樣兒,曹操孫策他們都沒動作,那麼自己也不會是第一個就是了,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一

點兒沒錯。又一晚的晚宴結束了,張既王平他們也是看得出來,自己主公他們可都是滿意了。而之後馬超也是,表揚了張既王平一番,當然不是他們的招待,就是這漢中的發展,確實,從南鄭來看,就可見一斑了,這地方可以說是一個縮影,一個代表,在漢中那是肯定的

了。所以說確實,南鄭是漢中的一個代表,這個是肯定的,誰讓它是漢中的治所呢,如果說漢中治所是其他地方,那麼也不用南鄭來代表了,不是嗎。之後馬超他們回去休息,而張既和王平他們也是得到了自己主公的表揚,當然是滿意。而且自己主公也說了,就是明日繼續在南鄭城內轉,這就說明了他們一時半刻,還確實是不會離開漢中,這個是沒錯。所以說

他們哪怕是不知道自己主公五人具體要在漢中多久,可肯定也是超過三日,這最少也得是五日了。這個也是張既和王平他們從其他地方得到的經驗,所以說自己主公他們能在漢中五日,那可以說是給了大面子了,真是一點兒不錯。而對於這樣兒的事兒,兩人確實也是不好

和自己主公說什麼。畢竟這個都是自己主公一個人決定的,其他人的話,對這個應該說影響不大。張既和王平他們當然是希望自己主公幾人能在漢中多住些時日,這個是肯定的,不過他們卻也知道,這自己主公不會聽自己兩人所說的就是了,說起來還得是他自己如何決定

的。又是一日,馬超他們依舊是在南鄭城內轉,這昨日因爲也沒着急什麼的,其實也就轉了一半而已,所以說之前也沒着急,畢竟今日也是至少還有這一日呢,足夠了,真是。南鄭這兒是受到了司隸和涼州的影響,這個確實,所以說在這兒能看到大多司隸的東西,涼州戰馬也有,這個之前也是說過了。不過對馬超他們來說,這些可確實,都沒一點兒吸引力,這

確實,一點兒都不錯。畢竟你每日幾乎都能看到的東西,試問還能對你有什麼吸引力嗎?確實,真心就沒有了,不信你看看啊,而且只有得不到的東西,那纔是最珍惜的,你得到的東西,早晚都是要膩,除非你有辦法能讓自己不那樣兒,但是這個事兒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幾乎和沒有其實是一樣兒的。確實,很多時候你說我想得到什麼什麼,沒得到的時候,自然是這好那好,等到到手之後,也就是三分鐘熱血,真讓你一直保持之前的那個態度,基本上就不要想了,所以說這個其實是人之常情,很正常,真是,沒有誰是不這樣兒,有嗎?也

許吧……而如今這南鄭,雖說有司隸和涼州的東西,可對馬超他們來說,那是一點兒吸引力都沒有,除非是有其他的,哪怕就是當地的特色,馬超他們都覺得比司隸還有涼州的那些東西好啊。確實,哪怕在長安,這些東西也不是沒見過,但是在漢中本地,在南鄭再次見到這些東西,馬超他們覺得這個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和長安當然不同,哪怕都是一樣兒的東西。

確實,長安什麼沒有,基本上天底下,別說是所有東西,那還不可能,但是五六成都有,這個是肯定的,一半多還是能超過的,這個必然啊,甚至其實實際要更多,就是這樣兒。所以就更不用說是挨着司隸的漢中了,這地方的東西,漢中特色,長安自然也是有的,這個真

是沒錯。馬超他們是兩日,轉完了南鄭城,對他們來說,速度也只是一般般吧。他們想要快,那麼一日不到,其實也能轉個大概,確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走到,但……

第二十三章 馬孟起決意興兵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八〇四章 江夏書信至江陵第一五五章 追敵軍蠻王中計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六七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七)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三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五 )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九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六)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題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一五六章 遭火攻孟獲奔逃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四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八)第六一〇章 張文遠歸附江東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二三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六)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二六六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續)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三五六章 伯言謀孟達帶兵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四十五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八六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三)第三九八章 趙子龍生擒雷銅第二三八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續)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七五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三)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八十三章 王伉暢言盜匪事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三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六)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八七六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一〇八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四)第六七七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
第二十三章 馬孟起決意興兵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八〇四章 江夏書信至江陵第一五五章 追敵軍蠻王中計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六七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七)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三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五 )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九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六)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題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一五六章 遭火攻孟獲奔逃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四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八)第六一〇章 張文遠歸附江東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二三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六)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二六六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續)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三五六章 伯言謀孟達帶兵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四十五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八六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三)第三九八章 趙子龍生擒雷銅第二三八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續)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七五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三)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八十三章 王伉暢言盜匪事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三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六)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八七六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一〇八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四)第六七七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