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誤中計失手被擒

bookmark

第二輪的作者調查開始了,還請大家去選擇一下。而大家所選擇最多的,就是個人下一部書的主角。

四人商議好後,就準備馬上開始實施這個計策了,所謂事不宜遲啊,而趙雲也決定晚上就開始施行此計。畢竟要是等到了明日的話,那麼今晚都很可能被張任劫營。因爲對於己方越不想要的東西,那麼敵軍就可能是越想做的。

趙雲此時當機立斷,便下令道,“全軍兵退二十里,安營下寨!”

“諾!”

傳令官下去傳令,而趙雲兵退了二十里,就是要暫避其鋒,想讓張任覺得自己是暫時不敢惹他,而先讓兩軍暫時都相安無事纔好。至少別第一日就開戰,這個對己方不利啊。

果然,此時張任在大帳也得到了探馬的稟報,“報大帥,趙雲軍撤退了!”

張任一聽,心說什麼?撤退了?不可能,趙子龍那絕對不可能撤退,只不過就是想暫時避開我軍罷了。那好,既然你趙子龍暫時帶兵向後撤了,那麼今日暫且按兵不動,明日再說吧。

對張任來說,敵軍向後退,那就是示弱的表現,那意思是我暫時不敢惹你,所以就退兵了。那麼既然敵軍示己以弱了,張任就只要保證他們不到成都城下就可以,所以對付趙雲軍其實也並不急於這一時。因爲在他看來,要是一下就把趙雲贏了,那多沒有意思。當然了,要是有大好時機,他張任自然也是當仁不讓會帶兵與趙雲決戰的。

亥時剛過,就聽有士卒前來稟報,“報大帥,大營外有一涼州軍士卒求見。自稱是我軍的叛徒雷銅派來的,說有要事求見將軍!”

要說此時的張任當然還沒休息,他是個很負責的這麼一個主帥。怎麼也得過了子時他才能休息。但是最近幾日,他確實也是太累了。之前兵敗雒縣。然後讓劉璝給他帶回了成都,之後也沒休息,直接就從成都又帶兵到這兒了。這不還沒休息一日呢,趙雲就帶兵到了,所以他還是挺疲憊的,但是即便如此,張任也沒改變他的作息規律。

而此時他一聽。一下就來了興趣,心說雷銅派人來這兒做什麼?難道說他這是要……

“快,讓人進來!”

“諾!”

於是不一會兒,就從帳外進來了一個涼州軍士卒。張任一看,便向他問道:“你便是雷銅派來的?”

士卒趕緊點頭,“不錯,我家將軍特命我帶給張將軍一封書信,要當面呈給將軍過目一觀!”

張任心說。什麼書信?雷銅他這是要做什麼,難道真是要再次投靠我軍?這個也不是沒可能啊,但是張任他此時所想得更多的則是,這就是雷銅的詐降之計,而他讓士卒帶來得便是那詐降書了。可是如今不過不管是哪種情況。還是先看看書信再說別的吧。

“好,你呈上來吧!”

“諾!”

涼州軍士卒趕緊從懷中掏出了雷銅的親筆書信,然後便來到了張任近前,把信遞給了張任。張任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只是這個士卒聽了雷銅的話,還得當面呈給自己書信。他也不知道雷銅這是怎麼想的,結果就在他用手去拿雷銅那封書信的時候,大帳內是異變突生。

只見那個涼州軍士卒微微一笑,同時用右手直接便扣住了張任要拿書信的右手手腕,而且力道實在是太大了,並且這一招可不一般,因爲對方的手直接扣住得就是張任右手手腕上所有的血管,而張任一時沒反應過來,沒躲開,所以就中招了。而且馬上他右手就全麻了,乾脆是使不上一點兒勁兒。

張讓心說不好,他對帳外是大喊道:“來人,有刺客!”

他這時候也知道了,爲何來得這個涼州軍士卒要當面呈給自己書信,原來是在這兒等着自己呢。不過自己可能是坐以待斃嗎,張任他此時雖然是因爲大意,右手被人制住,但卻是還有左手,所以他就想用左手把對方的右手給掰開,不過對方能讓他如此輕易就如願嗎?

涼州軍士卒已經知道,張任喊完,士卒馬上就衝了進來,所以必須得速戰速決,所以他左腳便橫着踢向了張任的脖子,速度之快,讓人確實是不好閃躲。不過張任畢竟他還不是一般人,步下的功夫也算不錯,他這時候已經是來不及管右手了,他於是趕緊是把頭一低,堪堪躲過了對方的一腳。不過張任在低頭的同時,對方的左手卻已經到了,是直接便劈向了張任的脖子,於是張任一下就暈倒了。

要說張任也愛暈倒,之前被劉璝被偷襲得手,如今這又被涼州軍士卒給弄倒了。

其實他和對方的武藝相差很大,所以在對方如狂風暴雨般的攻勢之下,他最終還是受制於人了。這個並不算什麼意外,因爲這個涼州軍士卒的身份卻是趙雲假扮的,至於爲什麼張任沒有認出來。

第一他也不認識趙雲,第二就是趙雲這次爲了見張任不露出什麼破綻,他是特意費不少勁給自己易容了,而最後看着就和普通的涼州軍士卒也沒什麼太大區別,不是真正此道的高手或者是眼裡高超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什麼破綻。而張任,自然還不是這兩類人。

當然也不過就是簡單一些的易容而已,都是他老是童淵交給他的。童淵他畢竟活了一百多歲,所以這點兒東西他還是會的。不過趙雲也沒學太深,不過就是些中等水平的。但是就這中等水平的,騙過張任卻是綽綽有餘了。

至於同爲一個老師的弟子,爲何張任就沒學到這些東西呢。不是童淵他厚此薄彼,就教了趙雲而沒教張任。其實他也教張任了,但是張任沒去學。因爲對他來說,學這個還不如去學武藝呢,而學武不如學兵法,學這個什麼易容能抵擋千軍萬馬嗎。所以既然他都不愛學,童淵自然也就沒去教,畢竟“趕鴨子上架”也真是不怎麼樣。

之後趙雲是一把便拽起了張任,然後就把他扛到了自己的肩上。而這時其實已經從帳外衝進了十幾個益州軍士卒,都拿着兵器就向趙雲攻來。不過趙雲對此一笑,之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沒兩下便帶着張任就衝出了中軍大帳。

益州軍士卒什麼時候見過這樣兒的事兒啊,在自己大帳中,自己大帥居然讓人給擄走了。而且對方被十幾個士卒包圍後,都是如入無人之境啊,直接就衝了出去,肩上還扛着個人呢。太厲害了,實在是太強了。儘管是敵對,但是卻也阻擋不了益州軍士卒的意思敬佩。畢竟真正的強者,還是值得人尊敬的。

這時候士卒是越來越多,但是趙雲卻依舊是無所畏懼,有什麼怕得嗎,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有張任這個重量級人物在呢。而此時劉璝也趕來了,不過他是滿頭大汗啊。對他來說,勝敗那都是小事兒,無關緊要的東西。但是唯獨自己將軍那絕對是不容有失,要不如何對得起自己將軍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此時,有個士卒在劉璝耳邊說道:“將軍,不如我們放箭吧!”

劉璝一聽,上去就給這個益州軍士卒一個耳光,罵道:“你傻啊,廢物!將軍就在此人手裡,你放箭是要射死對方還是要射死將軍?”

益州軍士卒這時候纔算是反應過來,心說對啊,如今大帥可還在對方的手裡呢。亂箭齊發的情況下,就算對方不準備用大帥來當擋箭牌,但是大帥卻也很難倖免啊。所以一想到這兒,這位如今是全身都是汗啊,沒辦法,被嚇得。要是真放箭了,估計第一個死得就得是自己了。

他偷眼看了下旁邊的劉璝,心說還好,還好啊,劉將軍此時都注意着大帥那邊兒,沒注意自己。正好,這個益州軍士卒趁機就悄悄溜走了,他是當了逃兵了,因爲他怕到時候劉璝找他秋後算賬,所以不跑是不行啊。

劉璝當然沒注意到剛纔的士卒跑了,他如今是心急如焚啊,之前在雒縣的時候也沒有這樣兒的。因爲那時自己將軍沒有落到涼州軍手中,可是如今形勢不在自己這邊兒啊,在人家那兒。

趙雲此時已經奪下了一匹馬,帶着張任就上了戰馬,劉璝急忙喊道:“攔住他,攔住他啊,別讓他把大帥帶走了!”

不過誰還能攔得住了,騎兵也都沒攔住啊。不敢放箭的情況下,根本就攔不住騎馬的趙雲。之前,沒馬的時候,扛着個人都沒攔住呢,更別說這時候了。當然這個劉璝還有益州軍士卒的投鼠忌器有關,因爲對他們來說,能攔得下趙雲,救下大帥最好。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傷了張任,尤其是劉璝,他更是如此,而士卒還得聽他的啊。

劉璝此時是急着直跳腳啊,不過趙雲卻對着他們大喊道:“你們放心吧,你們大帥我不會傷他分毫的!至於你們該怎麼做,劉璝,就看你的了!”

劉璝一聽,他這纔算是暫時放下心了。

第七九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六)第九七九章 許褚滿寵赴南郡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九五五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三)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四)第二三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四)第一一〇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續)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第二一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九)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三八九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續)第三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二)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二)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八〇二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續)第八〇八章 中軍帳內謀敵城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九〇〇章 曹仁帳中說孫策第六五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三)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六二二章 玄德江陵勸劉表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六五一章 甘寧帶兵攻江陵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四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三)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一四四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續)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七四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三)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四九六章 涼州牧痛哭族叔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四十八章 劫大財三人喪命第三〇六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續)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五七一章 涼州軍戰江東軍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二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三)第八四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完)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六二四章 涼州軍一攻江陵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五五九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八)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一四〇章 辭別離伯符東歸第六十八章 曹操書信至江東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五七二章 曹操帶兵進徐州第六十七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
第七九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六)第九七九章 許褚滿寵赴南郡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九五五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三)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四)第二三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四)第一一〇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續)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第二一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九)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三八九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續)第三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二)第六四二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二)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八〇二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續)第八〇八章 中軍帳內謀敵城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九〇〇章 曹仁帳中說孫策第六五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三)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六二二章 玄德江陵勸劉表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六五一章 甘寧帶兵攻江陵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四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三)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一四四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續)第五十二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七四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三)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四九六章 涼州牧痛哭族叔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四十八章 劫大財三人喪命第三〇六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續)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五七一章 涼州軍戰江東軍第二〇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二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三)第八四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完)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六二四章 涼州軍一攻江陵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五五九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八)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一四〇章 辭別離伯符東歸第六十八章 曹操書信至江東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五七二章 曹操帶兵進徐州第六十七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