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關羽都這麼說了,別人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其實之前曹操的話,也未嘗就沒有收買人心的意思在裡。而他的話也確實是,讓關羽他們幾個聽了之後,看自己主公(曹公)對自己的信任,他們幾人心中也確實是有些,算是感動吧。不得不說,曹操的是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了。
而衆人都不說什麼了,曹操此時就走在了最前面,出了大帳,是直接向大營門口走去,而衆人自然也都是在後面緊緊跟隨。這時候天可都要亮了,所以並不是那麼黑,已經有些亮光了。如果不是張郃到了兗州軍大營,估計這時候曹操都該讓衆人各回各帳,去好好休息了。
-----------------------------------------------------
曹操和衆人是來到了大營門口,守衛的士卒一看,心說這個敵將張郃,可是比之前來得那個叫許攸還厲害啊。
之前那個許攸也不過纔是讓自己主公出來親自迎接而已,可再看看人家張郃,不只是自己主公主來了,就連兩位軍師還有其他將軍也都一起出來了。這個張郃面子可真大啊,守衛在心中想着。他還以爲張郃是多麼厲害重要的人物呢,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其實守衛也不好好想想,許攸他來到兗州軍大營的時候,那曹操的大帳中是一個人也沒有。可張郃來得正是好時候,所有人可都在自己主公的大帳中呢,所以曹操一句話,就算是再不想出來的,也得來。更何況自己主公都出來了,哪怕自己主公不說什麼,你還能不出來嗎?
果然,衆人來到大營門口後。就看到營外是一人一騎。人那自然就是張郃本人了,而張郃一見這個陣勢,他是趕緊下馬,而此時營門也大開,曹操衆人也都一個個出了大營。
張郃下了馬後,是直接快步到了曹操近前,然後單膝跪倒。“敗軍之將,前來投奔!”
曹操趕緊是用雙手拉起了張郃,然後說道:“儁乂能投靠我軍,真是如韓信歸漢矣!我軍有儁乂相助,必將橫掃河北!!”
這話給張郃聽得是不太好意思,雖然也知道曹操這都算是客氣話。但是自己本事多少。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肯定是比不過韓信啊。其實張郃也知道曹操的意思,曹操不是隨便比喻的,他說是韓信歸漢,那未嘗沒有說他自己就是代表大漢的意思。因爲如今皇帝就在許都,所以曹操那意思,自己就能代表皇帝。代表大漢了,而其他人就都是亂臣賊子,比如說袁紹。
一邊站起,張郃是一邊兒說道:“主公!”
張郃這就算是正式拜曹操爲主公了,其實張郃也確實是無奈啊。自己先是跟着原冀州刺史韓馥,在他帳下效力,然後到了之前的袁紹袁本初,這又投奔了曹操。
雖說自己不至於像呂布那樣。被說成是三姓家奴,但是名聲肯定也好不了太多就是了。自己唯一比他呂奉先強的,那就是沒弒過主。而他呂布在天下受人唾罵最多的,還是因爲他弒主。先殺了自己義父,之後又殺了自己主公,這不連續兩次,直到最後自己幹才算完。
曹操此時是緊緊拉着張郃的手。“儁乂,快隨我入帳一敘!”
“諾!”
張郃是連忙應諾,馬匹有士卒牽走,而他則和曹操。然後後面跟着曹操的一干屬下,進了大營,向曹操的中軍大帳走去。在這期間,關羽和許褚,兩人可是半點兒都沒有掉以輕心。尤其是許褚,其實兩人都知道,這個張郃張儁乂,對自己主公沒有惡意,但所謂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
-----------------------------------------------------
進了大帳,衆人都落座後,曹操這才把自己這些屬下和張郃是彼此做了介紹。雖然很多人都認識了,但是該介紹還是得介紹一遍才行。衆人和張郃是趕緊都彼此見禮,一圈下來,這纔算完,畢竟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曹操給他們彼此介紹,就代表着,從此以後,張郃也是自己帳下的一員將領了,而且大家都同屬兗州軍,都是同僚,彼此當多親多近纔是。
直到完事之後,曹操才向張郃問了,是啊,他不可能沒有疑惑,張郃爲何要來投奔自己啊。雖然如今烏巢的糧草都讓己方給燒光了,但是冀州軍可還沒敗呢,看來這裡有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隱情啊。
於是張郃也沒有隱瞞什麼,就把自己的遭遇都和曹操衆人講了,結果衆人一聽,有幾個都聽出來問題了。可惜啊,張郃他算是“當局者迷”了吧,所以居然是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啊。其實他們也相信,只要張郃真持一個懷疑的態度,那麼這個事兒未必就不能被他發覺異常。但是可惜啊,張郃卻是沒去懷疑什麼。
一個冀州軍士卒,他是冀州軍士卒不錯,但是他說是麴義派來的就一定是嗎。而且還說袁紹要殺張郃,怎麼一個士卒說袁紹要殺你張郃,你張郃就相信了?不過有人是看出來問題了,至少說明了兩個東西,第一,那就是張郃和麴義的關係,好像還算不錯。那第二就是,張郃肯定之前是想過,自己估計回到冀州軍大營後,可能就是凶多吉少了,不過就是沒有確定。
但是從士卒那兒一聽,他就確定了,連懷疑都沒去懷疑啊。不管是曹操、還是荀攸、程昱,連關羽都看出問題了,不過幾人是誰也沒多說什麼。他們也相信,張郃只要再仔細一想就能明白,所以他們就不去說那個了。
之後衆人在大帳閒聊了幾句後,曹操便讓所有人回去休息了,也給張郃安排了大帳,待遇就和自己屬下是一樣兒的。曹操是從來不吝嗇什麼的,這個倒是沒錯。
-----------------------------------------------------
黑夜過去,迎來了白天。這一日,冀州軍和兗州軍是都沒有什麼動靜。但是真正明眼人都知道,這平靜的外表下所隱藏的東西,無非就是狂風暴雨來臨前的一絲平靜。
冀州軍是正在摩拳擦掌,衆人都看出自己主公是越來越憔悴了,可見烏巢的事兒對他打擊絕對是不小。看着主公多出了不少白髮,真正忠心袁紹的屬下。心裡也確實是不太好受。可以說如今和袁紹來官渡的人,那至少都追隨他十幾年了,但是真正是忠心於他的,還真就是沒有幾個啊。
如今雖然幷州都要丟了,而官渡也要敗了,但是袁紹終究。他的名頭還是雄踞北方四州的霸主,這個倒還是如此。只是,他活着的時候,如今還算是管得住所有的屬下,但是他要是一不在了,那麼會出現什麼事兒,誰知道呢。反正衆人都知道。自己主公最喜歡的是他小兒子,不喜歡他大兒子和二兒子,但是即便如此,他也給了大兒子和二兒子不少的權力。
說實話,這事兒讓外人來看,就是取禍之道。不去立嫡長子,想讓幼子繼位,這已經是要亂了。結果還讓那兩個兒子是手握大權,這不是爲禍之道還是什麼啊。但是即便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但是卻沒有一個敢在袁紹面前說點兒什麼的。是啊,誰敢啊,田豐和沮授那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難道還有人想步他們兩人的後塵?
今日本來袁紹以爲沒什麼大事兒,結果他想錯了。手下不少人來報,說冀州軍已經很多都已經有怨言了,因爲他們知道了烏巢被燒的消息,所以……
說實話。袁紹之前根本就沒讓人去說什麼,畢竟這個烏巢的事兒已經是守不住了。所以他也只能是和衆人說道:“烏巢之事,不必多說。只是士卒們還需各位多費心了,告訴他們,明日我軍於兗州軍決一死戰,之後不管如何,我們都不會因爲軍糧的事兒擔心了!”
衆人一聽,心說可不是嗎。明日決戰,那是己方全力進攻兗州軍,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損失肯定不會小,而人一傷亡,那麼糧草自然要消耗得少了。如果己方獲勝的話,那麼等黎陽倉的糧草運來,己方就能兵進許都了。再說己方獲勝了的話,沒準還能搶到兗州軍的糧草也不一定。
只是他們卻沒想想,己方要是敗了會如何。反正敗了的話,袁紹丟了官渡,那就只能是退回黃河以北,退守黎陽了,要不還能如何。
衆人是趕緊應諾,都知道,此時最應該做的那就是安撫己方士卒,安定軍心。要是軍心都不定的話,明日還拿什麼來和兗州軍決戰呢。說實話,誰都知道,如今兗州軍是士氣正旺的時候,連續兩場大勝,讓他們確實是士氣高漲,認爲勝了己方是不成問題。要不是因爲己方糧草實在不濟,己方也真不想就這麼去和兗州軍硬碰硬啊,但是如今卻只能如此了。
看着衆將領命出去,去安撫軍心,袁紹在大帳中一嘆氣,唉,自己難道真就不如曹孟德嗎?
說實話,這些年袁紹的勢力增長得太快,所以他比從前,那是毛病更多更嚴重了,只是他自己對此真是沒什麼感覺。在袁紹的眼裡來看,自己是雄踞北方四州的霸主,是天下勢力最大,實力最強的諸侯,難道兗州軍還敵不過了?
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個月的對峙,還有幾場戰鬥下來,他發現自己也許是想錯了。兗州軍要是不強,爲什麼敗得是自己,而不是人家呢。所以袁紹這個時候也懷疑了,己方冀州軍難道真就不是人家兗州軍的對手嗎?不過不管如何,明日一戰,只能勝,不能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