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玲的父母來的時候怒氣衝衝哭哭啼啼,而走的時候臉色就好多了,雖然齊世堂還有些不高興,但是他老婆卻已經滿臉堆笑了。
馬家的人小心伺候,總算沒鬧出什麼大亂子。而馬家的喜事,也算是風風光光的辦完了。
馬家喜事第二天,馬煥昌專門去了一趟王向忠家,對王錚是千恩萬謝,直誇王錚小小年紀識大局,拉着馬東華,沒鬧出什麼大亂子來。
而王錚心裡清楚,紙包不住火,這件事早晚讓馬煥昌知道了,到時候,還不把他的肺給氣炸了。
不過,王錚倒不擔心村長報復什麼的,以自己重生者的身份,村長在他眼裡屁都不是。
他在一旁暗自搖着頭,馬煥昌的感謝讓自己覺得可笑。自己現在扮演的角色可不光彩,倒是成了賣柺裡面的大忽悠了。自己把楊平和蘇青忽悠到南方去了,然後又忽悠着馬東華娶了別的女人。現在,馬煥昌竟然還親自來感謝自己。
王家人嘴上說着客氣的話,其實心裡早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馬煥昌的感謝了。
王家忙,馬煥昌也沒多呆,便匆匆地去了村委。
王向忠這週週五的時候已經把所有大寨鄉有意向種植生薑的農戶合同都簽了,統計的結果也出來了,現在和他們家籤種植合同的,一共達到了一萬一千八百畝地,預計到時候的產量肯定超過兩萬噸了。可以說,這兩千萬到三千萬的收入,只要明年生薑豐收,就基本上落入王家的口袋裡面了。
另外,在王錚的建議下,王向忠已經正式成立公司了。
現在,王向忠已經是“桃花嶺生薑加工公司”的老總了。而手下一批人,看起來也都是積極向上,幹勁十足。
轉眼又過了十天,王錚家的蘋果都採摘完了。今年王家的蘋果繼續豐收,下了一百零三萬斤,爲他們帶來了八十二萬塊錢的收入,比去年少一萬塊錢。
不過,雖然蘋果園的收入少了,但是王錚家今年蓋好的那個冷庫讓王家收貨了意想不到的財富。王向忠和吳秀濤忙活了快兩個月,收了三四萬塊錢的青菜水果,這時候也一塊被韓海霞拉走了,竟然賣了三十五萬多,竟然有十倍的利潤!
這樣,王家這次從蘋果園和冷庫裡的收入,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一十七萬多。
冷庫的投資雖然大,但是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用不了兩年的功夫,所有的投資就都回來了!
不過,五十萬的門檻,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93年的時候,就算是京城地方,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四百塊錢的樣子,而像魯中市這種五線都勉強的地方,工人一個月能有二百塊錢的工資就算不錯了。
二百塊錢一個月,一年才兩千四,幹二百年都攢不夠蓋一個冷庫的。這還不說吃喝嚼用。工人們沒錢,農民們就更比不上工人了。可以說,當時蓋冷庫的難度幾乎比得上老百姓在京城四環內買套房了,甚至於說比這個難度還要大得多。
在93年的時候,村裡的建築工人,如果王錚沒有重生過來搗亂的話,幹一天一個工的工錢是十塊錢。但是這十塊錢可只是個空中樓閣。爲什麼呢?因爲當時剋扣農民工工資的情況非常普遍。答應給農民工每天十塊錢,年底結賬的時候就按五塊錢結,剩下的先欠着。明年?明年一換老闆,找誰要拿五塊錢去?所以說,當時的情況,農民一個月能賺個百十塊錢也是正常現象。
不過,現在不同了。
王錚家建立了這個“桃花嶺生薑加工公司”之後,將會給整個大寨鄉老百姓帶來最少兩千四百萬的純收入。大寨鄉總共有兩萬人,這兩千四百萬,可就每人平均一千二百塊錢了。而在92年的時候,大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只有一千二百來塊錢左右。
這一下,王錚就能讓整個大寨鄉老百姓的人均純收入翻一番!
這是對於老百姓的好處,對於大寨鄉鄉政府來說,好處也很直接。明年這個時候,正是生薑收貨的季節,而到時候,王家的“桃花嶺生薑加工公司”,最少會給大寨鄉帶來二百萬的財政收入。這不但讓鄉里有錢花了,對於曹洪慶來說,更是大大的政績呢。
另外,對於桃花嶺村的村民來說,那可更是沾了王家的光了。
王錚重生回來才兩年,已經把他們村僱工的工錢漲到最低十五塊錢了。而且王家成立了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凡是桃花嶺村的村民只要願意,到王錚家說一聲,王家是來者不拒。連崔瘸子這種以前在桃花嶺村沒人瞧得起的人,都在王家的蘋果園裡面幹得有模有樣。
蘋果園裡忙完了,跟生薑種植戶的合同也簽完了,冷庫工地那邊有崔成海照應,王向忠也不用太操心。但是,王向忠卻沒有閒下來,他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
王錚旁敲側擊地提醒父親,明年這時候家裡已經有二十個冷庫了,光指望着村裡這幾個人可真忙不過來了。
一個冷庫裡面,設備維護人員最少三個,然後二十個冷庫就需要六十個設備維護人員。這些人員哪裡來?
明年冷庫全部用來裝生薑,每個冷庫最少也得需要十個工人負責分揀生薑,然後二十個冷庫就是二百個工人。這些工人也得僱。
下一步公司跟農戶簽訂了回收合同,到時候總不能指望着當了公司老總的王向忠去地裡收購生薑吧。再說了,現在他們家只有兩輛小貨車,根本不夠用的。一個冷庫得配兩輛拉貨的小貨車,二十個冷庫就是四十輛小貨車。四十兩小貨車,就需要四十個司機。這年頭司機可不好找,這些人員哪裡來?
還有,公司員工這麼多,中午要吃飯,下一步肯定要配套建職工食堂。下一步招聘來的職工有家比較遠的,蓋職工宿舍也是很有必要的。
反正,在王錚的眼裡,需要父親去做的工作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