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

經過多年的開發後,如今的金陵城四大城區,基本上已經算是成型,只不過開發的有早有晚,以及定位不同,發展程度不太一樣而已。

其老城區,是典型的行政區,包括皇宮、各大衙門的辦公建築,剩下的部分區域則是生活區,並且相當多的一部分達官貴人也是居住在此地。

此外,還有部分的達官貴人們,是生活居住在東城區的,東城區乃是最早開發的一個新城區,而從一開始此地就是作爲商業辦公區來發展的,其沿江的路段,彙集了大量的企業辦公樓。

而圍繞着這些辦公樓,也是出現了一片高檔的住宅區,這些住宅通常都是價格不菲。

西城區是典型的工業區,彙集了不少工廠,大量的工人居住的廉價住宅,但是西城區的規模並不大,因爲裡頭的工程也不多,爲了安全上的考慮,李軒一直都是沒有把金陵城作爲工業區的打算。

工廠多了,工人也會多,而工人多了,就是代表着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對於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王朝來說,在首都,距離皇宮不過十多公里的地方搞工業區,那是非常危險的事。

更不要說,這年頭辦工業的污染實在太嚴重了,各大工廠基本上沒有什麼環保的概念,使用的蒸汽機所排放出來的煙塵,又黑又濃,如今當塗工業區那邊,因爲是大唐帝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集中了鋼鐵,化工,機械等重工,以至於使用的蒸汽機頗多,空氣裡都是瀰漫着煤炭的味道……

李軒可不想自己以後生活在一個天天都是被灰霾所籠罩,空氣裡都是散發着酸臭味的城市裡,所以,他嚴禁在金陵城區搞什麼工業,甚至整個承天府範圍內,都是不搞重污染的工業。

所以,西城區名爲工業區,但實際上工廠不多也不大,大多也還是那種輕工業、手工業,沒有什麼重工業。

而南城區,則是生活、商業爲主,也是有部分的工廠,算得上是金陵城區裡最爲魚龍混雜的區域裡,富貴人家都是不喜歡在這裡購置地產安家,所以生活在此地的民衆多以平民百姓爲主。

不過即便是魚龍混雜,但是不代表着此地的治安就差了!

再怎麼說,此地也是屬於金陵城的範圍內,正兒八經的天子腳下,治安那是沒得說的,而且因爲此地外來人口衆多,人羣複雜,爲了避免出現麻煩,承天府巡警局,更是把此地的治安當做要務來抓,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宣平十五年的金陵城,由四大城區一起,構成了整個金陵城城區,爲了方便管理,承天府衙門,把整個城區劃分爲四大區,也就會老城區、東城區、西城區、南城區,在各區分設衙門,而這些區衙門,級別還不低,區長的品級可是正五品,和地方上的知州同級別。

而他們的上級機構,則是江寧縣衙門,大唐帝國的江寧縣,乃是前明的江寧縣和上元縣合併而來,以爲此地爲首都所在,該縣也不能用常理度之,該縣的縣令並不是單獨的縣令,而是由通常由承天府通判兼任。

大唐帝國裡的各府通判,並不是專管糧運、訴訟、水利等事務的專職官員,而是作爲知府的第二副手,所管理的事務沒有固定,大體上要看知府對他的安排。

但是承天府的通判兼任江寧縣的縣令,這卻是確定下來的。

承天府的通判,品級爲從三品,這也就意味着,江寧縣的縣令也是從三品了,也只有這麼高的品級,才能夠鎮得住江寧縣的諸多牛鬼蛇神,畢竟此地乃是首都,官員遍地走,如果縣令品級低了的話根本沒讓人把他放在眼裡。

如今金陵城城區常住人口已經是突破了三十萬人,這還不算那些臨時流動人口以及郊區人口呢。

今時今日的金陵城,已經是有了大國首都的氣象了!

不過說起城市發展,即便是金陵城這個大唐首都,還是無法和吳淞府上海相提並論的。

宣平十五年的上海,城區常住人口已經是突破了五十萬人,比金陵城還多二十萬!

沒辦法,上海的發展太迅速了,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上海是一天一個臺階,此地彙集了衆多的資本,工廠也是全國最爲密集的。

在這裡,幾乎各行各業的企業都能夠找到,有鋼鐵、化工、機械、造船,也有紡織、玻璃、茶葉、瓷器、造紙、印刷等等,基本上但凡是在大唐帝國所有的產業,都能夠在上海這裡找得到。

工業之齊全,也是讓此地擁有了巨大的聚焦效應,在此地開設工廠,能夠就近找到銷售渠道以及原料以及各種設備,甚至連金融服務等各種專門爲了企業而提供的服務這裡都有。

要在上海開公司,帶着本錢來就行了,在這裡開設任何行業的企業的各種設備,人才都是應有盡有。

如此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來這裡開公司建工廠,同時也是吸引了附近地區大量的民衆,甚至是其其他省道的農民來到上海找工作。

如此城區一天比一天大,人口一天比一天多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不過,上海發展的如此迅速,其經濟上的重要性甚至比金陵城更加重要,也是對主政上海的官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上海的縣令是誰?

不是他人,正是我們的老熟人,一心想要匡扶聖君,打造宣平盛世的陳立夫!

陳立夫在宣平十年調任松江府擔任同知,正四品。

三年一過,也就是去年的時候,上海縣令任期滿被調回京師去了,吏部選人接任上海縣令的時候,乾脆是直接選了陳立夫。

按照常理來說,尋常知府的同知都是從四品,而縣令不過事實正六品,但是在松江府和上海縣卻是比較特殊。

松江府知府就是從三品了,陳立夫這個同知也是正四品,而上海縣也是因爲如此特殊,因此這個縣令也是正四品。

因此在品級上,兩者是相當的,但是還是那句話,上海縣雖然是個縣,但是其不是一個普通的縣,其轄區裡,彙集裡全國最爲龐大的資本以及工業力量。

能夠在這樣的地方主政一方,這對於陳立夫的仕途而言也是有着極大的好處的。

有了這麼一份資歷後,後續調任到其他地方就會順利得多。

陳立夫初任上海縣令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基本上沒有搞什麼新官上任三把火之類的事,在諸多政策上還是延續了前任的政策。

但是一年後的今天,陳立夫卻是打算着動一動了。

雖然說延續前任的政策繼續這麼下去,上海也能發展的很好,但是明眼人都是能夠看的出來,這不是他的功勞,如此任職三年後,陳立夫幾乎是不太可能獲得太大的名望。

陳立夫在過去的一年裡,也是苦思了諸多計劃,用來打造屬於他自己的政績,不過卻是發現不是那麼的容易。

上海本來就是發展的很好,哪怕是陳立夫躺着什麼都不幹,上海的發展勢頭都不可能停下來。

此地的工業已經是全國第一,金融業等企業的發展,也是全國第一,就連是城區建設,水利交通乃至教育等等都是屬於一等一的。

陳立夫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把目光瞄向了城區的北部方向,準確的說是吳淞江北部。

如今的上海城區可以說是已經是非常的龐大了,以上海縣城爲中心,其北部,也就是後世的外灘區域,乃是貿易區,縣城的南部區就是第一工業區,再南邊就是第二工業區了,至於除開沿江地帶的西部內陸地區,因爲交通不夠便利,所以通常是作爲生活區域的,並沒有統一進行開發。

要想擴展城區,建立新的工業區域或者是辦公商業區,要麼是繼續向南,要麼是跨越蘇州河向北,要麼乾脆是深入內陸。

深入內陸是不可取的,距離黃浦江太遠的話,根本沒有辦法發展起來,向南的話,如今已經是向南很遠了,繼續向南的話有些頭輕腳重的感覺。

其實黃浦江東岸的區域,也是一片極好的發展區域,陳立夫上任之初就是考慮過發展黃浦江東岸的。

他之前想着,幹嘛要費盡心思朝着南邊或者北邊發展啊,這黃浦江的東岸就是一片荒蕪之地啊,而且還是官田,官府喜歡怎麼開發就怎麼開發,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主來礙手礙腳的。

早年上海建立商貿區和工業區的時候,官府可是大手筆,直接把城區周邊的土地都給徵收了,不僅僅是西岸,同樣還包括東岸。

比如上海碼頭公司,就是擁有了黃浦江東岸大片的沿江地帶。

但是想要把城區擴建到黃浦江東岸去,卻是也有着極大的困難。

首先最爲重要的就是交通了!

黃浦江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也有四百米的寬度呢,想要在這種寬闊,同時通航船隻衆多的江河上建造一座大橋,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白送更吃虧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