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進諫

吳嬋娟眨了眨眼,詫異道:“蔣四姑娘,你怎麼來京城了?”

幾個月前,她跟着吏部尚書李永平家的送嫁隊伍,送她的閨中好友李梔娘去江南蔣家成親,嫁給蔣家嫡長房的嫡長子蔣豐雲。

蔣四姑娘是蔣豐雲的嫡親妹妹。

吳嬋娟跟她在江南蔣家有過一面之緣。

那姑娘也很詫異地看了她一眼,特別是吳嬋娟那雙魅惑的重瞳,突然笑着拊掌道:“你是……吳國公府的二姑娘?——想不到又在這裡見面了!江南一別,吳二姑娘可還好?”又仔細看了看她,“你瘦了不少。”然後看見了吳嬋娟鬢邊的小白花,吃了一驚。

吳嬋娟抿了抿脣,對蔣四姑娘福了一福,輕聲道:“我娘剛過世不久。”

周懷禮笑着道:“這是蔣侍郎家的四姑娘。——表妹,你們認識?”

吳嬋娟笑着點點頭,“在江南的時候見過一面。我前些日子跟着李家的人送梔娘出嫁,去過蔣家。”

這蔣家是昭王的母妃蔣貴妃的孃家,也就是昭王的母族。

吏部尚書李永平的女兒李梔娘,便是嫁給了蔣家嫡長房的嫡長子蔣豐雲,也就是蔣四姑娘的嫡親哥哥。

吳嬋娟對周懷禮微笑道:“江南蔣家有嫡系五房,蔣四姑娘是嫡長房的。”頓了頓,又道:“李姐姐就是嫁給蔣四姑娘的哥哥了。”

蔣四姑娘愕然地看了一眼,對她的好記性也甚是佩服,笑着道:“我們今年纔來京城,鄉下人沒有見過世面,還請吳二姑娘多多指教。”

“蔣四姑娘客氣了。江南繁華更勝京城,您要自謙。我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再說我也不常出門。你看着燈會上的玩意兒,我都沒有見過呢。”吳嬋娟掩袖笑道。

這話提醒了蔣四姑娘。

她笑着踮起腳,眺望遠方。道:“吳二姑娘沒有去上個月神將府大少奶奶的及笄之禮吧?”

吳嬋娟一怔,不知道怎麼提起這件事。

盛思顏上個月及笄。吳國公府也是收到帖子的,不過那時候他們已經分家,是二房尹二奶奶代表吳國公府去的,吳嬋娟沒有去。

“我表妹有孝在身,不便去那種場合。”周懷禮溫言幫吳嬋娟解圍。

蔣四姑娘一點都不在意,笑了笑,道:“哦,那難怪了。你可知道。今天的燈會,跟神將府及笄禮那天幾乎是一模一樣,特別是那花苞燈籠,據說是周小神將特意爲他及笄禮的妻子置辦的。神將府的花苞燈籠,都是上好的冰晶玉爲籠,不像這裡的燈籠,都是白紙糊的,只有半分形似而已。”

冰晶玉玲瓏剔透,比水晶還清澈,當然不是這些白紙能比的。

“神將府的林蔭小道上。掛着各式各樣冰晶玉花苞燈籠,明月高懸,美人如玉。在花苞燈籠的照耀下,看得人眼睛都直了。——吳二姑娘,你說周小神將怎麼想出來的呢?真是太感人了!他的夫人太有福氣了!”蔣四姑娘語氣中滿是羨慕和嚮往。

居然是周懷軒爲盛思顏及笄禮想出來的招兒……

吳嬋娟眼神頓時黯了下去。

她別過頭,看着那些花燈沉默不語。

周懷禮看着吳嬋娟黯然的神色,心裡一動,笑着道:“表妹,你看那邊?好像還有燈謎,我們去看看?”

吳嬋娟忙點頭。

她一刻也不想再看見蔣四姑娘的神色,更不想聽見她說話。

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如同刀子一樣插到她心裡。

差一點點,這些花燈都是他爲她做的了……

吳嬋娟失魂落魄地跟着周懷禮往燈謎那邊走。

周懷禮走了幾步。又退了回來,來到蔣四姑娘面前道:“這裡人多。姑娘記得跟家裡人在一起,不要一個人貪玩到處跑。”頓了頓,也提醒她:“京城人多膽大,比江南民風彪悍,蔣四姑娘一定要小心。”

蔣四姑娘吃了一驚。

這種來自一個陌生人的關心和問候有種格外動人的魅力。

眼看周懷禮帶着吳嬋娟越走越遠,蔣四姑娘還是立在車前,眯着眼睛看着他們的背影。

“……四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她們已經到了,在那邊問您要不要過去?”她的丫鬟悄聲過來提醒她。

蔣四姑娘點點頭,“走吧。”轉身帶着丫鬟去和另一邊的二姑娘、三姑娘匯合。

“二姐、三姐。”她行了禮。

蔣家的姑娘矜貴,不急着出嫁,最早也要滿了十八歲再說。

蔣二孃已經二十歲,纔剛剛定了親,明年會出嫁。

蔣三娘十八歲,也才定了親,婚期在兩年之後。

蔣四娘滿了十六,還沒到十七,親事還沒有影子。

她們倒也不急。

蔣家姑娘嫁得晚是傳統。

嫁得早的都是進宮服侍皇帝。

不過自從她們的姑祖母蔣貴妃進宮之後,她們蔣家已經有兩代女子沒有入宮的了。

“在跟誰說話呢?說了這麼半天。”蔣二孃笑着拿扇子點了點四孃的肩頭,“咱們去那邊吧。我看見那邊有幾盞燈籠很是別緻。”

蔣四娘笑了笑,“好啊,咱們一起去看!”

……

皇宮的御書房裡,燈火通明,不比京城長街上的花燈少。

夏啓帝氣呼呼地坐在書案後頭,拍着自己面前的一沓奏章,沉聲道:“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個兩個都來彈劾朕的母舅家?朕的母舅爲國征戰沙場這麼多年,哪裡是這些酸儒能比的!”

“陛下慎言!”在書案前躬身伺候的王毅興忙低聲阻止夏啓帝再說下去。

夏啓帝也知道他不能罵言官。

言官就是專門罵皇帝的,罵朝臣的,這是他們的工作。

但是誰願意聽忠言呢?忠言本來就逆耳,諛辭才能讓人心曠神怡……

夏啓帝張了張嘴,恨恨地拿起書案上的一碗茶水灌了下去。

“陛下,這也是臣將這些奏章送來給陛下看的原因。如果您還不想法子。他們會愈演愈烈,最後甚至來個轟轟烈烈的‘文死諫,武死戰’。您怎麼辦?”王毅興輕聲提醒夏啓帝。

這些言官彈劾趙家權傾朝野,有攬權之虞。希望陛下能整敕朝綱,肅清逆流。

王毅興作爲新科狀元,最近輪值到尚書房,專門整理朝臣每天上的奏章,一本本登記造冊,然後送到陛下的御書房御覽。

“還能怎麼辦?朕不能被他們嚇倒!動不動就死諫死諫,朕是抄了他家,還是殺了他娘。諫個頭諫!——朕的母舅家不過佔了幾個位置而已,大夏朝堂的位置那麼多,誰忒麼天天盯着那麼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夏啓帝捶了捶桌子。

王毅興正要開口勸夏啓帝,就聽見御書房外傳來一聲通傳:“太后娘娘駕到!”

夏啓帝忙從書案後頭站起來,和王毅興一起迎接太后。

現在的太后,便是先帝夏明帝的皇后。

她笑着走了進來,擡手道:“不用這麼大禮,都坐吧。”

夏啓帝這麼多年是跟母后一起在太皇太后手下熬過來的,對這個母后言聽計從,十分恭敬。

“母后這麼晚了。還過來?要不要準備宵夜?”夏啓帝忙問道。

太后搖搖頭,“不用了。”又道:“哀家聽說有人彈劾哀家的兄長,所以想來看看哀家的兄長到底做了什麼事?”

夏啓帝指了指那沓奏章。“喏,都在那裡。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把眼睛天天盯着趙侯家,才能找出這麼多破事兒!”

太后走過去,隨手拿起幾份奏章看了看。

“欺男霸女?”

“搶佔田地?”

“權傾朝野?”

“索賄行賄?——哼,真是胡說八道。索賄也就算了,誰擔得起哀家的孃家行賄?!”太后輕哼一聲,將奏章撂下了,“都是無稽之談。皇帝。你把他們都撤了,看誰再敢大放厥詞!”

王毅興一聽太后這“簡單粗暴”的手段就覺得牙疼。忙對夏啓帝搖了搖頭。

夏啓帝到底比他母后對於朝政之事還是懂得多一些,雖然心裡對母后的提議不無贊同。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樣做不好。

“母后放心,朕一定想出個萬全之策,讓這些言官閉嘴!”夏啓帝忙向太后保證。

太后這些年的心思都在宮裡頭跟太皇太后鬥,不像太皇太后,一直執掌朝政,眼光和境界都相差太遠。

太后滿意地點點頭,帶着宮人回去了。

夏啓帝坐了下來,擦了把汗,嘆息道:“這可怎麼辦?”說完擡頭看向王毅興,“王愛卿,你說朕該怎麼辦?”

王毅興想了想,道:“陛下若是真的問臣有什麼想法,臣覺得,不如另外擡舉幾個人,移開言官們的目光。這樣他們就不會一直盯着趙侯府了。”

“另外擡舉幾個人?”夏啓帝眯了眯眼,“擡舉誰?”

王毅興從那些奏章裡又抽了兩本出來,“江南的蔣家和尹家,陛下有沒有想過要重用?”

夏啓帝想了半天,皺眉道:“……蔣家,不太好吧……”

蔣家是昭王的母家,擡舉蔣家,豈不是爲昭王搭梯子?

再說王毅興還是昭王的小舅子呢,他會不會是在給自己挖坑?

夏啓帝又把審視的目光投向王毅興。

王毅興微微一笑,像是沒有注意到夏啓帝審視的目光,只是一臉誠懇地道:“陛下,您要這樣想,蔣家,是個大家族。既然是大家族,人多,那麼心就雜。蔣家確實是跟昭王關係密切,連臣都跟昭王關係密切,但是那又怎樣呢?臣是大夏朝廷的官,陛下的屬下,不是昭王的屬下。同樣,蔣家是大夏的臣子,不是昭王的私屬。而且……”王毅興頓了頓,笑道:“陛下,您也可以把蔣家,變成您的姻親,這樣不就跟昭王扯平了?”

“哦?”夏啓帝這才覺得有些意思了,興致勃勃地用手肘撐在書案上,“你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陛下登基,應該選妃了。當年蔣貴妃不就是這樣進宮了嗎?——陛下,您也可以有一個蔣貴妃。”王毅興的聲音循循善誘,像是有魔力一樣,能夠引出人心中最深刻的願望。

夏啓帝大喜點頭,“這個主意不錯!朕就先擡舉蔣家,對了,還有尹家!”

然後再下旨選妃,讓蔣家和尹家把女兒往宮裡送就可以了。

王毅興點點頭,“陛下聖明!您想,蔣家在江南也是豪門巨族,跟尹家能夠並稱江南“二王”,意思是他們兩家在江南可以一手遮天,是不封王的王族。這份實力,不爲陛下所用太可惜了。”

而蔣家的女兒,也就是蔣四姑娘的姑祖母曾經進宮服侍夏明帝,後來還誕下二皇子夏昭,一舉晉封貴妃,曾經在內宮和皇后娘娘打成平手,蔣家在江南的風頭一度蓋過了尹家。

只是後來二皇子夏昭犯禁出家,蔣貴妃自縊,蔣家才慢慢沉澱下來。

這幾年隨着二皇子夏昭還俗,新帝登基之後他又封了昭王,蔣家才又開始吸引衆人的目光。

“陛下,讓蔣家人和尹家人入京做官,還有兩個好處。”王毅興進一步給夏啓帝分析,“一來這幾個江南大族若是在江南成了氣候怎麼辦?調任這幾家裡面的嫡系人馬來京城任職,也能就近觀察他們有沒有不臣之心。二來嘛,也是堵這些言官的嘴。再則等蔣家和尹家姑娘入了宮,您就高枕無憂了。”

反正這些人家也是皇親國戚,同樣能入朝爲官,這樣能夠分散一下趙家身上被彈劾的壓力。

不過王毅興並沒有提醒夏啓帝,蔣家、尹家這些江南大族和北方以軍功起家的趙家還是不一樣。

江南人讀書之風很盛,科舉取士,七成進士都是來自江南。

蔣家和尹家有的是中過進士的嫡系子弟,從資歷上來是,進六部做堂官是堂堂正正的,無人可以挑剔他們。

趙家卻不一樣。子弟從來沒有中過進士,卻一直在謀求要入六部做堂官。

現今的吏部尚書李永平咬牙硬扛,不肯應承,已經被趙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本來是要將現在的吏部尚書除之而後快。

有蔣家和尹家入京,至少能夠遏制一下趙家的勢力。

“好!”夏啓帝重重一敲書案,“擬旨!封蔣隨風爲禮部侍郎。尹安伯爲兵部侍郎。即日上任!”

第二更也是四千字。俺也是蠻拼的。越忙越想寫。反而空閒的時候就各種拖延症爆發。orz。一定要求的!上午看見好少,悲傷滴睡着了……

。(未完待續)

第36章 關注 粉紅690+第52章 遭遇第160章 覬覦第267章 抹去第3章 良配第206章 試探第22章 出手第52章 算錯第38章 求告第292章 到來第288章 掰折第122章 說情第48章 毒舌第5章 探查第65章 熟人第270章 無懼第228章 離心第31章 夜探第115章 來紅 熱戀^^和氏璧+第39章 罌粟第67章 配對 4K第116章 結交第69章 兵變第63章 連坐第89章 好戲第135章 斷生第49章 拼了!第185章 門神第215章 滴血石第51章 降生第154章 坦白第52章 點醒 3K5第163章 輿論第61章 歸來第25章 深陷第295章 滅殺第127章 唐突第28章 鷸蚌第296章 變動第282章 滌盪第39章 得知第173章 規矩第55章 忽悠新年快樂兼談文中的情節設定問題免費務必要看第71章 本宮第141章 追根第186章 警告第126章 敲打第131章 路窄第284章 相逢第35章 追兇第13章 四大名書第100章 奪走第62章 亮相 下 ‘飛天’仙葩緣+3第111章 隱秘第223章 探秘第294章 壓制第8章 發飆第54章 缺口第16章 迎合第37章 代價第233章 攜手第56章 財寶第120章 瓊林筵第110章 婉拒第1章 湯水第264章 撞第82章 禍起 粉紅210+第5章 探查第157章 擋路第186章 警告第90章 打臉第72章 應急第157章 擋路第36章 插手第297章 聚首第34章 來歷第115章 來紅 熱戀^^和氏璧+第113章 好惡第261章 不成第104章 挑明第13章 維護第227章 拿住第87章 反間第119章 心照第41章 不算話第33章 現原形第267章 抹去第149章 比較第122章 剋制第122章 剋制第93章 依從第131章 香餑餑第203章 算錯第55章 攀比第129章 謠言第28章 出家人第76章 姐妹 粉紅180+第150章 綢繆第186章 警告
第36章 關注 粉紅690+第52章 遭遇第160章 覬覦第267章 抹去第3章 良配第206章 試探第22章 出手第52章 算錯第38章 求告第292章 到來第288章 掰折第122章 說情第48章 毒舌第5章 探查第65章 熟人第270章 無懼第228章 離心第31章 夜探第115章 來紅 熱戀^^和氏璧+第39章 罌粟第67章 配對 4K第116章 結交第69章 兵變第63章 連坐第89章 好戲第135章 斷生第49章 拼了!第185章 門神第215章 滴血石第51章 降生第154章 坦白第52章 點醒 3K5第163章 輿論第61章 歸來第25章 深陷第295章 滅殺第127章 唐突第28章 鷸蚌第296章 變動第282章 滌盪第39章 得知第173章 規矩第55章 忽悠新年快樂兼談文中的情節設定問題免費務必要看第71章 本宮第141章 追根第186章 警告第126章 敲打第131章 路窄第284章 相逢第35章 追兇第13章 四大名書第100章 奪走第62章 亮相 下 ‘飛天’仙葩緣+3第111章 隱秘第223章 探秘第294章 壓制第8章 發飆第54章 缺口第16章 迎合第37章 代價第233章 攜手第56章 財寶第120章 瓊林筵第110章 婉拒第1章 湯水第264章 撞第82章 禍起 粉紅210+第5章 探查第157章 擋路第186章 警告第90章 打臉第72章 應急第157章 擋路第36章 插手第297章 聚首第34章 來歷第115章 來紅 熱戀^^和氏璧+第113章 好惡第261章 不成第104章 挑明第13章 維護第227章 拿住第87章 反間第119章 心照第41章 不算話第33章 現原形第267章 抹去第149章 比較第122章 剋制第122章 剋制第93章 依從第131章 香餑餑第203章 算錯第55章 攀比第129章 謠言第28章 出家人第76章 姐妹 粉紅180+第150章 綢繆第186章 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