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二個二貨

bookmark

綏安王府,魏國大長公主那座佔了半座府邸的院子裡,燈火通明,二門外站滿了提着十二分精神,等着聽使喚的僕從下人,二門往裡,站滿了綏安王府諸人。

從緊挨着垂花門往裡,照親近與否,依次排進去,魏國大長公主最疼愛的幾個小孫子孫女,重孫子重孫女,被母親或是父親牽着,緊挨上房門站着,側着耳朵聽着裡面的動靜。

上房內,五六個太醫在內室門口站在一排,一個個臉色青灰,額頭上一層細汗。

上房內,近身侍候的丫頭婆子們屏聲靜氣,看着魏國大長公主,眼裡滿是悲傷,爲大長公主,也爲她們自己。

魏國大長公主幾個兒子垂手站在牀角,悲傷的看着看起來精神很不錯的他們的母親。

這是迴光返照了。

皇上坐在牀頭椅子上,拉着魏國在長公主的手,眼淚不停的掉,“姑母,你不會有事的,姑母。”

“你們都出去。”魏國大長公主連呼吸都有力起來,聲音響到足夠周圍的人聽到,可那氣息,剛出口就飄散了。

衆人看向皇上,腳下卻沒敢遲疑,垂手退出內室,綏安王示意衆人退出上房,自己和弟弟一左一右守在上房門口。

母親讓他們都出來,必定是要和皇上交待最要緊的話兒,都避遠點兒才最好。

“皇上,我也要走了。”魏國大長公主有幾分吃力的看向皇上,眼裡滿是不捨和憐惜。

“姑母。”皇上從椅子上滑下來,半跪在牀前,握着魏國大長公主的手,泣不成聲。

“別哭,生老病死。我大約也撐不了多大會兒。皇上,有幾句話,姑母最後再交待你幾句話。”魏國大長公主想擡手撫摸安慰皇上,手卻已經無力擡起。

“姑母……吩咐。”皇上不停的點着頭。

“頭一件,曦哥兒,你要好好待他,不爲了他,爲了姑母,爲了你太婆,還有,你母親。”魏國大長公主說的很慢,卻十分清晰,“當年,你母親,都是,爲了孩子,當年,是先皇的錯,不該那樣寵金氏。”

魏國大長公主臉上露出幾分厭惡,“哥哥混了頭,阿孃也這麼說,我不喜歡金氏,我討厭她,不說了,娘娘這一輩子,都是苦,就曦哥兒,你這個大哥,要護好他,這世上,不管怎麼說,你們兄弟兩個最親。”

皇上不停的點頭,“朕記下了,姑母放心。”

“好,我放心。還有,太子,那是江氏的兒子,江氏起過誓,你要相信她,你記着,太子一定得是江氏的兒子,這是阿孃的話,只有這樣,才能保咱們程家江山太平,你要記牢了。”

“好。”皇上有幾分勉強,可還是答應了。

“你是個好孩子,從小兒就是。”魏國大長公主長長吐了口氣,“我不放心的,就這兩件事,皇上,你要記牢,我真是不想走。”

魏國大長公主又長長吐了口氣,只吐氣,卻不見進氣,“我壽數,到了,太醫都很好,你別遷怒。”

魏國大長公主再次長吐了口氣,含含糊糊叫了聲,“阿孃。”頭一歪不動了。

“姑母!來人!太醫!”皇上悽聲慘叫:“姑母,姑母!姑母您別走,姑母!”

候在外面的諸人一涌而進,幾個專門侍候臨終的婆子動作輕快利落的將魏國大長公主擡到地上,這邊擡起,那邊已經拿銀籤卡住牙齒。

綏安王和弟弟急忙上前,一左一右扶住抓着魏國大長公主不鬆手的皇上,“皇上,節哀,阿孃已經走了,得讓她……壽終正寢……”

綏安王話沒說完,哭出了聲。

屋裡屋外,內院外院,院內院外,哭聲由裡及外,響成一片。

皇上哭的不能自抑。

他還沒滿月,就被抱到鄭太后身邊教養,那時候魏國大長公主還沒有出嫁,象母親那樣,甚至比母親更多時間,更盡心的照顧他,一年多之後,魏國大長公主出嫁之後,大半時間,還是在宮裡,象母親一樣照顧他,疼愛他。

他說的頭一句話,是大長公主教的,他認的第一個字,唸的頭一句詩,都是大長公主教的。

從小到現在,他心目中的母親,不是他喊母親的那個人,而是眼前的姑母,這纔是真真正正疼他愛他,在他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和愛的,最親的人。

綏安王府裡,一半的人忙着魏國大長公主的死,別一半的人,則忙着皇上的痛不欲生的哭。

直到魏國大長公主殮進棺內,太陽已經西斜,皇上纔在綏安王和諸內侍的不知道多少回勸說催促下,淨了面,上車往宮裡回去。

皇上坐在寬大的車廂裡,示意內侍將車簾拉開些,寒風吹進車廂,撲到皇上臉上,反倒讓他感覺好了些。

姑母走了。

太婆走的時候,先皇還在,他剛剛娶了江氏,那時候,他好象恐懼更多一些,那時候的先皇還年輕,象他現在,比他現在還要年輕幾歲,他很害怕。

先皇在的時候,他一直都是獨子,可他卻從來沒有安穩的感覺,哪怕他立了太子,他很早就立了太子,可他還是覺得戰戰兢兢……

太婆走後,他的記憶中,才添上了他的母親。

皇上怔怔忡忡的看着紗窗外模糊的街道人影。

他一直都有母親,也有父親,可他卻意識不到,讓他覺得安全的是,是太婆,讓他覺得溫暖和疼愛的人,是姑母……

他問過先生,先生說,自古以來,人主稱孤道寡,都明其原因的,能爲人主,必定與天下諸人都不相同。

皇上下意識的搖了下頭,他這胡思亂想的毛病,怕是一輩子也改不了了。

“從東華門。”皇上吩咐道。

姑母讓他以太子爲太子,以江氏子爲繼,這樣的話,太婆臨大行前,也囑咐過他,那時候,他全心全意,發自內心的答應了,今天……

皇上眼皮微垂,太婆和姑母都這麼說,這是太婆和姑母的意思,只要他好好的做好太子的本份……

車子繞過宣德門,往東華門過去。

東華門外,李文林懷裡抱着他和陳眙花了不知道多少功夫畫了畫兒,又專程爲這畫兒配上的紫檀木長匣子,和陳眙兩個人往東華門內伸頭探腦,急的轉來轉去,掂腳伸頭。

皇上是微服,車子堅固闊大,外表卻樸實無華,離東華門二三十步,外圍的護衛站住,看着車子繼續緩緩往東華門進去。

車子四周拱衛的近身護衛和內侍,和在東華門內進進出出的護衛和內侍一般無二。

李文林在東華門等二哥李文櫟,等的兩條腿都快麻了,偏偏臨近太子宮,一般人不從這裡進出,這會兒又是正月諸衙封印的時候,人就更少了,真是左等不見人,右等沒人影。

眼看一輛大車周圍跟着些衣着普通的內侍護衛,往東華門過來,又要進去,陳眙捅了捅李文林,“有人來了,要麼,託他們帶個話吧,往太子宮裡帶話,他們肯定不敢不帶。天快黑了。”

李文林連連點頭,毫不客氣的衝上去,一把扯住個面善的中年內侍,“這位貴人,能不能煩勞你往太子宮裡給李二爺遞個信兒……不用給李二爺遞信,你替我問問太子在不在宮裡,就說李二爺的弟弟請見太子。”

中年內侍瞪着李文林,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二貨他見的多了,可象眼前這種品質的二貨,他是頭一回見。

“問問他是誰,請見太子有什麼事。”李文林聲音很響,皇上在車裡聽的一清二楚,示意隨車侍候的內侍問一問。

內侍忙掀簾問了,李文林十分傲然,“爺是誰,什麼事就不是你們能問的了,把話傳到就是了。”

小內侍頓時整個人都僵了,硬硬怔怔的回頭看向皇上,皇上失笑,“哪兒來的傻貨,他要不說,那就算了。”

小內侍傳了話,李文林急了,“行行行,算你們厲害,說就說,我二哥是太子最得用最信得過的太子屬官。”李文林豎着大拇指從胸前劃到腦後,一派傲然,“我是來給太子送件太子喜歡的東西,好不容易找到的。”

шшш• ⓣⓣⓚⓐⓝ• ¢ O

皇上透過車門綃紗,看着車外渾身上下就是得瑟兩個字的李文林,幾次失笑,擡手示意,“跟他說,東華門外人不得隨意進出,問他什麼東西,拿來朕瞧瞧。”

小內侍一邊傳着皇上的話,一邊給外頭領頭的中年內侍使了眼色,可不能讓這個二傻子再說出做出什麼不得體的事兒,要不然,皇上發起脾氣,大家都得吃掛落。

中年內侍不等李文林說話,上前一步,從李文林懷裡抽出那根長匣子,順手再推了把李文林,“放心,必定替你辦的妥妥當當。”

旁邊的護衛內侍上前,李文林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就被衆人連推帶擠出去,眼看着那個長匣子被遞進車裡,車子看着緩緩,卻很快進了東華門。

皇上接過匣子,看了一圈,示意小內侍打開,取出裡面的卷冊,翻了一頁,就圓瞪着眼睛,片刻,錯着牙道:“去,叫太子來見朕!”

太子剛剛得知魏國大長公主去世,以及皇上痛不欲生的信兒,剛叫了江延世進來商量,聽說皇上的車駕就在外面,讓他立刻去見,一顆心頓時提了起來,叫上江延世,急急忙忙出來。

皇上的大車正對宮門停着,車門大開,簾子掀起,皇上端坐在車裡,一臉怒容的看着急奔而出的太子。

“朕知道你不愛讀書,不求上進,不學無術,可沒想到,你不光不求上進不學無術,你還毫無廉恥!”太子撲通跪在車前,還沒磕頭,皇上就劈頭蓋臉的罵起來。

這一通惡罵把太子罵傻了,直呆呆看着皇上,木雞一般。

“公然讓人蒐集呈進這樣的東西,朕的臉面,祖宗的臉面,都讓你丟盡了!不要臉的東西!”皇上看着太子呆成木雞的樣子,怒火更盛,抓起那本李文林精心了再精心的春宮冊子,砸在太子臉上,再抓起那個匣子,也砸向太子。

太子下意識的撈住冊子,皇上根本不容,也不打算聽他說什麼話,點着他道:“從現在起,閉門思過,關上門,好好翻翻你那滿肚皮齷齪,好好讀幾本聖賢書,學學什麼叫品行,什麼叫德!”

皇上說完,揮手示意,衆屏氣靜聲,大氣不敢出的內侍護衛,急忙推着車子趕緊走。

皇上的車子走出一射多地,太子還直愣愣的跪着,茫然羞憤惱怒五味混合,味味俱全,卻又清理不出到底是什麼味兒。

江延世看着皇上的車子轉個彎看不到了,才上前拉起太子,順手抄起那本冊子,同時吩咐小廝楓葉,“去打聽打聽,皇上一路上回來,出過什麼意外沒有。”

楓葉答應了趕緊去了,江延世拉起木木呆呆的太子,順手翻了頁那本冊子,頓時兩眼圓瞪,目瞪口呆。

楓葉打聽的很快,江延世和太子在書房內剛剛坐定,剛把冊子翻了幾頁,楓葉就回來稟報了皇上在東華門外,遇到李文櫟的弟弟李文林的事,“……說是這位李文林李三爺,早就在東華門外了,中間央了人進來傳話,找他二哥李文櫟,不過今天李二爺沒過來,也不知道是遞話的人沒給他回話,還是回了話他也沒走,他和陳眙就一直站在東華門外,直到……陳眙是羅仲生女婿陳省一個祖父的堂弟,。”

楓葉垂下頭,直到皇上過來,出了大事。

“這是有意往我身上抹污穢!”太子氣的嗓子發甜。

“我讓人去查。”江延世答的極快,“必定查個水落石出,這事……”江延世看着長案上的春宮圖,也是氣的喉嚨一陣接一陣的發甜。

這件事查的再清,皇上那樣的脾氣,這件事也沒有再解釋的餘地了,這樣的事,在皇上那裡,一向是不描還好,越描越黑。

就算他查個水沒石頭幹,這個大虧,他還是吃定了。

第158章 出手第229章 太外婆駕到第112章 有心結好第645章 番外六 那位陸將軍之六第435章 下九流的勾當第165章 看一看柏家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554章 援手第517章 當個弄臣吧第258章 很高興你記得我第465章 事起和事了第677章 番外十五 那位陸將軍之十五第546章 心和心第692章 那位陸將軍之三十第173章 做大事去也第530章 不變與變第585章 棋子亦棋手第573章 除夕第424章 一君一臣第45章 說叛變就叛變了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第60章 兩座城裡的關切第120章 下查民情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614章 雞同鴨講第189章 迎接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427章 交接第151章 姑嫂閒話第673章 遠行第49章 拉李冬出來用用第675章 姐妹第582章 愉快出城的十七爺第592章 太太夫人第105章 此案和彼案第257章 攪局的江公子第110章 一羣少年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第278章 空院夜談第290章 要惹你去第309章 大婚二第113章 用心盡心第191章 求援手第312章 大婚五第494章 刺心第589章 棋手和棋子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539章 姑奶奶們第474章 守靈第356章 透口氣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143章 一羣旁觀者第731章 一場考試2第39章 閃了腰第504章 脈絡在哪裡第36章 他爹的死穴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224章 不能委屈自己第50章 沒有無縫的蛋第639章 明見第448章 都是混水第579章 收官第480章 順心和糟心第708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四第190章 熱鬧的郭勝第249章 豪賭之人第523章 霍老夫人的智慧第630章 只有娘第473章 驚動第286章 哪些該說啊第40章 人偶第178章 禮不下庶人第173章 做大事去也第516章 各有其情第271章 閒聊第414章 慌嫁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413章 急切第297章 有心無心挑個事兒第311章 大婚四第63章 大事小案第699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五第360章 淵源第626章 決定既承擔第364章 講究個心服口服第206章 懞圈兒的李縣尊第26章 烏和屋第407章 借勢第134章 話不好亂說的第250章 親眼不一定看到第27章 哪兒來的閒氣第517章 當個弄臣吧第557章 不高興第219章 這邊和那邊第115章 唐家第125章 煙火精彩第605章 哪有小事第599章 借個孝字第729章 追夫記 之十二
第158章 出手第229章 太外婆駕到第112章 有心結好第645章 番外六 那位陸將軍之六第435章 下九流的勾當第165章 看一看柏家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554章 援手第517章 當個弄臣吧第258章 很高興你記得我第465章 事起和事了第677章 番外十五 那位陸將軍之十五第546章 心和心第692章 那位陸將軍之三十第173章 做大事去也第530章 不變與變第585章 棋子亦棋手第573章 除夕第424章 一君一臣第45章 說叛變就叛變了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第60章 兩座城裡的關切第120章 下查民情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614章 雞同鴨講第189章 迎接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427章 交接第151章 姑嫂閒話第673章 遠行第49章 拉李冬出來用用第675章 姐妹第582章 愉快出城的十七爺第592章 太太夫人第105章 此案和彼案第257章 攪局的江公子第110章 一羣少年第509章 直接了當打一頓第278章 空院夜談第290章 要惹你去第309章 大婚二第113章 用心盡心第191章 求援手第312章 大婚五第494章 刺心第589章 棋手和棋子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539章 姑奶奶們第474章 守靈第356章 透口氣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143章 一羣旁觀者第731章 一場考試2第39章 閃了腰第504章 脈絡在哪裡第36章 他爹的死穴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224章 不能委屈自己第50章 沒有無縫的蛋第639章 明見第448章 都是混水第579章 收官第480章 順心和糟心第708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四第190章 熱鬧的郭勝第249章 豪賭之人第523章 霍老夫人的智慧第630章 只有娘第473章 驚動第286章 哪些該說啊第40章 人偶第178章 禮不下庶人第173章 做大事去也第516章 各有其情第271章 閒聊第414章 慌嫁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413章 急切第297章 有心無心挑個事兒第311章 大婚四第63章 大事小案第699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五第360章 淵源第626章 決定既承擔第364章 講究個心服口服第206章 懞圈兒的李縣尊第26章 烏和屋第407章 借勢第134章 話不好亂說的第250章 親眼不一定看到第27章 哪兒來的閒氣第517章 當個弄臣吧第557章 不高興第219章 這邊和那邊第115章 唐家第125章 煙火精彩第605章 哪有小事第599章 借個孝字第729章 追夫記 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