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這一切,朕會讓他恢復原狀的。而那些讓朕忍痛犧牲的野心之輩,朕卻也還會讓他爲此而付出應有的代價。”

暗暗的下定決心,劉辯心中那抹淡淡的傷感也被他強自壓在了心底。

“公達,朕卻是有數年未曾見過文遠了。不知道他現在可好?”再次留戀的看了那殘破的望月閣一眼,劉辯聲音略微的有些低沉的向荀攸問道。

“陛下,張文遠確實是天下難得一見的帥才。在平叛完黃巾之亂之後,陛下曾經讓張文遠訓練過的潁川之士只剩餘千餘人,但經過張文遠這數年努力,不僅河內郡有了明顯的發展,就是那支被陛下寄予厚望的敢死之士,此時卻也已經發展到近萬人了。”荀攸一愣,隨即略帶一些欣喜之色的說道。

“哦……,居然會有如此成就,這倒是出乎朕的預料。”劉辯一愣,很是有些錯愕的說道。

“不錯,陛下眼光獨到,想不到往昔那郡府小吏,此時卻也已經成爲了威波海內的名將了啊。”含笑點了點頭,荀攸略帶恭維之詞的向劉辯說道。

聽聞到荀攸這一番話,劉辯不禁略帶驚奇的向荀攸看去,待見到荀攸很是恭敬的對他躬了躬身子之後,劉辯也已經明白了荀攸這般怪異行爲的原由。

可是想明白這些,劉辯心中卻也突兀的浮現上一抹的傷感之色。

“公達,你可是好奇朕給董涼州那封錦帕的內容?”略作沉吟之後,劉辯還是微蹙着雙眉向荀攸問道。

“是的。當時在董涼州的軍營之中,因爲李儒對微臣的嫉妒之心,微臣本來以爲都不可能在董涼州的軍營回來拜見陛下了。卻不想最後因爲陛下的一封錦帕,卻也就救了微臣的一命。微臣此時卻還記得李儒當時聽聞到董涼州放微臣離去之時那憤怒的神情。這不又不讓微臣疑惑與好奇啊。”面容一僵,隨即荀攸略帶苦笑的說道。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只是在那封錦帕之中,朕描寫了一些和公達往昔的友情。想來董涼州因爲初來洛陽,並不想太過得罪與朕,所以才方公達安然出營的吧。”劉辯的神情略微的有些怪異,緩緩的說道。

“陛下……。”疑惑的看着劉辯,荀攸疾聲的低呼了一聲。

“罷了,公達既然已經回來了,此事卻也不用太過在意。”眼含深意的看着荀攸,劉辯凝重的說道。

感受着劉辯話語之中的那番真摯感情,荀攸微微的有些失神,隨即苦澀的一笑,也就不再追問與劉辯了。

“恩。。”滿意的點了點頭,劉辯目光深邃的向着洛陽城外看去,心中思量了起來。

對於荀攸能夠從董卓大營之中安然脫身,雖然劉辯心中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卻還是有着一些的自信,而荀彧現在突然之間對劉辯的態度恭敬了許多,讓劉辯心中稍微的有些不適。

也正因爲如此,所以劉辯才會特意的向荀攸詢問了他心中的疑惑,並用言語暗中的點撥了荀攸一句。

而現在荀攸的事情已經過去,劉辯卻也並沒有在此事之上在多做糾纏,反而將主意打在了張遼的身上。

張遼作爲曾經在歷史之上留下過濃墨重筆的絕代武將,劉辯對他在河內郡的一番作爲並沒有太過驚訝。而在劉辯的心中,如果張遼在河內郡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爲的話,那麼劉辯卻纔會覺得驚訝呢。

對於三國之時的一些歷史,劉辯雖然知曉的並不多,也就知曉一些曾經在歷史之上留下過濃墨重筆的事情,並通過書籍和網絡、電視等等曾經知曉過一些能夠在三國之時留下威名的顯赫謀臣。武將。

卻也正是因爲劉辯對這時的歷史所知不多,所以他纔會對張遼寄予了厚望。

而現在的張遼,卻也並沒有讓劉辯失望不是?

“文若,朕此時心中有一想法,不知道你可否給朕解答一二。”收回目光。劉辯的嘴角微微上挑,隨即緩聲的向荀彧問道。

“陛下請講。”荀彧瀟灑一笑,含笑說道。

“恩……。”淡淡的點了點頭,劉辯卻也對荀彧那君子風範暗暗佩服不已。

“文若、公達,朕打算給張文遠下道密旨,令其領其本部兵馬進京,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

“陛下要讓張將軍領兵進京?這是不是太過莽撞了一些啊。”微蹙着雙眉,荀彧很是不解的向劉辯看去,在荀彧的心裡,雖然劉辯並不是那個事實謀劃與前的絕代梟雄,但卻也絕對不是如此輕易將底牌盡數顯露之人。

“文若你理解錯了。朕的意思是讓張文遠領兵進京,然後投身到董卓的旗下。畢竟朕只是在董卓旗下埋設下陳凌這一個暗棋,總是感覺有些不放心啊。”搖了搖頭,劉辯略帶嘆息着說道。

“是讓文遠將軍假意投身到董涼州旗下嘛?”

低聲的喃喃自語一聲,荀彧隨即含笑贊同道:“陛下此計甚妙,雖然陳校尉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其人還是太過忠厚了一些,而且陳校尉在海內的名聲遠遠不及文遠將軍,更重要的是,陳校尉與文遠將軍之間的身份差異太大了。如果陛下只安排陳校尉去投身董卓的話,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陳校尉得不到董卓的重用,而我們卻也無法對董卓的行動了如指掌。而文遠將軍卻不同,文遠將軍先在冀州平叛黃巾之亂之時嶄露鋒芒,此時更是身領河內太守高位,坐下更有上萬敢死之士,如果文遠將軍能夠贏得董涼州的信任的話,那麼必然會對陛下以後的大計有着難以估量的好處的!”

“朕卻也是這麼想得。只是文遠畢竟曾經在太傅旗下任職多年,更是在冀州平叛黃巾之亂之時與太傅大人建立的深厚的友情。而如此輕易讓文遠投身到董卓的旗下的話,恐怕董卓會因爲文遠昔日與太傅的一段交情而得不到董卓的信任的。這卻不能不讓朕頭疼啊。”緩緩的點了點頭,劉辯很是有些煩躁的說道。

聽聞到劉辯這一番言辭,荀彧很是贊同的點了點頭。經過這幾日與董卓的交鋒,荀彧也看出了董卓的額一些性情,其人生性殘暴嗜殺、更爲重要的是董卓久經官場,早就已經養成了多疑的性格。

而張遼曾經跟隨盧植前往冀州平叛,也正因爲這份功勞張遼才能夠在朝廷之中擔任重職,如果現在就這樣直接讓張遼投身到董卓旗下的話,張遼能不能得到董卓的信任還是另說,張遼與他旗下那上萬的敢死之士恐怕就要成爲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陛下擔心的只是這件事情嗎?那麼此事卻也非常容易,微臣有一計策可以盡數消除董卓對文遠將軍的戒心。只不過卻要讓文遠將軍受點委屈了。”荀彧沉吟了片刻,面帶輕笑的說道。

“哈哈……,朕就知道文若肯定有辦法。只是到底是何種計策,居然會讓文遠受委屈呢。”欣喜的一拍手掌,劉辯很是有些疑惑的向荀彧問道。

“陛下,此事容易的很,只要陛下給文遠將軍修書一封,讓其在河內郡貪墨一些金銀,然後將這個消息暗中透露給太傅大人,以太傅大人的性格,必然會在朝堂之上公開的爲難與文遠將軍。如果在讓文遠將軍上書攻擊太傅大人幾句,那麼整個朝廷必然就將認識到太傅大人與文遠將軍決裂的事情。”荀彧瀟灑的一笑,隨即緩聲的說道。

“讓文遠貪墨軍款?”低聲的驚疑一聲,劉辯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後才一字一句的緩聲說道:“朕卻並不在乎那些金銀之物,而且文遠跟隨朕多年,朕卻也並沒有對他有所封賞,那些金銀就當朕賞賜與他的卻也沒有什麼。只是平白無故的讓文遠承受上貪墨公款的壞名聲,朕卻是在有所不忍啊。”

頓了一頓,劉辯略帶一些僥倖的向荀彧問道:“文若,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嘛?雖然朕也知曉這是最快捷的方法,但如此一來朕卻對不起文遠啊。”

感受到劉辯話語之中對張遼那濃濃的關懷之情,荀彧與荀攸兩人對視一眼,隨即很是欣慰的輕笑了起來。

“陛下,這是最有效的方法,雖然如此一來會讓文遠將軍擔負上一些不好的名聲,但以後等的陛下大計成功之日,陛下在其他的方面補償文遠一些就是了。而且微臣也熟知文遠將軍的性情,文遠將軍其人謙遜公達。想來會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的。”苦澀的搖了搖頭,荀彧很是無奈的說道。

“那好吧,就按照這個計策來好了。只是朕剛纔聽文遠的意思,此事文遠卻並不想讓太傅大人知曉,這又是爲何呢?”黯然的嘆息一聲,劉辯很是疑惑的問道。

“哈哈……。”

聽聞到劉辯這般的詢問,荀彧、荀攸兩人不由的暢笑了起來。一時間,幾人之間那原本略微有些壓抑的心情也一掃而空。

“陛下,你對文遠太過厚愛,卻關心則亂了。要知曉太傅大人爲人耿直,而如果將我們設計的事情告知給太傅大人的話,那麼豈不是這場戲就演得不逼真了嘛!”面帶笑意的看着劉辯,荀彧緩聲說道。

“這樣啊,這倒是朕疏忽了。”用手一拖額頭,劉辯醒悟的說道:“不過文遠此言倒是完全正確,現在整個朝廷之人都知曉太傅是朕的心腹之人,而如果太傅的表演不到位的話,卻難免會給文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只有太傅大人在朝堂之上對文遠將軍怒生呵斥,那麼纔會使得董卓相信太傅與文遠分裂了。而此時,陛下你卻也略顯躊躇一些,不能明顯的包庇文遠將軍,還要略微的懲罰文遠一番,將這份戲做足,才能使得文遠將軍表現的心懷恨意而投身董卓的跡象,如此一來,卻也能夠讓董卓對文遠將軍很快的放心並信任委以重任。”贊同的點了點頭,荀彧含笑說道。

“哈哈……,如此一來,卻也要讓太傅大人受點委屈了呢。文若啊。你這個計謀雖然不錯,但你就不擔心一旦有照一日文遠與太傅兩人知曉了你的謀劃,會對你有所不滿嘛?”劉辯展顏一笑,略帶玩味的向荀彧問道。

“這點微臣倒是並不怕,太傅大人爲人雖然耿直了一些,但卻是一個嗜酒如命的老酒蟲,只要陛下倒是讓微臣在御酒坊之中挑選幾壇御酒送給太傅大人,那麼太傅大人那裡卻也就能夠過關了。至於文遠嘛?文遠是典型的儒將,其人謙遜待人,也不會怪罪微臣的。”含笑搖了搖頭,荀彧說道。

“你啊。就是拿朕的東西送人吧。不過說到這裡,朕卻也對文若的識人眼光佩服不已呢。”笑罵了荀彧一句,劉辯的神情一肅,隨即沉聲的向荀彧問道:“文如,你也知曉朕此時的情況,身邊無人可用啊,你這份卓著的識人眼光,卻要爲朕多多在民間或者那些不得志的士子之中挑選一些人才啊。”

“陛下請放心,此事微臣與公達兩人從來沒有間斷過,只是因爲現在朝局混亂,所以很多的有才之士都在試目以待,等待明主出世呢。微臣以爲,只要陛下你能夠妥善的處理了十常侍禍亂京都,董卓凌壓皇權之事,就必然會贏得天下所有有才之輩的矚目,那時候只要陛下的一紙詔書,天下羣豪卻也就將齊聚洛陽,拜服在陛下的身下了。”面色一肅,荀彧恭敬的說道。

“哎……,說來說去,還是桓、靈二帝的作爲讓天下士子寒心了啊,再加上外戚勢力集團與宦官勢力集團的爭鬥不休,更是讓太多的人才不想插手與朝政之中,卻是讓朕空有滔天抱負,卻沒有幾人輔助與朕。實在是可嘆。可恨啊!”

傷感的搖了搖頭,劉辯在這一刻卻有一次的想起了曾經在洛陽集市之中曾經見過的單薄中年人,如果當時劉辯沒有看錯的話,那無名中年人顯然已經察覺出了他的身份,可是就是如此,劉辯空有皇權大義名分,卻還是沒有能夠贏得那無名中年人的效忠。

想到這裡,劉辯又暗自惱怒自己上世爲何不熟讀一些歷史,如果他能夠知曉天下的所有英雄豪傑的話,或者只知曉大部分,卻也不用像現在這般只憑藉着一些依稀的記憶來蒐羅天下人才了。

“陛下也不要太過煩心了。現在天下士子都在觀望洛陽,翹首以盼陛下如何解決此間之事,只要陛下能夠完美的完成此事,卻也就立刻可以掌握天下之士。到時大業可望矣!”荀彧上前一步,疾聲的說道。

“可是……。”看着荀彧,劉辯低聲的在心中說道;“時間不等人啊。董卓亂京之後,如果按照歷史所言,那麼也就是諸路諸侯討伐之時,而在那時,朕的整個天下卻也將在最終陷入羣雄割據之日,時間啊。朕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頹然的擺了擺手,劉辯甩去心中的沉重,而在這時,劉辯的大部隊卻也來到了青鎖門外。

看着往昔那雄偉的宮門今朝已成一地碎瓦,劉辯的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起來。心中暗自惱怒袁紹與曹操兩人那過激的行爲。

“哼……,真是朕的好臣子啊。這一番在朝廷京畿之地的亂爲,卻讓朕連宮門的安全都沒有保障了啊。如果想要重新建立此門的話,那麼又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的民脂民膏。”雙眸一凝,劉辯看着那殘磚碎瓦,低聲的悶哼一聲。

“陛下。你也不用太過勞心了。總有一天,陛下還是能夠重現我大漢光輝的。”荀彧與荀攸兩人也很是傷感的看着青鎖門,苦澀的向劉辯勸解道。

“哼……,袁本初。你今日對朕這一番作爲,朕遲早有朝一日會完完本本的向你討要回來。”心中冷哼一聲,劉辯神情陰沉的一揮長袖,沉聲的說道:“文若、公達陪朕到長樂宮去面見母后。”

說罷,劉辯在一次的冷眼掃了青鎖門那殘缺的城牆,隨即面色陰沉的走進了皇宮之中。

而今日劉辯這偶然的一次憤怒,卻也爲以後劉辯征戰天下之時,首先就絞殺了袁紹留下了一絲的伏筆,當然,這都是後話。

進入皇宮之後的劉辯,看着那還沒有來得及收拾的宦官屍體,那前日大火燒的凌厲破碎的宮殿,想着往日那雄偉的景象,劉辯心中的那絲殺意也就越發的濃重了起來。

“呵呵……,這就是先皇留給朕的江山啊。我大漢四百年基業,最後卻反要落到如此悽慘的地步。真是讓人心寒啊。”一邊向長樂宮走着,劉辯一邊撫摸着那殘破的城牆,心中的傷感越加的濃重了起來。

看着劉辯這般的神情,荀彧、荀攸兩人對視了一眼,但兩人卻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的跟隨在劉辯的身後,但兩人心中那滲入骨髓之中對大漢王朝的忠心,卻讓此時的兩人心中的痛楚一點也並不比劉辯少多少。

憶往昔,就是在這座龐大的宮廷深處,曾經有人發下豪言壯語。“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可是現在呢,那個曾經的巨人已經病重倒下了。現在的大漢王朝還並沒有等到外敵前來破壞,卻在內部的慢慢的腐蝕了。

那個強大的巨人,那往昔的榮耀。那曾經的耀眼光壞,卻已經漸漸的遠去了,現在所留下的,只不過是後人對歷史的膜拜與傷感。

不過,此時的情況卻不同了,劉辯的橫空出世,讓荀彧兩人看到了那強大的大漢王朝從新站立起來的希望。

雄才大略?或許此時用來評價劉辯卻還是有些太過不適,但此時的劉辯卻也已經漸漸的嶄露鋒芒,等待劉辯徹底的成熟,等待劉辯能夠將朝廷之中的那些蛀蟲盡數剷除之日,劉辯未嘗不會有揮戈東進,再次飲馬黃河之時。

“或許,我大漢王朝真的能夠在陛下手中從新復興吧。”荀彧、荀攸兩人對視了一眼,心中暗自嘆息道。

而就在兩人各自傷懷之時,卻見到劉辯一拳狠狠的堆在了那厚實的牆壁之上,伴隨着一聲“僕”的血肉與牆壁碰撞的悶響聲。一股猩紅的熱血已經順着劉辯的手掌緩緩的滴落在了地上,一滴滴血液滴落在地上,綻放出朵朵精緻的血紅色梅花。

“該死,袁本初的暴行,居然連彎兒也沒有能夠逃脫。”

聽到劉辯的這一番滿含怒氣的話,荀彧與荀攸兩人急速的對視一眼,隨即兩人快步走到劉辯身前,直到此時,兩人卻纔看見在劉辯的身前,正有一個俏麗的妙齡宮女橫陳在地。而從那妙齡宮女凌亂的衣着、滿是驚恐的臉色與那怨恨的雙眸之中,荀彧兩人又那裡會不清楚這妙齡宮女在臨死之前才所遭遇到得非人待遇。

不過,雖然荀彧兩人也很是同情妙齡宮女那悲慘的遭遇,但兩人更加疑惑的是一路以來幾人已經見過了不少未曾來得及收拾的太監與宮女的屍體,卻也並沒有看到劉辯有如此惱怒的神情,難道這含冤而死的妙齡宮女還和劉辯有着什麼故事不成?

第一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擇第五章 思量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憂慮第二百九十九章 居然有這玩意第兩百一十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城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更安康第三百二十一章 師出有名了第十章 需要更多的手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四十一章 朽木第一百零二章 謀第四十三章 潁川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屠夫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紹第八十七章 再佈置第三百零三章 羣毆啊第三百零八章 保護啊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三百零六章 搜捕的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謀第二十四章 太后駕到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四章 雙後第二百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六十章 染指軍權第一百三十章 差遣第二百九十八章 招搖過市啊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十八章 皇位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十九章 密謀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 召集心腹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哭喪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言第三十七章 初見何進第一十三章 死硬的訓練第一百零九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陳宮第九十一章 商議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羣盜第二百四十九章 陳宮第七十一章 遼去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鞭笞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一百九十八章第四十四章 宮中依靠第二百八十三章 差點暈倒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一十六章第八十四章 劍豪第七十七章 驍將紀靈第九十九章 父父子子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三百零五章 助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一十二章 厲聲爆喝第二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九十章 面見第六十三章 文遠第二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折節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馬將軍
第一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擇第五章 思量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憂慮第二百九十九章 居然有這玩意第兩百一十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城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誰更安康第三百二十一章 師出有名了第十章 需要更多的手第二百四十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四十一章 朽木第一百零二章 謀第四十三章 潁川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屠夫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袁紹第八十七章 再佈置第三百零三章 羣毆啊第三百零八章 保護啊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三百零六章 搜捕的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謀第二十四章 太后駕到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四章 雙後第二百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六十章 染指軍權第一百三十章 差遣第二百九十八章 招搖過市啊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十八章 皇位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二十九章 密謀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一百八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 召集心腹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哭喪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言第三十七章 初見何進第一十三章 死硬的訓練第一百零九章 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九十四章 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陳宮第九十一章 商議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羣盜第二百四十九章 陳宮第七十一章 遼去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鞭笞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一百九十八章第四十四章 宮中依靠第二百八十三章 差點暈倒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一十六章第八十四章 劍豪第七十七章 驍將紀靈第九十九章 父父子子第六十七章 血本第三百零五章 助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九章 驟然轉變第一十二章 厲聲爆喝第二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九十章 面見第六十三章 文遠第二百零五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折節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