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自謀出路

“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盧植一驚,隨即面色數變,他顯然沒有想到,剛剛只有八歲的劉辯居然會有如此的心機與野心。

“沒錯,建立自己的勢力,一個以我爲利益中心點的勢力!”劉辯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想法。

盧植搖了搖頭,緊皺着眉頭,沉聲的說道:“殿下,你的想法雖然不錯,但要知道,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勢力是非常困難的。這絕對不是你說說就能決定的事情。”

“沒錯,這點我很清楚,但爲了我們的理想,我們也必須這麼做。”劉辯沉聲的嘆息了一聲,心底暗自感嘆:“或許,更重要的,是爲了能夠活下來!”

“那麼,我的殿下,不知道你心裡有什麼想法沒有?”盧植苦笑了一聲,心底暗自好笑劉辯的幼稚。

劉辯看了眼盧植的神色,那裡不知道其內心會有什麼想法:“其實也並不算難。畢竟我是父皇的嫡長子。有着大義的名分,而且有母后與盧師傅從種相助。初步建立一個以我爲利益忠心的勢力網絡還是不算太難的!”

“皇后嗎?殿下能夠肯定皇后會支持殿下這大膽的想法?”盧植用手指敲打着木椅,沉聲的說道。

“沒錯!就在不久之前,我險些喪生在中常侍郭勝的手中,爲此母后很是憤怒,還曾經問過我,是如何看待此事。當時我就說過,絕對不會放過郭勝,而母后也對我的想法深表贊同。所以想來,母后會支持我這麼做的,當然……,前提是我們暫時不能和以十常侍爲首的內廷政治集團和以大將軍爲首的外戚與門閥勢力集團爲敵。”劉辯輕笑了一聲,非常平淡的說道。

盧植非常驚訝的看着劉辯,想不清楚爲什麼小小年紀的劉辯居然會如此的鎮定與樂觀。

“那好吧,自從老夫與殿下相識以來,已經多次的見識到了殿下的不同,老夫就暫且相信殿下一次,只是不知道殿下想從哪方面開始?”盧植無奈的苦笑了一聲,隨即向劉辯問道。

“盧師傅不是掌握着青鎖門的控制權嗎?青鎖門作爲進出皇宮的必經之路,我們就以先能完全掌控青鎖門的勢力開始吧。只是不知道現在青鎖門的情況如何??”劉辯颯然的一笑,輕聲的說道。

“先掌控青鎖門?這倒不失爲一個好主意!不過青鎖門也並不時如殿下所想的那麼簡單,雖然老夫在名義上青鎖門的最高長官,但真正青鎖門的權利,卻一直在大將軍的手中。青鎖門共有三個校尉,拋出邵平爲人迂腐木訥,聽命與老夫之外,其餘兩個校尉王勝與楊志,都是大將軍的心腹部下,所以真正想要完全的掌控青鎖門,還是非常艱難的,除非殿下做到了與大將軍翻臉的準備!”盧植搖頭苦笑了一聲,很是無奈的達答道。

“居然掌握在母舅的手中?雖說如此一來完全掌控起來會方便許多,但尺寸的把握卻要更加艱難了!”劉辯搖頭苦笑,隨即說道:“不過這事情也並不算太難辦成,如果有母后出面,想來還是有着一定的把握的,”

“如果皇后真能出面的話,應該還是有着一定的把握和機會的。”盧植連連點頭,很是贊同。

“確實如此,不過僅僅收服青鎖門的話,好像對我們的作用並不算太大吧。最多也就是能夠保證殿下在深宮之內的安全,卻不能夠影響朝政的發展與決策。對與挽救頹廢的朝廷來說,卻是沒有任何的用處的!”盧植贊同的點了點頭,隨即黯然的說道。

“這就足夠了。只要能夠控制內廷,也就在與以後與十常侍的對抗之中佔據了主動!不過盧侍中說得也是,如果單單控制青鎖門的話,的卻難以影響朝廷的決議,這樣也就沒有了任何的作用。”劉辯苦笑,隨即說道:“不知道盧侍中在朝廷之中,可有發現過一些特別有才華卻鬱郁不得志的青年才俊?比如……荀彧荀文若。賈詡賈文和?”

盧植聽了劉辯的話,皺着眉頭沉吟了少許,隨即才神色猶豫的說道:“老夫也不知道殿下是從何處聽來這兩人的名聲,不過這兩人老夫倒還真的知道一個人現在的下落!”

“啊……,居然真有這兩人?”劉辯悚然一驚,隨即連忙向盧植問道:“盧侍中,不知道你聽說的是那個人?難道是賈文和?”

“不是。賈文和是誰老夫確實沒有聽說過!”盧植淡然的搖了搖頭,隨即輕笑着對劉辯說道:“老夫所說的,是被時人評爲有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他現在就在朝廷任職,現任爲皇帝陛下掌管筆墨紙硯的守宮令一職!”

“守宮令?些許微末小吏,真是浪費了文若的王佐之才了!”劉辯黯然的輕嘆一聲,心中不由的感嘆何進與靈帝等人的識人之能。

劉辯說罷,心中不由的暗暗感嘆,雖然能夠在盧植處聽及到荀彧的下落很是欣喜,但從劉辯的內心深處來說,還是比較喜歡賈詡。也對賈詡謀己、謀人。謀天下的才能暗暗佩服不已。不過劉辯在後世所讀的資料之中,也對賈詡的爲人有所瞭解,其人生性內斂,如果不是出於形勢的話,恐怕以賈詡的心性,怕是一生都將隱藏起來。

不過,對於能夠從盧植空中聽到荀彧的下落,劉辯還是有着深深的驚喜的。這可是荀彧啊。曹操手下五大謀主之首,他自己名重天下,影響了一大批智謀之士爲曹操效力,在識別人才上,荀彧顯示出高出羣儕的眼光,舉薦了包括荀攸、郭嘉、程昱、鍾繇、司馬懿在內的智囊,這個班底幾乎囊括了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謀士。同時,荀彧賴以服人的,還有自己風高節亮的道德風範。他爲人謙和,折節下士,居高不傲,一心爲公。著名謀士鍾繇,對荀彧就佩服得五體投地,稱他爲顏淵再生,所謂"能備九德,不貳其過,唯荀彧然"。司馬懿更不避美言地認爲:"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正因爲如此,劉辯在聽及盧植談及到荀彧之時,纔會連皇家儀態都不再顧及,焦急的向盧植詢問起荀彧的下落來。

第一百零六章 病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十一章 大捷傳來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殺第七十八章 戰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一十章 吩咐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二章 樂極生悲。皇子辯?劉姓。第十七章 擺架回宮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四十六章 閹人可恨第一百零八章 十常侍聚會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戰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宮之計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五十三章 一爲帝師,二爲帝友,三爲第六十五章 大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 陰冷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十七章 擺架回宮第九十八章 皇位第二章 樂極生悲。皇子辯?劉姓。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葛啊 諸葛第三百零四章 淡定第八十四章 劍豪第一十二章 厲聲爆喝第二百八十六章 龜縮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三百零二章 公子第一百三十章 差遣第二百九十四章 威力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八章第一百零五章 疑慮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二章 再次逼退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屠夫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一百零六章 病重第兩百一十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羣盜第三百二十九章 拼殺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六十八章 皇子的威勢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地震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擇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四十五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八十章 宮內第二百零七章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三百二十五章 車輪第六十五章 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尊敬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好多大軍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七十六章 遼初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百零六章 病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十一章 大捷傳來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殺第七十八章 戰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一十章 吩咐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二章 樂極生悲。皇子辯?劉姓。第十七章 擺架回宮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四十六章 閹人可恨第一百零八章 十常侍聚會第二十四章 針對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戰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宮之計第四十七章 武藝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五十三章 一爲帝師,二爲帝友,三爲第六十五章 大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 陰冷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十七章 擺架回宮第九十八章 皇位第二章 樂極生悲。皇子辯?劉姓。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諸葛啊 諸葛第三百零四章 淡定第八十四章 劍豪第一十二章 厲聲爆喝第二百八十六章 龜縮第三百一十四章 恭送第三百零二章 公子第一百三十章 差遣第二百九十四章 威力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零八章第一百零五章 疑慮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三十二章 再次逼退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三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一十四章 屠夫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五十章 文丑第一百零六章 病重第兩百一十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見血了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羣盜第三百二十九章 拼殺第二百五十四章 災民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六十八章 皇子的威勢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地震第一百零三章 順利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六十二章 選擇第三百零七章 死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四十五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八十章 宮內第二百零七章第四十九章 荀彧第三百二十五章 車輪第六十五章 大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殺第二百四十六章 尊敬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好多大軍第五十四章 縱論第七十六章 遼初戰第一百六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