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盾構機

李安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前方密密麻麻的山頭下面,肯定有很多的礦產資源,只是還沒有被發現而已,就像石灰礦一樣,若是沒有被發現,那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山頭,而發現了之後,那裡就成爲石灰礦了。

山脈本身就是一個寶藏,就算沒有特殊的礦產資源,但泥土,石頭總是有的,山體上面生長的各種樹木和花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都很有用。

在發現石灰礦山之後,負責勘探的近百人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還在附近的山中對各種資源進行詳細的勘探,當然,還有測繪的任務,山區的地形道路,各種動植物的分佈,這些情況都要詳細的搞清楚,因爲這些地方現在都是大唐的國土了,距離安竺城也不是很遠,若是不搞清楚,那就太失職了。

作爲大唐未來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城池外圍的所有情況都必須要摸清楚才行,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便於日後統一規劃。

因爲安竺城的人口肯定會一步步的增加,若是城內容不下了,那就只能開發城外的土地了,不搞清楚城外的情況怎麼能行。

這座臨時打造的城牆不算很高,與大唐境內普通州郡的城池差不多,頂部的寬度足有兩丈,這還是最窄的地方,部分寬的地方有三四丈,也就是在城牆的基礎上向城牆內外分佈延伸一段距離,這樣做也是爲了更好的防禦。

比如敵人跑到城牆下面的時候,守城的士兵必須要把整個身體探出瞭望口,才能看到下面的敵人,而這樣做事非常危險的,很容易被攻城的敵人射殺。

在建設凸出的小段城牆之後,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了,守城士兵可以從側面輕鬆的看到跑到城牆下方的敵人,並從側面進行射殺,或者告訴正面的士兵,讓他們能夠準確的投擲滾木礌石,將城牆下方的敵人給殺死。

向外突出的部分,可以用來防守,而向內突出的部分則可以用來存放各種守城的物資,畢竟,守城對各種物資的消耗是很巨大的,在面臨敵人威脅的時候,很多物資都必須從城下搬運到城牆上,而最好的放置地點,就是這些向內伸出的小段城牆了若這些物資被放在正常的城牆上,會擋住道路,讓守城的士兵難以移動,而且,還非常影響美觀,還有一些比較大型的守城物品,只有放在寬闊的地方纔能正常的實用。

考慮到安竺城未來的重要性,李安還決定在這座城池的幾座城門位置部署火炮,一座城門部署四門應該就足夠了,部署的位置就在城門兩側突出的位置,這樣的位置,空間足夠大,火炮的彈藥和各種維護工具都有地方放,是一個非常好的位置。

“你們看到了吧!前方是一馬平川的道路,若是敵軍來犯,只需要在兩側的這兩個位置部署四門火炮,就可以把敵軍炸的人仰馬翻,來多少敵人都不用擔心。”

李安用手指着兩處最適合部署火炮的位置,開口說道。

“李侍郎說的是,這兩處位置是拱衛城門的重要位置,只要配屬火炮,就足以阻敵於數裡之外,讓敵人不能靠近。”

“以大唐之天威,哪裡還會有敵人敢與大唐爲敵,除非是不想活了。”

部下們全都充滿了自信,一個個對所有可能的外敵充滿了鄙視。

安竺城靠近大食國領土,北門向西北一百里之外,就是大食國的邊境城池了,不過,大食國雖然在中亞一帶是牛逼哄哄的存在,但在大唐帝國的眼裡,屁都不是,根本就不值一提,大唐帝國只需要動一動手指頭,就能把這個看似強大無比的大國給徹底的滅掉。

所以,在大唐文武官員看來,大食國是沒有膽量挑釁強大的大唐帝國的,而其餘的小國,就更加沒有力量與大唐帝國爲敵了,至於山賊土匪一流,戰鬥力就更加弱爆了,完全就屬於不堪一擊類別的。

既然敵人不敢進犯,部署強大的火炮部隊,似乎顯得有些多此一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可李安卻不那麼認爲,因爲馬上就要離開安竺城去亞丁城了,亞丁城是大唐看上的一塊土地,而亞丁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是屬於大食國的,若大唐帝國將亞丁城給佔有了,會不會引起新生的阿波斯王朝的極度不滿,他們會不會偷襲安竺城作爲報復。

儘管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卻也不可不防,至少,在大唐取得亞丁城之前,安竺城的防衛一定要重視,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如果一座城門要放置四門火炮,那麼,安竺城的五座城門就需要二十門火炮,港口的防衛也需要幾門,另外,除了城門和海港之外,西北的城牆上還有兩個門洞,是未來通火車用的,因爲鐵軌還沒有鋪設,所以,門洞的內外用兩個鐵柵欄門給封死了,這裡也是城牆比較薄弱的部位,所以,也需要部署重兵保護,放置四門火炮是必須的,如此一算,整個安竺城至少要部署三十門左右的火炮部隊,若是再加上機動火力增援部隊,則需要整整一個炮兵旅的兵力。

李飛羽帶領兩個標準的軍團,每個軍團是標準的三千多人,各自配有一個炮兵旅,也就是五十門火炮。

若是在安竺城留下一個炮兵旅,則有一個軍團就要失去火炮的支援了,戰鬥力必然會大幅度的降低,不夠,李安打算把這個軍團全部留下。

有天軍大隊和戰車旅的支援,任何敵人都不會是對手,如此,又何須帶領太多的兵馬去亞丁城呢?

另外,李安在馬六甲一帶從投降的海盜之中抽取了大量的人力,擴建了部隊,打仗的時候,讓這些部隊衝在最前面當炮灰,可以大大降低從京城帶來的兵馬的陣亡率,總之,只要大唐兵馬達到千人的級別,幾乎就已經是不可戰勝的了。

“走,我們去北面看看。”

李安帶着麾下的文武官員,沿着城牆一路向北行走,在平地上行走的感覺與站在城牆上行走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是因爲視野完全不同,站在城牆上行走,可以把整個安竺城盡收眼底,那感覺不是一般的舒坦。

在門洞的位置,衆人停了下來。

一是因爲這個地方比較特殊,下面有兩個門洞,是未來通火車用的,二是因爲前方已經沒有好路可走了,城牆並沒有完全建設完,過了門洞不遠就是東城牆了,而東城牆的牆體還沒有建設完,頂部不但沒有鋪設磚塊,高度也還差了不少,必須把城牆建設的跟北城牆一樣的高度,纔可以鋪設地磚,最後鋪設女牆和內牆。

爲了提高女牆的防禦力,女牆的材料並不是普通的磚塊,而是強度更高的混凝土,即便沒有鋼筋的作用,混凝土的結構強度也是高於普通磚塊的,而且,混凝土的靈活性也更好,女牆建造的時候,該厚的部位可以更厚一些,而該薄的部位也可以造的更薄一些,從而能讓女牆發揮更加出色的作用。

一般的女牆厚薄都是一致的,都是由兩層磚塊一點點的壘上去的,而混凝土女牆的結構就比較有意思了,就跟城牆一樣,每隔一段距離就突出去一小塊,凸出的女牆部分比普通的女牆要厚,而沒有凸出的部分,女牆的厚度比一般的磚牆要薄一些,可即便是薄一些的部位,強度也比普通的磚塊女牆要強一些,而厚度更高的部位,則強度就更厲害了,所有的冷兵器都不可能將其摧毀,就算動用大唐的火炮武器,也要耗費很多彈藥,才能將其徹底的摧毀。

李安對自己設計的女牆是有很大信心的,不論是美觀程度,還是防禦力,新的女牆都比老式的女牆要強很多,從城外的遠處看去,新式女牆是很有層次感的。

李安的腳下就是門洞,而且是兩個門洞,這兩個門洞相距不遠,每一個門洞的寬度僅比火車的寬度多兩步的樣子,高度比火車頂部要高一個人的高度,以確保火車通行的絕對安全。

之所以選擇建造兩個相對較小的門洞,而不建造一個兩倍大的大門洞,自然是考慮到安全因素了。

在城牆上開個洞,本身就會降低城牆的防禦力,若是兩個車道都放在一個門洞內,則門洞就顯得太寬了,頂部的拱形也會很寬,支撐城牆上方磚土的力度就會降低,時間久了,在應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會發生坍塌的事故,而兩個小門洞就不一樣了,因爲相對較窄,拱形結構的支撐力更大,更不容易出現坍塌的事故,工程量也相對較小。

另外,萬一門洞被敵人攻佔,一個大的門洞更加有利於敵人重型裝備的進入,而兩個小門洞的效果就差很多了,也更加容易被堵住。

所以,不論從什麼方面去考慮,建設兩個相對獨立的門洞,總比建設一個單獨的門洞要好。

後世的火車也是遵循這個原則,在遇到山體的時候,挖的隧道都是隻能供火車單個通過,往返的火車要走不通的隧道,有時候兩個隧道的距離還比較遠,相差幾公里都是正常的。

這是因爲寬度若要增加一倍的話,那麼高度也要相應的增加一倍,如此,才能保證頭頂的半圓有足夠的幅度,能夠分解應力,保護隧道不會坍塌,可寬度和高度都增加一倍的話,截面積就增加四倍了,也就是說,挖掘隧道的土石方要增加四倍,如此一來,工程量比單獨挖兩個小隧道要高出一倍,傻子纔會選擇挖掘一個大的呢?

還有一點就是後世挖掘隧道用的是現今的盾構機,也就是一個圓柱體的機器,機器的頭部裝有好多堅硬的刀片,可以一邊行進一邊挖掘隧道,效率比人工挖掘要高很多很多,但建造大型盾構機是非常不容易的,技術要求很高,造一個能挖出單火車道的盾構機就夠難的了,若要造一個直徑雙倍的盾構機,難度又要增加好多倍,成本等各方面都會增加,所以是不可取的。

以大唐帝國目前的技術水平,想要造出盾構機是不可能的,開挖隧道還是需要人力,可不論是使用人力,還是使用機器,都是土石方越少越好,使用人力挖隧道,也要挖兩個單獨的小隧道。

門洞的旁邊就有一個小樓梯,李安與麾下文武官員從樓梯走下去,來到了門洞的旁邊。

因爲鐵柵欄是鎖上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通過門洞進出城池,不過,鐵柵欄的防禦力畢竟非常的有限,所以,內外兩個地方都有鐵柵欄,另外,城內靠近門洞的一側還建有一個二層小樓,裡面足以駐紮三五十人,日後,這裡開通之後,這裡自然是需要日夜守護的,門洞在城內城外都要有守衛,城牆上方也要有守衛,從而確保安全,至少要防止有人進入門洞內,造成一定的危險。

門洞最多一兩年就會隨着鐵軌的通車而啓用,到時候鐵柵欄就會被拆除,門洞附近就會車來車往,作爲交通樞紐,日後,通過這個門洞的火車一定非常的多,而且,也會非常的頻繁。

在兩個門洞附近逗留了好一陣時間,李安與麾下文武官員並沒有急着返回城門,而是沿着內城牆,一路向南行走,他們要繞着城牆走一圈,將整個城牆都給視察一遍。

不過,考慮到城牆一週的距離實在有些太遠了,而官員的年紀也有比較大的,所以,自然不能一直徒步行走了,騎馬成了很不錯的選擇,騎在馬背上一路緩緩而行,這樣效果就很好。

因爲附近有河流通過安竺城流入大海,所以,安竺城的城內是有河流的,而河流在進入安竺城的時候,是必須有通道的,城牆會擋住水流,所以,在有河流通過的位置,就要建設一個拱形的涵洞,爲了保證城牆的堅固程度,大一點的河流被建了三個涵洞,每一個涵洞都不是很大,涵洞中間有鐵柵欄和木柵欄,以阻止人和動物進出城池。

第八百四十章 改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好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視察輜重團第七百零六章 划船第三章 生活還是有奔頭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羊睾湯第六百八十四章 建築材料第二百九十二章 滾筒攪拌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學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第九百四十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架第五十二章 大將軍是誰第一千四百三十章第六百零二章 香蕉幹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開始比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道路擁堵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剿匪大勝第九十一章 元日大朝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千二百一十章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移民美洲第六十三章 神禾原打獵遇刺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第八百九十四章 冷水澡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臉炭灰第九百三十四章 憂鬱的孩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論陰謀第七百六十七章 母女各有味道第八百九十八章 一座金山第九十八章 讓我親一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自動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機第八十五章 與李林甫對視第六十一章 唐朝的煎餅第四十九章 又見小娘第二百七十六章 製作蜂窩煤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的利益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第四百章 解除夜禁第五百五十五章 沒用的國王第三百零四章 共住一個帳篷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是貧窮惹的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視察黑藥工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樂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談談人生第六十章 故意讓你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大募兵措施第九十三章 顏如玉教我寫字第七百五十八章 北進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七十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慢生活第八百八十章 鳶尾花第九百四十五章 槍第六百零五章 象肉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未解之謎第七百八十三章 極品女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彩虹第六百六十五章 鼓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闖宮第九百零五章 分配武器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蕃軍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油田第五百一十章 鯨魚第一百四十九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粉碎陰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第一千五百零七章第三百八十章 鐵甲指揮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季的小麥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第八百四十章 改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好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視察輜重團第七百零六章 划船第三章 生活還是有奔頭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羊睾湯第六百八十四章 建築材料第二百九十二章 滾筒攪拌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學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第九百四十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架第五十二章 大將軍是誰第一千四百三十章第六百零二章 香蕉幹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第六百五十七章 開始比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道路擁堵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剿匪大勝第九十一章 元日大朝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千二百一十章第四百零九章 吐蕃挑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移民美洲第六十三章 神禾原打獵遇刺客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第八百九十四章 冷水澡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臉炭灰第九百三十四章 憂鬱的孩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論陰謀第七百六十七章 母女各有味道第八百九十八章 一座金山第九十八章 讓我親一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自動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機第八十五章 與李林甫對視第六十一章 唐朝的煎餅第四十九章 又見小娘第二百七十六章 製作蜂窩煤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橋很雄偉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的利益第四百零三章 教貴妃使用電燈第五百五十七章 室利佛逝第四百章 解除夜禁第五百五十五章 沒用的國王第三百零四章 共住一個帳篷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是貧窮惹的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視察黑藥工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二十六章 作樂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談談人生第六十章 故意讓你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大募兵措施第九十三章 顏如玉教我寫字第七百五十八章 北進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七十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慢生活第八百八十章 鳶尾花第九百四十五章 槍第六百零五章 象肉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八章 未解之謎第七百八十三章 極品女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第九百三十三章 彩虹第六百六十五章 鼓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闖宮第九百零五章 分配武器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五章 蕃軍攻城失敗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好大喜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油田第五百一十章 鯨魚第一百四十九章 綏靖政策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粉碎陰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第一千五百零七章第三百八十章 鐵甲指揮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季的小麥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