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遷都?

“這是爲何?”張縱聽到狄仁傑的話也不由得露出不解的表情,既然韋機並沒有做錯什麼,那爲何還要參奏他,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只見狄仁傑這時再次嘆了口氣,但卻沒有開口解釋,而是反問道:“張兄,你對遷都一事有何看法?”

“遷都?”張縱聽到這個話題也露出沉思的神色,其實遷都洛陽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甚至這幾年李治和武媚娘在洛陽呆的時間比長安還要長一些,所以雖然還沒有宣佈遷都,但其實已經是事實上的遷都了,現在李治又讓人在洛陽修建宮殿,估計隨時都可能遷過去。

“劉相他是不是反對遷都?”張縱沉思了片刻忽然開口問道。

“不錯,其實不光是劉相反對遷都,東宮一系的官員也幾乎全都反對遷都,至於原因,我不說你肯定也能猜到。”狄仁傑點了點頭再次道。

張縱當然知道李弘反對遷都,事實上之前李弘已經多次上書,請求李治不要遷都,並不是因爲李弘對長安有什麼感情,而是因爲遷都的牽扯太大,甚至可能影響到他的太子之位。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李弘現在的太子之位雖然十分穩固,朝堂上支持他的大臣也佔了大半,但這些大臣中有不少人都是朝中的老臣,而且家業也都在長安,如果遷都到洛陽,這些大臣可能年紀大了,再加上遷移不易,會因此留守長安。

換句話說,如果遷都洛陽的話,大唐的朝廷班子就會分成兩部分,而支持李弘的一部分老臣就會留在長安,到時洛陽那邊肯定會提拔新晉的大臣,而這也會給武媚娘一個插手朝堂的機會。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遷都可不是一句話,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到時他很可能也會留在長安駐守,事實上李治之前出遊時,李弘幾乎都會留在長安,而如果他長時間不見李治,可能會讓武媚娘趁虛而入,削減東宮的權柄。

甚至是如果李治那邊有什麼變故,遠在長安的李弘也根本來不及反應,這種事在皇家十分常見,比如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死了之後被胡亥、趙高、李斯隱瞞下來,然後假傳遺詔逼太子扶蘇自殺,從而使得胡亥奪得皇位,武媚娘完全有可能效仿。

“劉相難道是想讓你參奏韋寺卿,從而阻止陛下遷都?”張縱沉思良久這纔開口問道。

“不錯,劉相十分反對遷都,而且陛下心意已決,等到洛陽那邊的宮殿建好後就宣佈遷都,所以劉相打算讓我參奏韋寺卿一本,指責洛陽建造的宮殿太過奢華,到時他們再一起上書反對遷都,也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狄仁傑嘆了口氣道。

張縱聽後也終於明白了,韋機完全是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不過這也不能怪劉仁軌無情,畢竟朝堂如戰場,有時候必須會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

“其實韋寺卿真的很無辜,他雖然負責督建洛陽那邊的宮殿,但也是奉命行事,而且爲了減少國庫的開支,甚至把司農寺十年的收入全都拿了出來,自己也在督造時盡心心力,使得建造宮殿的開支大爲減少,但他做的越好,劉相就越要拿他開刀,只有這樣,才能讓陛下明白羣臣的決心!”狄仁傑這時再次無奈的道。

狄仁傑十分清楚劉仁軌的打算,但也同情韋機,所以他現在心中十分的矛盾,這也是他來找張縱傾訴的主要原因。

張縱沉默了片刻後,這才擡頭道:“韋寺卿這次的無妄之災恐怕躲不過去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以狄兄你之見,這次你們一起上書反對遷都,有幾成的把握能說服陛下?”

“這個……”狄仁傑聽後再次露出躊躇的神色,似乎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看到狄仁傑的表情,張縱也似乎猜到了什麼,當下再次一笑道:“看來狄兄你也知道,就算有劉相與太子的支持,你們的把握也不併不大,而且狄兄你想過沒有,就算你們阻止了陛下遷都的決定,陛下就真的不去洛陽了嗎?”

張縱的話也是直指問題的核心,自從顯慶二年將洛陽定爲東都後,李治就多次前往洛陽,有時一住就是小半年,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李治想要宣佈遷都,無非就是從法理上再次提高洛陽的地位,就算被劉仁軌他們阻止了,也無法阻止他再次去洛陽居住,從而達到事實遷都的目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隻要陛下一日不宣佈遷都洛陽,那長安就依然是大唐的都城,長安這邊的權貴官員也不用擔心陛下在洛陽那邊另建一套班子,從而分走手中的權力。”狄仁傑這時也再次嘆了口氣道。

“幼稚!難道他們忘了之前北門學士的事了?”張縱聽後卻是冷哼一聲道。

“北門學士?張兄你的意思是……”狄仁傑聞言也是一驚,似乎也想到了什麼。

“就算是阻止了陛下遷都,但陛下如果長居洛陽,有些政務肯定還需要他去處理,如果三省六部的官員都在長安,難保陛下會在洛陽另建一套班子,就算是沒有正式的官職,但只要陛下給他們權力,他們照樣可以達到分權之效。”張縱雙手一攤有些無奈的道。

其實張縱對古代這種皇權制度還是很有非議的,因爲全國的軍政大權集中在一人手中,關鍵是沒有制約他的人,這也就導致了國家的政策走向,完全取決於這一個人的喜好,如果他想做什麼事情,別人也根本攔不住。

憑心而論,張縱對遷都這件事其實並不排斥,甚至還有些贊同,因爲他十分清楚的知道,隨着大唐越來越強盛,關中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受制於關中平原的狹窄,根本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口,現在關中平原已經出現人口過盛的情況了。

相比之下,洛陽那邊的情況就好多了,特別是洛陽以東就是華北大平原,根本不用擔心人口爆炸的問題,另外洛陽在經濟、政治等方面也絲毫不比長安差,完全可以撐起大唐這個龐大的帝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着火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避嫌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九十一章 可憐又可悲第四十七章 小郡主薛寧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製茶第二百章 火場中的兇殺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泥涅師戰死第十三章 老李家的傳統(求推薦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一百零二章 復國之路第六十四章 案發區域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遷都了(下)第七十九章 替張縱擋刀的婉兒第三十九章 天后武媚娘第三百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百八十七章 娶了公主就是幸福?第三百四十五章 太平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團的來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孝論》第四百零一章 走後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付武氏兄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域長毛貓第四百零六章 波斯復國開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素節要修書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五十三章 癲狂第三百六十六章 盧照鄰的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三百章 我帶你離開第四章 酸鹼度(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因第四百二十九章 避嫌第二百七十八章 含光殿第十章 太子李弘第三百六十一章 主動找事做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因第一百六十三章 查封的貨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草率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吃飯能活多久?第三百七十八章 羽林軍第二百零四章 無頭屍體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九十章 意外的生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四百零八章 不容樂觀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先去洛陽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二百七十四章 男人果然靠不住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打仗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給李弘第三百七十一章 孫思邈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意找茬第四百三十九章 凱撒來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表白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九章 太平公主的未來婆婆第三百二十七章 洞房夜(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舊病復發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私塾第三百九十章 巧遇薛仁貴第一百一十九章 種菜的生意(求首訂)第十八章 前太子黨第一百二十章 長孫家的情況第五十五章 李賢(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可憐人李顯第二百四十章 船隊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一百三十六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上)第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治的態度(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道歉(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吐蕃局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們倆很像第一百七十二章 解釋就是掩飾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皇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辭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卑路斯的算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牛痘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心求死第三十八章 麻將(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有仇報仇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皇宮第二十六章 兄妹和解(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剿海盜第五十八章 沒落王族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舊病復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二百五十二章 喜歡算學的弓仁第一百六十章 說服李弘第六十四章 案發區域第二百四十三章 拉攏明崇儼第四百二十六章 詢問第六十一章 棖鬼鬧長安(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着火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避嫌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九十一章 可憐又可悲第四十七章 小郡主薛寧兒第一百四十八章 製茶第二百章 火場中的兇殺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泥涅師戰死第十三章 老李家的傳統(求推薦收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一百零二章 復國之路第六十四章 案發區域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遷都了(下)第七十九章 替張縱擋刀的婉兒第三十九章 天后武媚娘第三百九十六章 選址第一百八十七章 娶了公主就是幸福?第三百四十五章 太平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團的來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孝論》第四百零一章 走後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付武氏兄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域長毛貓第四百零六章 波斯復國開始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素節要修書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五十三章 癲狂第三百六十六章 盧照鄰的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三百章 我帶你離開第四章 酸鹼度(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因第四百二十九章 避嫌第二百七十八章 含光殿第十章 太子李弘第三百六十一章 主動找事做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因第一百六十三章 查封的貨場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草率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吃飯能活多久?第三百七十八章 羽林軍第二百零四章 無頭屍體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九十章 意外的生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四百零八章 不容樂觀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先去洛陽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二百七十四章 男人果然靠不住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打仗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給李弘第三百七十一章 孫思邈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意找茬第四百三十九章 凱撒來信第二百九十三章 表白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九章 太平公主的未來婆婆第三百二十七章 洞房夜(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舊病復發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私塾第三百九十章 巧遇薛仁貴第一百一十九章 種菜的生意(求首訂)第十八章 前太子黨第一百二十章 長孫家的情況第五十五章 李賢(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可憐人李顯第二百四十章 船隊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一百三十六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上)第三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治的態度(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道歉(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吐蕃局勢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們倆很像第一百七十二章 解釋就是掩飾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皇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辭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卑路斯的算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牛痘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心求死第三十八章 麻將(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有仇報仇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皇宮第二十六章 兄妹和解(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剿海盜第五十八章 沒落王族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舊病復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二百五十二章 喜歡算學的弓仁第一百六十章 說服李弘第六十四章 案發區域第二百四十三章 拉攏明崇儼第四百二十六章 詢問第六十一章 棖鬼鬧長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