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與萬物同

修行人法器妙用無方,可以施展許多修行人只是憑藉身心形神無法施展而出的法術,不僅可以輔助修行人之修行,而且在鬥法防身方面有着巨大的用處。修行人所謂的法器,有時候很難說是一種物,因爲有些時候,修行人的法器極有可能是一縷雲或者一縷風,難以捉摸,很難界定到底是一種法術還是一件法器。

以道門第一神器,天宗的天鏡而言,相比人間一面普通的鏡子,天鏡自然也具備鏡鑑照物之用,但是與凡人鏡子侷限不同,天鏡妙用展開,可以照見萬物,其中具體大小,並不是由天鏡本身決定的,而是由修行人的境界所決定。至於其他的照出妖物的原身只能,移轉變化之功用、照定神魂之變等等,更是修行人在不斷煉化天鏡的時候,所賦予的妙用。如此妙用跌增,隨所用而不同的法器,修行人一般稱爲神器。

相比一物一用的普通法器,神器是不可多得,也不可多見之物,因爲其能夠煉成神器的材料殊爲難得之外,本身煉器之時也極容易出現意外,對修行人也是一大考驗。許多神器煉成,甚至造成種種天象之異常,對修行人不亞於一場劫數。所以那種種玄妙的神器寶物,平時修行人難得一見。當然也就是陸正這種特殊的經歷,不管是天鏡、還是趕山鞭,等等道門法器,包括山神的匹練驚鴻,乃至塵凝榭的月鏡,他幾乎都看了個遍,要是換了一個普通的修行弟子,又哪裡能見過那麼多的神器。

其實身心成就,形神相合之境,修行人的肉身本身就是一件最佳的法器,其實修行知之道也是煉器之道。修行人煉器,往往先需要感應其物性,以法力凝鍊。然後再進一步的煉化之中隨身心所感悟而賦予器物種種的妙用。

比如建木一族的長老所使用的柺杖,也算得上是一件法器,但是使用起來十分單一,只能以法力激發出道道柺杖形狀的光影。被這光影擊中跟被拐杖擊中毫無分別。這便是本身建木物性之用,法力激發出了建木本身之堅固柔韌的物性之用。倘若法力高超,最多也只能是做到同時激發多條光影,或者揮舞光影成盾,無法施展其他的妙用。這是因爲法器材料本身不具備其他之用的緣故。

一般宗門的法訣之中多有記載煉器之法,煉器之法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其中最差的煉器之法需要藉助爐鼎,熔鍊種種法器材料,使之粗具模胚,然後再施以種種鍛造之法。使之成形,最終成器。這好比就是人間的鐵匠木工一般,所煉成的法器也就可想而知了。這種情況一般是出於一些小宗門,或者是小世家,因爲修行不足包括所得的材料也並非上乘。只好行此無奈之舉。

對於大宗門之中具備大神通法力的高人,那煉器就不是這樣粗糙的,所用的煉器之火也不是普通的鼎爐之火,乃是以本身法力或者以法力所化之火,最先是對所需要煉器的材料進行初步的煉化提純,去除種種雜質,激發其中的種種物性。這一點就好像修行人需要元神化顯一般。修行人一般叫這一步作喚物。意思是激發天材地寶的物性,好像就是喚醒沉睡之中的嬰兒一樣。

只不過這種喚醒的方法可不是吟唱什麼兒歌,往往都是以法力之火將之完全熔鍊。修行人的法力之火也稱爲真火之力,當然也有觀天地之間的種種異火頓悟,或者乾脆直接煉化異火於形神之中的火,那可是十分兇猛霸道的。否則的話也無法剔除雜質。激發物性。

所有的手段之中,提純物性當然是以真火爲最,但是說到喚醒和激發物性卻未必了。最合適的則是雷宗的御雷訣之中的雷法。雷宗本身的鎮宗神器的名字就叫喚物杵,這個名字來源於天地之間驚雷一發,萬物復甦之意。從中可想而知其對於喚醒物性有多麼適合。

所以當然煉化物性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天雷真火本存,交錯用之,達到提純和激發兩重目的。但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修行人哪怕不是火宗的修士,多少或者都能駕馭一些真火,那是從本身定境之中所發的心火,也是天生肉身之中寄存於心中的心火。但是對於雷宗的雷法卻不同了,只要不是雷宗弟子,普通修行人是絕對不敢輕易嘗試雷法的,甚至在打坐入定,修行感悟之時,需要尋找靜謐之處,目的首先就是爲了避開以天雷爲首的日月風雷的滋擾。

但奇怪的是,任道直前輩所煉成之器雖多,但是流傳下來的卻是沒有多少,因爲只要他有一個十分讓人心痛的習慣。只要他煉成一件更好的法器,就會將之前的法器毀掉,就連留給宗門其他的弟子都不肯。而在他煉成更好的法器之前,是絕不會輕易動手煉製什麼法器的,誰的面子也不會給。但他輩分極高,還在地宗掌門含弘光之上。乃是他的師伯,脾氣固執,所以無人能夠管他。而且據說他還是地宗之內最爲熟悉神器地衡之人,上一次山神大鬧四相境,折斷柱峰,搗毀地氣,還是淵無咎請動了任道直前輩來親自使用地衡來恢復四相境的地氣!

此時,在蘭瑤的注視下,那塊寒魄在陸正手心之上轉動不休,漸漸有光彩折射而出,那寒魄慢慢變得越來越晶瑩剔透。看得久了,光彩在臉上閃過,蘭瑤忽然不自覺的微微一笑,心裡莫名流出了快樂之感。她並沒有在意,一心好奇地盯着那精美絕倫的寒魄。但是看着看着,她忽然又覺得心裡涌出一陣悲傷,緊接着又有一股怒意升騰而起,蘭瑤一愣,有些迷迷糊糊地伸手就向那塊寒魄抓去。

但對於陸正來說恰恰相反,他就是悟得多而行的少,煉器之道正合適他去錘鍊一身的法力以及法術變化。而他所用的煉器之道有所不同,並不是普通的天雷或者真火的凝鍊之道,而是以七情心感物。使物自然而解,達到提純和喚醒之效,這便是白衣人師父所教的心煉之法的基礎!

換言之,陸正的凝鍊物性之法,是與物感通爲一。讓材料成爲自己的一部分,然後與之同受七情,如同煉化自己的形神一樣去煉化材料。這種方法自然和其他的凝鍊之道有着極大的不同。無論是真火還是雷法,在煉化天材地寶的時候,總會或多或少對物性有所衝擊和改變,甚至傷及物性,雖然對成器並沒有什麼妨礙,但是卻不如陸正這種辦法是毫無任何觸動,所達到的效果來的自然和玄妙。

陸正察覺其變,回頭衝她沉聲一喝,震動她的元神。蘭瑤頓時清醒了過來,意識到自己剛纔的行爲,頓時羞紅了臉,急得衝陸正道:“你,你用法術捉弄我!”

這提純煉化物性這一步,當然是要建立在清晰感應萬物的基礎之上,最重要的是一份火候。火候過了,不僅難以用來煉器,而且是白白浪費了好材料,火候不足,所成之器有些妙用就施展不出。到底怎麼樣纔算是恰到好處,這可不僅僅是一種經驗積累的問題,更有一層是一種天分。所以修行界有一些修行人雖然修行無法到最終的解脫,但是對於煉器卻十分在行,能夠及人所不及,成就一代宗師,留下種種神妙不可言的法器。

陸正呵呵一笑,心道:“你若是沒有豔羨好奇之心,也不至於被七情所感,不過看在建木之精似乎只是四情之身,只有喜怒悲恐。”但是口中卻道:“這是我在煉器,你自己上來滾看受到了影響,又來怪我!站遠一些,不要太過投入看着,否則會受到影響的。”

不同的材料之間能夠產生怎樣的變化,都不是可以前知的。便需要修行人加以探索,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對於修行境界的超脫雖然不無幫助,但是過於沉浸其中,反而也有了不好的影響。當然這只是對於成就解脫而言,若是目的本身就在於煉器,自然另當別論。這一點倒是跟煉丹之道出奇的相似,有煉器成癡的,自然也有煉丹成迷的。修行之中的宗門師尊在教導弟子的時候。往往都會告誡弟子,勿執一偏而廢解脫之機緣。

除真火和天雷之外,修行人本身的法力對物性也有提純和激發之用,比如風宗的風擊穿隙之術,以及無極宗的水潤冰化之功,雖然沒有那麼直接有效,但是卻別有一種特殊之妙,對於某些特別的天材地寶,還真的需要這些特殊的煉化材料的辦法。

如今的修行界之中,除去道門佛門原本的傳承之器之外,修行界之中公認的一代煉器大師是道門地宗長老任道直前輩,據說他原本修爲可以更高,只是尤其喜歡煉器之道並且可以說是沉溺其中,動不動便離開宗門在修行界和人間的各處走動,收集天材地寶,導致修爲停滯不前,但煉成無數的法器。

一件法器之中蘊含何種妙用,當然離不開法器本身的物性。煉器之道博大精深,除了以物成器之道外,每多加一種材料。產生的變化就有着極大的不同,此外還有器與器之間的合器之道等等等等,不可窮究!

蘭瑤道:“你說這是寒魄,那究竟是什麼,你到底要做什麼法器?”

陸正笑着問道:“怎麼?你想學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可得做我的弟子才行啊!”

蘭瑤當即呸了一聲道:“你做夢,要是我做了你的弟子,豈不是要被你整天欺負。”

陸正搖搖頭道:“只有整天欺負別人的人,才總是擔心其他人欺負自己。”

蘭瑤哼地一聲,陸止一說的可是事實,他可不就是整天其他其他的建木之精嘛,一時無言以對。陸正也沒有繼續取笑,而是專心凝神注意自己手中的寒魄,此時寒魄已經被凝鍊的差不多了,其中雜質盡除,原本散逸的寒氣此時一點兒也不再外泄,被一股法力包裹完全收攏在了寒魄之中。而寒魄本身也已經變化了模樣,再不是原來那種不規則的樣子,而是變成了圓圓的一塊。

第一百零七章 幽幽復冥冥第十四章 猴尾第七十五章 剝盡還復第二十三章 殃雲散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五十章 機謀敗露第十九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十七章 心念力第八章 無面狐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七十三章 氤氳中第二十七章 天地倒懸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六十六章 一夕風雷捲雲起第八十九章 扶精靈兮行於妖第五十五章 來歷第十六章 小神通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願第五十八章 九霄雲動異雷生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一百章 向何方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六十七章 縱情一劍破金剛第五十八章 道海三山第八十六章 夢中那一個第八十六章 由人而妖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二章 陰陽第四十八章 金剛一掌第二十章 天時至第四十章 敗葉終凋零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二十七章 兩難第七十七章 針鋒對第九十二章 萬事或已忘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十二章 行無申命任癲狂第十二章 破鍋第六十四章 亙古一脈稱天巫第十五章 第一壞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五十九章 無知意不誠第九十章 山之靈第二十四章 一見而不疑第二十章 混沌中第七十三章 身殘事缺竟不成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五十章 主爲我第三十七章 天地閉第七章 孰者爲真第九十章 同心第一章 青龍寺第二十七章 朝拜其所宗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六十五章 凜然天意不可違第八章 何莫由斯道第四十二章 小心戒方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惡第九十七章 天道何損補第四十六章 麒麟角第九章 臨機無礙暫施設第六十二章 是敵是友第九十九章 騙子第二十六章 神風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違第四章 疑心第七十八章 但恨爲妖第六十四章 火靈神樹第十四章 猴尾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八十章 太極陣第八十九章 知心第六十八章 明月幽蘭第七章 翠衣女第三十三章 執念堅第八十四章 招提之僧名小心第二十三章 垂象成形賦自然第五十六章 黑甲之謀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二十四章 象帝先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九十二章 正邪之辨第四章 行風大地覺微意第七十七章 針鋒對第八十二章 天地一馬也第七十八章 疾首痛心仍悲憫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四十五章 黑甲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不磨心第九十二章 射御之有道第六十章 紫炎散人第六十七章 你是誰第一章 前塵第三十五章 苦中樂第七十章 生與生第四十三章 聚殲第六十五章 惡謀
第一百零七章 幽幽復冥冥第十四章 猴尾第七十五章 剝盡還復第二十三章 殃雲散第十七章 發而能中節第五十章 機謀敗露第十九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第十七章 心念力第八章 無面狐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七十三章 氤氳中第二十七章 天地倒懸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六十六章 一夕風雷捲雲起第八十九章 扶精靈兮行於妖第五十五章 來歷第十六章 小神通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願第五十八章 九霄雲動異雷生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一百章 向何方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緣山第六十七章 縱情一劍破金剛第五十八章 道海三山第八十六章 夢中那一個第八十六章 由人而妖第十八章 轉生死第二章 陰陽第四十八章 金剛一掌第二十章 天時至第四十章 敗葉終凋零第五十七章 竹林中第二十七章 兩難第七十七章 針鋒對第九十二章 萬事或已忘第六十三章 此是誰家故人物第十二章 行無申命任癲狂第十二章 破鍋第六十四章 亙古一脈稱天巫第十五章 第一壞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五十九章 無知意不誠第九十章 山之靈第二十四章 一見而不疑第二十章 混沌中第七十三章 身殘事缺竟不成第五十七章 長生藤第五十章 主爲我第三十七章 天地閉第七章 孰者爲真第九十章 同心第一章 青龍寺第二十七章 朝拜其所宗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六十五章 凜然天意不可違第八章 何莫由斯道第四十二章 小心戒方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惡第九十七章 天道何損補第四十六章 麒麟角第九章 臨機無礙暫施設第六十二章 是敵是友第九十九章 騙子第二十六章 神風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違第四章 疑心第七十八章 但恨爲妖第六十四章 火靈神樹第十四章 猴尾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八十章 太極陣第八十九章 知心第六十八章 明月幽蘭第七章 翠衣女第三十三章 執念堅第八十四章 招提之僧名小心第二十三章 垂象成形賦自然第五十六章 黑甲之謀第四十章 如何天意重小卒第十八章 明明如月第二十四章 象帝先第六十八章 功德第九十二章 正邪之辨第四章 行風大地覺微意第七十七章 針鋒對第八十二章 天地一馬也第七十八章 疾首痛心仍悲憫第九十章 佛在心頭莫遠求第四十五章 黑甲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不磨心第九十二章 射御之有道第六十章 紫炎散人第六十七章 你是誰第一章 前塵第三十五章 苦中樂第七十章 生與生第四十三章 聚殲第六十五章 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