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話劉曄聽的是一頭霧水,對方的精神天賦是什麼他還真不知道,郭嘉基本上沒有在人前顯露精神天賦的時候,賈詡雖說知道,但是也沒有告知過劉曄,畢竟相較於陳曦,賈詡和劉曄關係不算太深。
之前郭嘉在見到陳曦的舉動就不由得思維朝着另一個角度滑去,畢竟賈詡,李優,荀爽等人都能注意到的陳曦有可能攜世家自保,郭嘉也不是不明白。
說實話,郭嘉很清楚這是一個信任度的問題,劉備不動手的話,陳曦可以輕鬆的將聚在一起的世傢俬奴收拾掉,然後再輕鬆吞掉本土的世家。
劉備一動手的話,陳曦可以直接退回世家一方,然後以陳曦的能力,坐擁五百萬頃的沃土,又有數百萬的人在背後支持,本身又處在距離中原偏遠,不好攻佔的北地,不出意外的話,扛過兩次就能坐看天下風雲了。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估計世家和在場諸人都有自己的猜測,只是雙方都沒有明言。
世家需要的是陳曦走上第二條道路,也就是劉備選擇飛鳥盡良弓藏,那樣自此之後世家數百年再無憂,至於世家內鬥,還真不是問題,他們的祖地還是各處,只是維護長盛不衰的根基在一起。
在場的人則完全不希望陳曦走上第二條路,畢竟要是連陳曦都走上了第二條路,就算李優這種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已經沒有什麼怨言的人。恐怕都會心有慼慼然。
至於劉曄則心思詭異了一點,他的精神天賦能讓他站立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
因而劉曄很清楚陳曦和劉備不可能走到第二條路,但他的責問就是爲了讓陳曦和劉備之間出現一根刺。倒不是爲了離間或者其他,只是劉備和陳曦之間太親密了。
王是孤高的,作爲帝王在必要時應該捨棄一切的東西,殺母留子漢室帝王都曾做過,爲了培養一個適合的繼承人連這種行爲都能做的出來,足可見漢庭的教育。
在劉曄看來劉備一統天下已經是必然了,那麼不管是禪位還是奪權。劉備登上皇位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劉備繼續這麼富有人情味遲早出事。
作爲帝王。太過感情用事對於一個國家,對於百姓都不是什麼好事,無情而公正纔是最適合帝王的心態,老實說滿寵這種鐵面無私。公正無情的人其實是最適合作爲一個帝王的,可惜皇帝只能是劉備,劉曄如是認爲!
對於劉備之前所說的那些超宗越祖,劉曄幾乎已經丟過了腦後,雖說他知道劉備說的是實話,沒有絲毫的作假,但是等到了那個時候,稱帝與否那就已經不是個人的事情了,走到那個時候。後面的推手,不管劉備願不願意都會將之推到那個職位。
至於劉備的意願,在劉曄看來其實並不算太過重要。到了稱帝的時候,就算有誓言束縛,就算有堅定的意志,真的能在一刻止住自己內心的躁動?那可是帝位,千古多少英雄爲之俯首。
在劉備唾手可得的那一刻,真的還能按捺住內心的躁動?至少劉曄不相信。
這大概就是劉曄精神天賦最大的問題吧。雖說站立在了對方的角度,但是思考的人還是他自己。一旦自己否定了對方的可能,那麼判斷就會出錯。
陳曦是知道劉曄的精神天賦,所以他很清楚劉曄知道劉備和自己的心思,基本不可能出現矛盾,而對方依舊那樣,那隻能說劉曄是故意的。
再一深思,陳曦就明白了劉曄是爲什麼如此,這也是一向好脾氣的陳曦這次會不給劉曄面子的原因,對方故意要在自己和劉備之間製造裂痕。
陳曦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一切都需要依附一個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施展出來,他不適合作爲一個君王,他適合去做一個勢力的舵手,讓整個勢力朝着星辰大海揚帆起航。
這也是陳曦最爲惱火的地方,一旦自己和劉備之間出現了裂痕,那麼很多爲了未來的打算就只能擱置了。
一旦劉備因爲信任問題,將腳步停在了中原,那麼陳曦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只能默默地看着歷史淌回曾經的軌跡,不走出中原,那輪迴就會無止盡的運行,遲早會滾回自己的軌跡!
只有生拉硬拽將鼎盛的華夏拖出中原,讓其親眼看到世界的廣大,才能讓其永遠不會再墮入輪迴。
不親眼見識到世界的廣大,不親自和頂級帝國交手,一直固步自封,遲早有一天陳曦留下的一切也會被歷史的浪花浸溼,然後消磨掉。
這是陳曦絕對不能忍受,他從來沒有將匡扶漢室當作終極目標。將中原納入手中,那在他的觀念之中一直都是理所當然,這只是起點,但是這宏大的起點,足夠作爲賈詡,李優,郭嘉,魯肅等人的終點。
可以說這一個時代除了陳曦真是的是志在天下,其他人最多算是志在中原。
眼界決定心態,而現在陳曦覺得該到了攤牌的時候,他需要這些人陪他走出中原,中原的小打小鬧他真的是受夠了,而且因爲某些關係他已經縮手縮腳太多次了。
若非中原人身上流淌着和他一樣的血,有着和他一樣的傳承,有着相同的文化源流,陳曦完全不需要保持的如此溫文爾雅,國境之內的戰爭永遠需要剋制。
賈詡,李優,郭嘉,魯肅,不管怎麼黑,怎麼吹,這些人已經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那一批智者了,但是他們的終點也就是一統天下,最多加上懾服四方,再進一步也就是萬邦來朝了,不可能再多了。
這也就是陳曦一直所說的時代侷限性,這些人的能力可能超過了這個層次,但是他們的眼光卻束縛了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只能展現出這麼多的能力。
現在在劉曄已經出現小動作之後,陳曦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隱瞞下去了,患難與共的時候大家能同心協力是因爲大家都是智者,同樣現在富貴將至,如果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支撐,恐怕內鬥隨時都會降臨。
究其原因,也是因爲他們都是智者,而且都是頂級的智者,知道到什麼時候該轉變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