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方式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比方說西涼鐵騎如果叛亂了,那麼羌騎面對西涼鐵騎的時候,就跟信徒打真神一樣,士氣全無這四個字絕對不是誇張,而是真正的表現。
這也是李傕當初臨走的時候能兩萬人挑翻十幾萬羌人,自身損失在四位數上下的原因,羌人幾乎不敢跟西涼鐵騎動手。
狂信對方而獲得的力量,如何能挑戰這種力量的賜予者,說點簡單的,洗洗睡吧,別想多了,神要打信徒,信徒難道不應該跪着享受神靈的懲罰嗎,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不外乎如此。
華雄現在思考的就是爲什麼會有這個效果,以及爲什麼這個效果在他們變成軍魂的時候沒有得到強化。
當然以華雄的智商肯定是不可能想通的,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華雄能想到別的東西,比方說,天賦能力這種東西其實可以靠糊弄的,我們可以糊弄出一個,就應該能糊弄出第二個。
張濟當年糊弄羌人,最後所有人都信了,然後我們真就有了這個能力,這樣的話,是不是意味着我現在只要糊弄住所有人,還可以有其他的天賦能力?
我想想,神鐵騎缺什麼能力呢?
決定了,就是這個了,鑿穿面前一切阻擋物的能力!
貌似,這個效果曾經的鐵騎是有的,不過管他的,就這個了!
華雄興沖沖的上馬準備去忽悠自己的神鐵騎,不,並非是忽悠,是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堅信這一點,然後讓這一點變成真實!
可華雄不知道的是,他這麼忽悠是完全沒意義的。
當年董卓在涼州時期的西涼鐵騎那纔是真正的違規產品,妥妥的三天賦超級精銳的素質,但是受限於認知才只有兩個天賦。
正因爲當年的鐵騎完全屬於那種違規超綱產品,纔會有李優當年一句話賦予他們軍魂的奇蹟。
雙方的邏輯是這樣的,不是因爲有了李優纔有了奇蹟,而是因爲本身已經抵達了層次,纔有了後面水到渠成,李優只是誘因!
同樣是因爲有這個素質,也纔會有信即爲真這種詭異的效果。
準確的說,當年的鐵騎的狀態完全是受制於腦子,受制於眼界,沒辦法理解第三種天賦,但是由於自身意志,心性,素質的強大,理解不了第三天賦,也可以強行捏造天賦。
反正已經強的不需要邏輯了,就跟現在呂布一樣,強就強,根本沒理由,任何問題只要你夠強,就自然能解決。
理解不了,認知不了,那麼我強行捏一個就是了,就算後者的難度比正常覺醒第三天賦大很多,沒關係,強到能捏出來就是了。
這也是當年鐵騎的屬性三天兩頭修改,顯的非常詭異的原因,他們根據不同的作戰形勢,捏出來過好幾種第三天賦的效果。
諸如“正面和我們剛的,肯定會被我們打穿”這種不講究邏輯,也不講道理的效果。
再比如,“平原上我管你是誰,跟我打的都被我打死了”的這種違規效果。
另外還有“我管你是誰,管你多少人,今天我要剁了你,那就肯定要剁了你”的這種完全是耍賴一樣的強無敵效果。
還有現在已經穩定住的“跟我混的騎兵都有不可認知的加持”這種效果。
嗯,當年的鐵騎在董卓沒墮落之前確實違規的可以,徒手捏第三天賦,而且還是那種看情況隨便捏的類型。
若不是後面董卓墮落了,連帶着鐵騎也墮落了,就鐵騎這種捏天賦的方式,前三種被強行捏出來的可能性極大!
後面董卓跪了,鐵騎也在董卓跪的那段時間墮落了很多,不管是意志心性都有所腐化,基本已從足夠和非人交手退化到人類頂峰。
原本那種上戰場的時候,有必要的情況下,隨時重捏第三天賦效果的能力也因爲意志心性大幅下滑,不再具備了。
不過畢竟底子還在,還具有信即是真的本質,否則的話可能連第三天賦也沒辦法重現了。
因而對於現在已經將潛力消耗的差不多的神鐵騎來說,想要在軍魂的情況下捏出新的天賦已經再無可能了,這畢竟已經不是曾經西涼鐵騎縱橫不敗,受限於認知的時代了。
說點實際的,董卓墮落的那一刻也就意味傳說崩塌,西涼鐵騎的無敵也就此碎裂。
現在的鐵騎本部雖說繼承了曾經素質,但他們的意志總歸和曾經有着些許的差距,這是集體性的差距,也是最本質的差距。
第三天賦從本質上來講都有其唯心的一面,不管是極致丹陽的背水,還是圖拉真軍團的不敗,都是有唯心的一面,三天賦軍團的強悍本質上就是其意志的顯化。
我認爲這一戰不勝則死,那麼就算對手是軍魂軍團率領的數萬精銳,我也能擋住,這便是極致丹陽的第三天賦背水。
我認爲這一戰非勝不可,那麼就算對手是帕提亞的軍魂軍團,就算我的天賦被對方的兩個超精銳消磨,我也能滅了他,這便是圖拉真軍團的不敗。
如果說軍魂軍團是將意志變成了抗拒死亡,變成了其他的奇蹟,那麼三天賦軍團則是將意志貫徹入了自己的天賦,變成了力量本身。
當然這是第一種成就三天賦的方式,第二種則是以現在李傕等人統帥的西涼鐵騎,和已經故去的公孫瓚統御的白馬義從,以及當前高覽所使用的鞠義的練兵之法爲代表的成就三天賦的方式。
至於第三種,則是完全違規的方式,曾經的西涼鐵騎那種算是違規操作,說白了就是強大到超脫了正常人對於天賦的描述,強大到直接去塑造結果,命名什麼的,交給別人就是了。
所以相比於第一種與第二種,後面的那種基本不予以考慮。
第二種方法不需要認知,他們更像是一種掌握,當然鞠義留下的超重步訓練方式和其他兩人還有一定的出入,不過這不重要。
第二種方式稱之爲一體兩面,這種方式的本質在於完善自己軍團的精銳天賦,當然這種真要說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公孫瓚當年因爲打胡人,胡人打不過總是要跑,而胡人一旦散開,公孫瓚就沒辦法全部追上,因而一心想要超高的速度,最後開出了第一個天賦,叫做神速天賦。
這是一種直線快的讓你發瘋的快,快到作爲輕騎兵的白馬都沒辦法駕馭的快,快到加速到極限,那怕是白馬這種輕騎兵撥轉馬頭,都有可能因爲慣性讓馬直接斷頭的快!
等有了御風天賦之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勉強能玩點輕騎兵的技巧了,但是這種技巧性的東西,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白馬的速度。
作爲感受過逐風般急速的白馬,已經不可能忍受減速了,自然第二天賦成了公孫瓚的心病,不過這個時候公孫瓚在草原已經開始了大殺特殺,地圖上但凡能看到的胡人,絕對沒辦法逃脫他的追殺!
順帶一說,那個時候公孫白馬,比現在的趙雲白馬快一半還多,簡單來說,現在的趙雲白馬出現在地平線,全速直線遠離公孫白馬,也會在五分鐘左右被公孫白馬追上,嗯,就是這麼快。
不過太快了,也成了公孫瓚的心病,首先輕騎兵所有的技巧都廢了,人類的反應速度沒辦法跟上了,常規的戰術都基本沒用了。
等將北方胡人砍的再也不敢出現在公孫瓚眼皮底下之後,公孫瓚終於有時間重新調整白馬義從了。
當然公孫瓚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忌諱,白馬義從作爲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輕騎兵,核心就一條,滿足我內心的想法。
因而作爲輕騎兵不僅要快,還要靈巧,跑的快有什麼用,連正常騎兵能玩出來的東西都不敢玩,丟人,所以後面公孫瓚開始強行捏天賦,給神速捏出來了靈巧,這就是敏捷……
給御風捏出來了驅風,這就是周遭掌控。
至於趙雲的白馬,天賦是敏捷和驅風,然而趙雲的敏捷天賦是來自於自己的認知,並非是公孫瓚那種先上了神速,後拐到靈巧,形成的敏捷這一外在表現,雖說是一系天賦,但兩者有很大不同。
公孫的敏捷天賦是表現形勢,本質不是,而趙雲的話,他的敏捷天賦,本質就是敏捷,這是雙方白馬義從最大的不同。
至於公孫瓚在解決了雙天賦問題之後,所需求的最後一天賦,則是身隨意動,當然界橋之戰是白馬義從第三天賦最後一次誕生的機會,打贏了先登,白馬義從就會覺醒。
這個天賦對於絕大多數的軍團來說沒有意義,但是對於完成前兩個天賦的白馬義從,覺醒了這一天賦之後,他們就不存在任何剋制了。
百米一秒的白馬匹配上足以駕馭這種速度的反應,他們用馬刀就能抵擋箭雨了,在這等高速度下尚且能完成技巧的白馬,近戰對於他們已經不再是任何的問題。
那種極限反應,讓他們用武器就足以格擋所有近戰時敵人的攻擊了,因而這種第三天賦也可以被稱爲零時閃避,零時格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