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陳曦不解的看着蔡琰,蔡琰心情好不好他還是能分辨出來的,這是突然心情又不好了?
“我給了她,我就家宅不寧了。”陳曦嘴角抽搐的說道。
“問題是你給了我,怕就不光是家宅不寧了。”蔡琰扶額像是看傻子一樣看着陳曦,“你自己收着吧。”
蔡琰終於確定,陳曦有時候真的是做事情的時候沒有過腦子。
“我收着,遲早會被我妻子發現,到時候她們問我這是寫給誰的,我怎麼辦?”陳曦頓時感覺到頭大了三圈。
ωwш ◆ttКan ◆C○
蔡琰這個時候時候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你陳子川能不能動動腦子想想自己之前寫了什麼。
洛神賦是吧,讓我蔡琰幫你寫,我就不說了,就當你指使我蔡琰多年,習慣了,我也懶得說這些事情了,不就是幫你寫情書嗎?內容還是你的內容,我只是幫你書寫下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至於說不爽什麼的,蔡琰承認自己再寫第一小節的時候是有的,畢竟是當着全體所有人給甄宓寫情書,結果寫的人是自己,蔡琰覺得自己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黴了,不過畢竟之前答應了,寫就寫吧。
然而從第二小節一開始蔡琰就發現不對,你陳子川有毒吧,這是對着我寫的吧,看看你家甄宓穿的是什麼衣服,再看看我穿的是什麼衣服,別盯着我寫,行不行?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蔡琰的服裝,蔡琰穿的是曲裾深衣,甄宓穿的是宮裝,流風迴雪本身就是描寫衣袖,宮裝雖說也是廣袖,但宮裝重威儀,是玩不出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反倒是蔡琰的曲裾深衣在跳舞的時候能玩出來輕雲蔽月和流風迴雪,而宮裝的甄宓不管怎麼折騰都不可能這般。
這也是蔡琰順着洛神賦寫第二小節時,面露嗔怒卻不知該作什麼神色的原因,畢竟在蔡琰看來這是陳曦的即興之作,很自然的就會在裡面找尋相對於的內容,結果對應到了自己身上。
不過還好過,寫寫衣衫之後,就轉走開始寫容顏儀態,這一方面就不存在什麼大問題了,畢竟是文字描述想着甄宓的話,這也就是甄宓了,更何況比容顏,蔡琰也覺得貌似和甄宓挺符合的。
當然不爽還是有的,當着一個美女的面誇另一個美女,而且還是可勁的誇,這作死程度已經可謂是高到了無可超越的程度了。
也就是蔡琰心態好,雖說對比着陳曦的內容,想着自己和甄宓,確實有些煩悶,但相比於之前因爲陳曦對着自己寫未婚妻而生出來嗔怒,現在的情況至少不那麼尷尬了。
這是後面蔡琰開始正式品評陳曦所書寫的洛神賦的重要原因,而品評之後不得不感慨確實寫的非常之好,怕是到後世,這一篇長賦會力壓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千古傳唱。
不得不說蔡琰的評價非常正確,如果洛神賦真的是寫給甄宓的情詩,那恐怕真就屬於愛情詩之中無可超越的巔峰了,吹到爆都沒有任何的問題,而且真正可以達到秒天秒地秒空氣那種無敵級別。
然而事實上這並不是愛情詩,不過那是曾經,換成現在的話,毫無疑問,這就是愛情詩了,陳曦寫給甄宓的愛情詩。
可以說在第三小節之前,蔡琰一邊書寫,一邊品評,雖說對於幾句儀容的描寫還是有點不滿,但也不得不佩服陳曦的才華,這篇賦寫的確實是非常之華美,討甄宓歡心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基本上此篇一出,曹孟德那羣人就算是一時超常發揮,也就最多是各有勝場。
甚至後面的小節不掉水平,這一場曹操等人就別想翻盤了。
可問題就出在後面的第三小節,如果說第二個小節,在蔡琰看來只是調戲了自己兩句,拿自己寫甄宓的話,那麼第三小節,蔡琰確定這賦徹底徹底變味了。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實際上在寫這句話的時候蔡琰已經心亂如麻了,陳曦這個混賬在當面調戲自己。
因爲相比於第二小節那種還能勉強代入甄宓的情況,第三小節反倒是蔡琰自己代入神女完全契合,這麼一來倒推回去,蔡琰已經有些頭暈目眩了,第二節儀容反過來放在自己身上也非常合適……
感情我現在寫的情書是給我自己準備的,蔡琰的思維已經有些混亂了,然而陳曦這個時候根本沒明白自己搞了什麼事情,繼續開始第四小節,蔡琰整個人已經進入了恍惚。
之後第四小節寫反應,第五小節寫寄託,第六小節寫思念。
可以說一個小節比一個小節寫的好,以至於到第六小節寫完的時候,蔡琰已經確定這篇寫情的賦,怕是千古難有人超越了。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賦明着寫的是甄宓,而暗着寫自己,蔡琰對於陳曦也是佩服的不能再佩服了,這種作死的方式,真當人眼瞎嗎?
這也是寫完之後,陳曦猖狂的表示要打死那羣智障的時候,蔡琰帶着恍惚看着陳曦,這篇賦不能視於人啊,如果今天這篇賦不是她蔡昭姬在場,不是她蔡昭姬所寫,那麼陳曦還能說是給甄宓寫的情詩。
可現在蔡琰在場,在場這些人又不瞎,文豪級別的有好幾個,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首賦是寫給誰的!
真以爲以洛水宓妃開頭就是寫給甄宓的,其實是寫給蔡琰的!
因而蔡琰聽陳曦說是要拿這個參賽,不管陳曦心有多大,蔡琰自己的臉皮先有些掛不住,直接一擊刺中陳曦要害。
然而腦回路還沒有清楚的陳曦根本沒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爲什麼不能發,直接表示這篇賦送給蔡琰作爲收藏了,蔡琰只感覺心中一悶,我信了你陳子川的邪。
這東西落在蔡琰和甄宓手上都會有麻煩,尤其是落在蔡琰手上,若是某一天甄宓知道了,八成甄宓得氣哭,好啊,給我寫情詩,讓蔡昭姬代寫也就算了,寫着寫着開始撩蔡昭姬,我在你心中就這地位?
反倒是換個時間給甄宓的話,就算是不改,一般也沒有人能看出來,畢竟其他時候不像現在這麼明顯,就算有人有所聯想,也不會認爲陳曦膽大到給自己未婚妻的賦,其實是寫的別的女子。
哪怕是從第三小節開始有點走偏,但也可以用陳曦寄情於甄宓來解釋,只要蔡昭姬沒在場,這篇賦說是寫甄宓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唯有蔡琰真在場的時候,且這篇賦沒有敲定寄託的女子是誰的時候,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寫的是誰。
因而這篇賦蔡琰基本確定是明寫甄宓,實寫自己,自然是有些心慌意亂,不敢視之於人。
“陳子川,你的腦子呢?”蔡琰被陳曦的腦回路終於給氣到了,一直以來清冷平淡的神態也終於難以保持。
“哈,我腦子很好啊。”陳曦不解的看着蔡琰說道。
“是啊,是啊,腦子很好。”蔡琰勉力收起自己的嗔怒之色,儘可能的平復心態,看着陳曦一字一頓的說道。
“喂喂喂,這麼大氣,我今天沒惹你吧。”陳曦趕緊裝死,希望蔡琰饒過自己,雖說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蔡琰的神色和正常有很大的不同,承認錯誤什麼的絕對是最正確的方式。
“你,再寫一篇賦,不管好壞,再寫一篇。”蔡琰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煩躁,恍惚,以及嗔怒全部收斂起來,再一次變成了正常的平淡清冷之色,然後指着陳曦說道,“之前那篇賦的問題,回頭我在你跟你好好談談!”
陳曦聞言連連點頭,如同小雞啄米,反正先應付過去再說,至於說再寫一篇什麼的,頭大啊,根本來不及好吧。
“寫不出來啊!”陳曦隔了一會兒苦笑着說道。
“算了,我幫你寫一篇應付一下……”蔡琰也算是被陳曦氣死了,畢竟自己之前動筆了那麼久,結果沒拿出詩作的話,肯定會有人要懷疑的,自己在文壇的位置太高,看得人也多啊,不動筆也就罷了,動筆了自然就會有人好奇。
哪怕是蔡琰承認自己只是幫陳曦代筆,但好歹也需要拿出來一個像樣的東西。
“嗯,靠你了。”陳曦非常誠懇的說道。
“……”蔡琰不滿的橫了一眼陳曦,然後快速下筆,“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敘事詩?”陳曦好奇的詢問道。
“急切之下只能寫簡單的,歌功頌德一下算了。”蔡琰以一種敷衍的語氣說道,哪怕是按捺下了內心的煩躁,蔡琰其實還有些恍惚,因而要寫難度非常高的詩詞,現在的心態完全做不到,只能簡單點了。
“歌功頌德?”陳曦嘴角抽搐了一下,“這個還是算了吧,寫點別的,居安思危之類的都比這個好吧。”
“你說的倒是容易,其他的時候倒還罷了,現在我寫不出來。”蔡琰橫了一眼陳曦,面上再一次出現了沒有壓下去的慍怒之色。
“呃,要不我來說,你來寫。”陳曦說完之後,想起來一個應景的玩意,在場這羣傢伙十有八九都是歌功頌德,標新立異一下的話,說不定能出其不意啊。
這麼一想的話,陳曦已經滿腦子的奇怪想法,畢竟真要說的話,確實沒有什麼好怕的了,自己改的話,可能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有蔡琰的話,唔,我今天要逆天了!
“之前你不說不能寫了嗎?”蔡琰停筆,寫這種沒啥意思的普通作品她本身也是不太願意的,沒有感情傾注,靠着她的筆力雖說也能寫出來糊弄人的玩意兒,但是本質上也就那回事了。
“唔,只是急切之間寫不好,有你修改一下的話,應該問題不大。”陳曦摸了摸下巴說道,“韻律有些問題,你應該能改好吧。”
“如果只是韻律的問題,我這邊直接能改好。”蔡琰清冷的眸子瞟過陳曦,眼見陳曦點頭,直接將寫了一截的詩篇收了起來,準備回頭帶到惜字塔燒掉。
不同於元朝之後,在元朝之前,紙,尤其是帶字的紙在中原人的觀念之中自帶神聖和高貴,所以就算是寫錯了字的紙,無用的廢紙,當然簡書也是同樣,只要是帶字的玩意兒,要處理都必須要燒掉。
爲此還建立了一些專業燒這些東西的地方,比方說惜字塔,就是專業燒掉這些東西的建築。
自然蔡琰收起帛書也是準備將這份寫了一半的東西燒掉,至於說袖子之中收起來的洛神賦,蔡琰在想起惜字塔的時候,也曾想過將之燒掉,但只是動心了一瞬間,便熄滅掉了,這種千古名篇,到時候就蓋上陳曦的印綬帶到自己的墳墓之中吧。
至於千年之後其他人怎麼看這一詩篇,蔡琰並不願意去想,只是這般華麗之賦,若是不見他人之眼,不能留在史冊之中,蔡琰也覺得實在是有些對不起陳曦的才華。
等到蔡琰收了自己的詩篇,換了另一張紙鋪平之後,陳曦已經將內容全部記了起來,沉吟了一下,“這裡是甘泉宮啊,這麼說的話,腳下也就是曾經的阿房宮了。”
“是啊。”蔡琰帶着些許的感懷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就叫阿房宮賦。”陳曦笑了笑說道,“相比於歌功頌德,我還是喜歡澆冷水,而且以我現在的情況,誰也不能說我吧。”
蔡琰聞言只是橫了一眼陳曦,“現在誰也不能說你,更何況文以載道,沒人會因爲你寫了什麼,或者說了什麼而收拾你,最多是因爲你的文章而思考你的想法。”
“靠你了啊,昭姬,我可不想家宅不寧。”陳曦一臉惆悵的說道,蔡琰當即皺了皺眉頭,略有不滿的準備開口,她現在也煩躁着呢,然而不等她開口,陳曦輕聲敘述道,“六王畢,四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