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厚臉皮

089、厚臉皮

089、厚臉皮

這日的下午,東方深深剛好沒課,於是我們勤奮的女主懷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心情到圖書館裡看資料去了,畢竟吧,東方深深一直都有打算着早一年修滿學分就早一年畢業,她也就可以徹底解放了。

話說提到水化大學的圖書館,就不得不提一下圖書館的歷史了,那可真不是普通的牛啊,連東方深深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真是讓所有華夏學子都要膜拜之,不爲別的,就爲它的藏書量,真真說它是書海都不爲過啊……

1911年建立水化學堂。

1912年水化學堂改建爲水化學校,正式建立了小規模的圖書室,稱水化學校圖書室。

1919年3月圖書室獨立館舍(現老館東部)落成,建築面積2114平方米,遷入新館舍的同時,更名爲水化學校圖書館。

1928年學校改爲國立水化大學後,圖書經費驟增,館藏逐年大量增加,館舍不敷使用,乃於1930年3月開工擴建館舍(即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於1931年11月竣工,館舍面積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書30萬冊,閱覽座位700餘席。大學成立後,建立了圖書館委員會作爲學校的常設委員會之一。同時,各院、系也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圖書室。

1935年10月至1936年9月,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教授任圖書館委員會主席兼代圖書館主任。至抗戰前夕,館藏書刊已極爲豐富,計36萬餘冊。

1937年‘七、七‘事變後,水化大學被迫南遷。

1938年4月,水化大學、京城大學和開南大學在日月城建立了國立南西聯合大學。

水化大學圖書館運抵日月城的書刊23000餘冊。在運抵過程中,暫存慶重北碚的1萬餘冊圖書遭侏儒隊轟炸,損失慘重,僅燼餘3千餘冊。

抗侏儒戰爭勝利後,水化大學遷回京城水化園。

1946年水化大學覆校時,水化大學的圖書館已面目全非。

抗侏儒戰爭期間,侏儒軍以水化大學圖書館爲外科病房,書庫爲手術室及藥庫。

這期間所有水化大學圖書館的藏書損失達17萬5千餘冊。

到解放前夕,水化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僅有41萬餘冊。

1948年12月15日,隨着水化大學的解放,水化大學的圖書館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1952年華夏國教育體制改革,水化大學由一所綜合性大學調整爲工科大學,所有文、理科及一部分工程技術院、系被調整到其他院校,相關圖書資料也被調撥出去,至1958年共向外校調撥圖書18萬餘冊。

但所幸的是水化大學圖書館的藏書裡有30萬冊珍貴古籍善本及甲骨文、青銅器等一批珍貴文物,在時任校長的蔣翔南指示下被保留了下來。

爲適應院系調整後水化大學成爲一所多科性工程大學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圖書館對館藏結構進行調整和改造,重點採集工科類圖書。

同時積極採集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以及進步文藝作品。

1966年水化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已發展到135萬餘冊。

十年‘文革‘中,圖書經費大大壓縮,許多珍貴書刊停購,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萬幸的是,由於全校廣大師生員工和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盡力保護,使既有館藏沒有受到大的損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教育戰線撥亂反正,迅速發展。

水化大學自7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學科調整,逐漸恢復理科、文科等院系,重新擴展成爲一所綜合性大學。

隨着水化大學學科佈局的調整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圖書館館藏的種類和數量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至1990年已達250萬冊(件)。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水化大學圖書館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

1991年9月,由香港邵夫逸先生捐資和華夏國教委撥款興建的新館落成,後被命名爲‘夫逸館‘。

新館由水化大學關鄴肇院士設計,與老館渾然一體,曾多次獲國家各類優秀建築獎。

新館建成後水化大學的圖書館館舍總面積達27820平方米,閱覽座位2800餘席。進入九十年代,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逐步建立起比較先進、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先後引進了ILIS、INNOPAC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通過網絡提供館藏華外文圖書和期刊目錄的公共查詢、館內業務工作如採購、編目、期刊管理以及流通等業務均在INNOPAC管理下進行;還建立了光盤網絡查詢系統,通過校園網爲全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檢索服務。

自1998年以來,水化大學圖書館在繼續增加印刷型館藏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子資源,已形成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文獻爲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文獻,包括中外文圖書、期刊和報紙合訂本、音像製品以及計算機文檔等在內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

至2009年底,館藏總量約有376萬冊(件),文摘索引類二次文獻已基本覆蓋學校現有學科,中、外文學術性全文電子期刊逾48000種。

到目前爲止,水化大學圖書館有寬敞明亮的閱覽室13個,設置閱覽座位1570餘個,每週開放時間105小時,實行開放式借閱一體化服務,爲師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環境。圖書館爲學校校園網的三個核心交換結點之一,有良好的網絡應用環境。普通閱覽室配備了大量的網絡端口和計算機終端,大部分公共區域都可以無線上網。

學生和讀者在這裡可以很方便地查詢館藏信息、使用各類專業數據庫等。

水化大學圖書館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學校師生可以在校園網上的任意客戶端自由訪問各種數據庫資源或自行預約和續借圖書。

隨着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信息參考諮詢工作日益活躍,水化大學圖書館開設了多種信息素質教育課程,爲學校師生提供各種電子資源和其他類型的培訓。

實行學科館員制度,密切與各院系的聯繫,針對師生教學、科研的需求主動開展服務工作。

設立信息服務中心,承辦課題查新、論文諮詢、代檢代查等服務。

水化大學的師生還可以通過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從國內、外圖書館獲得本館沒有的信息資源。

自1999年以來,水化大學學校裡又相繼建立了人文學院分館、經管學院分館、法學院分館、建築學院分館、美術學院分館等專業分館。

這些分館的館藏均實現了與學校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的對接,在統一的平臺上爲讀者提供服務。

近年來,水化大學的圖書館還開展了多項數字圖書館課題研究。

緊隨着水化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水化大學圖書館正向着建設研究型、數字化和開放文明的現代化圖書館的目標不斷前進。

話說東方深深在修真以前,從來就沒想過有一天她也能安靜的坐在寬敞明亮的水化大學圖書館裡悠閒的看着書,畢竟她從小讀書的成績都是不上不下的在中游吊着,那樣的成績想要考上高中都是勉勉強強的,更不要說考上大學了,而像水化大學這麼一家華夏國第一學府的高校就更更不可能的事了。

打從東方深深進入水化大學的第一天起,她就不只一次的會想到如果她的父母還在世就好了,看着她考進了許多華夏學子夢想中的最高學府,父母該多高興啊,可惜逝者已矣,她也只能是在每夜夢迴的時候隨便幻想一下而已。

翻着手中的華夏古代史,東方深深思緒開始飄渺了起來,有時好像想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嘴角偶爾會往上勾,有時又會不屑的撇撇嘴。

原來東方深深想到她高考出分數的那天,她就讀的龍城市第九中學的公佈欄裡熱烈的拉起了一排鮮紅打底奶白字體的宣傳大字。

橫條裡的內容裡概括意思就是九中出了個考上華夏第一學府水化大學的高材生,而這個高材生的名字用又大又醒目的字體標了出來,整個橫條高掛九中最高教學樓,九中外的馬路來往車輛都能看得見,所以,東方深深又出名了,這回比上一回考得箇中考狀元還要廣爲人知。

怎麼說呢,就連東方深深那些子已經斷絕關係的所謂前親戚們都驚動了,紛紛打電話過來和東方深深恭喜套近乎。

這起子人大概醒過神來了,東方深深往後就是個會有大出息的後輩,所以誇起東方深深來那是好像好話不要錢的一樣全往東方深深身上套,彷彿要把十幾年來沒給東方深深一句的好話全一次性說完一樣,東方深深對着這些煩人惱煩的電話,最後的處理結果就是直接掛斷之。

這樣處理的結果就是沒過幾天,東方深深就收到了N個原來柳北小區的鄰居們打來的電話,說是她的原爺爺奶奶伯伯姑姑之類的親戚一個個都上她家敲門呢,不過因爲東方深深不在,又不肯接他們電話,只能灰溜溜的走了,東方深深聽到後覺得非常諷刺,現在知道巴結了?早幹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