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

“大楚興,陳勝王!”

“各個諸侯殘暴不仁,壓榨百姓,肆意殺戮,我等興王師,替天行道,張大楚國!”

汝水流域,農民軍首領陳勝發動農民起義,煽動民心,不堪戰亂和剝削的農民紛紛加入陳勝的隊伍,以至於陳勝的隊伍不斷壯大,發展至幾萬人,建立張楚國。

汝水流域的各個勢力無不驚慌失措,生怕陳勝的農民起義波及自己的地盤,立即派兵鎮壓陳勝,結果反而被陳勝擊敗。

陳勝連續攻破多座村鎮,大舉報復,處死各地領主,讓汝水流域的局勢更加混亂。

其中一座一級鎮子被陳勝的起義軍攻破,火勢蔓延,黑煙滾滾。

這座鎮子的領主是晚明的一個王爺,帶着一隊明軍起家,建立鎮子。

這個明朝王爺本來想要勵精圖治,成就祖先朱元璋的霸業,但他終究不是那塊料,領地升級至鎮子之後,開始貪圖享樂,於是強搶民女,搜刮民脂民膏,將田賦提升至八成,導致民不聊生。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明朝王爺的家丁也狗仗人勢,肆意鞭撻平民,引起民憤。

鎮子裡受到壓迫的百姓紛紛加入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與之一起攻打縣衙。

明朝王爺的家丁被憤怒的平民亂棍打死,而體型臃腫的王爺像是死豬一樣被百姓從縣衙拖出來,點了天燈,油脂遍地。

陳勝來到箭塔上,俯視整座鎮子。

“吳廣,還記得我們說過的話?”

“當然記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今後我爲王,你爲假王,我們合力取得天下。這一次,我們不能重蹈覆轍。我真正信任之人,只有你了。”

陳勝轉身看向身後的吳廣。

沒有吳廣相助,陳勝無法走到這一步。

王鳳混入陳勝的農民起義軍之中,在此戰奮勇作戰,斬殺四人,被提拔爲伍長。

然而,混入陳勝起義軍的王鳳憂心忡忡。

如果汝水一帶爆發普通的農民起義也就算了,但這次農民起義的首領是陳勝、吳廣。

陳勝、吳廣發動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是歷朝歷代農民起義軍首領效仿的對象,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打破了七國貴族的壟斷地位,令無數貴族懼怕。

陳勝在汝水建立張楚國,勢必會影響到王鳳鎮守的石鎮,因此王鳳專門混入陳勝的部衆之中,探查陳勝的虛實。

陳勝在攻陷這座鎮子之後,已經擁有人口十幾萬,已經足以威脅伊水縣,甚至威脅到了洛陽盆地。

伊水縣只有三萬人口,相比於陳勝的十幾萬人口,處於劣勢。

陳勝、吳廣擅長煽動人心,沿途村鎮百姓紛紛加入陳勝的起義軍,陳勝從幾千人口迅速擴張至十幾萬人口的大勢力,也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

民心越低的地方,越容易受到陳勝吳廣的天賦影響,讓陳勝吳廣迅速壯大勢力。

汝水一帶,幾十個領主大打出手,卻始終沒能決出勝負。

爲了籌集打仗需要的糧草,一些武將直接搶掠平民的口糧,導致汝水流域的平民哀聲怨道。

本來陳勝勢力已經被晚唐的一個節度使擊敗,結果陳勝利用民心,發動大規模農民起義,反敗爲勝,殺死了唐朝節度使,又殺一個晚明的王爺,成爲汝水流域的大勢力之一。

不僅如此,陳勝建立張楚國之後,農民起義軍開始向其他勢力進軍。

“此事,必須儘快稟報主公,否則會釀成大禍。”

王鳳也是農民起義軍首領,知道農民起義如火如荼,不盡快遏制陳勝擴張,那麼夏鎮勢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汝水附近的其他勢力,也開始結成同盟,共同鎮壓陳勝吳廣的起義軍。

汝水沒有因爲陳勝起義而恢復平靜,反而陷入更大規模的戰亂。

在汝水爆發的陳勝起義傳到張華這裡時,張華正忙着帶領百官組織農民搶收糧食。

“陳勝、吳廣出現在汝水,建立張楚國,在幾次征戰之後,張楚國的人口已經增至十餘萬。張楚國,不容小覷。”

張華得知汝水爆發農民起義,也認爲汝水一帶的諸侯對平民的壓榨太狠了,因此纔會爆發這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陳勝和吳廣統帥兵馬的能力不強,但是他們擁有煽動人心的天賦,如果陳勝建立的張楚國快速擴張,那麼對張華也是一個威脅。

夏鎮的平民將張華當做是神仙轉世,民心達到了驚人的97點。

由於張華深得民心,哪怕此時此刻陳勝、吳廣突然出現在夏鎮,夏鎮的平民也不會受到他們的天賦煽動。

不過其他各鎮的平民就不好說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滿意張華的統治。

“讓王鳳繼續在陳勝的農民軍之中擔任細作,石鎮兵馬,改由蔣欽前去統領。”

張華安排王鳳加入陳勝的農民起義軍,監視陳勝勢力的一舉一動。

王鳳本身就是綠林好漢,最適合打入起義軍內部。

如果陳勝只是攻打汝水流域的勢力,那麼大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張華坐山觀虎鬥。

但要是陳勝、吳廣攻打洛陽,那麼張華不得不出手擊潰這支農民軍。

“我們佔據河洛,今後是出虎牢關,攻打關東。還是西進秦川,攻略關中?”

“又或者,北渡黃河,攻取河北之地?南過伏牛山,取南陽?”

張華召集陳宮、李績、范仲淹幾個智囊,開始確立下一個攻略目標。

陳宮說道:“得關中者,可得天下,因此,先取八百里秦川。”

范仲淹附和:“我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尚且不嚴重,土壤肥沃,樹林衆多。佔據關中,進可攻,退可守。現在關中有大大小小几百個勢力,趁着關中大亂,不如先取關中。否則,一旦有雄才大略者,統一關中,必成大患。”

李績點頭,基本上認可二人的見解:“至於關東,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必急於攻取。要是有變動,主公可伺機而動。”

“那麼接下來是要攻略秦川了?”

張華見衆人決定先取關中平原,於是將視線轉移到關中。

據說,關中平原勢力衆多,各個勢力瘋狂修建塢堡自保,因此關中平原隨地可見堅固的塢堡。基本上,每隔十里,至少有一座塢堡。

如果要攻略關中,首當其衝的莫過於擋住了秦川入口的袁術勢力。

決定戰略方向之後,張華繼續招兵買馬,準備攻略關中。

陳宮、李績、范仲淹選擇攻略關中的原因主要在於秦川有衆多勢力混戰,應當在誕生霸主之前,儘快攻打,否則關中勢力會成爲洛陽最大的威脅。

張華開始派出細作,對袁術勢力進行滲透,袁術勢力的馬商也被張華收買,爲張華提供情報。

張華利用這些商人充當急先鋒,探查虛實。

只要利益足夠,商人就會甘心效力。

不只是袁術勢力,張華還派出商人,前去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進行探查,以及前去黃河以北的太行山一帶探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周圍的勢力陸續進入張華的視線。

西邊是袁術的大仲,東邊是努爾哈赤的大金,東南是陳勝、吳廣的張楚。

對於黃河以北的勢力,張華還一無所知。

在孟津以北,相當於漢朝的河內郡。

河內郡位於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呈西南-東北走向。

前去黃河以北探查的商人返回,帶回來張華關心的消息。

“孫策竟然在黃河北岸建立了一個勢力?”

張華從回來的商人那裡獲悉東吳孫策就在黃河以北,暗暗吃驚。

根據商人探查的情報,孫策在黃河以北建立河陽鎮,已經是二級鎮子,領地有人口三十萬,騎兵九千,正在與一個蒙古武將建立的勢力大戰。雙方已經交戰幾十次,互有勝負。

這個蒙古武將建立的勢力也足夠頑強,竟然與有江東小霸王之稱的孫策打的有來有回,而且此人還執掌蒙古帝國最強兵種——怯薛軍。

怯薛軍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禁衛軍,在那個時代幾乎無敵。

除了孫策、蒙古武將,太行山南邊還有林立的其他勢力,絕不只是孫策、蒙古武將二人。

張華獲悉這個消息,立即召集陳宮、李績、范仲淹等謀士。

陳宮是東漢謀士,李績是唐朝武將,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們都活躍在蒙古人崛起之前,因此不知道蒙古帝國的恐怖。

“巔峰時期的蒙古人,比起巔峰時期的匈奴、突厥、契丹,還要強盛。”

張華這麼一解釋,陳宮、李績、范仲淹大概可以想象巔峰時期的蒙古帝國大概如何。

蒙古帝國畢竟是第一個從西伯利亞打到東歐,還征服中原,遠征東瀛、爪哇,影響了世界歷史的帝國。

“還好與孫策交鋒的蒙古武將不是成吉思汗,否則來自黃河以北的壓力,將會空前。”

張華不怎麼願意與成吉思汗交鋒。

萬一成吉思汗帶着蒙古帝國的開國武將和怯薛軍穿越過來,搞不好張華的領地都會被攻陷。

以怯薛軍覺醒的天賦,給鐵木真幾千怯薛軍,張華用幾萬人也幹不過。

因此,吞併周圍弱小的勢力,不斷壯大實力,再與鐵木真等人決一死戰,這纔是唯一的取勝之道。

“主公可曾想過,以孫策在江東羣臣中的影響力,一旦他召回蔣欽、周泰、孫尚香、顧雍等人,又會如何?”

李績指出一個嚴重的問題。

孫尚香的江東派系,在張華勢力內部,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孫策在江東武將之中,擁有數一數二的影響力。

只要孫策願意,蔣欽、周泰、顧雍都有可能渡河,前去投靠孫策。

孫尚香是孫策的妹妹,自然不用多說了。

“因此,主公需要與孫策交好,最好與之聯姻,迎娶孫尚香,結成秦晉之好。如此一來,蔣欽、周泰、顧雍,也有理由留下,爲主公效力。”

李績不愧是瓦崗寨的軍師,分析鞭辟入裡,不用張華自己分析,已經爲張華指出解決之道。

各個勢力相互嫁女兒、嫁妹妹,讓同盟變得牢不可破。

這就是政治聯姻大行其道的原因。

當然,政治聯姻其實也不怎麼可靠,只要利益受損,該背刺的時候,還是會背刺。

至少,政治聯姻比口頭盟約要可靠那麼一點點。

張華心想,如果娶了孫尚香,那麼孫策不是成了自己的大舅子?

陳宮說道:“僅僅聯姻,還是不可靠。”

“公臺有何高見?”

“主公應當坐山觀虎鬥,慫恿孫策與蒙古人爭鬥,兩敗俱傷,再揮師北上,吞併孫策,到時,主公可人地兩得。”

陳宮比李績更狠。

范仲淹插話:“如此計策,前提還是要聯姻。這樣一來,到時出師有名。”

三個謀士你一言,我一語,便把孫策給安排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而三個一流謀士,不只是一個諸葛亮。

看來自己還要對待孫尚香好一些。

但花木蘭那邊,又該如何解釋?

張華不禁頭疼。

梁紅玉的父親還將梁紅玉託孤給自己,自己真的能應付的過來嗎?

現在張華要處理七縣五十七萬人口的內政,日理萬機,還要考慮和孫策勢力聯姻之事。

“不論如何,派遣使節,渡過黃河,向孫策示好。”

張華派遣使節,攜帶絲綢、糧草,贈與孫策勢力。

交好孫策,讓孫策阻擋太行山周圍的勢力,減緩這些勢力對洛陽盆地的威脅,對張華勢力而言,有利無害。

張華勢力還有蔣欽、周泰、顧雍等江東文臣武將,與孫策結盟,他們也不好回到孫策勢力。

更重要的是孫尚香的態度。

張華與幾個謀士確定對待孫策的外交策略之後,又令人去買來一批絲綢、玉器、飾品,送給孫尚香。

爲了結交孫策,讓孫策與蒙古人死戰,張華決定攻略孫尚香,間接攻略孫策。

“這些東西,當真是你送給我的?”

孫尚香見張華贈予自己一批禮物,不敢置信。

一直以來,張華都無視了孫尚香,動不動要關孫尚香小黑屋,結果現在卻像是變了一個人,第一次送給孫尚香禮物。

“這是自然。”

“那我就勉爲其難地收下吧。”

孫尚香臉上隱藏不住開心,不但打聽到了兄長孫策的消息,而且張華也像是開竅了一般。

張華仔細打量孫尚香,孫尚香出落的亭亭玉立,嬌豔動人,只是平時她打打殺殺,反而讓人忽視孫尚香本身的姿色。

現在孫尚香年紀還較小,再過兩三年,估計會更加風華絕代。

花木蘭看到孫尚香有張華贈送的禮物,不免有些失落。

柳如是則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柳如是隻是侍女,不敢奢望可以獲得這種待遇。

住入縣衙後院的梁紅玉,心情複雜。

她的內心,多少也希望可以獲得張華贈送的禮物。

“咳咳,你們也有份。”

張華輕咳兩聲,厚着臉皮,也給花木蘭、梁紅玉、柳如是備了禮物。

這下一來,花木蘭、梁紅玉冰釋前嫌,喜逐顏開。

她們倒不在意禮物數量多少,而是在於張華的心裡是否有她們的位置。

柳如是更是心如小鹿亂撞。

柳如是的身份是侍女,本來不奢望有這種待遇,但張華沒有忘記她的份,那麼以後自己是否有機會翻身,成爲妾室?

柳如是不禁浮想翩翩。

張華見衆女在挑選禮物,內心淚流滿面。

爲了討好孫尚香,又不讓其他諸女失落,着實讓張華破費了不少。

這點花費,將來要從孫策那裡加倍壓榨回來。

張華心裡暗道。

黃河以北的河陽鎮,孫策與蒙古人惡戰數十日,雙方疲憊,誰也消滅不了誰,於是各自罷兵,等待收割糧食之後,再決一死戰。

呂範返回孫策勢力,向孫策描述自己在夏鎮的見聞。

“此人盡佔河洛,人口估計不下五十萬。如果可以善待吾妹,她留在河洛也無妨。”

“伯符,依我來看,等擊敗太行山以南的蒙古人,我們可以與河洛的張華結盟,穩住黃河以南,而我們橫掃黃河以北。”

“我的看法與你一致。等我擊敗怯薛軍,帶兵南下孟津,與這個張華會盟。要是他敢欺負吾妹,我定要攻滅他的勢力,將其凌遲至死。”

孫策眼神發狠,他可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比孫權還狠。

在吳郡有影響力的術士于吉,孫策說殺就殺了。

孫尚香是孫策偏愛的妹妹,要是孫尚香出事,孫策估計與張華反目成仇,不死不休。

孫策作爲猛將,連蒙古帝國的怯薛軍也沒法摧毀孫策建立的河陽鎮。

河陽鎮控制的領地,有人口三十萬,是太行山南邊的大勢力之一。

與孫策爲敵的蒙古武將,勢力與孫策相差無幾,也有三十萬人口,還有一支怯薛軍。

“繼續打聽父親大人,還有公瑾、子敬等人的下落。公瑾、子敬,我得其一,這夥蒙古人,不足爲慮。”

孫策讓呂範加派人手,打聽孫堅、周瑜、魯肅等人的下落,如果獲得這些人相助,那麼孫策有把握擊敗這夥蒙古人。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陷陣營的瘋狂,四倍重力場!第四百零六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上)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八十七章 結盟扶蘇在想劇情,今晚暫時無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屠夫拖雷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能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編東吳武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漢唐聯軍VS蒙古帝國(4000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樑家堡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將鄧子龍(3000字)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一百零一章 斬殺叛臣【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二百五十章 巾幗高桂英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鉅富沈萬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楚國的隱藏實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縱橫家出沒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漢武帝的首席財政大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二百零二章 關中霸主誕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獨眼龍李克用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府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五百八十八章 伐秦!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六百一十五章 街亭大戰!(4000字)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局,楊家軍內戰!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二百八十一章 黃忠VS史敬思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五百六十三章 晏子使楚第三百八十三章 臥龍示警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沈萬三通西域第七章 木蘭辭的真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第六百五十九章 李世民南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滎陽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起拜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騎兵的天才武將!第四百一十五章 北宋名將曹彬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白袍副將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虜秦檜第四百六十一章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陷陣營的瘋狂,四倍重力場!第四百零六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上)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八十七章 結盟扶蘇在想劇情,今晚暫時無更第五百八十七章 屠夫拖雷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能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箭賜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收編東吳武將第四百八十六章 趙雲與馬雲祿(五更)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世宗柴榮(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漢唐聯軍VS蒙古帝國(4000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一百七十一章 白袍來投第一百一十章 血色樑家堡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將鄧子龍(3000字)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五百二十八章 生擒王彥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生擒彭越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宋諸將的屬性第一百零一章 斬殺叛臣【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一百八十一章 活捉白蓮聖女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家亞聖出仕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見雲臺二十八將第二百五十章 巾幗高桂英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鉅富沈萬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關羽戰龍且!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傑張煌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楚國的隱藏實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九十六章 清軍壓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縱橫家出沒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漢武帝的首席財政大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國將門,王與蒙第二百零二章 關中霸主誕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獨眼龍李克用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五十八章 元朝科學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北府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六十七章 齊國孫臏第四百九十七章 崩潰的孟獲第五百八十八章 伐秦!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六百一十五章 街亭大戰!(4000字)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二百三十五章 父子局,楊家軍內戰!第三百零二章 生擒遼太宗第二百八十一章 黃忠VS史敬思第三百一十章 在下羅貫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五百六十三章 晏子使楚第三百八十三章 臥龍示警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沈萬三通西域第七章 木蘭辭的真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第六百五十九章 李世民南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滎陽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公輸班與機關城(5000字)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起拜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騎兵的天才武將!第四百一十五章 北宋名將曹彬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白袍副將第十五章 舉大義之旗第五百零三章 蒙家軍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五百三十三章 崛起於漠北的漢軍(3000字)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二百二十八章 俘虜秦檜第四百六十一章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第一百九十九章 虎豹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