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行的是強者原則,誰強大誰就坐上這個位子。
國君龍珏自己本身就是太子,但是他這個太子到成爲國君,也是經過了一番爭鬥才最終塵埃落定的。
那些與他爭奪王位的人,或死或傷,或遠走他鄉不再回來。
在國君龍珏的身邊,如今還留着的只有兩位王爺——睿王爺龍琰和沐王爺龍祁塵。
這倖存的兩位王爺,一個是本身不參與爭鬥,一個人被龍珏納入羽下護着。
那個時候,龍珏有些無法理解爲何自己的父皇會毫不阻止那些企圖篡奪太子之位的人,更不阻止他們兄弟之間的相互爭鬥。
而今,已經身爲國君並且要想着休養退位的時候,龍珏才明白當年自己父皇的心思。
因爲,這龍朝不是他一個人的。
他需要找一個繼承人來接管這個朝堂,接管這個天下,就要找個強大有擔當的。
國君龍珏的子嗣本就偏向單薄,與歷代國君想比,他算不得子嗣旺盛之人。
可在這幾個難得的子嗣中,因着相互爭鬥,最後卻是隻剩下了太子龍以軒和四皇子龍以寒。
單說太子龍以軒,國君龍珏是有些喜歡這個好孩子的。
在他眼裡,這個孩子簡單而溫和,性子綿軟,就算是做了國君也不會出現暴政之類的事情。
可是,同樣的,性子綿軟便容易引出優柔寡斷來。
而柔寡斷,卻是作爲國君的大忌。
對於龍以寒,國君談不上喜歡,更多的卻是心情有些複雜。
龍以寒的母親出身卑微,是一名侍婢,背後沒有任何勢力的支持。
而就是這樣的龍以寒,卻是憑着自己的本事來立下赫赫戰功,取得一次次勝利,在朝堂上爭得一席之地。
這樣的龍以寒,讓國君龍珏在驚訝的同時,還是驚喜的。
他沒想到自己一直忽視的孩子竟然會有這樣的出息,更沒想到那個孩子還能逐漸得到那麼多朝中大臣的支持。
於是,兩相權衡之下,國君決定讓這兩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爭奪這個位子。
而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自己寵了十幾年的人,沐王爺龍祁塵。
國君想到那太子和四皇子,不論是誰當上新國君的話,估計都不會對龍祁塵有多好。
若是那太子龍以軒成爲國君的話還好說,畢竟那太子性子綿軟溫和,不會太苛責刁難。
可若是那四皇子龍以寒登上這寶座,國君龍珏便覺得,那龍祁塵必然不會好過。
因爲,龍以寒不會是個寵愛別人的人。
確切的說,他只是個殺伐決斷征戰沙場的少年,不懂得太多的人間悲歡離合——
這是國君龍珏的分析和猜測,卻也是很理智的一個判斷。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國君毅然決定要給龍祁塵留一個保命符。
不論他是否還在,他都要讓龍祁塵能平安過好這一生。
這是國君龍珏的願望和設想,卻是萬萬沒有想到,不久之後的龍祁塵用這個帶着至高無上權力的玉牌做了怎樣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