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些許變化

建安五年,夏六月;公元一九四年。

朝廷大軍征討黃巾賊軍,大破之,徵西將軍呂布斬殺賊首南華,殺敵數萬,俘虜不計其數,盡數充軍……本來沸沸揚揚、四方關注的剿匪戰就這麼宣告了結束,讓所有關注的人都很是無語。

朝廷勝了,這不稀奇,可是朝廷勝的似乎也太輕鬆了?

無論是袁術還是孫策,想起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將黃巾賊軍堵住豫州里面出不來,他們就覺得異常的不平衡。

袁術在見識了朝廷的實力後,突然覺得自己的野心似乎得收斂一些,尤其是朝廷大軍就駐紮在側,若是自己一不小心被天子抓到了理由,立刻就能夠轉頭殺過來。

“不想那年輕人竟然能將這紛亂的朝堂給整肅一清,還讓這漢室有了中興的氣象……莫非又是一位武帝?”

這種想法,不只袁術一個人有。

隨着朝廷大軍剿滅黃巾賊軍越來越順利,豫州、徐州兩地的黃巾賊軍都先後被清剿一空,基本該殺的殺,該抓的抓,剩下也大多被趕到了江東去。

只有一小部分隱藏在山嶺之間做那很有‘前途’的山賊。

而對於兩州的安撫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甚至還從雍州運來了大批的糧食以及過冬衣物來幫助兩地百姓度過這個冬天。

這批物資,主要是用在豫州,畢竟徐州雖然被黃巾賊軍佔領,但還沒來得及被禍害,只不過因爲兵災肆虐,這一年的農事被耽誤了,所以今年徐州估計會大量減產。

雖然前徐州牧陶謙治理徐州的時候做的很不錯,庫房裡也儲存了足夠的糧食,但是黃巾軍進入徐州的時候即便沒時間去禍害地方,但是劫走庫房裡儲存的糧食還是做的到的,否則那數萬大軍吃什麼去?

因此徐州現在不但沒有存量,今年收成也會很差,即便是當地幾大家族私人的庫房也同樣被劫掠一空——也多虧他們見機的快,主動獻出了糧食才避免了全族遭到屠戮的悲慘結局。

不過徐州牧陶謙一家盡數被殺,一人不留,同時以曹豹爲代表的徐州曹家也被屠戮個乾乾淨淨,只因爲曹豹是陶謙手下的統兵大將,給黃巾賊佔領徐州製造了不少麻煩,黃巾賊軍將其殺了泄憤。

這些消息傳到劉軒手上的時候,徐州已經重新回到了朝廷掌控之中,曹艹在下邳忙着穩定徐州局勢,上表請劉軒派人接管徐州民事等等。

“呦?曹豹和陶謙都被滅了滿門?”

嘆了口氣,他對於曹豹沒什麼看法,倒是陶謙好歹也算是造福了一方的豪傑人物,下場這般悽慘當真是可惜了。

但對於劉軒來說,也就僅此而已,畢竟他與陶謙沒什麼交情,而且陶謙也在事實上割據了一方,死在黃巾賊手裡自己還能送他一個大漢忠臣的名譽流傳下去;若是死在自己手上,那一個亂臣賊子的罵名肯定是逃不掉的。

除了這兩家之外,徐州的大家族倒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比如陳家、糜家都保留住了元氣,只要一兩年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曹艹在信中也重點陳述了這一點:若陛下希望徐州最快穩定下來,那麼以陳家家主陳珪來治理徐州最好,因爲陳珪在徐州頗有名望,徐州人都很敬重他,那麼對於一些政事的推行不會有任何的牴觸,同時百姓們也能更快的安下心來。

但如此有一點,那就是陳珪肯定是在保證了自家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才會盡心的治理徐州,而這也是當今天子最反感的。

其實就連曹艹本人也對這一情況極爲反感,哪怕他本身也是大族出身。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後,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觀感。

尤其在知曉了陛下的心思後,曹艹更不敢擅自做主,直接讓陳珪參與到徐州的政事中去了,所以纔有這封書信。

劉軒捏着書信沉吟了一陣,按理說陶謙剛死,徐州大族都受到一定創傷,這是絕佳的機會,劉軒要是錯過了,那麼以後再要處理這些問題可就更麻煩了。

“自己放任這些諸侯和賊軍,不就是爲了這一點嗎?”

心中有了計議,立刻就有了決定——那徐州的政事絕對不能交到這些大族手中,甚至還要儘量削弱這些家族在當地的影響力。

至於受到抵制?

“哼,若有哪個不開眼的,我不介意讓他們明白明白什麼叫做鐵腕統治!”

只是徐州離着京城太遠,劉軒不可能親自坐鎮,那麼就需要一個能夠信得過,而且手段也夠強硬的人前往。

尋思來去,甚至還將王允、劉曄等着自己一同前來的重臣叫了來一起商討。

實際上王允本人是傾向直接讓陳珪出仕的,不過對於天子的一些心思他現在也漸漸明瞭,而且隨着接連數次大戰,天子的威望已經漸漸形成,就算是王允這時候也不敢和劉軒對着幹,所以乾脆坐在那裡不吭聲。

“臣以爲,天水太守滿寵合適!”

劉曄想了想,最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這話也不是胡亂說的,滿寵在天水做的的確不錯,而且滿寵本身也不是什麼軟弱之人,手段頗爲強硬,而且知兵,坐鎮徐州的話倒也足夠讓劉軒感到放心。

“既然這樣,等回了長安便下詔調滿寵遷下邳太守!”

幾個人點了點頭,覺得這種安排最合適不過了。

至於天水擡手遷下邳太守,看起來似乎是平遷,可實際上天水是一個比較偏僻之地,戰略地位雖然很重要,可戰略地位重要也限制了民事主官的發揮,因爲很多事情都需要爲軍事服務讓位。

同時在行政級別上,天水郡只是一個普通的郡,和下邳是沒法比的,因爲下邳可是徐州的治所,換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省會。

在劉軒掌權,確定不會在自己掌控下的地區設立州牧的情況下,原治所的太守就是地位最高的官員,略微高其他太守半籌。

說到滿寵,劉軒又順口問了問西北那幾個郡的情況,其實主要是詢問那幾個人如今乾的如何了?

這些事情劉軒平時可能不會在意,但是王允卻瞧的一清二楚,他對於這些後起之秀也很重視,天子垂詢立刻就說出了他們的情況。

總之,乾的都不錯!

“既然不錯,如今朝廷又是用人之際,該提拔就得提拔,回去把這幾人政績都列出來,然後酌情任用吧!”

這句話就算是定下了那幾人未來的前程了,王允雖然不曉得爲什麼陛下怎麼就那麼看重那幾個後起之秀,不過那幾人的確有真材實料,朝廷能夠有更多的英傑補充進來他自然也高興,因爲這意味着朝廷的威望漸漸在恢復,那麼相對的他這個司徒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劉軒心裡斟酌了下,這一場仗朝廷不但沒有折損什麼兵將,反而又收回了數州之地,同時招納了一大批人才。

其中包括李典、樂進、于禁、許褚、典韋這些武將,也有陳珪父子、糜家兄弟、孫乾等這些可以用於政務上的人。

大量人才的加入也讓劉軒手上可用的資源越來越多,而且隨着這批人漸漸歸心,劉軒以後也不用再煩心人才的問題了。哪怕他把剩下那幾家諸侯以及帳下的文臣武將都殺了個一乾二淨,也不怕這個天下沒人幫自己治理。

“那些瑣碎事情,酌情處置吧!”

豫州、兗州以及徐州各郡縣的太守以及縣令、縣長都需要重新任命派遣,也許縣長還不需要這麼着急撤換,但是縣令以及太守,肯定要優先換成信得過的人。

尤其是兗州以及徐州,當地勢力沒有受到太大沖擊的情況下,若不能儘快用自己人掌握住,那麼以後再想控制又要費一番手腳,劉軒以後有的是重要事情要解決,沒功夫在這些旁枝末節上浪費時間。

重點關注了一些事情之後,劉軒就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別的事情上。

比如……在收復了兗州、豫州以及徐州後,朝廷或者說自己控制的地盤增大了這麼多,自己的龍氣有沒有再次產生變化?

閉上眼,體內依舊是一條金龍盤旋着吞吐煙雲,金龍周圍繚繞的龍氣已經多了起來,雖然依舊很稀薄,但比起當初只能有那麼一點點還是進步了不少。

除此之外,劉軒內視時候注意到的確有了一點變化,那就是這金龍盤旋的下方,出現了一個地圖——那是代表了自己實際控制區的地圖,而且每個地區顏色都不同,這種顏色的區別直觀的顯示出了這些地區龍氣的多寡。

比如代表着雍州的那一塊,如今已經是一片金色,代表着這個地區龍氣最爲濃郁,而涼州也漸漸有了淡淡的金色,整體還是偏向於黃。

司州則是一點點淡黃,至於兗州以及剛剛到手的豫州和徐州——根本就是三塊白板。

“看來想要讓三州百姓歸心,同時將這三處地方治理好,並不是一時片刻就能解決的事情啊!”

在意識到一時半會這三個地方不會對自己形成什麼幫助的時候,劉軒也期待起這些地方都變作一片金黃後,自己的修爲又會到什麼層次?

(未完待續)

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68章 馬超首戰第7章 舊部第29章 好處多多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54章 管亥第137章 送上門第149章 新野第17章 以我爲本第74章 殺神第22章 撮合?第76章 見識見識第5章 疑惑第62章 外籍兵團第134章 漢歷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33章 龍宮第12章 再見第70章 先鋒軍第6章 羽林騎的變化第79章 全民修真第43章 兵事整編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61章 大勢第19章 拐帶第75章 效忠第30章 龍氣到手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48章 一盤菜第24章 門第88章 長安學院第24章 潁川太守第4章 柳雲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63章 誘餌!第91章 涼州都督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1章 七彩第19章 三家人質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23章 入口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87章 西北第28章 順帶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105章 黃承彥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97章 伏擊第51章 擊潰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44章 驅逐第139章 防禦法陣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26章 公主的選擇第104章 醫院第37章 驚變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26章 硬闖第73章 怒火中燒的呂布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11章 海軍?第4章 死騎兄妹第20章 小傢伙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39章 蔡貴人第24章 門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章 皇子第133章 龍宮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62章 外籍兵團第57章 北方的行動第146章 南下第30章 龍氣到手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22章 目標秦皇陵第36章 李肅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53章 變通?第6章 擒第37章 驚變第76章 見識見識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31章 西北第19章 三家人質第141章 華麗麗的紙面陣容第79章 岳丈蔡邕第32章 人選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53章 大戰之前第124章 工具第86章 會和
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68章 馬超首戰第7章 舊部第29章 好處多多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54章 管亥第137章 送上門第149章 新野第17章 以我爲本第74章 殺神第22章 撮合?第76章 見識見識第5章 疑惑第62章 外籍兵團第134章 漢歷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33章 龍宮第12章 再見第70章 先鋒軍第6章 羽林騎的變化第79章 全民修真第43章 兵事整編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61章 大勢第19章 拐帶第75章 效忠第30章 龍氣到手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48章 一盤菜第24章 門第88章 長安學院第24章 潁川太守第4章 柳雲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63章 誘餌!第91章 涼州都督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1章 七彩第19章 三家人質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23章 入口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1章 當殺人立威第87章 西北第28章 順帶第1章 燃燒的遠征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105章 黃承彥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97章 伏擊第51章 擊潰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144章 驅逐第139章 防禦法陣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26章 公主的選擇第104章 醫院第37章 驚變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26章 硬闖第73章 怒火中燒的呂布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11章 海軍?第4章 死騎兄妹第20章 小傢伙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39章 蔡貴人第24章 門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章 皇子第133章 龍宮第142章 煉器司新主官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62章 外籍兵團第57章 北方的行動第146章 南下第30章 龍氣到手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22章 目標秦皇陵第36章 李肅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53章 變通?第6章 擒第37章 驚變第76章 見識見識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31章 西北第19章 三家人質第141章 華麗麗的紙面陣容第79章 岳丈蔡邕第32章 人選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53章 大戰之前第124章 工具第86章 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