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辯法(上)

沒多久法相與宏願二人走進來,目光在屋內淡淡掃了一眼,雙手合十衝衆人做了個禮,也不說話,找一個角落坐下。期間與素問也沒什麼眼神交流,看到二皇子與公主也沒有什麼露出什麼異色,彷彿完全是來觀摩一般。

二皇子見人到齊了便呵呵一笑,率先說話:“諸位大德,小王先聲明一下,我對佛法義理深感興趣,故特留此處從旁觀禮,但我不希望影響到諸位大德商議正事,所以請大家就當我不在,敬請隨意。若不經諸位許可,小王絕不擅發一言。”

李佳曦目光流轉,在室內衆人面上掃了一圈,抿嘴不言。身爲皇室公主,李佳曦一向低調,並且在外界露面之時都嚴守身份,很少開口說話,因此在民間聲譽一直極佳。

民間聲譽不說,單單看她此時雖坐上座,但一言不發,舉止端莊,文靜賢淑,就讓場中衆人好感大增。

靜真等人忙道:“阿彌陀佛,二皇子客氣了。”

客套過後,靜真隨即道:“不如由素問法師先發言?”

素問點頭應道:“那貧僧就恭敬不如從命。我等此來,一爲瞻仰淨土德風,學習千年古剎的殊勝經驗,昨日已經承蒙靜真住持款待、介紹,我等足感盛情,受益匪淺。二爲說明禪宗的根腳緣由,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話剛說到這裡,見性律師突然插言道:“且慢,恕貧僧唐突,有幾個問題想請教素問住持。”

靜真打起圓場:“見性師兄,不如先等素問住持說完可好?”

素問卻擺手道:“無妨,見性律師請講。”

見性道:“聽說貴寺給弟子授無相三皈依戒,還自立清規,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不錯,確有此事。”素問點頭認可。

見性道:“三皈依戒自古以來早有定式,遵照如來教法,皈依佛法僧三寶,你擅改三皈依戒,可有依據?”

“律師,何謂佛法僧?”素問反問道。

見性面露譏諷之色:“佛即本師釋迦牟尼,法即三藏十二部,僧即出家佛弟子。這問題卻是奇怪,但凡皈依弟子都清楚,你一寺住持何故不知。”

素問道:“非我不知,是律師您不知。佛陀以悲心願力應化世間,只爲拔濟衆生超離生死煩惱,證見諸法實相,永得清淨。故傳三皈依戒,以示佛弟子與旁人之不同,亦是傳授佛弟子解脫之道。若有人真能盡形壽持三皈依戒,此人定成佛道。

律師可知,八萬四千法門,不出三皈依戒?皈是回頭,依是依靠,請問律師,千百年來受三皈依者,回頭依靠釋迦牟尼、依靠三藏十二部、依靠出家人佛弟子者,有幾人解脫了煩惱,悟入了佛之知見?”

見性思索片刻不能回答,只得道:“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你授無相三皈依戒可有經文依據?”

素問答道:“當然有。禪宗是大乘教,所授無相戒即是大乘菩薩戒。自性之說遍及諸經,略舉《梵網經》爲例,經中記載,釋迦牟尼爲一切大衆略開心地法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皆入佛性戒中,一切衆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瓔珞本業經》中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爲體。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摩訶般若經》中說,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佛法無相,能具足無相屍羅波羅密,具足戒不缺、不破、不雜、不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能具足無相屍羅波羅密而入菩薩位。屍羅波羅密就是戒律的意思,我禪宗無相戒之名即從此經中來。

《勝鬘經》中雲,皈依第一義者,是皈依如來。法與僧皈依第一義,是究竟皈依如來。

華嚴宗賢首國師在《華嚴經問答》中也說,若能拜自體佛者,無物不所拜。地論宗《七種禮法》中第六禮雲,明正觀禮自身佛,不外緣境他佛他身,不觀佛、不觀法、不觀僧,以見自己正法性故。知心無外,方識自心清淨本性。第七禮雲,明實相三寶自他平等禮。實相即無相也,實相三寶即自性覺正淨。

以上略舉無相戒之依據,不知律師有何異議?”

素問一番話讓場中衆人目露異色,紛紛將目光投在素問身上。法相與宏願皆是目露笑意微微點頭。兩人此次過來一是助拳,二來也是看看素問與人辯法。就素問對答中來看,兩人是不必擔心了。

見性律師越聽心越沉重,他完全沒想到,素問如此年輕,卻如此熟稔經論,話中所說,皆有理據,讓他一時難以回答。

見空看師兄有點發懵趕緊接着發問:“但你擅自立清規,以農事耕作爲修行,砍伐耕種,既害衆生性命,又有積集資財之嫌,釋迦在世即因此故,嚴禁佛門弟子從事農業,而以信衆供養維繫身命,亦爲衆生廣作福田。你再如何牽強攀附,也不能解釋自立清規一事!”

素問從容說道:“律師慢下定論。請問律師,佛制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食則行乞,宿則不可兩夜同坐一顆樹下,如今的佛弟子可有幾人如此行持?佛製出家沙門三衣一鉢,無有餘物,更不捉金錢,如今的佛弟子可有能持者?”

素問所說是衆所周知的事情,現在的佛門弟子哪裡還有這樣修行的,不管氣候條件還是社會條件都不許可。

見空一時無言,素問接着說道:“佛法無定法,應時應機而說。淨心寺立禪苑清規,也不出此義。《五分律》卷二二明確記載,釋迦佛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爲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可見戒律因時因地而作改變,世尊早就預料並已開許。”

素問侃侃而談,揮灑自如,他站起身來,走到場中繼續說道:“中國不是佛教國家,僧人並無優待,出門沒錢寸步難行,不像錫蘭等佛教國家,僧人衣食住行均是免費,所以他們可以持不捉金錢戒,我們就難以普及。

中國不奉行託鉢制度,又不允許僧人耕種,只得依賴信衆佈施,弊端之大,顯而易見,可參考歷史上四**難。

一來香火旺盛的道場積財過多,僧人太過安逸,不但不能精進修持,反而退墮造業,而法緣慘淡的道場往往食不果腹,而僧人被迫還俗;

二來若遇國政動盪,佛門遭難時,因寺院經濟完全不能自主,故一遇變革立即便是滅頂之禍。

只因這些緣由,貧僧力主出家人不能作農事的戒律必須改變。

我佛門衰微已久,雖說法難影響甚深,但經教義理不能活學活用,戒律不能因時因地而變化也是重要原因。佛法不應當是死板的,華嚴經中說四無礙法界,貧僧認爲佛法也應當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而不應侷限於出家人鑽研的故紙堆。”

智覺、智威聽了素問之言也覺得很有見地,但他們被玄徹請來就是爲了對付素問的,眼見素問控制了場面,見性、見空不能對答,只得由智覺開口道:“素問住持高見。但不知貴寺一體三身自性佛之說,又有何根據?”

第五十五章 兩個坑貨第七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度化任務第七百二十三章 滑坡第一百零九章 280畝山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氣入腦第四百八十章 救援(上)第七十五章 系統變化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人心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年前第六百四十七章 行神、行苦突破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火**改名之前千萬別看,最晚十二點半第三百二十三章 第一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儒教第一百三十三章 德衍的選擇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抵達影視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對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不淨觀第二百五十七章 原委第三十一章 寺院的底蘊第二百二十六章 滿世可憐人第七百零七章 宏願圓寂第七十八章 入寺與皈依第五百六十八章 柳興旺第三百四十三章 陰氣擴散第六十三章 有些錯不能犯第三百一十六章 狂躁之地第二百零九章 神婆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山,草藥第五百五十九章 搬遷藏經閣第二百四十九章 禪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行苦出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升級條件達成第六百二十三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七章 行神、行苦突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雲收雨停第四百零七章 一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置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淨觀(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衆人回山第十章 終於有錢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夜過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懷素大德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連的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二十三章 要挾第一百五十九章 香客暴增第一百一十七章 賭鬥(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奇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斬斷前塵方明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抵達目的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碗是心,水是你第四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後再行刷新第二百三十章 傳承重寶第七百二十七章 雲收雨停第三十七章 以後別進警局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皇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老鼠帶來的麻煩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人心神第二百八十一章 怪病第六百五十八章 淨蓮夜遊第四百四十八 生死假第五百一十久章 訪談(上)第四十六章 超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二女一點換回來第七十章 救治第六十二章 一口吐沫第二百三十章 道欽出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採訪第六百五十七章 豬隊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奪冠第六百一十七章 甩餌第六百八十一章 衆生入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當初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鎮壓第七百五十三章 太子死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危急第十章 終於有錢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再見,法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追查第六百八十四章 道濟歸去一點換回來第六百五十九章 皇帝在寺院中的生活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章節名之前不要看第二百零七章 田厚德第六百章 佛門寺院的一些現狀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名前別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太子死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殺人爲救人第二十章 碰瓷0點30更新第五百四十章 路遇“大佛寺僧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圓裡圓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時間到了第九十六章 六字大明咒第十六章 高僧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鬥結束
第五十五章 兩個坑貨第七百一十七章 第二個度化任務第七百二十三章 滑坡第一百零九章 280畝山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氣入腦第四百八十章 救援(上)第七十五章 系統變化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人心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年前第六百四十七章 行神、行苦突破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火**改名之前千萬別看,最晚十二點半第三百二十三章 第一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儒教第一百三十三章 德衍的選擇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抵達影視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對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不淨觀第二百五十七章 原委第三十一章 寺院的底蘊第二百二十六章 滿世可憐人第七百零七章 宏願圓寂第七十八章 入寺與皈依第五百六十八章 柳興旺第三百四十三章 陰氣擴散第六十三章 有些錯不能犯第三百一十六章 狂躁之地第二百零九章 神婆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山,草藥第五百五十九章 搬遷藏經閣第二百四十九章 禪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行苦出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升級條件達成第六百二十三章 無題第六百四十七章 行神、行苦突破第七百二十七章 雲收雨停第四百零七章 一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置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淨觀(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衆人回山第十章 終於有錢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夜過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懷素大德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連的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二十三章 要挾第一百五十九章 香客暴增第一百一十七章 賭鬥(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好奇心第七百七十二章 斬斷前塵方明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抵達目的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碗是心,水是你第四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後再行刷新第二百三十章 傳承重寶第七百二十七章 雲收雨停第三十七章 以後別進警局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皇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老鼠帶來的麻煩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收網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人心神第二百八十一章 怪病第六百五十八章 淨蓮夜遊第四百四十八 生死假第五百一十久章 訪談(上)第四十六章 超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二女一點換回來第七十章 救治第六十二章 一口吐沫第二百三十章 道欽出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採訪第六百五十七章 豬隊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奪冠第六百一十七章 甩餌第六百八十一章 衆生入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當初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鎮壓第七百五十三章 太子死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危急第十章 終於有錢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再見,法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追查第六百八十四章 道濟歸去一點換回來第六百五十九章 皇帝在寺院中的生活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章節名之前不要看第二百零七章 田厚德第六百章 佛門寺院的一些現狀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名前別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太子死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殺人爲救人第二十章 碰瓷0點30更新第五百四十章 路遇“大佛寺僧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圓裡圓外第七百二十九章 時間到了第九十六章 六字大明咒第十六章 高僧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收網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