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解析()

黑客帝國呢,電影我看過,動畫版也看過,遊戲我也玩過。

遊戲叫做:《黑客帝國,尼奧之路》,角色扮演類的大型單機遊戲。pc端的。

就是以主角的視角重新去走一遍電影的劇情,其中有很多的遊戲情節都是電影劇情的補充。

就像開始尼奧在公司被抓住那一段,電影裡面沒有具體情節,一晃就沒了。遊戲倒是很具體,講述了主角怎麼逃跑的。

so~~~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下載了玩一玩。當然,這是05年的遊戲,畫質和特效不是特別好,但在那個年代,算是頂尖大的。我們玩,就是玩一個情懷,玩的是劇情,也不用太計較這些。

反正我玩着還行,渣渣筆記本也帶的走。

下面,就是黑客帝國的解析。當初,我想自己寫成番外的,但是有很多的東西...呃,原諒我我這個渣渣想的出來,寫不出來。所以,我轉載了一篇個人認爲最好的解析。

解析有點長,大家想看,就看看,不想看,就跳過,對小說沒啥影響。我覺得,喜歡鑽研電影的書友,還是可以看一下。

(這章是免費的,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只是拿來發揚,不能昧着良心賺稿費。)

分割線--------------

這裡的資料來源主要是matrix動畫.

一切從近未來的某一天開始,當時人工ai的機器人服務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這天,一臺人工ai的機器人突然爆走殺死了它的人類主人,這次事故引發了類似消滅“有狂犬病的瘋狗“的運動,人類社會對人工ai的機器人進行了蠻不講理的“屠殺“和“驅趕“,大部分人工ai機器人被破壞,一小部分被拋棄的人工ai機器人彙集到一個被人類拋棄的地方開始了自立的生活(大約在中東地區某地,在那個時代估計中東的石油早被開採盡了,於是就成了荒漠).

但那個原來很渺小的利用太陽能作爲動力的機器人國家迅速強大膨脹,這不可避免使之的和人類發生接觸和摩擦,在某一天的聯合國大會上,兩個人形的機器人大使試圖使“機器國“加入聯合國,但人類認爲這是奇恥大辱,當場驅趕了機器人大使,其後機器人帝國和人類國家的各種摩擦升級成全面戰爭。

但人類的血肉之軀難以抵擋機器人的進攻,戰爭中人類節節敗退,輸紅眼的人類終於拿出終極武器“核彈“,但大規模的核爆沒有能對機器人方面造成實質的毀滅,核爆後的放射污染對機器人根本無效,機器人的強大攻勢絲毫未減.

已經山窮水盡的人類這時通過了一個“遮蔽天空“的戰鬥計劃,因爲機器人的能源供應是依賴太陽能的,如果切斷太陽能,機器人的能源供應就會出現短缺,轉換能源供應體系不是短時間內能辦到的(至少在人類社會裡以上理論是成立的,但是對機器人....),就在這個時候,發動最後的反攻一舉撲滅所有機器人。

於是人類開始了這個瘋狂而愚蠢的計劃,沒多久地球的天空被一層黑色不透光的雲遮蔽,但是人類期待的情況並沒發生,出現能源短缺的機器人並沒有大批的癱瘓,他們就地取材得把戰場上受傷的人類戰俘當作臨時“電池“(這是matrix產生的最初動機,當時只是把人類簡單的一排排得接在機器上,通過刺激人類的腦部使人類的身體發電,但連接在機器上的人類很快會死亡,死亡意味着電池沒電,爲了使電池的壽命更長久,機器人才開始研究人類的腦部,並完善了食物供應體系,使人類在連上機器後能存活更長時間),機器人擊退了人類集中所有力量的最後反撲,在消滅了人類最後的政府後,人類所有有組織的抵抗宣告結束,人類的時代宣告終結。

其實機器人也因爲人類遮蔽了天空能源出現的問題,雖然把人類戰俘當電池用暫時解決了危機,但是短時間內轉換能源供應體系也非易事,只有先把更多的人類當做電池來解決眼前的能源短缺,於是大批的人類被抓去當做電池,最後幾乎所有地球上人類都被當電池。

可是被當作電池的人類會很快死亡,於是已經對人類腦部有了相當瞭解的機器人開發出了可循環的人體電池系統,人類的腦部連接在一個電腦虛擬的空間裡,這就是最初的matrix系統,在這個系統裡,人類是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上,所有慾望和需要都被滿足,機器人以爲這樣的系統可以使人類長久的生存,但是對人的情感世界缺乏瞭解的機器人錯了,連接在這個完美世界裡的人類電池大量死亡......

今生篇

現在進入電影裡的matrix(矩陣)世界,這裡的matrix是模擬人類某個歷史時期,大多數人類並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虛幻的世界裡,但是這個虛幻的世界並不十全十美無懈可擊,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裡總是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bug,還有人類中的某些特殊體質的個體似乎能超越系統的控制(動畫版裡超越體能極限的短跑高手),更有甚者,一些程序和人類接觸中有了自我意識,他們學會了逃避系統的刪除。

這些難以估計後果的錯誤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對此早期的matrix是用亡羊補牢或對知情者滅口的消極方式加以應對,可是這樣的運轉模式顯然無法長久,問題是會越積越多的,修補系統錯誤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的錯誤,必須有一個方法定期對系統進行“大清洗“並重新啓動。

(試想一個充滿bug的遊戲服務器,這個服務器從來不停機維護)這就是大家一再提到的“matrix升級“,但是麻煩的是連接在matrix上的無數人類生命顯然是無法重新啓動的,這時對人類情感世界已經有相當瞭解的matrix找到了一個“最經濟“的方案,那就是反過來利用錯誤來消滅錯誤,並利用錯誤創造重新啓動系統的機會,這個完美的計劃就是電影黑客帝國三部曲的全部內容。

以下是我按照電影的情節對這個計劃的推理。

這個計劃的開端是設立zion(錫安)這個人類覺醒者的收容所,由於對人類覺醒者的殺戮往往導致更多人的覺醒,與其如此,不如把這些覺醒者踢出系統,並且統一監管起來,zion與其說是人類自由的樂土不如說是一個大監獄,爲什麼這樣說,要知道zion是matrix派出的人建立的(位置matrix當然是早知道的),而這些人理所當然的成爲zion的領導層,所有人實際上是在matrix控制的人監管之下。由於人類是有繁殖能力的,zion的擴張也是必然的,爲了防止zion因強大而失去控制,所以matrix要定期毀滅zion(舉手之勞而已),而這個過程和matrix的升級計劃合二爲一。

第二步是創造一個人類覺醒者所崇拜的“先知“,由於matrix對人類長期的研究發現,人類是非常迷信的(人類把這個稱爲信仰),對“奇蹟“還是“圈套“缺乏理性的判斷力(有些看電影的人還一直堅持認爲先知是在幫助人類.....連看電影的人都被迷惑了....),先讓先知給那些“反抗軍“少許“甜頭“,然後就可以把這些傢伙在matrix裡的行動也控制起來。

實際上電影裡無論墨菲斯還是neo(尼奧)所有的行動都是那個先知提示的,他們在有所行動前已經習慣性的要到先知那裡去“批命“,這種精神控制的手法其實一點也不新鮮,人類社會的邪教組織一向都是用這樣的手法,區別是邪教一般是用一些小騙術來騙取他人的信任,而這個先知是通過高速電腦事先計算出未來事件的發生(所以這些事都不是一定會發生的,是需要先知這樣的角色來引導或誘發才能達成的)來取得人類的信任。

第三步就是給這些zion的人類創造一個虛幻的希望“theone“(救世主),也就是電影中的主角neo,他還有一個作用,由於那些逃避刪除的程序熟悉matrix的操作手法,他們可不會吃“先知“的那套把戲,要對付這些“危險的系統垃圾“也需要藉助這個特殊的角色,在電影裡,neo在先知的誘導下(讓他去找鑰匙人)去踢了法國人的場子,消滅了他很多能力強大的手下。

爲什麼不消滅法國人,因爲法國人起的也是類似zion的作用,他把逃避刪除的程序收集起來當做手下,就象把垃圾掃到垃圾桶裡(法國人說白了就是一掃地的),這樣纔好一次倒掉(由theone來負責一次倒掉),估計每次matrix升級都會有個theone聽了先知的引導,到法國人這裡來打砸一翻,所以法國人對先知的這種手法既痛恨又無奈,這也是他想要挖先知眼睛的原因。

第四步就是開始清理系統內外,這個步驟需要先知的誘導和neo的強大能力,首先是使neo獲得能力並對先知言聽計從,這段過程大概是黑客第一集的內容,然後就是對系統內的逃逸程序進行打擊,先知以找鑰匙人爲誘餌,讓neo一夥和法國人的手下火拼,結果法國人手下全滅。

法國人夫妻出於對這個“遊戲“玩法的瞭解始終沒有出過手(不但沒出手還提供幫助,法國人老婆在意味不明的一吻後提供了幫助,誰知道不是他們兩夫妻事先約好的?),這個過程在電影第二集裡有詳細描述。最後是對zion進行清理,消滅zion所有的戰鬥力量,早就知道zion位置的matrix不費吹灰之力就把zion的反抗力量消滅,這些內容在第三集裡有詳細描寫。

最後的一步比較麻煩,就把theone神話毀滅,並排除先知的所有的“嫌疑“,然後在所有在matrix裡的人類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重新啓動matrix(我猜想可能是類似於更換一下游戲服務器主機),其中theone這個角色在整個計劃中是即必不可少又相當危險的,對這個角色的控制不當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這從黑客3最後建築師和先知說的那句:“你玩的是非常危險的遊戲“可以知道)。

消滅neo是一個難題,matrix對此的對策就是史密斯,在第一集裡史密斯只是一個性格古怪個體意識很強的“殺毒程序“,他對matrix系統的不滿情緒是他被選中成爲消滅neo的人選的原因,因爲他最終也是要被消滅的(讓錯誤和錯誤相互攻擊抵消,是這個計劃的精華之所在)。

在第一集最後史密斯被neo消滅後,第二集他又復活並獲得了新的能力,很多人把這解釋爲系統的一個失算的殺毒程序升級,其實智慧那麼高的matrix控制者怎麼會犯那麼愚蠢的錯誤,這肯定是有計劃的,史密斯獲得能力後的行動也是可以預料的(先知的拿手好戲,不要說先知,就連我看完第二集我就猜到史密斯在第三集裡會把全人類給複製了),其實他的作用就是把全人類給複製,然後用他從他人那裡吸收來的能力打倒neo(電影裡說的明白是史密斯打倒並吸收了neo),然後系統把他和neo刪除掉,他的代碼從所有人身上消除,所有人都同時昏厥過去,最後matrix就抓住這個機會重新了啓動。

在這個計劃裡,zion的人類傻傻得收集matrix裡覺醒的人類.法國人也很無奈得收集着逃逸程(不收集的話,就要他自己和theone動手,結果就是....).matrix輕鬆愉快得清理了系統內外的危險垃圾,這還只是順便的,重要的是系統得到了重新啓動的機會,系統的穩定性得到了保證。這個計劃最妙的地方就是可以反覆使用,matrix就這樣一次次得重新啓動,zion就這樣一次次的被消滅又重建(電影裡這次因該算被消滅了,zion的戰鬥力完全沒了,殺戮的多少一向不是matrix追求的效果),數代theone一次次得出現又隕落,matrix就這樣安全運行了數個世紀。

大家以爲這裡就結束了麼?

那還往高層次帶人呢?嘿嘿!請繼續看下去。

一、《matrix》是什麼?

《matrix》是一部電影,也僅僅只是一部電影--這是討論的起點,也是由此而引發的所有解釋迴歸的終點。

是電影,就是講敘一個故事,而不是某種哲學理論的闡釋或形象化圖解。故事“有開始就有結束“,而故事從開端、發展、高潮到結局的過程中,創作者無論採取何種手段:暗示、比喻、象徵等等,都必須服務於一個合理且統一的劇情邏輯,起到渲染氣氛、強化懸念、煽動情緒的作用,推動情節發展起伏跌宕,扣人心絃。這,纔是一部“好”電影!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種種“郭xx“式的解釋和說明,如果不能有助於對劇情以及劇情發展邏輯的理解,即使不算是謬誤,也不過是某種闡微發幽的學術研究,冒似深刻,實則離事實本身越來越遠。(筆者無意詆譭此前種種“假說“的努力,只是《matrix》和“matrix現象“之間確有着本質的區別。)在此,我將以一種順敘的方式,爲大家層層解開《matrix》最後的真相之迷。

二、故事的背景:《matrix》前傳

“在很久很久以後,在一個機器的國度裡……”

一場慘烈的人機大戰後,機器最終佔領和統治了地球,把人類當做能源的提供來“種植“;與此同時,爲了維繫人類的繁衍生息,確保能源產量的穩定,機器通過某種機器向人類提供精神生活的假像,這就是matrix(矩陣)。拋開計算機原理不談,這裡面有兩層含義,一,matrix是機器的機器,用於生產能源,一如人類生產糧食所使用的工具;第二,matrix得以實現的原因是基於所謂的人類“意識論“(可參考網上各種關於帕拉圖哲學的解說)。

matrix做爲生產工具,唯一的衡量標淮是生產效率的提高。thearchitect(架構師)設計的第一代matrix是按人類理想設計的一個完美的世界,原以爲人人會安居樂業,但卻不想由於人類的劣根性,導致人類(或稱“糧食“)大量壞死,於是,thearchitect只好按照人類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個與現實相符的世界。

即便如此,人類天性中獨立、自由的意識仍然不能泯滅。於是matrix之父thearchitect與matrix之母oracle(先知)合作,把一種“假想“的選擇權賦予人類,讓人類以爲進出matrix是自己“自由“選擇的結果,這就是zion的由來。可zion的五次重建與五次毀滅,證明了人類仍然被一種循環論所控制;

此外,機器也找到一種通過與人類生生不息的抗爭意識做鬥爭的方法,不斷改良和升級他們的“糧食“生產工具。(這個過程,一如人類與土地鬥爭的歷史,直到生產工具的改進和剩餘產品的出現,人類才擺脫了土地的束縛,誕生了輝煌的文明。具有ai智能的機器也是通過不斷改良生產工具來追求自己的機器文明的--機器正重走着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也算是人與機器之間一種和諧共存的良性互動關係,只是其原則由原來人類居統治地位的“人類中心論“變成了機器佔領地球后的“機器中心論“而己。在哲學意義上,這兩個命題是等值的,或者直截了當地說是同樣錯誤的--即然“人類中心論“導致人類盲目狂妄自大,漠視機器的存在,最終走向自我滅亡,那麼“機器中心論“也將同樣導致機器自身的毀滅。

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的想象力從這裡開始展開:機器國度內的統治莫非也和人類社會一樣,有國王deusexmachina(機器大帝);有當權的統治者thearchitect,其維護matrix秩序的統治原則就是“機器中心論“;還有意識到“機器中心論“潛藏着巨大危機的改革派oracle;以及在matrix升級過程中被淘汰的、腐朽沒落的貴族階層merovingian,他們爲了自身的存在而頑固抵抗,是阻礙機器社會進步的反動力量。

三、故事的開端:《matrix1》

代表機器國度“潛在“的進步力量的,還有theone(救世主)。在這裡,我明確提出theone肯定是機器,其次,theone是升級程序,他是用來測度和監控人類反抗意識的,這個程序可賦予任何人,當他被喚醒,就標誌着人類對機器的抗爭已經達到了某種不能爲繼的程度(在《matrix2》中表現爲“這幾個月,我們從matrix中解放的人比以前的總和還要多“),此時theone就要站出來,通過thekeymaker(開鎖匠)回到源程序,完成matrix系統的升級。

這種升級,即是工具的進步,同時也是機器對人類控制的加強,而在思想上,則是“機器中心論“的惡性膨漲。oracle並非如一般人想像是站在人類這一邊(所謂的“人類解放者“),她是程序,必然要最大化地維護機器的利益,她不過是機器國度的第一批“覺醒者”,在看到了這種“機器中心論“的毀滅性危機後,她決心借matrix即將第六次升級之機,在行動上,向thearchitect的統治發起一場衝擊。這,不啻於一場暴風驟雨的社會革命。

如果電影《matrix》講敘的是matrix前五次往復升級的故事,將毫無意義。故事要從變化開始:面對thearchitect的統治,oracle的改革目標,是要把進出matrix的選擇權由假變真,還給人類;而她行動上的第一步,就是爭取theone(在前五次升級中,theone無所謂立場,也沒有獨立意識,他的選擇權也是虛幻的,他只爲升級matrix、改良機器的生產工具而存在),從而讓theone在《matrix2》中回到源程序時,做出與前五任相反的決擇;

這當然也嚴重威脅到matrix系統的生存。oracle要把革命意識“灌輸“給具有實踐能力的theone,她的辦法是“愛“。如果一定要追問爲什麼,我只能說廣義的愛是社會進步的唯一原動力,也只有愛才能幫助theone同時感悟機器與人這兩個矛盾對立雙方的疾苦,從而深刻反省人機關係及其未來。

直到《matrix3》,我們才理解沃卓斯基兄弟對愛的理念:愛不過是一種關係而己,可以發生在任何有意志的事物之間,既有人與人之間的愛(象morpheus(墨菲斯)和niobe(另一個船長)),也有機器之間的愛(象rama和他的妻子(火車站一家三口)),oracle選擇了其中最危險的一種類型:機器與人的愛。她以先知的口吻,喚起morpheus對theone的信仰與熱情(他倆在並肩戰鬥中結下了深厚的手足情誼),又引導trinity(女主)愛上了植入theone程序的neo。

無論《matrix1》是部怎樣的電影,如果你看懂了這是一個幾乎與經典言情片一樣偉大的愛情故事,就足夠了!影片從trinity愛慕neo開始,歷經了愛情磨難的全部痛苦:關心、思念、信任、奉獻、犧牲、生死與共……直到影片的最後時刻,neo從一場蕩氣迴腸的絕殺中死而復生,與trinity深情一吻,方明證了兩人之間的愛情。說《matrix1》簡單易懂,是因爲影片要講敘的故事以及最後的高潮比較簡單:theone戀愛了!雖然埋着人機相愛的伏筆,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在導演眼中,所有的愛都是一樣的,所有愛的歷程都同樣艱辛。

愛情第一次改變了theone的屬性(在不具備愛之前,neo不是oracle心目中的theone,是故她當面否認),neo站到oracle這一邊,革命燃起了希望的火種。但,正因爲我們看完了整個《matrix》系列,所以我們知道neo是機器,他存在的目的就是爲了機器的升級,他將在愛和使命中掙扎,他最終選擇了犧牲。所以接下來,我們將滿懷痛苦地看着一場愛情悲劇無可避免地上演。

革命開始了!oracle拋下了骰子,冒險一賭,以後發生的事,她再也無力控制,這就是革命的代價,不是成功就是毀滅,變革的道路充滿了重重困難和危機,而身居其中的任何人也不知道,這一切又將何去何從?

四、故事的發展:《matrix2:reloaded》

這裡插一筆,把《matrix2:reloaded》譯成《重裝上陣》比《衝出矩陣》要更符合原意得多,因爲第二集在整個系列當中,屬劇情的發展,講敘的是neo以“覺醒之眼“巡遊matrix和zion,同時體味機器與人類的疾苦,切身感悟全人類即將遭到滅亡的危機,深入反省人機關係的矛盾,最後終歸要回到matrix,完成系統升級(reloaded)的使命的故事。

neo在《matrix2》中的歷程應該與他的前五任theone大體相同,因此作爲故事,其中最有趣、也最值得敘述的就是已經具有愛的屬性的neo與前五位theone的區別之處。請大家在閱讀下文以及觀看影片時,在心中時刻保持着這種比較。

在人類即將遭到毀滅的恐怖前景下,neo、morpheus和trinity殺回matrix,尋找oracle;與此同時,matrix第六次升級也即將開始,與升級有關的oracle、thekeymaker(開鎖匠)也遭到抗拒升級的merovingian(法國人)的追殺和封鎖。neo與oracle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秘密會面。此時,theone的屬性已經改變,oracle雖然爭取到了neo,但卻無法控制neo下一步的行動,所以她在照例指明theone去奪取thekeymaker之前,則以長篇談話暗示neo,你已被改變,你就要作出去營救trinity的選擇,但你必須認清自己的使命:你也是程序之一,你必將回到源程序。

以後的劇情講敘故事發展必須交待的兩件大事:一是跟隨neo,我們首次看到了zion的人類生活實景,在整個旅程中,neo帶着對trinity的無限深情俯視愛人生活的美好家園,沒有這片土地,他的愛也就不復存在。

第二件事就是奪取被merovingian囚禁的thekeymaker。請留意merovingian與情婦persephone合謀演戲竊取theone代碼的一場戲(這是neo在第三集裡被merovingian囚禁的原因)。若比較前五位theone,可以想到,如果沒有neo對trinity的愛,索吻一幕絕對不可能發生(persephone要求neo必須吻得象吻trinity一樣深)。

換而言之,這是機器國度保守勢力第一次偷到了theone的代碼,以爲可以就此阻止matrix的第六次升級。這當然超出了oracle與thearchitect(架構師)的預想,爲革命投下一道不詳的陰影。

在接下來緊張刺激的“高速公路追逐戲“中,也許前五次也曾發生過類似一幕,但請觀衆留意,這居然是merovingian首次發現theone雖能抵擋子彈卻仍能爲刀劍所傷,遂以一場羣毆圍困住了neo,結果morpheus和trinity爲代表的人類是在沒有neo的幫助下孤身闖關,這既是出於對neo的愛情和友情,也在戰鬥中表現出力拼人類最後一線生機的英雄氣慨。若這裡沒有人類勇闖禁區的殊死搏殺,thekeymaker難逃被agent(特工)半途劫掠的厄運(意識簡單的agent犯了一個錯誤,他以爲thekeymaker是沒有用途、待將刪除的程序,但thekeymaker堅持說他自有自己的用途;這是因爲thekeymaker和neo一樣,屬於升級程序的一部份,他們的重要性均不爲agent所知),這在某種意義上標誌着人機之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遵循劇情編排的邏輯,第二集在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的意圖中只是鋪墊和過渡,沒有太劇烈的高潮,着力於對轉折點--neo毅然選擇去救trinity--的渲染上。故事的精巧在於,影片從已具有預感能力的neo的一場噩夢開始,neo請求trinity無論如何都不要進入matrix;但最後形勢逼迫,trinity爲援救neo,奮不顧身殺入matrix,使得neo在轉折處帶有刻不容緩的緊迫性和幾近爆炸性的感情迸發。至於影片的結尾處,neo在真實世界以血肉之驅隻手斃倒電子烏賊,而後昏厥過去,一句“我能感受他們“證實了neo的程序屬性。

容易被忽略而又與下一集緊密相關的內容是:機器國度的暴政--機器在機器的統治下,也是沒有選擇權的(包括theone),程序只爲目的而活,無用者將遭到刪除的命運。所以到第二集結束止,敢於起身反抗暴政的只有三個程序:oracle、seraph(先知的守護保鏢)與theone。到了第三集,我們纔看到有更多程序的自我意識覺醒:rama和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小女兒sati(未來的matrix管理員),在革命之前,他們僅有一種選擇:借merovingian地下勢力偷渡出01城(機器城)--這其實與人類在暴政國家生活的境況豈不是一樣?!

五、故事的高潮和結局:《matrix3:revolutions》

哪裡有暴政,哪裡就有革命;革命一旦發生,就不是革命的領袖--oracle--所能控制的;革命的結果也不必然是勝利:不是機器的進化,就是兩敗俱傷。影片就這樣帶着沉重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懸疑逐漸進入到高潮。

由於在《matrix2》中出現了與前五次不同的波折,neo被merovingian竊取了代碼,囚禁在火車站中,oracle不得不冒生命危險再次現身(她由於領導這次革命,已成了巔覆機器國度的反動派,同時遭到merovingian和thearchitect的雙重追殺)。

向人類求助,幻想破滅、氣急敗壞的morpheus厲聲質問:“你叫我怎麼還能相信你?!“oracle用以打動他們的,對trinity是愛,對morpheus而言,則是他與neo的友情。其後人類殺入地獄酒吧,此時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persephone轉而幫助人類,救出了neo。這是因爲persephone借索吻之機,既偷取了neo的代碼,同時也體會到neo對trinity的愛--機器對人的愛,她被這種愛所感動,在某種意義上背叛了她的組織。這是否在昭示這場社會革命必須由人與機器聯手才能完成?

答案是否,因爲neo被囚禁已經超出了oracle的預想,在業已讓人類失去信心的情況下,oracle仍然向人類求助,顯然是不得以而爲之的唯一辦法--oracle事先並無把握人類是否會答應。劇情發展到此,讀者可能已經在腦海中產生深深地置疑,在這場偉大的革命當中,人類莫非只是一道工具,先是被oracle誘以影響乃至改變theone在thearchitect面前的選擇;現在又要去拯救這場革命中意外發生的變故?這個疑問將把我們指向《matrix》的最後真相!我到這裡纔開始闡釋影片另外一條主要線索:smith(史密斯)。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誤解,這只是由於文字與影像表述方法的不同。對於smith,影片明確說明他是neo一體兩面的對立面。換成劇情邏輯的表述,就是說如果neo代表着機器對人類的愛,那麼smith就代表着機器對人類的恨,機器的這兩種情感同樣存在,也同樣強大,任何單獨一方都可以威脅到整個matrix的生存。

以下是一個猜想,也許計算機專家能從另一面論證:thearchitect是陰險的當權派,當他不得不與oracle達成妥協,接受zion人類存在的事實時,他就已經在背後安排了提防oracle發動革命的另一種相對等的剋制力量,賦予smith隨着neo的變化而同等變化的能力,這樣smith就成爲了統治階級鎮壓革命的武器,他具有所有社會革命當中邪惡勢力的一切屬性:黑暗力量與光明力量同步增長。

當neo與smith在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中狹路相逢時,全劇達到了最高潮,我們也走到了《matrix》之謎最黑暗、最激動人心的入口:如果愛與恨同樣強大,愛怎樣才能戰勝恨呢?這樣的革命怎樣才能成功?

這其實也是人類進化與發展過程中一個恆古不變的悖論。在現行體制下長大的我們,是很難理解現代西方人對社會革命的看法和觀念的,特別是其中西方人在經歷一系列社會變革之後痛定思痛的反思。我只能告訴大家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觀念和方法並非創新,在西方也非常流行,甚至一眼看上去頗似佛教的大同之道,但其精神實質卻是西方的:殉難。一如耶穌之死,也象佛陀“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自我犧牲,延續到今,是甘地一次又一次地絕食。

《revolutions》(《革命》)這個題目很好地道出了《matrix3》的實質,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部愛與恨、黑暗與光明、正義與邪惡、保守與改革較量的社會革命片。neo在與smith一場地動山搖的決鬥後,最後一刻他才突然明白了自己使命的最後一個問題:“何時?”,他選擇的,也是殉難。沒有必要追問先烈殉難之後,黑暗勢力是怎樣被摧毀的,革命又是怎樣發生的,因爲,這就是歷史。

oracle的冒險成功了--她爲人類爭取到了自由進出matrix的選擇權!這是第六位theone與前五位最大的不同,升級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稱之爲革命;neo在鬥爭之旅中與trinity一同看到的陽光,爲matrix帶來了第一道溫暖的曙光。這樣的一個結局,卻讓大多數黑客迷們陷入了絕望: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zion被打得千瘡百孔,neo與trinity雙雙罹難,一段美麗的愛情黯然消逝,可不僅matrix完成了更高等級的升級,而且99%的人類還囚禁在matrix中,這樣的結果怎麼還能叫做革命?!

我的態度是,我既同意這是一種新的人機關係的進化,同時也同意這並非是人人夢想的翻天地覆、轟轟烈烈的革命,但如果你在這一刻回顧人類八千萬年的文明史,你也會贊同我的說法:進步雖然緩慢但彌足珍貴,未來雖然漫長但值得期待!

影片的結尾,是小女孩sati天真地追問oracle,“我還能再見到neo叔叔嗎?“oracle悵然回首這段艱辛曲折的全部歷程,連她自己也無法明白,爲了這樣的進步,曾經的犧牲是否值得,也正因爲這樣的革命,neo只有一個。她無盡地眺望遠方,幽幽地說出與自己先知身份全然不符的話:“也許。”

六、最後的真相:機器革命

總結全片,我們可以這樣說:《matrix》是一個講敘matrix系統在第六次升級時,由oracle領導的一羣在意識和情感上率先覺醒的機器者,所進行的一次機器國度社會革命的科幻驚險故事。

《matrix》最後的真相是:這個革命是機器的革命,是機器革命者的壯舉,與人類無關!革命所取得的微少變化,也只是機器社會的演化,是機器文明的進步;至於人類,他與機器的鬥爭還將持續,只是不象前五次那樣要重頭再來而己,人類文明由此得到了一個小小的空間,至少可以延續下去。

這個結論讓人震驚!你會喜歡一部與人類沒有任何關係(或人類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己)的講敘機器的電影嗎?你會接受一個機器比人類更自覺、更有進步意識,甚至可能更先進的結論嗎?這種令人失望的情緒,在影片中深深地刻畫在機器退兵之後,morpheus(墨菲斯)茫然若失的臉上,他喃喃自語:“難道就這樣結束了?“他夢想的那個推翻matrix的偉大時刻沒有降臨,依然遙遙無期。而在網上,則早有人揮臂喊出:“我不願相信這是一個機器的神話!”

沃卓斯基兄弟的偉大不是在於他們向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人與機器永恆的鬥爭中,你願意打破“人類中心論”嗎?(這是目前我在網上看到的全部討論所停留的層次),兄弟倆偉大之處在於他們提這個問題的方式,他們想說的是: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吧,那就是,假想一下,在遙遠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具有高度ai智能的機器人,你會怎麼看待人類?你也願意打破“機器中心論”嗎?這種立場的轉變,看似輕鬆,實際上需要我們徹底砸碎腦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一切人類至上、人類中心論等等慣性思維。

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在影片中以整個劇情的方式提出來:如果打破“機器中心論”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和犧牲,包括愛情和你最愛的人,可得到的進步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你還願意做一名捨身取義的機器革命者嗎?天啊,你要知道,這和你是否願意爲打破“人類中心論”而付出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啊!

偉大的電影永遠只是提出問題,激發人的思考,而不提供教條化的答案。《matrix》做爲一部在我眼中不失爲偉大的電影,也同樣具備這個優秀的品質。他並不象大家衆口一詞說的把人與機器的關係的哲學命題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沒有答案!他提出的是一個思考這個問題全新的角度。

這纔是《matrix》真正的電影革命。正如《星球大戰》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爲開端,從而打破我們思想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把人類想象力提高到宇宙視野的高度一樣,《matrix》以“在很久很久以後,在一個機器的國度裡……”,把人類的想象力延伸到機器的情感和內心深處。

(如果以沃卓斯基兄弟的“關係“理念爲橋樑,我們的想象力還能深入到萬事萬物當中去。)跳出了時空觀念和人類觀念的桎梏,難怪沃卓斯基兄弟屢屢能出人意表、捉摸不定,讓我們一次次難以追隨,猜測落空。

雖然沒有最終答案,但沃卓斯基兄弟仍然透過電影,向我們傳達了一些他們的基本觀念:一、“人類中心論“和“機器中心論“可能同樣都是錯誤的,而且錯得可怕;二、對於社會的變革發展之路,他們傾向於佛教,萬事萬物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關係,而且諸關係是平等的。很簡單吧,但沃卓斯基兄弟想說的,也許就那麼多!咳咳,有點長。待會兒晚點還有一章~~~

第410章 誰當主演?第5章 邀請老妖婆第180章 票房冠軍第255章 即將上映!(求訂閱!)第219章 親自出演第289章 拭目以待第510章 最變態第361章 寶藏(二合一)第15章 賣版權第131章 小蘿莉第390章 沸騰的學生第78章 再回母校第522章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第233章 上映第272章 艱難的訓練任務第473章 東方好萊塢第448章 七大罪名!第525章 最佳男演員第107章 巴哥成精第307章 嚇暈的韓秋第66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49章 發現第12章 這真的只是微電影?第554章 人生的意義第363章 西瓜那麼大第477章 我唾棄你的愛情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451章 任性的公告第405章 影視主題樂園第296章 結束了!結束了?第251章 逆轉第222章 村民鬧事第251章 逆轉第473章 東方好萊塢第428章 小黃人第132章 忘記了全世界第283章 製作完畢第415章 胃不舒服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398章 上映第554章 人生的意義第336章 上映!第97章 傳統文化第3章 《調音師》第506章 那就不要留第271章 華夏第一武術指導第80章 女主角第343章 愛國情懷第201章 禁片?第409章 失憶的特工(第三更)第569章 大仙兒第355章 撞上了第270章 華夏功夫第294章 矩陣的背後奧秘第561章 體制第269章 獅門的轉變第506章 那就不要留第290章 席捲全球第364章 第一次接吻第55章 預告片第304章 文藝時代第294章 矩陣的背後奧秘第325章 全都是假的第162章 命運無常第548章 笑出眼淚來第477章 我唾棄你的愛情第278章 夢幻的未來?第165章 希斯和小丑第308章 沃倫夫婦的靈異博物館第337章 詭異的設定第356章 一百多年前的訂單第512章 努力!奮鬥!第466章 一年之約第394章 cut第559章 最後一次合作第69章 反響第414章 殺手的婦人之仁(第三更)第537章 年輕不嗨,老年癡呆第37章 宣傳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260章 誰能走出楚門的世界?第383章 謝謝你,一路相隨第148章 傻子父親第127章 苦海泛起愛恨(爲“佛尚不念經”加更)第425章 一輩子幸福下去第526章 沉沒的夕陽第381章 華夏最高榮譽第500章 爛片?第483章 迷了眼睛第28章 試鏡第231章 槍已上膛第441章 愛情神話第267章 楚門的翻拍版權第94章 不想死在警察局第343章 愛國情懷第393章 你們認識多久了?第499章 悖論第421章 最經典的諜戰片第210章 英雄的復仇第155章 連斬數獎
第410章 誰當主演?第5章 邀請老妖婆第180章 票房冠軍第255章 即將上映!(求訂閱!)第219章 親自出演第289章 拭目以待第510章 最變態第361章 寶藏(二合一)第15章 賣版權第131章 小蘿莉第390章 沸騰的學生第78章 再回母校第522章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第233章 上映第272章 艱難的訓練任務第473章 東方好萊塢第448章 七大罪名!第525章 最佳男演員第107章 巴哥成精第307章 嚇暈的韓秋第66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49章 發現第12章 這真的只是微電影?第554章 人生的意義第363章 西瓜那麼大第477章 我唾棄你的愛情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451章 任性的公告第405章 影視主題樂園第296章 結束了!結束了?第251章 逆轉第222章 村民鬧事第251章 逆轉第473章 東方好萊塢第428章 小黃人第132章 忘記了全世界第283章 製作完畢第415章 胃不舒服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398章 上映第554章 人生的意義第336章 上映!第97章 傳統文化第3章 《調音師》第506章 那就不要留第271章 華夏第一武術指導第80章 女主角第343章 愛國情懷第201章 禁片?第409章 失憶的特工(第三更)第569章 大仙兒第355章 撞上了第270章 華夏功夫第294章 矩陣的背後奧秘第561章 體制第269章 獅門的轉變第506章 那就不要留第290章 席捲全球第364章 第一次接吻第55章 預告片第304章 文藝時代第294章 矩陣的背後奧秘第325章 全都是假的第162章 命運無常第548章 笑出眼淚來第477章 我唾棄你的愛情第278章 夢幻的未來?第165章 希斯和小丑第308章 沃倫夫婦的靈異博物館第337章 詭異的設定第356章 一百多年前的訂單第512章 努力!奮鬥!第466章 一年之約第394章 cut第559章 最後一次合作第69章 反響第414章 殺手的婦人之仁(第三更)第537章 年輕不嗨,老年癡呆第37章 宣傳第436章 令人唏噓的時光第260章 誰能走出楚門的世界?第383章 謝謝你,一路相隨第148章 傻子父親第127章 苦海泛起愛恨(爲“佛尚不念經”加更)第425章 一輩子幸福下去第526章 沉沒的夕陽第381章 華夏最高榮譽第500章 爛片?第483章 迷了眼睛第28章 試鏡第231章 槍已上膛第441章 愛情神話第267章 楚門的翻拍版權第94章 不想死在警察局第343章 愛國情懷第393章 你們認識多久了?第499章 悖論第421章 最經典的諜戰片第210章 英雄的復仇第155章 連斬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