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梧帶着千人部隊一路向着過去的吳國,現在的嘉平道趕去。
由於他們途徑的土地都已經歸屬於越國,所以到不需要隱藏行蹤。
一切只以快速爲要,過站換馬,逢城補給。
竟然是頃刻間從會山道趕到嘉平道。
只是到了嘉平道外,君梧卻忽然讓這千人部隊化整爲零散入道內。
務求不引起他人注意,一個月後在嘉平道首府,也就是過去的吳國皇都匯合。
而自己則是等到千人盡皆打散入吳地之後,才獨自進入嘉平道內。
嘉平道首府中,有許多百姓見過君梧的面貌。
所以他刻意只穿了一身普通的黑色勁裝,帶着低檐斗笠。
若說穿着,那是最尋常的武人打扮。
但君梧身材挺拔,通身氣度不是常人可比。
所以雖然他刻意低調,還是常讓路人側目。
進入嘉平道後他日夜趕路,終於在一個小市鎮停下歇腳。
這一處市鎮不大不小,剛好有三條大街,十幾家店鋪。
今日正巧是趕集日子,街道上不少百姓散着叫賣發。。。
君梧找了家不起眼的茶寮,要了一壺茶喝。
茶博士還是個十多歲的毛孩子,一肚子玩心。
他隨意給君梧上了一個大粗茶壺,便跑着跳着去聽書。
這茶寮的茶水器具都極爲粗糙。
好在有個能說會道的說書先生,吸引了方圓十里的閒人。
此刻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講着,周圍竟是聚了幾十個漢子笑眯眯地嗑着瓜子聽他說書。
就連茶寮自己的茶博士要拼了命向前擠,才能佔個位置。
這時候說書先生忽然用醒木一拍桌案道:“太子殿下當即就扛起寶塔向上衝去。
衆好漢這才重見天日!大家才從地縫中爬起來,便是立刻跪了一地,向太子殿下磕頭請罪!”
衆閒漢聽到這裡,都是紛紛叫好。
銅板如雨一般落在說書先生的面前。
那說書先生賠笑着向四方鞠了個躬,便將扇子插在背後,拿出一隻銅盆來收攏銅錢。
君梧已經知道這個說書人說的竟然是自己的故事。
他只淡笑着,並不想要引起他人注意。
這時候忽然聽到“哐堂”一聲巨響,便見那說書先生的銅盆被一物砸在地上。
好不容易收起來的銅板竟是撒了一地。
那說書人面色一紅,惱怒地看向四周。
原來將他的銅盆打翻在地的,竟然是一個粗瓷杯子。
而這粗瓷杯子原是茶寮中供客人使用的。
大家見到有好戲可看,都是回頭四方察看,想知道是誰在鬧事。
過不久,衆人就見到一個穿着書生長衫的青年正從茶盤裡重新取過一隻杯子,一邊斟茶一邊道:“想來大家是順民做得久了,真當自己也是越國百姓。
他君梧再有能耐,何須你們這些亡國奴來喝彩。”
這一句話說的茶寮中的閒漢們人人臉上都有怒色。
說實在的,嘉平道本是吳國土地。
如今雖然歸了越國,但是嘉平道的百姓心中也覺低人一頭。
越太子君梧的故事在華夏各地的茶寮都有說書人傳唱。
便是有人想要壓止也不可能。
嘉平道上的百姓們自然也愛聽。
越太子君梧已經不僅僅是一國太子。
他如今已經成了許多人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大英雄,大神仙。
對於英雄人物的崇拜,自古至今都沒有斷絕過。
所以即使身份尷尬,也擋不住嘉平道的百姓們愛聽越太子君梧的故事。
如今見到一個窮酸書生將銅盆打在地上,還說出羞辱的話語來。
那些嘉平道的閒漢們先是一陣羞窘,接着邊有人道:“我們老百姓只管穿衣吃飯。
過去的皇帝老兒對咱們也沒什麼好的。反是如今歸了越國倒沒有那麼多徭役賦稅。”
衆人聽了這話,都是一陣稱是。
雖然君梧當年取下嘉平道後,便昭告百姓一切賦稅照舊。
但是吳國當年除了京稅以外,還有許多另加的賦稅,被各縣各府吸血扒皮。
吳國雖然兵敗,亡國之前反而極重兵權。
普通百姓需要應付的徭役竟然是經年不斷。
所以嘉平道的百姓們早就對吳皇敢怒不敢言。
反而是越國皇帝只徵收官面上的賦稅,其他增加的賦稅不再徵收。
也未從吳地徵調民夫,嘉平道的百姓們日子竟然是越過越好起來。
書生模樣的人見到這些閒漢竟然變得氣勢洶洶。
搖着頭罵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閒漢們看着書生的酸腐模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有人罵道:“過去皇帝老兒治不好國家,就是因爲你們這些書生愛嚼舌根。
如今你再胡亂說話,咱們第一個就先把你打了!”
又有人附和道:“就是,去年饑荒,若不是太子殿下想着咱們,又送米又送棉的,哪有你這長舌小子活到現在!”
這話一出,更是引得衆人紛紛應是。
越太子君梧在嘉平道的一番作爲,還真是收服了不少人心。
那書生打扮的青年一拍桌子怒罵道:“就是有你們這些是非不分的蠢人,如今越太子纔敢之手天下。
你們去年秋天收了越太子的糧棉,可曾想過去年春天爲何好好的田地都被毀了?”
此話一出,確實讓衆人一噎。
但馬上有人說道:“去年春天不正好是太子殿下揮兵來的日子嗎。
那時候兵荒馬亂的,不少人都躲起來。春耕沒顧忌得上,之後自然是沒什麼收成了。”
大家聽了這解釋也是紛紛點頭。
只有那書生打扮的青年輕蔑笑着搖頭道:“這越國太子殺人誅心好不歹毒。
而你們這些蠢貨到今日還是看不明白。
去年越國打來的時候,咱們吳國的土地就是被越兵破壞的!”
衆人聽了這話,都是惱怒地瞪着他,卻沒人說得出反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