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2)

“你還笑,明天要挨板子了!”袁紹見曹操發笑有些生氣,而曹操卻不溫不火地道,“如果我們不想挨板子我們就這麼說:我們倆偷偷跑出來是爲了尋大師學劍法,結果在路上迷了路,只有這麼說,我們纔不會捱打。”“嗯,這倒是個好辦法,阿滿,你說我們倆還回去嗎?”“你還能回的去?城門早關了。”“也是……那我們,就在這裡過夜嗎?”“在這裡過夜怕啥,我們有刀劍。”曹操說着起身抽劍割了些乾草,鋪成堆,又用手劃拉了一些,身子往草堆上一躺,把剩餘的乾草蓋到身上,全身便暖和了一些,“本初,你也這麼弄吧,還挺暖和的。”

袁紹也像曹操一樣弄了些乾草鋪在身子下躺下,兩個小夥伴頭枕着雙手仰望着星空各自想着心事。

這幾天曹操心裡有一個結始終解不開,自己眼看着就要到行冠禮之年,行了冠禮那就意味着成了成年人了,成了成年人必須要有一技之長才能立足於社會,按父親曹嵩的建議讓他習文,將來也象曹嵩那樣在朝中謀個文職,可曹操偏偏喜歡武術,崇尚武官,特別是近來他常聽父親曹嵩講一些朝中發生的一些不公平的事,譬如宮庭內的宦官與文人志士相爭鬥的事,想起這些事,曹操就越發想練武去斬殺那些宦官逆臣。

東漢第一次黨錮之禍是發生在公元166年,因河南尹李鷹與廷尉馮緄、官員成瑨、劉志等人檢舉朝中貪官污吏及宦官違法亂紀之事而受到宦官的迫害,李鷹等人因此被下獄,成瑨、劉志等人被害,李鷹也被免職。

李鷹是八俊之首,(八俊之士有李鷹、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寓八人),有天下楷模之稱,當時漢朝的人以品德高尚、不畏強權的文人志士爲士人,後被人稱爲士大夫,他們與三君(三君爲外戚、城門校尉竇武、尚書劉淑、太尉陳蕃)聯合爲一黨,與宦官勢力鬥爭。

宦官中常侍張讓的弟弟因貪污且殺了一名孕婦被李鷹處斬,張讓懷恨在心,向漢桓帝誣告李鷹等結交士人爲黨羽,誹謗朝廷、圖謀不軌,漢桓帝震怒,開始搜捕、審理黨人,太僕卿杜密、御史中丞陳翔等重臣及陳寔、範滂等士人皆被通緝。太尉陳蕃認爲“罪名不章”,拒絕簽署詔書。桓帝見詔書無法生效,乾脆跳過司法程序,直接讓宦官負責的北寺獄審理此案。李膺、陳寔、範滂等人慨然赴獄,受三木酷刑而不改其辭。

桓帝竇皇后的父親槐裡侯竇武同情士人,於次年(即公元167年)上書求情,李膺等人在獄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等害怕牽連到自己身上,向桓帝進言,說天時到了大赦天下的時候了,於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黨人等獲得釋放,但放歸田裡,終身罷黜,史稱“第一次黨錮之禍”

第一次黨錮之爭由宦官勝利而告終,朝野上下無不畏懼宦官的勢力,名士遭到鎮壓,賢臣不敢直言,宦官由此參政亂政肆無忌憚起來。

當時身爲司隸校尉的曹嵩目睹這一切,對參政亂政的宦官十分憎恨,心中憤憤不平,卻不敢直言上書,也只有回到家中在夫人面前談起這些事,曹操年少氣盛,聽聞後更是氣憤不平,恨不得提劍去斬殺這些宦官,爲國除害,可這也只是想想而已,憑己之力去剷除那些宦官那真是白日做夢。想想這些,曹操不由嘆了口氣。

袁紹還以爲曹操是爲了新娘的事嘆惜,打趣道,“阿滿,有什麼好嘆息的,我們身爲官宦子弟,富甲一方,若娶夫人,肯定要比這新娘子還要美麗,我們當時是沒報上名來,若一報上名號,定會嚇壞那家的人,說不定那家人會乖乖地把新娘子送給我們呢。”“臭美吧,”曹操道,“你以爲有勢力就可以勢壓人?這也許也能辦的到,可這樣與惡霸又何異?我嘆息的不是這個,而是當今朝事。”“什麼朝事?”“覺錮之禍,宦官亂政之事。”“嗤,”袁紹不屑地將頭側向一方,“就這些破事,我看你還是省省心吧,三公大臣都不敢過問的事,你一個無名小輩又有何能?”“所以我才嘆息。”“你也只能嘆息而已。”“現在朝政混亂,宦官當道,賢能名士受到打壓、迫害,如果這樣下去,社會動盪,朝政不穩,天下將會大亂。”

“嗤一一一”袁紹又冷笑了一下,“亂就亂唄,與我們何干,你還是省省心吧,我困了,我要睡覺了。”“唉,”曹操輕輕嘆了口氣,自語道,“與我們何干?袁本初啊,你也不想想,我們都是官宦之家,而你家四世三公,更是富貴無比,這不都是託朝廷的福嗎?如果天下動亂、朝廷不保,你我兩家的富貴又何保?”袁紹一聽猛然醒悟有些急了,坐起身來道,“孟德言之有理,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困了,我也要睡了。”說罷,曹操身子往一邊一歪,雙眼一閉打起呼嚕來……

也不知睡了多久,一覺醒來,曹操見已天色微明,遠處村莊裡傳出陣陣雞的啼鳴,在這雞鳴聲中,曹操忽然聽到了一種微弱的刀劍打鬥的聲音,曹操心頭不由一動,起身坐起,凝神細聽,好像在不遠的地方有人在拼殺決鬥,曹操忙推醒袁紹道,“本初,你聽,不遠處有人在拼殺。”袁紹也聽到了刀劍之聲,連忙坐起。“走,我們去看看。”曹操說罷拉了袁紹一下起身便向着傳來刀劍聲音的方向跑去,聲音越來越清亮了,在一片叢林之中,曹操遠遠地看到有兩個人在用刀劍拼鬥,曹操放慢了腳步,弓着身,撥荒草往前走去,袁紹緊跟其後。

越來越近了,曹操蹲下身,看到前面那兩個打鬥的人皆是須髮長髯、青衣素裹,一個身似猿猴身形矯健、一個魁梧雄壯如猛虎,兩人都是以長劍相擊,劍風迅猛,正打的難分難解,想必兩個人都是劍客了。曹操都看呆了。戰了一會,其中有人喊了聲“停!”,兩人都收住劍,插劍回鞘,仰天大笑,其中身子雄壯的那位劍客道,“王兄,幾年不見,你的劍術又大有長進,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童某我佩服、佩服!”那位稍瘦的劍客道,“哪裡哪裡,童淵兄劍法也不錯,童淵兄擅長的是槍法,如果童淵兄使槍,我恐怕就不是對手了。”“哈哈哈哈,”那位壯者一笑,“王越兄過獎過獎,我童淵行走江湖一生,會武者無數,唯獨王越兄的劍法讓我欽佩,我還須向王越兄多討教纔是。”那位瘦者一抱拳,道,“彼此彼此,我們都應取之長補己之短纔是。”

胖者又一笑,拱手道,“王兄,我童某此次來又受宜非淺,在兄長家住了這一段日子,勞煩兄長了,童淵在此謝過,就此告辭,我們後會有期。”“後會有期。”王越拱手道。胖者躬身施禮畢轉身離去。這位胖者姓童名淵,山東蓬萊人,是東漢末年的武術名家,善使長槍,武功蓋世,一生行走江湖,收有弟子張繡、張任,後收趙雲爲關門弟子,傳授畢生所學,而那位瘦弱者姓王名越,祖居京師洛陽,善使長劍,是京師一帶最有名的劍客,現官居虎賁中郎將,相當於現在中央警備團團長,負責保衛皇上的安全。

此次童淵來京師是和王越來切磋劍法的,童淵的長槍天下無敵,但是劍法仍遜色於王越,童淵在京師也住了一段日子了,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和王越來到這荒郊野外練劍,劍術有所提高,當然,王越也學得了不少童淵的槍法,兩人可以說是以武會友,以武成爲密友。

望着童淵離去的背影遠去,王越內心有些失落,轉身剛想離開,忽聽不遠處有草動聲,王越扭頭去看,發現了曹操,王越厲聲喝道,“什麼人?快出來!”

其實不用王越喊,曹操也早就跑出來了。這個人的劍術太高明瞭,這不正是曹操夢寐以求的大師麼?曹操率先從草叢中跑出來,雙膝跪倒在王越面前,直接叩頭道,“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

王越有些懵,這草叢中咋會跑出一個徒弟?“你是什麼人?你快起來。”

曹操叩首道,“弟子曹操,乃大長秋曹騰的孫子、司隸校尉曹嵩的長子曹操。”王越點點頭,道,”原來是曹公子,快快起來。”“望大師收我爲弟子,弟子要學您的劍法。”

王越看了看曹操,看曹操身體肥胖,不由皺了皺眉頭,道,“收你爲弟子可以,但不知令尊是何意?你還是回家吧。”曹操明白王越的意思,拱手道,“敢問大師尊姓大名?”“在下王越。”

曹操再要問時,王越轉身離去,腳步輕盈,如風一般,一轉眼便消失在蒼茫的荒草之間。

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56章,長安事變(5)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36章,董卓進京(4)第63章,匡亭之戰(2)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108章,定河內(2)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44章,銅雀臺(6)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54章,長安事變(3)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23章,十常侍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95章,袁術稱帝第16章,收許褚(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07章,定河內(1)第104章,白門樓(2)第105章,白門樓(3)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182章,魏王冕第121章,破劉勳(1)第48章,趙子龍(1)第63章,匡亭之戰(2)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141章,銅雀臺(3)第92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5)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28章,西涼兵變(2)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04章,白門樓(2)第142章,銅雀臺(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32章,國舅之難第86章,孫策稱霸(5)第63章,匡亭之戰(2)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05章,白門樓(3)第105章,白門樓(3)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04章,白門樓(2)第54章,長安事變(3)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22章,破劉勳(2)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65章,幽州易主(2)第6章,初露鋒芒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56章,歌宴銅雀臺
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75章,劉備取西川(5)第56章,長安事變(5)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36章,董卓進京(4)第63章,匡亭之戰(2)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25章,決戰官渡(2)第108章,定河內(2)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44章,銅雀臺(6)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54章,長安事變(3)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173章,劉備取西川(3)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23章,十常侍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95章,袁術稱帝第16章,收許褚(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78章,劉備取西川(8)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07章,定河內(1)第104章,白門樓(2)第105章,白門樓(3)第53章,長安事變(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182章,魏王冕第121章,破劉勳(1)第48章,趙子龍(1)第63章,匡亭之戰(2)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141章,銅雀臺(3)第92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5)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28章,西涼兵變(2)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04章,白門樓(2)第142章,銅雀臺(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63章。劉備進西川第78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02章,二伐張繡(2)第171章,劉備取西川(1)第101章,曹操二伐張繡(1)第32章,國舅之難第86章,孫策稱霸(5)第63章,匡亭之戰(2)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05章,白門樓(3)第105章,白門樓(3)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04章,白門樓(2)第54章,長安事變(3)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122章,破劉勳(2)第96章,公孫瓚之死(1)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155章,劉備借荊州(4)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65章,幽州易主(2)第6章,初露鋒芒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56章,歌宴銅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