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張繡首秀

董卓在被朝廷封爲幷州刺史兼河東太守之後率軍離開潁川趕往幷州,大軍剛走進河內正往前走着,忽見一快騎從後面疾馳而來,大叫道,“董刺史,皇上有令!”

董卓招手停下軍隊,使者已到面前,使者持一聖旨下馬,道,“董刺史接旨。”

董卓下馬,跪聽接旨。

使者宣道,“今黑山賊張燕在冀州造反,着令幷州刺史董卓引部衆即刻前往冀州,協同幷州兵馬及右車騎將軍朱儁共同剿賊。欽此。”

“臣接旨。”董卓叩拜道。

董卓接了聖旨,使者返回。

董卓一路上還洋洋得意,時不時還唱上幾嗓子信天游,感覺自己一下子平步青雲,卻不想朝廷又要他去打仗,而且還是要去和張燕去打,他的心一下子又涼了。

他早聽說過張燕的大名,張燕,原名叫褚飛燕,因黑山軍首領張牛角戰死而褚飛燕統領了他的軍隊,因此,褚飛燕改名張燕。

張燕趁黃巾軍叛亂之際迅速擴大了力量,先後佔領了癭陶(今河北省寧晉縣)、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兵力不下百萬,朝廷幾次派兵圍剿都以失敗告終。

今天,董卓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心裡不情願,只得硬着頭皮率軍向鉅鹿郡進發。

等大軍到達了鉅鹿郡,他不敢貿然進攻,便遠離鉅鹿郡安下營寨,等待朝廷派遣的其他軍隊到來時一塊進攻鉅鹿郡。

通過幾次與黃巾軍的交戰,董卓看到了自己的兩個弱點,一是兵力不足,二是沒有勇將。黃巾軍雖然是烏合之衆,但董卓依舊是屢戰屢敗,而面前的黑山軍要比黃巾軍更加強大,他們中有幾員非常勇猛的大將,象孫仲、韓忠、晆固、何曼等,特別是眭固,使一柄金剛三尖兩刃刀,足有五十餘斤重,而何曼,使一柄三股託天叉,善於夜間作戰,人送外號飛天夜叉何曼。

董卓雖然也有些武藝,但真正上了戰場,他才覺得他這些武藝真是不值一提。

在鉅鹿郡駐紮了不到半天,傍晚時分,河東守將李傕和郭汜及張濟的侄子張繡各引五千人馬趕到。

張繡在少年時曾拜童淵爲師學藝,使得一條長槍,武功了得。

董卓見他們來到大喜,次日清晨,便率軍殺向鉅鹿郡。

黑山軍將領韓忠、孫仲、何曼及眭固引兩萬兵馬出城迎戰。

兩軍各自射住陣角,黑山軍這邊幾員大將提馬前出,雖都沒有穿戴盔甲,但個個雄威渾壯,讓董卓感到意外的是,黃巾軍將領眭固不知何時又投靠了張燕。

張繡出馬大罵,“爾等賊寇舉兵造反殘害百姓陷我城池,實屬不義之舉,快快把宛城交出來,不然我殺你們個片甲不留!”

韓忠哈哈大笑,推馬向前,以刀指着張繡大聲道,“無能之輩也敢口出狂言,看我今天怎麼將你拿下。”

說完,拍馬舞刀衝張繡就砍了過來。

張繡大怒,挺槍相迎,兩個人戰了二十幾個回合,孫仲見韓忠刀法漸漸散漫,恐有所失,拍馬挺槍前來助陣。

張繡力戰二將,毫無懼色。

眭固見狀,大喊一聲,舉三尖兩刃刀便殺過來。

李傕推馬挺槍迎上,戰了十數合,李傕不敵,敗下陣來,何曼便揮軍掩殺,董卓見敵兵勢大,引軍敗退。黃巾軍追殺甚遠,這才返回。

董卓清點人馬,又損折不少,只得又後退十里下寨,另想其他辦法攻城。

這一天他正與謀士賈詡在軍營內商議攻城之策,忽探馬來告,“報,董將軍,有一位自稱是下丞兼佐軍司馬孫堅的人帶領三千人馬前來助陣,現在正在營外聽候。”

董卓大喜,連忙同賈詡出營帳觀看。

但見在營門外有幾員大將正騎馬候立,當先一員大將頭戴金盔,身披魚鱗黃金鎖子甲,生得廣額闊面,虎背熊腰,此人正是吳郡富春人孫堅孫文臺,在他的身後有一支軍隊整齊站立,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兵馬雖然不多,但陣列整齊,盛氣凌人。

董卓見果是孫堅,大喜,忙親自出營外迎接。

董卓與孫堅早在與張角的黃巾軍作戰中就認識,孫堅的勇猛給董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見孫堅前來,董卓是十分歡喜。

幾個入大帳後分賓主坐定,賈詡道,“孫將軍來的正是時候,現敵兵勢大,我們就是以全軍與他正面交鋒也不易獲勝,只能智取。今天先由張繡將軍領一隻兵馬去攻打城池,待敵兵出城後便迅速撤退,孫將軍可率本部人馬伏於後面,待敵兵追來從一側出擊,敵兵必敗。”

董卓大喜,道,“就依此計。”

張繡領令,引軍又來攻打鉅鹿郡城,不等軍馬到達城邊,城內黑山軍大將韓忠引軍殺出,張繡以箭矢射住陣角,以槍指韓忠大聲道,“賊將,還不早早下馬受降免得一死,如不然,待攻破城池定將爾等盡皆誅殺!”

韓忠笑道,“爾等手下敗將也敢口出狂言,廢話少說。”

韓忠說完,縱馬揮刀衝張繡劈過來。

大刀裹挾着一股勁風呼地劈來,張繡揮槍一個海底撈月,將韓忠的大刀磕開,隨即又一個蛟龍出海,槍尖直奔韓忠的面門,韓忠後仰閃過,兩個人你來我往,刀槍相擊,戰了有二三十回合,張繡佯裝敗走,韓忠揮軍掩殺,追出有三裡多地,忽然一聲炮響,孫堅引軍從左側殺出,張繡引軍反殺,韓忠腹背受敵,亂了陣角,大敗而回,張繡、孫堅追到城邊被城上亂箭射回。

韓忠從此不敢再出城作戰,令軍士高壘城牆,與張繡對峙。

董卓想要架雲梯攻城,賈詡阻攔道,“敵人深壑高磊,欲意死守城池,這也是件好事,我軍只要四面圍定,日子久了,城中斷糧,到時城池會不攻自破。

董卓從其言,與孫堅分兵在城門外圍定。

不幾日,劉備率軍到來,觀其形勢,劉備也沒主張攻城。

城內孫仲、韓忠覺察出董卓等人這是要想困死他們,眼下城內糧草已經不多,如不突圍,後面的朝廷大軍再殺到那可真就成了甕中之鱉了,於是便商議決定突圍出城。

孫仲、韓忠每日在城樓四門處向外觀看,連續幾日,賈詡便料到了敵人的這個預謀,便對董卓道,“孫仲與韓忠每日都到各城門向外觀看,他們這是要想尋找我們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圍而出,南門圍困的兵力最弱,敵人定會從南門突出,我們可將兵將皆伏於南門外,待敵擁出,截住攻之。”

於是劉備與孫堅的大部分兵力都悄悄伏於南門外的溝壑內,不出兩天,敵人果然趁黑夜悄悄溜出南門,殺向了駐守門外的軍隊。

城內黑山軍傾巢而出,南門外的守軍不堪一擊,紛紛潰逃,孫仲、韓忠率軍奪路而走。

忽然前面火光四起,張飛一馬當先攔住了去路。

孫仲揮軍齊上,兩軍便戰在了一起。

孫堅從一側也揮軍殺來,火把向敵兵紛紛扔去,敵兵衣甲盡着,四處奔散,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直到戰至天明,孫仲、韓忠等引敗軍突圍而走。

正奔走間,前面朱儁率大軍攔住又截殺了一頓,孫仲被張繡所殺,韓忠被捉,眭固及何曼冒死突圍,只帶了數百騎兵往黑山逃去。

朱儁命人打掃戰場,進鉅鹿郡安撫百姓,殺豬宰牛,犒賞三軍。一面又將韓忠打入牢車送往京師,並修書上報朝廷,表奏劉備、孫堅、張繡的功勞。

再說眭固及何曼冒死突圍逃回了常山,見着張燕,哭拜道,“朝廷使朱儁率軍征討,孫仲、韓忠被殺,我軍傷亡慘重,請將軍定奪。”

張燕大驚,忙問,“他們有多少兵馬?”

“估計有十萬之衆。”

“起來講話。”

“是,將軍,”眭固與何曼起身,眭固道,“將軍,敵軍中有關羽、張飛二將十分驍勇,我和何曼都不是他們的對手,與之交戰我們不宜與之單挑。”

“嗯,”張燕捋着絡腮鬍須沉思了片刻道,“我自有主張。來人,召諸將前來議事。”

張燕召衆將商議之後起兵二十萬,浩浩蕩蕩地殺向鉅鹿。

朱儁在解了鉅鹿郡之圍之後率諸軍向常山郡進發,冀州刺史韓馥派部將張郃、高覽引五千人馬前來助戰,兩軍在趙縣相遇。

朱儁見張燕大軍如同眭固的軍隊一樣旗幟不整、穿着不一、大將也沒有多少,輕笑了一下,對身旁的劉備與孫堅道,“聽聞黑山軍作戰勇猛,你看看他們今天的陣勢,那都是農民啊,連統一的服裝、統一的兵器都沒有,竟還敢與我們正規軍作戰,真是不自量力。”

劉備道,“將軍不可小覷,他們雖然是農民組織,可他們在河北連下十餘城,可見戰力非凡,我們當小心應對。”

“嗯,劉將軍所言極是,”朱儁回顧左右,“哪位將軍前去挑戰?”

話音剛落,孫堅欲要出馬,張飛卻早躍馬出陣,在張燕大軍前面高聲叫道,“呔!賊將,哪位敢出來與你張爺爺大戰三百回合!”

張飛聲似雷鳴,張燕的大將都有驚駭之色,戰馬也出現騷動,有的竟倒退幾步嘶鳴起來。

眭固對張燕道,“此位便是張飛張益德,十分了得。”

張燕回顧左右,將長槍向前一揮,大喊道,“將士們,與我一起上,殺呀!”

張燕衝鋒在前,二十萬大軍一齊涌上。朱儁見狀也揮軍齊上,兩軍便混戰在一起。

朱儁的大軍雖然戰將驍勇,但張燕的大軍人數衆多,兵士兩三個打一個,戰將也是兩三員戰一員,關、張等大將雖然連殺數員戰將,但後面的黑山軍將士又紛擁而上,他們個個以死拼殺,毫無退意,朱儁的軍隊漸漸被黑山軍包圍。

關羽、張飛見敵兵勢大,不再戀戰,便殺開條血路,保護着劉備、朱儁衝出重圍向後撤退。

董卓也在部將們的保護下衝出重圍向南逃竄,張燕揮大軍追殺,直到天黑才收住軍隊。

朱儁收攏敗軍就地紮營,檢點人馬損失兩萬餘人,朱儁神情極度沮喪。

這一仗還是他自引兵以來第一次慘敗,他在之前與黃巾軍作戰時幾乎每戰必勝,今見黑山軍陣式不整丶穿着不一,完全是一支雜牌軍,料想他們也沒多大作戰能力,卻不想他們個個都能以死拼殺,朱儁自感難以與黑山軍相抗衡,待到天明便引軍回撤,退守寧津。

張燕並沒有步步緊逼,而是撤軍回常山。

兩軍罷戰,又過了月餘,張燕派使者到朱儁大營,表示願歸順朝庭,請求朝廷冊封。朱儁大喜,即刻派人進京稟報。

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72章,界橋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87章,孫策稱霸(6)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1)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146章,銅雀臺(8)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51章,趙子龍出山(4)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45章,銅雀臺(7)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182章,魏王冕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22章,破劉勳(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43章,銅雀臺(5)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06章,白門樓(4)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104章,白門樓(2)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06章,白門樓(4)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26章,斷案第84章,孫策稱霸(3)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09章,收張繡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87章,孫策稱霸(6)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81章,張濟敗亡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48章,趙子龍(1)第106章,白門樓(4)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77章,獻帝東歸(2)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35章,董卓入京(3)第24章,張繡首秀第43章,英雄的初鳴(2)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39章,銅雀臺(1)第15章,收許褚(1)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76章,獻帝東歸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8章,張飛賣肉第145章,銅雀臺(7)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26章,斷案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97章,公孫瓚之死(2)
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72章,界橋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87章,孫策稱霸(6)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117章,官渡之戰(2)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章,喜歡做遊俠的曹操(1)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146章,銅雀臺(8)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51章,趙子龍出山(4)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65章,幽州易主(2)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45章,銅雀臺(7)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182章,魏王冕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13章,董承、袁術之死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22章,破劉勳(2)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43章,銅雀臺(5)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106章,白門樓(4)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104章,白門樓(2)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106章,白門樓(4)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47章,袁紹計謀取冀州第26章,斷案第84章,孫策稱霸(3)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2章,張邈薦陳宮第110章,許田射獵(1)第109章,收張繡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27章,西涼兵變(1)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87章,孫策稱霸(6)第14章,嶄露頭角的孫堅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81章,張濟敗亡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48章,趙子龍(1)第106章,白門樓(4)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84章,孫策稱霸(3)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77章,獻帝東歸(2)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59章,曹操自領兗州牧(2)第35章,董卓入京(3)第24章,張繡首秀第43章,英雄的初鳴(2)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39章,袁紹的初衷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139章,銅雀臺(1)第15章,收許褚(1)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21章,黃巾軍的覆滅(2)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8章,曹操自領兗州牧(1)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76章,獻帝東歸第8章,無奈的曹嵩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8章,張飛賣肉第145章,銅雀臺(7)第138章,白狼山之戰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26章,斷案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62章,冀城之戰(3)第97章,公孫瓚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