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英雄的初鳴(1)

曹操在陳留招募了幾千兵馬,一日,他正在野外觀看曹仁帶着這些人馬操練,忽探馬來報,說有一隊官兵軍馬從陳留方向正往這趕來。

曹操微笑了一下,猜想必是陳留太守張邈前來會合。

曹操率衆將迎去。

遠遠便見一支軍馬飛奔而來,旗幟招展,走近了,纔看清米黃色的大旗上書寫了一個斗大的“典”字。

只見當頭一員大將,素衣輕裝,赤膀腰圓,身背兩支大鐵戟,側馬奔來,到了曹操他們面前忽地勒住馬的繮繩,那馬突然被止住,前蹄蹦起老高,四蹄倒退,踏起塵土飛揚。

曹操頓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向自己撲來,不由得對此將暗暗稱奇。

許褚對曹操道,“主公,此人便是典韋。”

曹操點頭,提馬往前幾步,高聲問道,“來者何人?”

那員將在馬上回到,“我乃張太守的大將典韋是也,你是何人?”

曹操道,“我曹孟德也。”

那員將聽罷即刻翻身下馬,衝曹操施禮道,“原來是曹將軍,我奉太守之命先頭趕來與曹將軍會合,張太守隨後便到。”

曹操下馬拉住典韋的手,對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心中頓生愛慕之意。

“典韋將軍,走,我們去營中敘談。”

至營中,曹操叫人上茶,幾個人分賓主坐定,曹操便問典韋,“典將軍是哪村人氏、家中還有什麼人?”

典韋道,“回將軍,卑將乃是東郡己吾村人,離此十八里地,父親去逝的早,現家中只有老母一人。”

曹操點頭,“典將軍勇武過人,乃是世之虎將也,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便是你們這些勇武之人,能結識典將軍我曹操真是三生有幸啊,來,典將軍,請用茶。”

“謝曹將軍賞識。”典韋拱手道。

曹操衝外拍了拍手,有兵士託一烏金重鎧進來,曹操對典韋道,“典將軍,這是我的一幅烏金重鎧,今見典將軍如此英雄豪壯,就贈於典將軍了。”

典韋即刻起身拱手道,“曹將軍,我無寸尺之功,怎敢受此厚禮,不敢,不敢。”

曹操道,“相識便是緣份,我非常敬重典將軍,送此薄禮也不成敬意,還望典將軍不棄笑納。”

典韋道,“那在下謝過曹將軍了。”

典韋收下這副鎧甲,謝別而去,安置他的部隊去了。

曹操對陳宮道,“你去帳房取二百兩銀子,再帶上些米食酒肉,今下午就送到典韋老母那兒去。”

陳宮道,“是,主公。”

陳宮走後不久,張邈率一萬大軍趕來。

曹操迎接張邈到寨中剛坐下不久,又有哨馬來報,言道東郡太守喬瑁引兵前來會合,曹操大喜,與張邈同出營門迎接。

再說曹操到各地馳書的討賊文告到了公孫瓚那兒,公孫瓚大喜,即刻召部下商議。

公孫瓚見董卓弒君殘暴、欺君罔上、朝政大權獨攬,便早有討伐董卓之心,只是自己頭上還有頂頭上司幽州牧劉虞在那裡橫着,自己要行軍事之事還需得劉虞同意才行,今天可好了,劉虞派人持曹操的討賊文書到了公孫瓚這裡,要公孫瓚起兵前去冀州會合冀州刺史韓馥前去東郡與曹操會盟,共同去討伐董卓,公孫瓚看罷大喜。

公孫瓚把衆將召來,拿起曹操送來的矯詔便道,“諸位,現曹操在東郡起事,發檄文到我處準備召集各州軍馬討伐董卓,這是我們挺進京師清理奸賊的一個大好機會,諸位有什麼見解可以說一下。”

關靖道,“主公,此次曹操召天下英雄以討賊,各路軍馬一集合肯定會不少,所以,我們率軍也不必太多,要帶上精銳的白馬義從,以彰顯我軍威力。”

公孫瓚點頭稱是,“嗯,好,那我們就率精兵一萬,白馬義從兩千,另外,再叫上平原郡的劉備他們,這樣,我軍的實力可謂宏大了吧。”

衆將齊道,“主公英明。”

公孫瓚道,“我們此次南下要借道翼州,翼州刺史韓馥軟弱無能,卻坐擁富饒的翼州,我們在經過時要注意軍隊整齊、軍紀嚴明,要讓韓馥看看,什麼纔是王道。”

再說劉備,自從公孫瓚任命他爲平原郡的縣尉之後,兄弟三人已悠閒地過了半年多的時間,這一天,他們正在喝茶聊天,公孫瓚的使者忽然來到。

使者遞給公孫瓚寫給劉備的一封信函,道,“劉將軍,公孫瓚將軍令你集結一千人馬,待公孫將軍大軍趕來後隨大軍一起南下。”

“好,請轉告公孫將軍,待公孫將軍來後我們即刻隨大軍起程。”劉備看了下信箋,對傳令信使道。

“好,那在下告辭了。”

張飛看着傳令信使走遠,便問道,“大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劉備點頭,“是啊,而且還是要打一個大仗。”

“和誰打?”張飛又問。

劉備把信箋遞給關羽,道,“和董卓老賊打。這董卓老賤弒君害民,早就應該把他除掉,這下好了,曹操聯合各路英雄前去討伐,定會讓那董卓老賊死無葬身之地!”

張飛道,“當初在潁川若不是大哥阻攔,定將那董賊殺了,也免得他禍害這麼多人。”

劉備道,“那時他是朝庭命官,所以殺不得,現在董賊弒君害民,人人得而誅之!”

張飛攥了攥拳頭狠狠地道,“這回去京師,我定要將他一矛刺死!”

半月之後,劉備兄弟三人跟隨公孫瓚的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河南省東郡。

曹操親自出營門迎接。曹操對劉備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這不僅是劉備有兩位武功蓋世的好兄弟,更重要的是劉備以一賣草鞋的出身竟也能拉起一支軍隊來,在曹操看來這非常了得,是個人物。曹操在和劉備於曲陽殲滅黃巾軍後兩人分手已有幾年,曹操有時候還很掛念他,今日一見,曹操便快步迎了上去,對劉備深施一禮,道,“劉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劉將軍,帳內請。”劉備還禮道,“爲國除奸何談辛苦,曹將軍客氣了,曹將軍請。”

兩個人走進曹操的大帳,分賓主落坐,關羽、張飛按劍立在劉備的身後。曹操道,“劉將軍,我們曲陽一別已有數載,想不到今日我們又在陳留相見,我們真是緣份非淺啊。”劉備道,“昔日我們共同抗擊過敵人,今日我們又要並肩作戰,我劉玄德能與曹將軍一起並肩作戰真是人生之大幸也。”曹操笑道,“董卓禍國殃民,欺君罔上,我們當齊心協力,共同剷除此逆賊。”劉備點頭,“然也,我當與曹將軍竭力奮戰,爲國除奸。”“好,劉將軍,你先去安營紮寨,晚上我們再敘。”“好,那我就先告辭了。”劉備辭別曹操安營紮寨去了。

又過了兩日,孫堅率大軍趕到陳留,但見陳留酸棗這一小小的地方已彙集了十幾路兵馬,各色的旗幟迎風招展,人歡馬叫,至中午時分,衆諸侯都全部到位,各自安營下寨,共計十八路兵馬。

哪十八路?

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第三路,北平公孫瓚。第四路,渤海太守袁紹。第五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六路,西涼太守馬騰。第七路,上黨太守張揚。第八路,濟北相鮑信。第九路,袞州刺史劉岱。第十路,河內太守王匡。第十一路,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二路,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三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四路,山陽太守袁遺。第十五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十六路,陳留太守張邈。第十七路,東郡太守喬瑁,第十八路,曹操曹孟德,共計十八路兵馬,總兵力二十餘萬。

曹操令人殺牛宰馬,大會諸侯,於酒席間商議進軍之策。

河內太守王匡道,“今各路英雄齊聚一堂共討國賊,我們應推立一位做元帥,統一指揮和調遣,這樣才能形成一股力量。”

曹操環視了一下衆諸侯,道,“袁本初乃四世三公,漢名相之後,門吏衆多,德高望衆,我建議讓袁本初來做這個元帥,如何?”

袁紹起身道,“不可不可,我才疏學淺,不勝大任,另選他人吧。”

“非本初不可。”衆將齊議。袁紹推辭不下,這才應諾。

十八路羣雄短暫的聚會商議之後各回本隊,只有袁紹留了下來要和曹操好好聊一聊。袁紹和曹操那可是鐵哥們,從小的玩伴,又都在京師任過職,同爲西園八校尉之一,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倆有共同語言,自從兩人和董卓弄翻臉後先後都離開了洛陽已有近一年的時間,今日在陳留一見,兩人都感非常親熱。

曹操和袁紹並肩到野處去走走,一邊談着話,袁紹望着蒼天不覺感慨,他們從小的玩伴一轉眼都已長成爲錚錚壯年,曹操這個從小就有救國之志的人今天有兵有將,也真正擁有了施展報負的能力,想到這,袁紹不由感慨地道,“孟德,記得你從小就有報國之志,今天你有兵有將,蒼鷹憑天飛、蛟龍入海遊,你可以施展你的才華了!”

曹操道,“你也一樣,本初,你我從小就志氣相同,現在我們都已成人,我們都要努力,努力搏出一片天地。”

袁紹道,“然也,我們當共同努力,將董卓這個逆賊剷除掉!”

曹操點頭道,“我相信,此次我們聯合這十八路諸侯一定能戰勝董卓,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要精誠團結,否則人馬再多也是一盤散沙,如果此次剿董不勝,那我們以後就沒有力量去和董卓交戰了。”袁紹點頭道,“孟德所言極是,我們當團結一心才能戰勝董卓,明日誓師大會上我當闡明這一點。”

兩人走上一塊高坡,此時夕陽漸落,西方的天邊晚霞如血,籠罩着墨黑的天際。袁紹望着晚霞似有所感悟,問曹操道,“孟德啊,如果我們此次岀師不勝,你有何打算?”其實曹操早已想到了這一點,他望着袁紹反問道,“本初有何打算?”袁紹道,“如果此次失利,我將回到冀州,我南有黃河作爲天險,向北可擁有燕、代之地,然後再聯繫烏桓及匈奴各部,積蓄力量坐觀天下之勢,可隨時越過黃河以爭天下,孟德你又作何打算?“

曹操淡然一笑,道,“我可沒有你這廣袤的領地,我現在可以說是沒有一塊根據地,不過我以德處事天下,招攬人才,廣佈賢德,這樣也總會有機會擺脫各種危機。”袁紹笑道,“孟德老弟從小就是撞將,敢於拼搏,這讓袁某佩服啊!”兩人又談了一會,至天黑才各自回營。

次日,聯軍築高臺三層,遍插五色旗幟,臺上設一長案,上面擺着兵符將印,衆將恭請袁紹上臺,袁紹整理衣甲,佩戴寶劍,慨然而上,焚香拜道:“董卓奸賊,弒君戳後,殘害忠臣,致使君非君、臣非臣,殘殺百姓,爲天地所不忍,今我等糾合義兵,共謀討賊,匡扶社稷,以正漢統,凡我應同心協力,共討董賊,皇天厚土,祖宗神靈,可爲鑑之!”

言罷,袁紹插香再拜。衆路英雄皆歃血至酒中,高舉敬天之後一飲而盡,共同祭拜,一時間,渧泣之聲四起,其情甚是悲壯。

曹操道,“我們既已推選元帥,就應聽從元帥號令,團結一心,共同抗敵,不得以強弱計較高低。”

袁紹道,“孟德所言極是,此次我們十八路諸侯聚義,必須要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我們纔有希望戰勝董卓,我袁某承衆位舉薦,必當主持公義,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嚴明軍紀,勿得違犯!”

“是!”褚將同聲應道。

袁紹又道,“從今日起,糧草由我弟袁術總督,應付各營,勿得欠缺。明日早開戰飯,殺向汜水關!請問諸位將軍,誰敢爲先鋒?”

帳下鐵甲聲響轉出一員大將抱拳高聲道,“元帥,孫堅不才,願爲先鋒。”

第55章,長安事變(4)第34章,董卓入京(2)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114章,東征劉備(1)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65章,曹操嫁女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23章,十常侍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23章,孫策之死第55章,長安事變(4)第82章,孫策稱霸(1)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09章,收張繡第81章,張濟敗亡第146章,銅雀臺(8)第86章,孫策稱霸(5)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41章,銅雀臺(3)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5章,收許褚(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142章,銅雀臺(4)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109章,收張繡第148章,長阪坡(2)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72章,界橋之戰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戰(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70章,馬超避難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45章,英雄的初鳴(4)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84章,孫策稱霸(3)第6章,初露鋒芒第27章,西涼兵變(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77章,獻帝東歸(2)第80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3)第82章,孫策稱霸(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51章,趙子龍出山(4)第121章,破劉勳(1)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95章,袁術稱帝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3章,白門樓(1)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34章,董卓入京(2)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65章,曹操嫁女第69章,陳宮獻兗州
第55章,長安事變(4)第34章,董卓入京(2)第100章,獻帝與曹操的初次較量第114章,東征劉備(1)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65章,曹操嫁女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67章,劉備救孔融(1)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23章,十常侍第135章,曹操平定冀州(5)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123章,孫策之死第55章,長安事變(4)第82章,孫策稱霸(1)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77章,劉備取西川(7)第5章,盧植、劉備與公孫瓚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09章,收張繡第81章,張濟敗亡第146章,銅雀臺(8)第86章,孫策稱霸(5)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141章,銅雀臺(3)第120章,官渡之戰(5)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59章,馬超叛曹(2)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15章,收許褚(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167章,曹操立嗣之憂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142章,銅雀臺(4)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章,刺殺漢靈帝第109章,收張繡第148章,長阪坡(2)第172章,劉備取西川(2)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0章,曹操自領兗州牧(3)第72章,界橋之戰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戰(2)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170章,馬超避難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56章,歌宴銅雀臺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45章,英雄的初鳴(4)第111章,董承的預謀(1)第65章,幽州易主(2)第57章,呂布的逃亡之路第84章,孫策稱霸(3)第6章,初露鋒芒第27章,西涼兵變(1)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77章,獻帝東歸(2)第80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3)第82章,孫策稱霸(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176章,劉備收西川(6)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91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4)第79章,曹操迎獻帝到許都(2)第154章,劉備借荊州(3)第51章,趙子龍出山(4)第121章,破劉勳(1)第112章,袁術的敗落第95章,袁術稱帝第9章,袁紹與袁術第179章,湘水劃界第103章,白門樓(1)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34章,董卓入京(2)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54章,長安事變(3)第11章,王允與呂布第165章,曹操嫁女第69章,陳宮獻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