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柔一向堅強,很少會發這樣的朋友圈,應該是遇到什麼事情了。
張峰特意打電話問她,她又不說具體的事情,張峰特意在一個雙休日趕到麗華學院,親自找她聊聊。
原先潘柔做行政工作,後來覺得各種雜事太煩碎,應該是教書育人的教師崗令人有價值。
通過關係,潘柔如願轉成教師崗,但這並沒讓她高興起來。
主要是麗華學院沒有她所學的專業,專業不對口讓她始終找不到歸屬感。情況類似的同事都做了轉型,丟掉自己碩士、博士所學專業,從頭來過。
潘柔也嘗試過這樣的努力,但學術興趣很難轉移,轉型起來很痛苦。
同時接連發生的二件事情,讓她感覺噁心。
帶大三學生去實習,潘柔即刻收拾行裝,帶領十二名學生出發。
因爲是第一次帶學生做調研,潘柔處處小心,也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在保證基本人身、食宿安全的前提下,竭盡全力地去指導他們實習報告的撰寫。
與之同行的還有一位資深女教授,年齡比潘柔稍長一點。女教授很嚴厲,不苟言笑,與潘柔鮮少交流,學生們也不敢在她面前造次。
大多數時候,都是女教授在指導學生,潘柔也跟着學。過了幾天,女教授先行離開,學生們鬆了口氣,紛紛吐槽女教授過於嚴厲,說潘柔“很溫柔、人很好”,他們都很喜歡她。實習單位回來以後,潘柔繼續指導他們完成了論文。
潘柔原想這次帶隊調研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曾想,沒過多久,當潘柔想要再次申請帶學生外出實習時,學院領導沒有同意,原因是“有學生反映潘柔在帶隊調研中出了一些問題”。
具體是什麼問題,學院領導並未細說。潘柔大驚,仔細回想帶隊全過程,自己頂多算不熟練,遠沒到“出了一些問題”的地步。但是不信任的種子已經種下,潘柔失去了第二次帶實習的機會。
究竟是誰反映的?反映了什麼?這件事至今都是一個謎,潘柔細思極恐。
隨後,潘柔被安排接替一個研究生專業的班主任崗位。
她接手的頭件工作就是“推選優秀班幹部”。當時學校給出政策,由班上推選出來的“優幹”可推到學校乃至省裡進行“優幹”的評選。
大家都知道,一旦獲得校級或省級“優幹”的稱號,前途就意味着光明瞭不少。
班級由於學生人數少,只有五個班委,五選二。潘柔想着這事兒也簡單,經過與班上同學協商,決定投票選舉。
最終,投票靠前的兩位同學被列爲本年度班級的“優幹”人選。而就在報學院審覈的環節中,班上部分同學卻對其中一位叫盧潔的班委提出異議,反映該同學表裡不一、班集體工作不積極不主動、對人對事態度功利。
潘柔不敢輕易下結論,又找來一些同學來了解情況。
學生們對盧潔的意見可謂是譭譽參半,有人說她爲人熱情仗義,有人卻說她是功利主義者。
潘柔不解,爲什麼超過一半的人認爲盧潔存在問題,她的選票還那麼高?
一位班委解釋道:“因爲盧潔在投票前幾天提着水果去拜訪每位同學,甚至私底下請一些同學吃飯爲自己拉票,大家自然就給她投票了”。
經過與班委及其班上骨幹同學反覆討論,大家一致表決不應該推盧潔爲“優幹”,改爲推選此前投票排名第三的那個同學。
本着對盧潔負責的態度,潘柔還專門單獨找了她,向她說明情況,讓她不要灰心,再接再厲。盧潔聽了,當場不住點頭表示認可。
誰知當晚十一點,盧潔發來大段言辭激烈的信息,憤怒地質問爲何投票結果不算數,揚言要找出說她壞話的人當面對質,“我已經研三,馬上就要畢業,如果因爲班主任你聽信讒言,做出不公正評判,那麼將會毀掉我後面的人生!”
潘柔心裡有些緊張,擔心自己真的錯判了,又擔心盧潔因此做出過激行爲。她覺得有必要再找學院說明下情況。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學院領導就先找了她,並告訴她,學院做出的決定是:“以‘選票結果有爭議’爲由,重新進行投票選舉。”
重新投票那天,卻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此前極力反對盧潔當選“優幹”的兩位同學,忽然換了風向。
一個說盧潔符合條件,建議推薦;一個說盧潔非常優秀,不能以性格上的一些小問題而一棒子打死人。
緊接着盧潔站起來,拿着洋洋灑灑幾頁紙,整整唸了二十分鐘,聲淚俱下、慷慨激昂地哭訴自己的種種不幸,控訴評審的不公。
整個投票氣氛相當緊張,一些本來就不服管的同學都抱着手等着看好戲,更多的人則一言不發。
此時只有班長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如果班上的事務從不積極主動去做,要麼拖延要麼推脫,還能算優秀的班委嗎?”
緊接着,支持或反對盧潔的同學各站一派分別對何謂“優幹”的界定,進行了一番辯論。
潘柔工作多年,還是頭一遭遇到這等事情,但她不傻,反而很聰明,明白盧潔一邊承認了工作上存在問題,一邊又極力找理由辯護、甚至美化自己的行爲。
盧潔不曾有半點檢討的態度,足以說明她絕非善類。
潘柔內心極度憤怒。不僅是因爲老師的權威受到無視,更是驚訝於這些年輕的精英,居然爲了蠅頭小利,已經到指鹿爲馬、善惡不分的地步!
她很想拍桌子教訓這些學生一頓,但最後還是忍住了,面不改色地按照程序走完整個投票流程。
最終投票結果,盧潔落選了。
自從這件事以後,潘柔的威信明顯減弱,班內一小部分學生,尤其是部分和盧潔走得近的人,開始興風作浪。
小到開會,大到寫畢業鑑定,總會有一兩個人在微信羣裡跳出來挑事,讓潘柔不勝其擾。
他們畢業後,學校要求班主任繼續追蹤他們的工作、檔案落實情況,還有幾個人出言不遜,甚至直接把潘柔給拉黑。
這些行爲讓潘柔心裡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