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鎮北侯

宜兒搖了搖頭,道:“他們可是親姐弟,那飛鳶小姐就沒在想什麼辦法試着修復他們的關係?”

青漓道:“小姐是個重親情的人,就想着這世上的其他人都是小姐這般良善了。那三小姐之前也不知遭了何等的磨難,這有朝一日飛上枝頭變了鳳凰,那眼皮子淺得,就是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看了,都有些不恥。她眼中心心念唸的都是侯府的潑天富貴,又哪裡會在意與小少爺的姐弟親情?”

宜兒道:“你平日裡性子淡,到是少有如此編排一個人的時候。”

青漓遞了茶水上來,道:“奴婢幾個,出了侯府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小姐今日看夫人,可有察覺出了夫人面上的憔悴?也不是奴婢有意要中傷誰,夫人的這些變化,十有八九,都是因這三小姐來的。”

宜兒嘆了口氣,道:“算了,說來說去,她終究是夫人的親生女兒,以後若是碰上了,該有的規矩禮儀還是不能少了。”

青漓垂首道:“這個奴婢自然省得。”

宜兒想了想,又道:“如今小昱身邊,是什麼人在侍候?”

青漓道:“小姐大可放心,小少爺身邊的丫頭還是菊香和響兒兩個,夫人後來又差了徐嬤嬤留在少爺的身邊服侍。”

宜兒微微鬆了口氣,徐嬤嬤是李氏身邊最得力的管事嬤嬤,李氏將她拔過去照顧小杜昱,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其實宜兒一直在想,李氏今日就過來添了箱,還說了待大婚的正日子怕是就來不了啦,李氏當時雖然沒有明說,宜兒也沒有多問,但是在心裡深處,下意識的,宜兒總是覺得這怕也與那三小姐有關。

事實上,往細了想,宜兒也明白,當初畢竟是她頂着青湘侯府三小姐的名,陪在李氏夫婦身邊三年的,而且三年來母慈女孝,感情篤厚,後來她雖出了侯府,但那真正的杜飛鳶也難免會在心裡拿她來做比較的。李氏當年走失了女兒,心中對這個失而復得的女兒是滿滿的歉疚,就是爲了照顧杜飛鳶的感受,怕是也不得不和她保持一定的距離的,或許說,就是今日,可能也是李氏故意製造的這麼一個機會,揹着的杜飛鳶,只帶了杜昱,算是偷偷的上門添的這個箱。

想清了這裡面的關節,宜兒心裡就有些無奈,晚飯也只是隨意的吃了一點,就放了筷,侍候的丫鬟們見她興致不高,也不敢多說什麼。

這般又過了一晚,第二日一早,郡主府裡卻又迎來了一個意外的客人。

鎮北侯世子常灝,投了拜帖進來。

常灝雖是外男,可是自打宜兒知道這人拿了皇上御賜的丹書鐵捲去求了她如今這郡主的尊榮出來,心裡對他便存了感激,一直以來,她一個閨閣女子,也不好上門去致謝,如今常灝上門,她哪有避嫌,拒而不見的道理?

宜兒是親自迎出了淺雲居,只是讓她頗爲意外的是,常灝並不是一個人過來的,同他一起的還有名龍精虎猛的中年人,約莫四十多歲,濃眉大眼,雖穿的閒袍,但腰桿挺得筆直,邁着方步,竟走在常灝的前面。

宜兒心裡一動,面上就掛了笑,福身見了一禮後,將二人迎進了淺雲居。

分賓主而坐,和宜兒預料得一樣,那中年人在上位坐了,常灝在他側面的下位半坐相陪。到丫鬟上了茶水,宜兒便起了身,向着那中年人盈盈下拜,道:“宛茗見過侯爺。”

其實自打見了宜兒之後,這人就一直在打量着宜兒,從淺雲居外,宜兒福身見禮,常灝應付了兩句,故意沒有給宜兒引見,宜兒也不多問,按着禮節,將他們迎了進去,言行之間,皆落落大方,不疾不徐,他在心裡便叫了聲好,如今又見宜兒再次上前見禮,遂笑着道:“郡主不用多禮,本侯也是剛回昀都,聽犬兒提起,當日在東明湖畔,多虧了郡主仗義相救,犬兒才能得保無恙,是故便隨了犬兒過府,特來多謝郡主的相助之恩。”

宜兒道:“侯爺言重了。當日宛茗只是碰巧遇上而已,事實上以世子爺的勇武,宛茗的作爲,怕是就有畫蛇添足的嫌疑了。況且之後世子爺多番相助,宛茗都還沒來得及稱謝呢,又如何當得起侯爺的這個謝字?”

鎮北侯常元忠見宜兒言語客氣,微微頷首,道:“說起來,本侯是出自五軍都督府的,當年也在國公爺的手下當過差,郡主數日後便要嫁進國公府了,這般算來,我鎮北侯府跟郡主也稱得上是一家人,正所謂一家人不提兩家話,本侯不再言謝,郡主也不需如此客氣。”

宜兒愣了一下,有些拿不準常元忠這話裡的意思了。當日常灝爲了宜兒,竟將侯府的丹書鐵卷都拿了出來,可以想見的是,這事必然是常灝私下的行爲,事前絕沒有徵得常元忠的同意的,宜兒當時跟姜宥談起這個的時候,還有些擔心常灝此舉最後無法向他父親鎮北侯爺常元忠交代呢,如今常元忠忽然回京,就隨着常灝過府來尋她,宜兒猜不出他的心思,自也判斷不出他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意圖了。

常元忠又道:“本侯也不瞞郡主,本侯這次求了皇上恩准回京,總共爲着兩件事,這第一件便是郡主和寧國公世子爺的大婚,本侯說過,本侯是出自五軍都督府,雖說如今已非隸屬都督府了,不過人這一世,記性再差,也不能忘本,當年北漠大戰,若不是國公爺一力推薦,哪有本侯的今日?所以寧國公府大婚,本侯自當回京恭賀。這第二件事嘛,便是犬兒的婚事,想來郡主也該聽說了,皇上是有意要爲犬兒指婚的,本來這事既有皇上做主,本侯這邊也沒什麼可做的,不過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在子女的婚姻大事上,又哪裡能真正的放得下心來?”

宜兒點了點頭,道:“侯爺所言甚是。”

常元忠又道:“這俗語都說了,善婦旺三代,惡妻毀全家,犬兒的婚事,算得是我鎮北侯府頭等的大事。雖說皇上指婚,說來是絕不會差的,但這事上,多多少少,本侯這裡也想要多抓一份主動在手的。”

宜兒道:“自古兒女事,上心急火的都是身後做父母的,是故纔有父母恩似海一說,侯爺此舉,在情在理。”

常元忠看了宜兒一眼,端起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道:“郡主也知道,自三年前北漠大戰伊始,本侯便長年領兵在外,對這京中權柄貴門,所知有限,如今手上到有幾個人選,躊躇不定,今既上了郡主這來,正好向郡主請教一番。”

宜兒這下是徹底愣住了,詫異之極的望向了常元忠,見這人面上毫無表情,並非像是說笑,心中狐疑,便又向常灝看去,這傢伙也不知真的假的,這會子恰好微垂着頭,似乎想着事情,正出神,仿若對宜兒跟他老子的談話一句都沒有聽進去似的。

宜兒皺了皺眉,只得道:“宛茗只是個無知婦孺,似這等大事,宛茗哪裡會有什麼主意,侯爺……”

常元忠大手一揮,道:“郡主也不要忌諱,今日本侯過府,原是私事,和郡主在這的所問所談,出郡主之口,入本侯之耳,唯此而已。說來郡主也知道,犬兒雖回了昀都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不過他這個人,神經大條,又不通世故,對京中勳貴世女,哪裡會有什麼考量了解?本侯是當真想向郡主請教一二,解我疑惑。”

宜兒面有難色,卻也只得道:“既如此,侯爺請講,只是宛茗粗鄙寡聞,與侯爺無甚用處不說,怕還會對侯爺有所誤導,那宛茗就大罪了。”

常元忠道:“郡主自謙了。要論這京中貴女,頗爲出彩的自然要數京城四美了,巧的是這四位皆沒有定親納采。聖意本侯雖不敢妄自揣摩,不過粗略想來,這四人定然都是皇上手上的人選,郡主入京時日雖短,不過對昀都的勳貴圈多有交集,不知道對這四名貴女可有什麼看法?”

宜兒思索了片刻,道:“其實宛茗對這幾人知之甚少,要真說有些交情的,便只有太僕寺卿竇章竇大人府上的竇苒小姐了,侯爺若是要問宛茗的看法,那竇小姐溫柔可人,才情相貌皆爲上上之選,到是良配。”

常元忠道:“本侯剛剛纔說了,今日在此說的都是私話,既是私話,郡主大可不用顧忌,本侯問的是京城四美,郡主獨獨挑了一個處在末位的來說話,可是覺得在四美當中,只有那竇小姐最是合適?”

宜兒暗自尋思,這鎮北侯一味的在詢她的喜好意見,也不知究竟起的是什麼心思,只是照眼前的架勢,這堂堂侯爺卻似乎是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了,她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怕是無法罷休的,遂想了想,道:“大理寺少卿雷府的小姐雷茜,人品相貌,自沒得說,又是宮中雷妃娘娘的親侄女,身份高貴,只是對侯爺來說,只怕是最先排除的也正是這位雷小姐。”

第15章:人死燈滅第83章:鬧劇第141章:東山甜夜第50章:求救第16章:木梳寄情第84章:鹽道衙門第43章:父慈子孝第242章:高家喜宴第76章:酒後表白第168章:美女救英雄第72章:三間鋪子第361章:賞人第14章:雨夜第40章:長者賜第347章:願從此順遂第6章:橫禍第368章:找人第219章:行禮第172章:吃麪第423章:失之交臂第372章:護短第253章:教人第219章:行禮第394章:禁軍第215章:成竹第85章:謝禮第422章:重遊第247章:口伐第23章:荒村第184章:巧遇?第157章:舊案第3章:除籍第219章:行禮第256章:金蟬脫殼第64章:賠罪第7章:出獄第176章:獵雁第180章:討賞第352章:第416章:重逢第11章:再見雲玹第115章:廟會第70章:認親第174章:圖謀第35章:請柬第397章:立威第383章:傷懷第6章:橫禍第179章:納采問名第364章:拿人第71章:晨昏定省第249章:門爺第282章:圓房第133章:樑王楊庭第348章:真好第85章:謝禮第71章:晨昏定省第228章:產房第138章:白鷺洲第327章:鼎兒第133章:樑王楊庭第107章 顧忌第202章:爺來了第364章:拿人第155章:疑心第156章:秦風第290章:豆花第216章:喬川第62章:爭執第71章:晨昏定省第356章:秀兒第222章:醉酒第298章:捉狹第192章:見人第143章:龍陽第144章:門板獻策第252章:豪奪第419章:廬鉿堡大捷第360章:說媒第81章:夢魘第150章:誰的東西第337章:心思第18章:垌峽口第229章:助產第60章:送禮第60章:送禮第343章:留雁峽第147章:襄王府第123章:坦言第91章:逼反第204章:身份差距第324章:婚戒第179章:納采問名第420:故地第389:故地第378章:做局第261章:應對第258章:邦交第208章:各有各思第174章:圖謀
第15章:人死燈滅第83章:鬧劇第141章:東山甜夜第50章:求救第16章:木梳寄情第84章:鹽道衙門第43章:父慈子孝第242章:高家喜宴第76章:酒後表白第168章:美女救英雄第72章:三間鋪子第361章:賞人第14章:雨夜第40章:長者賜第347章:願從此順遂第6章:橫禍第368章:找人第219章:行禮第172章:吃麪第423章:失之交臂第372章:護短第253章:教人第219章:行禮第394章:禁軍第215章:成竹第85章:謝禮第422章:重遊第247章:口伐第23章:荒村第184章:巧遇?第157章:舊案第3章:除籍第219章:行禮第256章:金蟬脫殼第64章:賠罪第7章:出獄第176章:獵雁第180章:討賞第352章:第416章:重逢第11章:再見雲玹第115章:廟會第70章:認親第174章:圖謀第35章:請柬第397章:立威第383章:傷懷第6章:橫禍第179章:納采問名第364章:拿人第71章:晨昏定省第249章:門爺第282章:圓房第133章:樑王楊庭第348章:真好第85章:謝禮第71章:晨昏定省第228章:產房第138章:白鷺洲第327章:鼎兒第133章:樑王楊庭第107章 顧忌第202章:爺來了第364章:拿人第155章:疑心第156章:秦風第290章:豆花第216章:喬川第62章:爭執第71章:晨昏定省第356章:秀兒第222章:醉酒第298章:捉狹第192章:見人第143章:龍陽第144章:門板獻策第252章:豪奪第419章:廬鉿堡大捷第360章:說媒第81章:夢魘第150章:誰的東西第337章:心思第18章:垌峽口第229章:助產第60章:送禮第60章:送禮第343章:留雁峽第147章:襄王府第123章:坦言第91章:逼反第204章:身份差距第324章:婚戒第179章:納采問名第420:故地第389:故地第378章:做局第261章:應對第258章:邦交第208章:各有各思第174章: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