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回長安

bookmark

四株番薯一攏地,到底能產多少番薯呢?李誠心裡也沒底,反正很多就是了。

“你給我小心一點!”牛二貴上前,撅着屁股揮舞鋤頭,給李誠一腳踹開。

“你這是挖番薯啊,還是拆牆頭啊?算了,還是我自己來吧。”如果在現代,李誠管你怎麼挖,在唐朝,每一個番薯都是寶貴的。李誠拿出小鏟子,小心翼翼的先從邊上挖起,慢慢的露出下面的根莖。很好,好大的一坨,李誠放心了。

一口氣挖出所有的番薯,李誠拍拍手,回頭一看身後,五個人目瞪口呆,下巴都合不上。

崔成的手哆嗦了,指着小山堆似得番薯,總算是哆嗦出一句話:“這這這。”

杜海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這是給嚇的。接着就趴在番薯堆上嚎啕大哭。哭什麼啊?這是捱過餓的人啊,沒有長時間因爲飢餓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人,是不會對着食物痛苦的。

幾十歲的人了,哭的鼻涕都下來了,也顧不上擦,手裡拿着個番薯仔細看。其他幾個人也都拿起一個番薯在手裡端詳,崔成之外,別人都在掉眼淚。

“這個,真的能吃麼?”崔成特意問了一句,李誠嘿嘿一笑:“水洗乾淨,煮着吃,生吃都行。不過各位,還請放下你們手裡的番薯,這是種子。”

“弄一點嚐嚐味道吧?”崔成拱手作揖,李誠扶額:“就知道你們會這樣說。先稱一稱多少斤,回頭我弄點給你們吃就是了。”

一羣人七手八腳的稱番薯,袋子裝了四袋,稱完一算,二百零五斤。

“這一畝等產多少斤?”崔成眼珠子都紅了,哆嗦着問。他要是個縣令,弄這個去種,獻給皇帝就是祥瑞加豐厚的政績啊。

“三四千斤吧,刨絲切片,曬乾沒那麼誇張。行了,別圍着看了,我拿幾個番薯煮了吃。”李誠說着挑了七個小的,讓杜海媳婦拿去洗乾淨,直接放水下鍋煮就行。

完了李誠對一干人等低聲道:“此事,絕對不可外傳。這東西保存好,能放很長的時間。這次太倉促了,正經的需要育苗,然後再移栽。回到關中,我們再大幹一場。”

衆人紛紛應諾離開後院,李誠叫住崔成,低聲道:“我還有別的種子,將來回到關中,大兄自然就見着了。那些種子好保存,我沒着急種下。生番薯保存的時間短,我才種了。”

正說着話呢,一陣急促的馬蹄生從街上傳來,有人在大聲喊:“西海道大總管李靖凱旋而歸,伏允伏誅,吐谷渾臣服。”

兩人相視一笑,回家的日子近了。

…………………………

一隊人馬如長龍,行進在通往長安的道路上。一輛馬車內,一老一少正在對弈。

“又悔棋?”聽李誠哀怨的語氣,就知道悔棋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李靖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捻起一枚棋子重新落子,看了一會,又拿起來在手裡琢磨。

“衛公,您這是打譜呢?還是覆盤啊?”李誠忍不住出生挖苦,兩人一盤棋能下一天,就是因爲這個老匹夫,時不時的就悔棋。

李靖擡眼看看李誠:“老了,眼睛不好,不看仔細怎麼落子?”

李誠笑道:“要不,我們算和棋?”李靖盯着盤上的黑子一條大龍,怎麼都做不出兩個眼,遺憾的撇嘴:“讓你逃掉一盤就是了。”

好吧,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很多次了,李誠還是沒能逃脫李靖的魔爪。

班師的李靖,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李誠抓到刺史府,然後一頓噴。最後一句話:“跟老夫一起回長安,少不了你的好處。”李誠捏着鼻子答應了,在鄯州休息一日,李靖就踏上了返回長安的旅程。李誠被迫跟着一起回長安,同行的還有崔成和鄯州斥候營的十八個關中老卒。

隊伍前方突然一陣歡呼聲,李誠站在車上往前方看,一座氣勢雄偉的城牆在天際邊,令人忍不住生出一種跪地拜服的念頭。“這就是長安城麼?我來了!”李誠在心裡默唸一句。

李靖在後面一腳,李誠被踹下馬車:“騎你的馬去吧。回頭讓人帶你上家裡先住下。”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靖收徒的意思很明顯了。李誠站在車邊,朝李靖拱手:“多謝衛公看重,誠自有去處安家。”

李靖沉默的看着面前的李誠,良久才道:“如此也好,你自去安頓,過幾日去兵部酬功。”

李誠牽馬肅立道邊,目送李靖的車駕往前去,落在最後的回鄉老兵們跟上來,李誠看見熟悉的面孔,總算有種解脫的感覺。

歷代君王在修建京城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風水的問題,並且會遵從《周禮》的一些規定。長安城則不然,出格的地方很多。隋文帝似乎沒有在意風水的問題的,大街的數量也沒管什麼“九經九緯”。後來者唐王朝,也是從試用出發,沒有過多的去考慮《周禮.考工記》中“面朝後市”的規矩,一切從實用出發。(注:《制度文明與中國社會》喜好者自查資料。)

時間已經是午後,跟着大隊人馬進城,一路無精打采的崔成就像活過來了。

李誠等人帶的東西很多,十八輛馬車,裝的滿滿的箱子,上面蓋着席子和布。算上崔成的兩個親兵,一共是二十三人,一人一馬,走在街上想不引起注意都難啊。

“二郎,且隨我來。”崔成策馬上前,低聲說話。李誠看看他:“大兄,意欲何往?”

崔成自信的笑了笑:“跟着來就是了,不會害的大家露宿街頭的。”

崔成在前帶路,衆人策馬驅車跟隨,穿裡過坊。跟鄯州相比,長安城的人太多了,這一路上車隊行進艱難,不時要靠邊讓路。這一行人招致不少青皮混混的覬覦是肯定的,不過一看這幫人個個腰間帶刀,煞氣十足,自然是神鬼辟易。

“就是這裡了!”崔成勒馬停下,一扇大門緊閉,上面的油漆剝落,看着有點破敗。李誠一路仔細觀察,知道這裡是懷貞坊(後避諱武則天母親楊貞,改懷賢坊)。

“這是大兄的家業?”李誠看着這個巨大的房子,不禁悲從中來。這裡是長安啊,你在這裡有這麼一座建築面積至少兩千平米的房子,你也好意思自稱鹹魚?要知道,這裡是京城啊,這年月長安的房價,貴死人啊。

“這是母親的嫁妝,也是唯一留下來的產業。當初沒賣掉,就是想留個念想。”崔成說到這裡,不禁語氣沉重,眼角含淚,上前擡手拍門山響。

“來了,來了,急什麼?”一個蒼老的聲音自門內傳來,側門打開,一個頭花發白的老者出來,看見崔成猛的一楞,好一陣才哆嗦着開口:“是七郎麼?”

崔成掛着兩行眼淚,使勁的點頭:“祿伯,是我,七郎回來了?”

哇!老者放聲痛哭,緊緊的抓着崔成的衣袖,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好半天,纔算是平靜下來,崔成一番介紹,老者崔祿是崔成母親陪嫁的僕人,後來崔成憤而離家,留下崔祿看守母親留下的宅子。

“老朽,見過二郎。”這個稱呼有點亂了,一邊叫崔成七郎,一邊叫李誠二郎,到底誰大?李誠應了一聲,崔成開口做結論:“祿伯,自我離開崔家之日起,世間再無崔七郎。”

中門大開,車馬進入,這宅子足夠大,前院安放車馬綽綽有餘。屋子裡又出來幾個人,分別是崔福的婆姨,還有兩個兒子,身邊都跟着婆姨,後面還有四個小的。這就是崔福一家人了,一直在給崔成看守家業。

“七郎,如何不見阿福?”崔祿看看人羣,不禁失望的問一句。崔成滿面悲切,自車馬上取了一個陶罐出來,遞給崔祿道:“福伯隨我遠行,途中病故了。”

抱着陶罐,老者又是一陣痛哭,崔成安撫一番,指着兩個隨從道:“崔遠、崔正,福伯的兒子。”李誠在一邊看着,這才知道,原來崔成身邊有一個僕人,帶着兩個小子,跟着他一陣出門遠遊的。不愧是世族子弟,就算不是嫡出,也是有跟班的。

宅子足夠大,住的地方肯定是夠的。住宅是空着的,而且長期有人打掃。其他的房子就不行了,半數都沒怎麼打理,髒兮兮的沒法住人。

崔成與李誠交流了一番,衆人立刻開始大掃除,搞爲生。李誠也沒啥架子,親自帶頭動手。杜海這個專職木匠,立刻打開行李,組裝帶回來的各種傢俱。一干老卒,人人都帶着小鏟子。不多一會,整個院子裡就忙活來了,清理爲生,搬運垃圾,擔水灑水。

人多好辦事,前後不過一個半時辰,大車拉走好幾車垃圾,宅子內外都變了個樣子。

正堂裡不再是案,而是擺了桌子和椅子,崔成和李誠坐下說話:“二郎,今日休息,明日帶你遊長安。有個事情得抓緊辦了。”

李誠問:“何事?”崔成道:“竈臺、佐料、鹼面,……。”

李誠……,你個吃貨,就記得吃。

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星、曲轅犁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個建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三百零九章 妙處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三百四十五章 到底誰過分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獨接觸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四百八十八章 寶貴的記憶第一百八十八章 喜歡搞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十八章 不好忽悠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四十章 牆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八章 火炕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四章 對頭第二十三章 一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小心黑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道德淪喪的主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一百七十章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分贓不均麼?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五章 客觀很重要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船下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冤家聚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生活在幻想中的小娘子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三百七十五章 夠狠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
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星、曲轅犁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個建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三百零九章 妙處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三百四十五章 到底誰過分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獨接觸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拒人於千里之外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一百六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四百八十八章 寶貴的記憶第一百八十八章 喜歡搞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一百四十四章 孩子王第二十八章 不好忽悠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四十章 牆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其實在騙人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八章 火炕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四章 對頭第二十三章 一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小心黑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道德淪喪的主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一百七十章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九十五章 分贓不均麼?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五章 客觀很重要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船下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冤家聚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生活在幻想中的小娘子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第四十四章 不聽話,打屁股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三百七十五章 夠狠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