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

現在天氣寒冷,不過黃河還沒有封凍,大軍去往開封,然後沿着黃河水路回到山東,這是最便捷省力的路程。

開封城作爲河南的中心,在流民大軍肆虐的時候,開封城和黃河以北的幾個府僅存,差不多全河南二分之一的豪富大族和各地官員躲進了這座大城之中,李孟在襄城殲敵俘敵近三十萬,李自成帶着不足三千的騎兵撤退,這個消息很快的傳入開封城之中,消息傳入,整個城池都開始狂歡沸騰。

在這之前,儘管山東兵馬出兵保護開封城和周圍,可在開封城的邊緣,還有不斷變強大的流民大軍,而且越發的興盛,除卻順軍之外,大明的氣數未盡,那督師侯恂還糾集了四總兵近二十萬兵馬和順軍決戰。

流民大軍、大明朝廷和山東李孟,這三方這時候還在河南糾纏,衆人儘管知道開封城已經成了安全的地方,卻不知道將來誰會成爲主導,而且大明、流民的主要力量都是在河南,這一戰的勝利者都會明確一切,是大明苟延殘喘,還是流民順軍定鼎乾坤,大家就都知道該如何取捨。

大家對山東沒什麼指望,因爲李孟的行事太過謹慎低調,這次的明順相爭,想必他會在一邊觀戰,希望取得漁翁之利,只是等到真出了結果之後,恐怕一切都晚了。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齊國公李孟竟然親領大軍入河南,在明順激戰正酣的時候,打在了順軍的七寸上。

對於順軍來說,主力盡出的膠州營也是個極大的誘惑,看起來這是順軍在北方最後的敵人,既然自家軍容鼎盛,人數又遠遠多於對方,趁着這個機會吃掉對方,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豈不是大好。

膠州營實力的強大遠遠超過了順軍的想像,結果大家都已經是知道了,膠州營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對於開封城內的人來說,知道李孟和山東的大軍出現在河南的時候,幾乎是李自成的順軍差不多,對一個半封閉的城池來說,封鎖消息要容易很多。

這時候,開封城內的人才知道就在開封府和汝州的交界處,明、順、魯三方正在進行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

人人心中忐忑,明軍近二十萬,流民大軍近三十萬,而山東各方加起來不過六萬,這樣的合戰,就算山東強到了天上去,也是危險。

此戰過後,不管從前怎麼遲疑觀望的人,這次也要決定下注了,不然被動的等待,那或者是幸運,或者是滔天的禍事,而且後者可能性更大些,而且這樣的投機下注,一定要早動手,提早表態,得到的效果更大。

現在這戰鬥已經要開打,再不下注就要晚了,有意思的是,知道些情況的河南高官,比如說是巡撫李仙風等人,自然是站在山東這邊不能回頭,除卻他們之外,大部分的人,甚至包括致仕官員和躲進城內的豪紳大族,都是寫信向李闖輸誠示好,明軍得到了很少一部分人的支持。

事情變化的令人咋舌,城內這些人派到外面去輸誠示好的使者走在半路,就得到了襄城大戰,山東兵馬已經完勝的消息。

消息傳到開封城內的時候,除卻那些事先支持山東的人欣喜若狂之外,城內一片安靜,局勢終於是明朗的不能再明朗了。

現在的長江以北之地,唯一的軍事實力就是膠州營了,要說各地還有些衛軍,在陝西、山西還有些邊軍,京師周圍還有二十萬京營,可這都是什麼貨色,能和齊國公手下滅闖賊、殺韃子的百戰精兵相比,那不是笑話嗎?

楚贛一帶還有左良玉的十幾萬兵,江南還有盧九德的十萬兵,在湘贛一帶還有張獻忠的六七萬部隊,看起來還很複雜,可沒有人覺得複雜了,南兵羸弱,北兵強悍,這不必說,齊國公四萬滅掉幾十萬,在淮安府和揚州府的平南將軍馬罡手下的兩萬兵能打敗多少,簡單的換算一下,那些力量都不夠看。

難道齊國公李孟這就是天下之主了?

如此明顯的局勢,很多人都是要拐了個彎才能想到這一點,有明三百年江山,就這麼完了,也不對,那位崇禎萬歲爺不是還在京師裡面呆着嗎?咱們大家不還是大明封的官員嗎,就這山東的齊國公不也是朝廷封的嗎?

可掰着手指算算天下間,李孟這般的實力,這般的作風,難道還想做忠臣義子不成,想要忠心耿耿,這就是笑話了。

延綏總兵高傑那樣的武官大將,直接讓他剝奪了官職,把手下的兵馬全數按照流民的俘虜對待。

再說這李孟出現的時機,就是在明軍進入絕境,被順軍圍殲之後,要真是忠臣,那何不火速救援,非要等到朝廷最後的一點骨血煙消雲散再出現,看山東兵馬在和順軍戰鬥中表現的那麼輕鬆,更是印證了衆人的判斷,這是從一開始就打定了借刀殺人,漁翁得利的念頭啊。

又想想,山東這些年功勞大到天上去,朝廷卻總是用手段摻沙子上眼藥,山東一直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

所作所爲都是梟雄的舉動,可卻對朝廷這般容忍客氣,這是爲什麼,難道這位齊國公想走的是禪讓的路子,那到了這步,該到九錫這步了吧……

很多人都是在胡思亂想,不過那距離自己太遠,充其量一幫人閒聊的時候扯扯,關鍵是自己將來該怎麼辦,能操這個心的,大都是在流民大軍打進河南來,逃難進開封城的官員士紳。

現在膠州營進展順利,據說被流賊兵馬佔領的各個地方一處處的被收復,自己可是那邊的地方官,不敢說有過什麼德政,可畢竟對地面熟悉,算是半個地頭蛇吧,加上流民大軍席捲河南的時候,知縣、知州甚至是知府在城破的時候多有殉國戰死的,同知、通判等有品級的官吏也也是死傷累累。

逃進開封城的這些官吏除卻琢磨着回去復任之外,還想着上面死了這麼多,自己是不是可以向上走走,在河南這兵荒馬亂的地方苦熬了這麼多年,是不是也該過幾天好日子,舒坦舒坦了。

想是想的不錯,可結果一切都說不定,畢竟現在要作主的是齊國公李孟,他老人家不發話,一切都是休提。

儘管李孟還沒有到開封城,可各人都要表現出來自己對這場勝利的態度,這也是表態啊,聽說河南巡撫李仙風和布政使一干人早就是投誠了,嘖嘖,身在高位就是不同,就算是磕頭投降也要快點,將來不知道怎麼大用呢!

齊國公李孟進不進開封還不一定,可開封城在上次被解圍後的狂歡後,又是陷入了一種節日狀態。

凡是那做官的,都要寫一篇洋洋灑灑的讚頌文章,讚頌齊國公李孟的蓋世功勳,那些寓居在開封城內的豪強富家,主動的到巡撫官署和布政使司衙門,說是自己薄有家資,願意勞軍出力。

這可是把開封城內的官員們嚇了一跳,官員們的寫讚頌文章,通過各種行動表達自己的忠心,這個倒是見慣了的,可這些豪強富戶,平素裡想在他們手裡扣出來錢難似登天,太平時節,從來收不起賦稅,怎麼突然間轉性了,居然主動出錢,這真真是太陽從西面出來了,稀罕啊!

齊國公李孟在十月十五的時候,大軍已經是到達了新城,這邊距離開封城也就是騎馬半天的時間。

再有半個月時間黃河就要封凍了,時間很緊,他所帶的本軍沒有停留在新城,直接是趕往黃河邊上船回山東,對於李孟來說卻不能跟着走,畢竟這河南現在也是他自己的地盤,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不過在開封城這邊,很多事情簡單了很多,附近的屯田田莊護莊隊正在冬訓期間,被直接調來做新城的外圍防禦,順便齊國公要檢閱下開封附近屯田田莊護莊隊的演練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護莊隊的演練,齊國公未必會到場,不過卻有一位身材高大,穿着千總服飾的中年漢子跟着看。

這人自然是郝搖旗,李孟決定把帶回山東之後,他就放下心來,儘管不知道爲什麼入了齊國公的法眼,可今後的前途是不用擔心了。

本來許他的是彰德府的守備或者是都司,可在李孟的身邊,李孟只給郝搖旗安排了一個營千總的位置,而且還不是親兵大隊的,是普通的步兵團,郝搖旗知道這其中的門道,這是大帥身邊的直屬軍官,那就和明軍順軍中的親兵家將差不多,這種親信程度自然要比在彰德府當個灰溜溜的武官強太多了。

李孟對他的安排也很簡單,先不用管什麼,去多看多學,山東的東西和順軍和明軍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儘管郝搖旗在順軍也是統領過十數萬的大將,但那套東西,卻未必適合山東兵馬。

這的確不是狂妄,火器作爲主要的殺傷手段,近現代步兵的訓練手段,陣型佈置,又有一個近代的後勤系統支持。

膠州營的確是這個時代最巔峰的軍隊,郝搖旗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一開始的時候,郝搖旗對李孟的安排頗有些不以爲然,而且對山東瞭解多了之後,他也知道屯田田莊的護莊隊是膠州營最基礎的軍事組織。

實際上就是給適齡的青壯進行軍事訓練,方便在適合的時候補入軍隊的這麼一個預備役的系統。

自己領兵十年,見過多少場面,居然被安排學這些壯丁民壯的把式,這不是瞧不起人嗎,郝搖旗還真是心中有幾分火氣的,一切的不滿在到護莊隊的民壯訓練後都是煙消雲散,這時候郝搖旗才真正瞭解順軍和山東兵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這次的確是敗的不冤。

儘管是民壯之流,可在頭目的組織下,進退有度,有組織有紀律,戰技訓練儘管簡單卻實用。

郝搖旗心中無奈,可卻不得不承認,這護莊隊的訓練戰力,恐怕要趕上順軍的主力部隊,從令行禁止上,恐怕勝出不止一籌。

順軍就算是最精銳的部隊,也不過是五天一校閱罷了,精銳士卒那是因爲經歷過歷次的廝殺不怕死,聽號令,練習倒是未必,閒暇時候還要種地呢,這護莊隊也是在農閒的時候訓練,這有什麼區別。

看對方這陣型,還有選用的兵器,原來都是有這樣那樣的道理,這樣可以讓戰士們更有勇氣,可以彼此幫助,可以把殺傷力發揮到最大,這些東西看着淺顯,可都是自己聞所未聞的新鮮事。

wωω ☢Tтkā n ☢℃ O 跟着大軍行進了幾天,郝搖旗心中的傲氣全無,倒是知道沉下心來學習了,這樣的表現倒是讓李孟頗爲高興,郝搖旗是個人才,又是懂得強弱風向的聰明人,能沉下心來學習山東的戰術,這是下決心融入這個體系的證明。

不過,究竟會如何,還要看這郝搖旗將來的表現,目前對於李孟來說,郝搖旗只是一個可培養的,有前途的將領而已,並不值得花費太多的關心。

新城距離開封城不遠,在這裡也得不了什麼清淨,何況李孟本來就是來這裡辦理公務,在這個地界,能來拜見,並且夠資格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河南巡撫李仙風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

大明的高位文官,已經是明確在李孟系統中的不多,李仙風是地位最高的一個,李孟對李仙風也是頗爲的賞識。

和山東巡撫顏繼祖的遲遲疑疑不同,李仙風可是頗有決斷的實幹角色,河南四處火起,河南巡撫李仙風和總兵陳永福領兵四處救火,更關鍵的是,確定了山東的優勢之後,巡撫李仙風毫不猶豫的投了過來,沒有什麼拖泥帶水。

能這麼勤勉幹事,又在關鍵時候如此決斷,這樣的人物肯定要得李孟的賞識,而且又是文臣這麼缺少的狀態下。

不過話說回來,河南巡撫李仙風在決定投靠李孟之前,也是不得不爲,當日間親藩失陷,要是不做亂臣賊子,落在崇禎皇帝手中,不是斬立決就是棄市的罪過,那三邊巡撫鄭崇儉還打了幾個勝仗呢,自己這邊連戰連敗怎麼說。

自從投了山東之後,李仙風儘管震驚于山東的實力,可卻對山東的戰略琢磨不清,模模糊糊的,天下間局勢就在這幾年之間變來變去,很多機會把握不住可能就會有災難性的後果,可李孟卻木木的放過了一個個機會。

河南巡撫李仙風對這樣的局面暗暗着急,可卻沒什麼改變的能力,心說,齊國公你不慎重無所謂,可一招行錯,下面我們這些人很可能就要粉身碎骨啊!

前段時期,開封本地的局面也有些問題,這流民大軍在城外圍城的時候,河南和開封上下的官員還能團結一心,共同抵禦滅頂之災。

可膠州營過來解救之後,開封城內的局面漸漸的緩和,所謂的團結也沒有了,人心也就有變化了。

他河南巡撫李仙風不投膠州營就是個死罪,其他人卻未必,還有人琢磨着李巡撫這邊要是下了,我是不是能上一上。

而且這巡撫的官職本就是代天巡守,現在你投奔李孟去了,代表崇禎皇帝纔有的法律性和權威瞬間消失。

如果不是巡撫李仙風和河南布政使的意見比較統一,那真是寸步難行,特別是河南的右參政和開封知府,這兩個人那真是整日裡擺出一副忠臣義子的模樣,和李仙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巡撫官署和布政司衙門的命令每次出去,總是會有人刁難推脫,至於拖延辦理那更是家常便飯,好在平素裡辦事的效率就是如此,山東用來管理開封城又是另外一套班子,這纔沒有出什麼紕漏。

督師侯恂領着四總兵出關之後,節節勝利,一時間這開封城內傾向朝廷的勢力又是風頭大漲,更有一些“忠心”文人,每日間痛斥逆賊,頌揚大明,讓他們指名道姓的罵山東,那是沒那個膽量,不過指桑罵槐,大家心裡有數而已。

李仙風想要自己在李孟面前表現表現都是不行,本來想要開封城內做些勞軍或者是整飭的事情,可卻都被人不硬不軟的頂了回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仙風也是火大,可也是惴惴,那邊督師侯恂的表現還真是一掃頹廢之風,節節勝利,將來局勢真未必如何,得罪人得罪太狠也是不明智,所以他也是忍氣吞聲。

等到侯恂的兵馬被順軍包圍,情勢危急的時候,這些人也就破罐子破摔,大明要完,山東那國賊也未必能擋得住闖瞎子的大軍,何必給你們這些山東的狗奴才好臉,大家僵着吧,都不要好受。

他這樣的情況,清查司安插在各處的探子也是把相應的消息告訴了山東那邊,所以大軍來到河南,開封封城戒嚴,唯一能出入的也就是李仙風和布政使等徹底表明了立場的官員,也是對那些人不放心。

河南幾個知道消息的高官,對於膠州營打成什麼樣子,實在是心中沒底,膠州營的確是很強,可那邊幾十萬人的絞纏,你這四萬多人直衝過去,實在是兇險啊!

結果這段時間,他們在開封城更加的低調小心,甚至還派家人親信去做些準備,當然,等到大勝的消息傳來,一切的擔心和小心都是不必了,大勝消息傳到開封城的當天晚上,那些傾向朝廷的官員就按照品級高低,攜帶厚禮上門拜見兩位大人,又有那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富商,那禮品就跟不要錢一樣的送過來。

實際上,開封城最驚愕的人差不多就是李仙風了,一是震驚這勝利來的如此之快,二是驚愕這城內的官民風色轉換如此之快,李仙風也是在宦海沉浮多年,可也沒有見過這般的轉換,人情冷暖啊。

在李孟未到新城的時候,李仙風就感覺到了這樣的轉變,那真是令出必行,下面的人恭恭敬敬,前面拖延推脫的哪些東西,很多都是李仙風自己不記得了,被那些下面的人揀出來,雷厲風行的做完,然後還來請罪,說是因爲什麼耽擱,罪該萬死之類的客套話。

等到齊國公李孟到了新城之後,距離開封城不過半日路程,一切都是明朗確定了,當然沒人有什麼懷疑,大批的順軍青壯俘虜,那個總不是假的,各個屯田田莊都是接收了一批,讓城內的很多大地主頗爲眼饞,這可都是好勞力啊,爲什麼自己分不上這一杯羹,還得巴結上山東纔對。

城內的官民都是戰戰兢兢的等待,齊國公肯定要見城內的人,可會見誰呢,巡撫、布政使、兩位參政、知府這些高位的人是琢磨着自己會不會有可能被叫過去,而下面的人則是琢磨着,要是齊國公宣誰相見,今後可要在他心上多下下功夫了。

齊國公的使者進了開封城,只點了三個人的名字,河南巡撫、河南布政使、河南左參政,這差不多是官位最高的三個,倒也不出衆人意料,當然,這也是最忠心的三個。

三人出城的時候,那當真是無限風光,受盡了羨慕和嫉妒,李仙風此時真有些得意,自己下對了注,並且很早就下對了注,這纔有今日的風光,想必將來會更加的風光。

到了新城,看見軍容依舊雄壯的山東兵馬,這次看又有了不同的意味,從在襄城的戰鬥終於明白山東兵馬到底強到了什麼地步。

更讓李仙風有面子的是,李孟是單獨宣見,他排在首位,小心的整理下本就嶄新的巡撫官府,李仙風恭敬遞給了通傳的親兵一錠赤金,不過卻被推了回來。

李孟所在的地方是原來新城某大戶的宅院,一進正廳,看見坐在那裡的李孟,河南巡撫李仙風口中稱頌,規規矩矩的跪了下來。

有些和從前不一樣的,河南巡撫李仙風所行的是三叩九拜的大禮……

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42章 柳大人第72章 急躁急切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26章 送出去第108章 奇遇第16章 十七人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30章 有事相求第58章 花多了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263章 逼殺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129章 可惜啊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0章 家中無人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第206章 突進第504章 絞殺戰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145章 鼓譟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85章 騎馬鹽丁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112章 豫西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258章 首戰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85章 騎馬鹽丁第17章 押運工作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77章 有客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29章 有人找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65章 侄少爺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164章 僵持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484章 夜戰 勝亦勞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159章 眉樓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58章 首戰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243章 德州城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486章 擊潰戰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44章 火線提拔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22章 殺後
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42章 柳大人第72章 急躁急切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26章 送出去第108章 奇遇第16章 十七人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30章 有事相求第58章 花多了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260章 重回德州 大勝大功第263章 逼殺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129章 可惜啊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0章 家中無人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第206章 突進第504章 絞殺戰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145章 鼓譟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85章 騎馬鹽丁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112章 豫西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258章 首戰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85章 騎馬鹽丁第17章 押運工作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77章 有客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29章 有人找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69章 酒樓所聞第165章 侄少爺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164章 僵持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484章 夜戰 勝亦勞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159章 眉樓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58章 首戰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83章 夜 鐵騎 破營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243章 德州城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486章 擊潰戰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44章 火線提拔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22章 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