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

伏擊戰,除了像博望坡這樣特定易於伏擊的地形之外,實際上打的還是一個出其不意,以有心算無心,軍隊四周會有偵騎,像這次張飛率兵追擊,本就擔心張遼設下埋伏,對四周的戒備自然更高。

這種情況下,雙方將領的應變能力纔是這場伏擊戰能否成功的關鍵,作爲伏擊一方,張遼和魏延得避開對方偵騎,而適合伏擊的位置在這一段路途中也並不容易找到。

而在伏擊發動之後,作爲被伏擊的一方,必須在短時間內根據當時的情況變幻成有利於己方的戰陣。

在這點上,關中軍是佔着優勢的,無論平日裡戰陣訓練還是將士們本身的戰鬥意識,都是凌駕於荊州軍之上的,而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將領的能力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了。

張飛勝在一個猛字,再糟糕的局勢,都不知道怕爲何物,這點上,雖然有些不講理,但將軍的心態很多時候能夠映射到軍心上面,所以哪怕張飛平日裡打罵將士都是家常便飯,但真的上了戰場的時候會發現張飛手下的兵很多時候都比較悍不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張飛就是那種能夠熊一窩的將領。

不過心態上的無敵並不能完全遮蓋軍事素養的不足,而在這種以冷兵器爲主的時代,軍陣的作用至少佔據一半以上。

所以當魏延殺出的時候,儘管張飛在第一時間變換陣型,但近萬人馬陣型的變換考教的可不只是將領的指揮能力,還有軍隊的執行力,各級將領配合的默契程度。

荊州軍幾乎是在被劉備收編之後不久便被直接拉上戰場作戰,在這方面上,要想與訓練有素的關中將士相比,根本不可能。

一直到魏延率軍殺到之時,荊州軍的陣型依舊混亂,不過終究是成型了,沒有直接被打潰。

但另一邊的張達可就比較慘了,這邊魏延發動伏擊的時候,張達連忙命部隊回援,但這個時候張遼率衆殺出,本就因爲突然變換陣型而失措的張達部隊在張遼殺出之後,再想轉換陣型就變得更難了。

那邊張飛還在與魏延奮力廝殺,努力扭轉局勢,等待支援,這邊張達已經被張遼直接打的潰不成軍,狼狽奔逃回時,不但未能幫到張飛,反而潰軍衝擊了張飛好不容易穩住的陣腳。

張飛就是再有本事,面對這等局面,也是迴天乏力,被自己給予厚望的計策,最終反而衝潰了自己的軍陣。

兵敗如山倒,哪怕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隨着軍陣的全線崩潰,張飛再一次證明了個人的勇武在戰場上並不能起到扭轉局勢的作用,在連斬數十人之後,張飛也不得不面對失敗的事實,開始在敗軍的裹挾中且戰且退。

若說前日在博望坡只是小敗,那這一次就是大敗了,張遼和魏延要的可不是擊敗對方,他們要的是攻破西鄂,馳援宛城,哪怕張飛潰敗,兩人卻是緊追不捨,這般一路廝殺二十餘里,直殺的荊州軍屍橫遍野。

待到張飛率殘部回到西鄂大營時,兩萬大軍已經所剩無幾。

陳到看着張飛這般狼狽的模樣,根本來不及去問究竟發生了何事,因爲張遼率領的軍隊已經殺到了。

“翼德休要多言,速速退回營中修整!”陳到連忙率部出迎,見到張飛,二話不說,讓張飛撤回營中修整,他則率領將士迅速在營外列陣,待到關中軍殺來,便是一通箭雨射去,將追殺而至的關中軍射退。

關中軍一路奔襲千里,來到南陽三日,先戰於博望坡,在西鄂修整了一天,而後便是伏擊張飛,連日征戰,早已人困馬乏,此刻士氣雖盛,但已是精疲力盡,面對嚴陣以待的陳到大軍,張遼來到陣前,觀望敵陣,卻見陳到這邊陣勢嚴謹,將士也秩序井然,眉頭不由輕輕皺起。

“不想這荊州軍中,也有精銳?”魏延策馬來到張遼身邊,看着眼前的敵陣,也忍不住驚歎,對方將領是誰?只看這陣勢,可不簡單呢。

“劉備縱橫天下多年,麾下總有些精銳的。”張遼點點頭,看了眼天色道:“今日天色已晚,我等且先收兵下寨,待將士們休整過後,再來與之決戰!”

“喏!”魏延聞言,點頭答應一聲,將士們久戰力疲,這個時候跟一支生力軍作戰,哪怕佔據着數量優勢,此刻強行再戰,也會損失慘重。

敵軍主力已經潰敗,剩下這些看着雖然精銳,但就算強攻,這裡的地形也不足以讓這些將士能夠將他們完全攔住。

關中軍緩緩退去,開始在昨日下寨的地方重新立營,只留下漫山遍野荊州將士的屍體,經此一戰,張飛慘敗,麾下兵馬十去七八,已不足以再阻攔張遼渡河。

陳到眼見張遼退軍,卻沒有絲毫喜悅之感,有的只是一股沉重的壓力,默默地收兵回營,去見張飛。

大營中,張飛情緒有些低沉,沒想過會敗,更沒想過會敗的這麼慘,最重要的是,經此一戰,他已經很難攔住張遼了。

“叔至,怎麼辦?”帥帳中壓抑的氣氛終於被張飛打破,他就是再天不怕地不怕,體驗過今日戰場上那兵敗如山倒的絕望之後,他也不得不承認,荊州軍相比於關中軍來說,差了太遠,軍隊損失慘重,軍心士氣低迷,想再攔張遼幾乎成了奢望。

“我麾下五千人馬,再加上紀靈將軍的那支人馬,還有逃回來的潰兵,還有近萬兵馬,只要藉助這西鄂地勢,縱然不敵,但守上幾日還是能做到的。”陳到沉吟道:“當將這邊消息報知主公,只希望主公那邊,能夠快些破城。”

現在就看他們能否在宛城攻破之前,守住這西鄂。

消息是連夜送去給劉備的。

當劉備得知張飛在西鄂爲張遼所破,大敗虧輸,麾下兵馬折損過半的消息之後,只覺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主公!”陳宮和文聘等人連忙扶住劉備。

“公臺,如今西鄂已不可久守。”劉備緩了口氣,看着陳宮苦澀道:“是否立刻撤兵?”

這三天來,爲了攻破宛城,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劉備甚至親自上陣督戰,但宛城之堅,絕不下於襄陽,城中又是兵精糧足,想要短時間內將其攻破,真的很難,加上荊州軍剛剛歸附不久,已經出現厭戰情緒。

這些東西壓下來,讓劉備也不覺心生退意,諸葛亮給他定下的計策是好,但是時間不夠,荊州軍的作戰方式還是停留在以前,劉備這一生雖然波折不斷,但眼界卻是不低,荊州軍對付對付宗賊、水匪是沒問題,但真正放到中原戰場上,別說素來精銳的關中軍和曹軍,就算是昔日劉備在徐州時組建的兵馬也頗有不如。

如果給自己三五年時間,重新訓練,荊州軍必有一戰之力,但現在,時間太早,而張遼回來的太快,想要正面迎戰關中軍,如今的荊州軍是不夠的。

陳宮揉了揉太陽穴,搖頭道:“主公,西鄂未失,此時言敗,爲時尚早,宮以爲可以再等等。”

等什麼?

陳宮也不知道,但眼下的情況就是看誰先撐不住,南陽的援軍也只有張遼這一支,而陳到所率的,乃是劉備最精銳的部隊,他相信這支人馬足矣給他們爭取幾天時間,計策雖然失效,但眼前宛城守將也不是崔耿,他們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劉備無言的點點頭,事到如今,已經失去很多,再拼一把也無妨,大不了退回襄陽,謹守漢水各處渡口,關中將士雖然驍勇,但水戰絕非關中將士所長,只要守住這裡,雖然進取不足,但自保卻是足夠,昔日強如呂布都無法過漢水,張遼自然也不能。

“那就拜託公臺了。”劉備起身,看着陳宮道。

“喏!”

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八章 煉獄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十章 徐晃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六十四章 天威
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名煩躁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一百章 分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陽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八章 煉獄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二百六十一章 震驚莫名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仁道?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七十一章 家族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章 袁紹欲出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二十章 徐晃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的憤怒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六十四章 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