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

在大宋,凡是地方上奏中央的案件,先送審刑院備案,再交大理寺審理、刑部複覈後,復由審刑院詳議,奏請皇帝裁決。

這麼做不是消耗人力物力,而是對生命的尊重以及謹慎,封建時代也並非視人命如草芥,凡是需要呈報中央的案件往往都是“大辟”之刑。

地方上,知縣事一級只有徒刑以下的權利,徒以上的,知縣蒐集證據,並對案件審理明白,然後上送州里,這叫“結解”。

縣以下的官員只能處理輕微刑事案件,以笞爲限,應處杖以上的案犯,即送縣訊辦,不得自行決斷。

杖以下的刑事案件,由縣判決執行,知縣署名。縣獄只羈押未決犯,已決犯笞、杖罪的行刑後即釋放,徒以上的犯均要上解州里,故不羈押已決犯。

朝廷處理案件也是這麼一個流程,但唯一的區別便是神都城,或者說是京師,在這裡發生的案件處理起來相當的迅速。

一般都是北平府查案,大理寺審案,審刑院頂罪,刑部複覈奏請皇帝裁決便是,一個月提交一次,交給皇帝集體裁決。

唯一不同的是,凡御筆斷罪案件,不準向尚書省陳訴冤抑,否則以違御筆罪論處。

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爲了給趙禎豎立權威,同時也表明皇權不可侵犯,即便是錯了或是不妥的事情也要因爲是皇帝的御筆而不能推翻。

趙禎一開始還有些牴觸,但想想便也釋然了,皇帝就相當於比最高法院還要權威的存在,都得到皇帝御批的案件定然是不簡單的,務必詳盡查實,基本上不會有冤假錯案,如此皇帝纔會定罪,也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大宋的司法已經相當完善,重新編纂的《宋刑統》和《皇宋憲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涵蓋了大宋如今的各行各業。

但唯一讓百姓期待的卻是大宋的律法對特權階級又是一個什麼模樣?

宗室自然算是特權階級的,神都城的百姓就是要看看宗室在律法之下是一個什麼模樣,畢竟官家曾經放言“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現在便是“王子犯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出現“與庶民同罪”。

三匹馬分了三個方向,大理寺,刑部,監察院,這是大宋三法司的代表所在,審刑院已經不需要了,因爲這是三法司會審,不需要審刑院在其中定罪,複議,上奏。

大理寺負責拿人審問,刑部負責旁審,監察院負責列舉罪證陳訴犯罪事實等等…………

這是從唐代便保留下來的審理制度,唐代監察機構內部形成嚴密的三院制,其監察制度還有一個特點是御史參與司法審判,重大案件皇帝“則詔下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同案之”。

宋承唐制,唯一的不同便是趙禎把御史臺改爲了監察院,但性質上是一樣的,這應該叫“三司會審”,當然他還有另一個膾炙人口的名字“三堂會審”。

三法司和後世的公,檢,法差不多,但這三家一旦出動也就意味着重大案件的到來,當然或涉及敏感內容,比如有着特大的冤情以及激起民憤的案件…………

大理寺的官差毫不留勤勉的便闖進了祁國公府,僕從家丁阻攔的時候,趙仲旻看到了大批的禁軍出現在國公府外,臉色陰沉的讓人助手。

這些大理寺的官差敢這般行事,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官家已經下旨要徹查祁國公府一案了。

短短的兩天時間,變數居然如此之大,完全讓趙仲旻措手不及,難怪官家這段時間沒有出手,看來是在蒐集罪證。

不過趙仲旻有信心,只要張家小娘子死無對證,那一切種種便還有迴旋的餘地,把所有責任推卸給吳管事便好。

自古以來便是刑不上大夫,大宋的官員治罪要比百姓輕的得多,那本別提皇親國戚的宗室了。

這事情若是放在一般人家那是大事,即便是放在官員家中也不小,可現在是祁國公府的事情,官家便是再想要打壓宗室,也無法下死手的。

自太祖開國以來,只要宗室不和謀逆的罪名牽扯上,便不會有事,甚至是牽扯上干係不大也沒事。

當年魏王趙廷美出貶洛陽,交結兵部尚書盧多遜。宰相趙普與之不和,誣陷圖謀不軌,最後的代價也不過是降爲涪陵縣公,安置於房州。

眼下的祁國公府在皇權之道上一直老實本分,從未有過逾越的舉動,更別提圖謀不軌了,便是官家要治罪,也只能以御下不嚴,不察是非定罪!

對於東城豪門的手段,趙仲旻還是有信心的,只要他們派人去了,那就必然會取了張家小娘子的性命。

若是他們辦不到,那就休怪自己無情,多年下來他雖然沒有東城豪門的所有賬冊,但只要是國公府中涉及東城豪門產業的賬冊自己都有保留,不光如此,他還有一些東城豪門見不得的隱秘也全部記錄在冊,藏於神都之中,這一點別說是東城豪門,便是父親也不知曉!

就在趙仲旻極力算計的時候,大理寺的差人已經把祁國公趙宗說給“請了”出來,畢竟是國公的身份,官家也沒有下旨定罪,他現在的身份還是不一般。

四周的百姓瞧見了趙宗說被押上了大理寺的馬車,叫好之聲響徹雲霄,那些死去的女子屍首已經被大理寺接收,由仵作勘驗之後給出結果。

這時候只想着把國公府繩之以法的苦主父母早已顧不得什麼“死者爲大”了,他們只是想要爲女兒報仇,讓祁國公受到嚴懲。

眼下整件事其實和趙仲旻並沒有關係,事情是他爹做的,他只不過在爲父親極力的辯駁,當然也是蒼白的辯駁,在律法上他沒有錯,但在禮法上他卻是逃不掉的。

所以趙仲旻也被大理寺的官員“請上”了馬車,在臨走之前,官員高聲叫道:“官家已經下旨,此案由大理寺,刑部,監察院,三司會審!天理昭昭,必會給諸位一個交代!給百姓一個交代!”

三司會審,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到了百姓們期望的結果,一時間對趙禎的歌頌之聲久久不息,也讓馬車中的趙仲旻緊皺眉頭…………

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
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