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

神都城的東城看上去依舊平靜,一大早慧明寺的頭陀便出門了,在皇宮四角鐘聲響起之後便開始了今天一大早的“喊晴”,通過上雲彩和朝陽的變化預測一天的天氣是他們的“職業技能”。

同時也大聲提醒人們今天是一年之中的什麼時候,節氣幾何,以及應當吃些什麼東西進補,別以爲這是一個簡單的活計,事實上卻要懂得多得多才能擔任。

否則也不會使得東城各家出錢給慧明寺“打更錢”,因爲在東城,慧明寺的“打更錢”可不少,所以頭陀們也格外的賣力。

當然各府的“小費”也不在少數,只要給了錢,頭陀往往會喊上一嗓子:“貴府剛剛修了東廂,以桐油刷地,當以艾草去味!今桂月已過,當食“十樣白”,白木模、白毛苦爲最,相應白露上上之選啊!若是有秋梨那便是極佳的東西,不可錯過!”

附近的府宅不缺這點錢,既然聽見了便也會舍了去,如此一圈下來便能賺上不少。

雖說都是一串串的銅子,但在褡褳裡卻叮噹作響,這是出家人的規矩,他們從來不收官鈔,官鈔都是大數,扎眼不說還顯得太過粗俗…………

只不過今天慧明寺的頭陀卻不似往常那般的“順利”即便是再賣力的“喊晴”也沒有一個府衙開門,門房彷彿“死了”一般,整個東城靜悄悄的,即便是頭陀的喊晴聲“打着圈,帶着拐”也無用。

咄咄怪事,天知道這是怎麼了,頭陀除了小聲咒罵一番之外,便再也不那麼大聲叫喊,既然這般那便省些力氣,有氣無力的叫喊一番便算了。

的相對於東城豪門的安靜,大宋的市場卻開始急速震盪起來,貿易戰爭影響最大的便是市場,這是趙禎一開始便預料到的事情。

這樣的震盪並非是一件壞事,若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這樣大幅的震盪便是一場災難,但在趙禎精確的計算和準確之下,這樣的震盪便是一次調整,一次重新的“洗牌”。

東城豪門夜間的操作趙禎知曉,這是在向他們的產業進行輸血,但現在纔開始輸血便已經爲時已晚。

趙禎已經親自操刀,大宋的官印買賣和密庫已經下場,東城豪門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大宋的民間商賈和資本,還要面對整個帝國最大的資本力量,帝國資本。

從形式上來看,民間資本和帝國資本已經形成夾擊之勢,已經脫身不得的東城豪門只能賠上最後一個銅板否則無法脫身。

趙禎相信昨夜東城豪門的出血行動只是開始,接下來每天晚上他們都要這麼做,否則便會出現後繼無力的情況,使得東城豪門的商號和產業徹底被“吃掉”。

這纔是一場饕餮盛宴,大規模的經濟戰爭第一次在封建時代出現,戰場上無聲的廝殺反映在了物價之上。

存錢幾乎是華夏百姓的最大的“愛好”這個“愛好”即便是千年之後也沒有改變,有了積蓄就意味着市場價格的波動對普通人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除了那些吊兒郎當的閒漢之外,幾乎沒人會因爲物價的變動而產生多大的恐慌。

最主要的原因是,糧價這個一維護社會穩定的商品價格沒有出現變動,東城豪門涉及很多領域,但唯獨在糧食這一塊他們沒有涉足,這也是當初趙禎在解決土地兼併時提出的唯一要求和條件。

無論大宋怎麼發展,糧食依舊是國家命脈,糧食價格的穩固意味着大宋基本環境的穩固。

所以趙禎纔會放開手腳和東城豪門之間進行“廝殺”。

此時的東城豪門已經焦頭爛額,他們發現無論投入多少錢到商號之中也會被快速稀釋,每當他們把價格壓低之後,便會有更多的商號價格低於他們。

價格戰的基礎便是資金儲備,以及生產成本,大宋的官營買賣相對於東城豪門和民間商賈來說都不一樣。

所謂的官營買賣本來就是國家壟斷資本,從一開始他們的地位就要高於一切資本的存在,是有強權維繫的資本力量,也是服務於帝國的資本力量。

大宋的官營買賣的背後是利國監,這就意味着他們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生產能力,如此之下成本這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幾乎可以壓到最低而不用擔心貨物賣不出。

官營買賣從一開始便是主打出口貿易,他們只需要把貨物提供給前往西方的商賈,出海的商賈,其他的便不用擔心。

所以價格方面他們不用擔心,所以剩下的便是走量便好,以薄利多銷爲主,因爲商品不會進入大宋的市場,所以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

出口的商品價格永遠要比內銷的低一些,這是大宋官營買賣的共識,因爲銷售這些貨物的商賈會在路上層層加碼把運輸的錢賺回來的同時,還要獲取大量的利潤,否則誰還會冒着巨大的風險前往西方?

但隨着來自宮中的旨意,這些官營買賣和利國監開始轉而對內銷售貨物,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次對大宋國內市場的致命打擊。

他們的生產成本本來就低,而且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來穩定民生,這些人都是什麼技能都沒有的平民百姓。

但在官營買賣的工廠或是利國監中幹上一段時間,即便是離開了也會成爲別的工廠商號爭相招收的人。

可以說大宋的官營買賣和利國監是培養熟練工的重要所在,當然在剛剛進入其中的人,工錢自然不高,除非成爲熟練工。

生產成本底,佔據了主要資源,這樣的官營買賣和利國監就是趙禎手中的大殺器。

最先發動對東城豪門“襲擊”的便是“景德鎮”,所謂的景德鎮在眼下的大宋並非是一個鎮子,其真實的身份是景德利國監。

景德鎮的名字來源於宋真宗景德年年號,因爲在那一年浮樑縣昌南鎮的白瓷聞名天下,成爲御用貢品,於是真宗皇帝便用當年的年號賜名“景德鎮。”

在趙禎繼位之後,在全國開設大量的官營買賣和利國監,於是景德鎮搖身一變,成爲景德利國監,大量生產品相精美的瓷器賣給商隊運往西方販賣。

而此次景德利國監抓住機會,在第一時間向大宋的市場投放了大量精美的瓷器,一時間市面“大震”。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