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趙伏波的軍隊到了。不過他們做事的手段,卻讓在山中嚴陣以待的趙旭以及幾位蒙古親王大吃一驚。
率領第一戰的人是魯鏗丁,幾個月的軍訓以及趙緯南從小教到大的良好的知識底蘊,以及軍校學科的簡陋,讓他很快就畢業了。畢竟,馬丁不懂得多少軍事,他看到的東西多數都是電視上的。而且他也不是軍事愛好者,對於訓練軍隊那是一竅不通的。
因此,在華夏島上的學校裡,大概軍校裡的教育是最簡單的。比如會召喚炮火的支援,會計算距離,會看地圖、辯方向之外,以及識別燈泡信號等等內容之外,就是作戰訓練、《三韜六略》《孫子兵法》。這些的古代兵書的要求都是背誦,不過軍校裡也有一些新的東西,例如給一些古代的戰例,古羅馬、古希臘的軍事著作以及中國古代的戰例,軍校生們都要分析、寫論文,這就是馬丁貢獻的現代的手段。
而且這一手段還是長期的,所有的軍官每一季度,無論作戰、和平時期,必須讀一則戰例,同時寫一篇論文。與訓練比起來,這是所有軍官都頭痛的事情。而且不得抄襲,可以討論。對付抄襲,直接就是降職成爲士兵,想當軍官就得重新用戰功來換。
這顯然是一種軍事研究的手段,只不過馬丁把它變成了軍規,“華夏軍”也就由此變成了一支不斷反思、不斷改良、不斷髮展的新式軍隊。這比當年大清朝直接抄襲歐洲的軍制訓練出的北洋軍,不知道要強多少。原因很簡單,因爲那是一種學其皮毛,而不及神韻的手段。即便學會了軍隊的編練,但並不懂得社會的構成以及其發展的因素。因此纔在與“八國聯軍”之敗。
魯鏗丁原本還在華夏島,打算在隨後在濟州島組建的“華夏驍騎軍”裡擔任軍官。不過他成績優異,而且此刻前線需要他們這些熟悉地形、道路的人,因爲他與他的師兄弟們纔得到了這個實戰的機會。
傍晚的時候,魯鏗丁帶着一手下的騎兵出現在木刺夷人盤踞的山外的一座城堡下。那裡過去是木刺夷人的外圍城堡,也是趙緯南來了之後,爲了改變木刺夷人那不大正常的結構想的辦法。過去木刺夷人只是買來的孩子,培養成殺手。這樣的社會結果簡單,便於管理。但沒有真正的地盤與民衆的話,遲早有一天木刺刺人會因此而崩潰。
因此,趙緯南成爲國師之後,開拓了山脈四圍的城堡。作爲平民們修養生息的地方,同時也設法興修的水利,打了深井,好使這沙土地上也可以長得出來糧來。看着那城堡以及城外的農地,魯鏗丁對於父親的糊塗實在是無言以對。
身邊跟隨着的是他的手下,作爲一個新進的軍官,他的手下不過10人而已。他是“華夏軍”中最低一級的軍官——軍士,這是介乎于軍官與士兵之間的預備軍官。“華夏軍”裡的將領,全都是從小兵做起,既便是受到過學校的教育,同樣要從士官做起。
倘若是直接入伍的士兵,則積累夠功勳之後,再讀軍校升士官。成爲士官之後,就有機會經過實戰的鍛鍊,再到軍校回爐,進行上一級軍官的培訓與學習。總的來說“華夏軍”的軍官,基本上要進行一生的學習,纔有可能一步步的升爲高級軍官。像魏臻這樣的,加入軍隊在創建軍校之前的,以前的軍職不算,隨後的升遷,還是要在受過軍校的教育之後,纔有更好的機會。
這對於士兵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這好的激勵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士兵們訓練不用人催,作戰奮勇爭先。看起來沒有人想當一輩子士兵,除非那種天生炮灰之外。
在這座城堡的外面魯鏗丁緩緩移動自己身體,儘管他的半硬式戰甲是土黃色爲主的迷彩,可以很好的與這裡的沙地融爲一體。但永遠保持警惕,這是軍校裡教育的成果。慢慢的他來到帶隊的都尉身邊,率領他們10個小隊的軍官正用望遠鏡觀察着城堡。
“頭,看到了,就是那座城。雖然不大,但那是蒙古人四路進軍時賽因汗拔都那一路的……怎麼說,按我們的話說就是基地。不過他們第一次敗了之後,就分了兩路,這裡也就廢棄掉了。”
相比其他的士官,魯鏗丁有一些優勢。倒不是他是趙伏波的表弟,就能夠如何、如何。在這“華夏軍”裡,除過《如山軍令》之外,個人的關係根本什麼也不算。甚至因爲有關係,他的升遷所需要的功勳數量,比別人要多25%。
帶他的都尉看了看黑乎乎的城頭,斟酌似的咂了下嘴。因爲他得到的命令是,率領自己的100人的“幽靈軍”來偵察這座城堡。倘若按照魯鏗丁的意思,這裡根本沒有什麼人,只要上前佔領就好了。那麼這件事就帶着些危險,佔領了固然好,但擅自行動在《如山軍令》裡不大不小,也算個罪名。
“萬一有埋伏,小魯你知道……”
魯鏗丁事實並不像是漢語的發音,但在華夏軍裡,通行的就是漢語。魯鏗丁也就理所當然的,用他名字的音譯充當了大名。並借用“鏗鏘有力”給自己掛了個“拔山”的表字。這種具有中國物色的表字,是與他的名字具有某種聯繫的方式來確定的。
不過在“華夏軍”裡,一向是直呼官名,對於表字不做正規應用。而且“華夏虎賁軍”,是歐洲人的底子,他們多數都是當時無法自己贖身的歐洲士兵。當他們加入華夏軍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在隨後把自己的家人接到了華夏島。畢竟那兒的生活比起其他地方,無論歐洲、阿拉伯,那是要好得太多了。
“頭,不必擔心,我老師當年建這些城堡的時候,用的圖紙都一樣。而且我老師也都留了後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