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地圖

一番話說得種詁面有愧色,蘇油這才和緩了語氣:“我朝對武臣待遇優厚,轉遷迅速,這是文資比不了的。”

“武臣不要以爲是文臣鉗制過甚,還得轉過頭來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出了讓所有人服氣的功績?對不對得起朝廷給的那份俸祿?”

“作爲軍人,首先要問自己爲國家做了些什麼,而不是先問國家爲自己做了些什麼。”

“還是那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所以不光文要變,武也要變,而且,還要爭取變在前頭!”

“吾輩軍人能做什麼?很簡單,就是鍛鍊強軍,出與大國爭勝!”

“但是要實現這個目的,需要一個宏大的體系,包括明確的戰略規劃,強力的後勤保障,高效的指揮架構,大量的軍事人才。”

“一會兒我們就能見到軍機處到底是什麼樣子,要完成什麼職責。”

“這個任務是我主動向陛下要來的,你們也是我讓陛下請來的,除了寄重功臣,各位肩頭的擔子卻也不輕。”

“大質,徐禧和五郎在延安,上書大言西夏未足取,我已經去信讓他們將方略和軍力上報上來。”

“我希望他們說的是真的,但是如果言不符實,休怪我行文申斥。”

在座的都是老西軍,對兩邊的戰力都清楚得很,也瞭解蘇油的性格,種詁趕緊拱手:“五郎魯莽,少保休怪。”

蘇油嘆氣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我本來對五郎寄望甚高……軍機處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陛下對大宋的國力,財力,軍力,有一個冷靜準確的判斷,對今後的國家戰略有一個總體的瞭解。”

“先不說了解別人,先了解自己再說吧。”

幾個老將默默點頭,看來此番入京,不是簡簡單單來享福的。

吃過早飯,蘇油領着他們來到了吳起廟。

吳起在唐代算是武成王廟十哲之一,結果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爲受享於此?”命人去之。

而後左拾遺知制誥高錫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

於是太祖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其後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樑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

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樑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宋太祖看過之後,做了補充,詔塑齊相管仲像於堂,然後還是讓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

當時的秘書郎直史館樑周翰上言:“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

不報。

不過吳起的兵法主張,認爲必須把政治和軍事結合起來,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戰備,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廢。

在政治、軍事並重的前提下,還必須重視政治教化,用道、義、禮、仁治理軍隊和民衆,對戰爭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反對窮兵黷武。

這些戰爭理論,也是非常符合當今的治理要求的,因此雖然吳起地位降低了,但是其兵法一樣是進士必考書目。

吳起爲魏將,雖然最後死在楚國,但是後人爲他在大梁城修造了一座衣冠墓。

戰國時魏國的都城大梁,就是如今的開封,這座墓的旁邊,後來又修起了祠堂,再後來變成了今天的吳起廟。

戰國名將,在幾位老將心目中的地位那是不容置疑,於是大家先去給吳起上了香,這纔來到旁邊的一座院子裡。

院子沒有任何標識,然而戒備森嚴,門口兩側有新軍守備,見到幾人到來,兩側衛兵猛然一個立正,左手扶着上了刺刀的神機銃,右手行了一個捶胸禮。

蘇油還了個軍禮,帶着幾位老將進入院內,轉過照壁,就見到院中無數的書辦來來去去。

一名文士和一箇中官上來施禮:“勾當軍機處聯絡廳蔡京,勾當機宜廳,權掌書記童貫,見過諸位將軍。”

折繼祖看着兩廂房間上掛着門牌,分後勤,教育,聯絡,雜事四廳,還寫着主事等人員名稱,不由得點頭:“比兵部和樞密院清晰多了。”

蘇油笑道:“讓他們忙,我們先去內堂敘話。”

穿過第一層院落,進入到第二層辦公區域,一邊是機宜廳,一邊是戰略廳,人員明顯少了很多,但是氣氛明顯冷肅了不少。

底部則是正堂,正堂兩側一邊是宿衛室,一邊是都廳。

進入正堂,沒有別的衙門那些象徵着威儀的匾額和瑞獸繪畫,但是迎面一張大圖,讓幾位老將都心神激盪。

《九州坤輿全圖》!

這是如今大宋的絕大機密,蘇油帶領着理工人才,鍥而不捨耗費了整整二十七年時間,又結合了沈括的《天下州縣圖》,加上了經緯測量,繪製出了這幅精準的地圖。

地圖比例尺爲十萬比一,佔據了都廳整整一面牆壁。

地圖上包括了大宋內地全境,還有大理,青唐,西夏,遼國,朝鮮,日本,南海諸島,諸國的部分疆域。

各處州縣,山脈,河流,島嶼,關隘在地圖上清晰明白。

從高到低還用從暖色到冷色進行了繪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地勢高下,山間的通道壑口清晰可辯。

就連道路也分了三種,分爲藍白相間的粗實線,中實線和細實線。

左下角還有各種圖例解釋。

郭逵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奧妙,鄭州到開封一百五十里,被分作了十五段,道路上的一段,代表十里的路程,不由得贊到:“此圖精妙之極,堪稱兵家至寶!”

種詁看着永興軍路到河湟一帶山脈,眼睛有些溼潤:“數代人浴血沙場,就是爲了捍衛西北幾處門戶,今日從此圖上看,也不算徒廢心力。”

折繼祖看着地圖上被遼國西京道和西夏左廂神勇軍司包夾着的突出部位,那裡是折家世代守護的豐州,府州和麟州,也是唏噓感慨:“當年李繼遷派間諜通遼,誘其犯界,遼將韓德威率大軍入侵,祖父御卿公帶病出徵。”

“後來病勢加重,曾祖母派人要把他接回家養病,家祖言:‘世受國恩,邊寇未滅,今大敵當前,怎能棄士卒而自便?死於軍中,乃軍人本分焉,望母親不要牽掛,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言罷涕淚縱橫,第二天死在軍中,年僅三十八歲。”

“鹹平二年九月,河西叛羌引趙保吉寇麟州萬戶谷,進至松花寨。”

“伯父惟昌公與叔惟信公,從叔海超公率兵拒戰於城會。夏軍人多氣盛,伯父率部奮力反擊。”

“中箭落馬被部將救出,海超公和惟信公戰死。”

“不到一月,夏軍又犯,伯父不顧傷痛哀慼,在埋井峰設伏,將其擊敗。”

“大中祥符七年,伯父帶病護糧,冒風沙而行,途中病故,年僅三十七歲。”

“此後西夏日強,時常寇略,從祖父算起,八十年間,麟府大小不下百戰,折家父兄,子弟,埋骨在曲野河,兔毛川的,已經不計其數了。”

說完對一邊唏噓的種詁怒目而視:“小五子驕狂得沒邊了!看看這地圖,夏人豈是易與之輩?!”

“和南軍司,保泰軍司,靜塞軍司,嘉寧軍司,祥佑軍司,左廂神勇軍司,多佔地利,如今大宋自保有餘,攻伐不足,何敢出此妄言?”

郭逵皺着眉頭審視着地圖,舉手打斷了折繼祖:“說正事。如今倚圖而觀,可謂一目瞭然。”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大戰的腳步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六百五十三章 又見王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沒想到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六百九十六章 運糧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頌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兩封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殺雞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彈劾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判卷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上堤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再見辛娘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金殿捉婿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七百一十七章 旱情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