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回來王燕,本想讓王燕多伺候伺候自己的。卻誰知王燕回到工廠後,滿眼滿心都是榮榮,連小木她都甚少逗玩,彷彿欠了榮榮似的,她只想多陪陪榮榮。
榮榮是要上學的,王燕想多多陪榮榮,也只有在接送榮榮上學的路上跟榮榮說點話,榮榮放學後,就是中午也是有作業的,榮榮快升六年級了,作業量很大:每天有語文、數學、英語篇子外,孩子還要默寫語文詞語和英語單詞。孩子背的那個書包,她提起來都覺得重。
王燕發現現在的教育不同於他們上學的那個年代。現在是家長跟着孩子一起讀書了:需要幫孩子默寫、背誦,還要負責任地簽字。
王燕感覺到榮榮話很少,每次坐在電瓶車後面,很少主動跟自己說話。王燕主動挑起話題,無非也就問問她:“今天作業多不多?跟班上同學相處得怎樣?”榮榮通常就簡短地說個:"多"或"不多","跟同學相處還行。"回答完這些,並不往外延伸話題。
王燕知道榮榮跟自己,還是一時不能親熱起來。她心裡最擔心的是孩子剛轉學,跟其他同學還不熟,不合羣,會有孤獨感。她看過不少心理學書籍,她認爲榮榮這時候合羣,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還重要。
陳翔可不是這樣想的。他認爲成績是最重要的。王燕聽母親說,她去學校的這段時間,榮榮幾乎天天捱打。有一次陳翔還用腳踹孩子,王燕聽了心疼。陳翔出去安裝去了,沒在廠子,等陳翔回來的時候,還沒到下班時間。陳翔領着工人去車間繼續幹活去了,王燕忍着沒問。
晚上王燕把榮榮接回來,榮榮在她跟他外婆共住的那個小屋裡寫着作業。一會兒,小木跑進去,榮榮便逗她玩起來。
陳翔進屋,看到榮榮在玩耍,眉頭一蹙,衝榮榮嚷嚷道:你又欠打了是不是?不好好寫作業,每天拖到十一二點,大人還得陪着你!你看你寫的字,寫得什麼鬼東西!"說着,手伸向榮榮地本子,榮榮嚇一跳,下意識地擡起胳膊就擋在自己腦門前,生怕她爸爸又打她。王燕見了知道,這段時間,陳翔沒少打孩子,孩子看他動作,都習慣性地保護自己了。怪不得榮榮話那麼少。小木叫爸爸:"爸爸,別吵了。"
陳翔笑笑看向小木:"來,爸爸不吵。爸爸抱抱。"王燕見了,氣得半死,這陳翔真是個二貨:“有這麼教育自己孩子的嘛!”她衝陳翔嚷道:"幹嘛呢你?神經病!有什麼好好跟孩子說!"陳翔說:"你看她上次測試,人家老師都發短信了,就你閨女快倒數了。全班那麼多人考90多分,她才考65!"“每天拖拖拉拉,回來不立馬寫作業,每天拖到十一二點,你說氣不氣人!你回來了,你教育。她老師今天還給我打電話了,讓明天去學校。你去吧,我嫌丟人!”
王燕知道“兩口子有一方在教育孩子,另一方就不能管”的說法。但,她實在容忍不了陳翔對孩子的這種態度。王燕說:"你忙去吧,我查榮榮作業。把小木抱走。"
王燕繼而轉向榮榮,摸摸她的腦袋說:"你先寫,媽媽一會過來。不會的問媽媽。"榮榮眼裡的懼意還沒散盡,看了眼王燕,輕輕順從的"嗯"了一聲,便低頭繼續寫她的作業。
王燕低頭看看榮榮的作業本,她發現榮榮寫字還是有大有小,不齊整,而且整個字看起來歪歪扭扭,便指着字說厲聲說道:"這幾個字不行,要認真重寫。“怕打擊到榮榮的自尊心,她又緊跟着用手指指上面幾行字溫和地補充道:”上面那幾行寫得還可以,就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可以啦。"王燕說完往外走,她母親正好要進屋,見王燕出來,也跟着王燕出來了。
王燕母親低聲跟王燕說:"這個陳翔太偏心了,你看他對小木跟對榮榮跟兩個爹似的,榮榮測驗不及格,他就揍孩子。榮榮也大了,懂事了。你回來還好點,榮榮有個偎頭,你不在,榮榮見她爸就躲。"頓了下,母親說道:“你回頭跟陳翔好好說說,孩子有錯,也要好好兒的跟孩子指出來。榮榮還小,畢竟是個孩子。”
王燕聽了,心裡酸,她知道陳翔也是疼榮榮的,只是這種疼法孩子吃不消。她跟她母親說道:"榮榮是寫作業不認真,陳翔也是着急,你可別在孩子面前說偏心不偏心的話,孩子聽了,會影響孩子。他也疼孩子,就是方法不對,晚上我跟他說。"
王燕母親說:"我也知道他疼,但榮榮也還是個孩子,他自己也幹活,確實也累。可累歸累,不能把氣朝孩子身上撒。這個榮榮也不懂事,在家就這樣,回來不先寫作業。我說話她不聽,我管不動她。"
王燕覺得問題一大堆,心情也沉甸起來,她跟母親說道:“等明天我去了榮榮學校,先聽榮榮老師怎麼說,瞭解下她在學校情況,回來再跟他爸溝通吧。”
“嗯,你可要跟陳翔好好兒說。”王燕母親說完,又去忙去了。
晚上的時候,王燕跟陳翔說:“你對榮榮不能那樣,跟後爹似的。當着榮榮面,又和和善善地抱小木。孩子見了能舒服?”陳翔說:"別廢話,小木那麼小,她那麼大。我還能抱她!你也看了,她晚上寫作業拖拖拉拉,全是混!人老師每天發短信,作業不認真地多有你閨女。我都煩了。要不,你回來管!明天你看吧,班主任找,肯定不是好事!"
王燕說:"孩子剛來,也不適應。你慢慢引導,你那樣兇,孩子怕,趕明心理有問題,我看你怎麼辦!"不等陳翔說話,王燕又自顧道:"她這會能適應班級,能合羣,比什麼都強。學習慢慢抓,一二年級的時候,老師不也誇她聰明嗎!"
陳翔氣呼呼地說道:"別說那些了,明天你聽她老師怎麼說,聽了你就也想揍她了。"
王燕一聽就來火,罵道:"你就是個神經病,懶得理你。以後,你再別管孩子了,你再揍孩子,我跟你不拉倒。我帶榮榮回老家上學去!"
“愛幹嘛幹嘛去,你先把你閨女教育好。”陳翔嘀咕一聲,笑着逗小木:“來,跟爸爸玩騎馬哦!”
王燕氣結,無語。
這是榮榮來到他們身邊後,陳翔和王燕第一次因爲孩子的教育問題爭吵。陳翔從自己記憶中搜集當年他父母教育他的那套模式,他的觀念是:孩子就得嚴管,不打不成材。
而,王燕小時候也挨父母打,但都不是因爲學習,她認爲學習是靠‘自我催動’:孩子心理上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了,纔會自然地去學習,她是反對打孩子的。她記得她自己讀中學時候也貪玩,成績不好,後來留級復讀了,自己怕成績不好丟人,自己也就刻苦學了。
陳翔和王燕都來自農村家庭,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但原先的家庭模式是不同的,加上他們又各自有各自的體驗。他們倆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有了分歧。
第二天上午,天氣不甚晴朗,幾多灰色的雲彩在天空慢慢遊移着。王燕喝碗粥湯,便開着電瓶車去了榮榮學校,榮榮學校位於西莊農貿市場的西側,一進門,便見到一個不知名的人物雕塑,上面刻有“勤學報國”四個大字。
王燕從傳達室老爺爺那兒得知六年級在靠大門最近的白樓的三層,謝過傳達室的大爺後,王燕緊忙上了二樓,找到了榮榮的班主任。榮榮的班主任是個中年女教師,姓沈,說話有點磕巴,穿着樸素,一臉端莊的神色讓人一見肅然起敬。
沈老師見了王燕說:“這回是數學老師要找陳榮榮家長,你先去找下數學老師,一會再來找我吧。我也有話要跟您說。”
王燕說:"好的,麻煩問下數學老師辦公室在哪?怎麼稱呼?"沈老師伸出手往後一指:"從這兒往後第二個屋,姓高,高老師,你一問就知道了。"王燕謝過沈老師,去了榮榮數學老師在的那間辦公室。
王燕敲了敲門問道:"請問五一班高老師在嗎?"
“我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老師擡起頭答道,他正在批改學生試卷。王燕走到高老師面前說道:"高老師好,我是陳榮榮的媽媽。"高老師看一眼王燕,和氣地說道:"哦,您跟我出來說話,我正要找您呢。"
王燕跟高老師走到辦公室走廊靠窗戶那兒,高老師看着王燕語重心長地說道:"陳榮榮這孩子,你們得好好管管。開學已經進行兩次測試了,第一次考55分,我想着這孩子成績也不能好哪去。沒留意她。她上課通常也都低頭,你喊她,她瞪你一眼,你不知道她在想啥。第二次測試,考了99分,全班第一。這回引起我注意了。我喊她回答問題,慢悠悠地站起來,顯得那麼面,怯怯生生的。但是,我發現這孩子其實聰明,有些題,班上很多同學都沒領悟。她能回答出來。就是作業不認真,寫字歪歪扭扭。"
王燕聽了,心裡又一陣發酸,她說道:"謝謝高老師。陳榮榮這孩子,原先上小學都是在老家生。讓她來的時候,她不願意,說這裡同學沒一個認識的。不想來。我是沒辦法,他們原先的小學老師也都不錯,說讓孩子在父母身邊,對孩子教育好。她在家是皮,我們不在,沒人能管她。她是悶皮型。好好學了成績就能上去,一貪玩了,成績就下降了。"
高老師說:"孩子是在父母身邊好,這孩子顯得怯怯生生的,我說要找家長溝通下,平常你們也要跟孩子好好溝通。她在班上不怎麼跟同學交流。下課從來不見她跟其他同學玩。她性格是不是很內向?"
王燕說:"性格倒不是內向,她跟熟人挺能聊的。她外婆都嫌她吃飯時候嘴嘰喳個不停。不過,剛轉來,她不熟悉環境,在家她爸也管得嚴。孩子心裡也沒有鬆快的時候。麻煩老師課上都提問她,適當表揚一下,慢慢讓她引起其他同學注意。我也很怕她不合羣。"這樣說的時候,王燕眼睛濡溼。
高老師說:"行,我知道了。她作業倒是能完成,就是字不認真。我想着她底子應該不錯,要不然也不會找家長來談話。下回我課上多注意些。你們也不要管孩子太嚴,這孩子性格我看還是有點內向。多交流交流。沒其他事情了,先回去吧。"王燕謝過高老師,找榮榮的班主任沈老師去了。
沈老師正坐在講臺前,見了王燕,她走出教室。
王燕問沈老師:"沈老師,陳榮榮在班上表現怎麼樣?"沈老師說:"成績倒是一般,就是見她天天下課,沒事就趴着。上課不看黑板,你不曉得她是在聽講還是沒聽講。"
王燕擔憂地問道:"陳榮榮在班上合羣嗎?"
沈老師說:“我看她跟同學交流得不多。沒有其他同學活躍。”頓了下,沈老師繼續說道:"陳榮榮這個作業是個問題,你說一個女孩子,寫的字那麼不工整。她人看起來倒是安安靜靜地,不像那麼調皮。"
王燕說:"也怪我跟她爸從小沒管她。原來,她上幼兒園都是在北京讀的。我們擔心孩子將來考學沒法在北京考,送她回去讀書了。他們老師也負責,跟她外婆說,最好把她接到北京來讀,怕孩子大了,不好教育。其實,我最擔心孩子不合羣,在班上孤獨。她成績在老家時候倒還行,獲過幾次獎。"
沈老師說:"那我就知道了。我看她也像個內向的孩子,說話不多。"
王燕最怕別人說自己孩子內向,她也從來不承認自己孩子內向,她覺得那樣一個標籤不能隨便貼在孩子身上。便對着沈老師說道:"我們家榮榮光在家的時候,話多。小時候也不內向,原先在老家上學時候,在班上還交了些朋友。她是不願意轉學的,說這裡沒有認識的同學。我是看了留守兒童的文章,擔心孩子大了,沒有父母在身邊,心理有問題。她剛來,不適應,我也着急。想想孩子也挺可憐。麻煩老師以後多喊她回答回答問題,這樣,她能快點適應新環境。這樣說的時候,王燕有一陣心酸,眼角不由得沁出淚來。
那沈老師一看這情景,明白王燕也是個真正在乎孩子的家長,不再多說什麼,只說道:“這個沒問題。現在重點是學習,回家要讓她認真把作業先寫了,也就沒事了。”
王燕神色凝重,口氣緩和地說道:“哎,好。我們督促着。不過,我不在北京,她爸爸天天忙,晚上纔到家,有時到家,她已經睡了。也沒法查她作業。我們跟她好好說。其實,我就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合羣,懂得尊敬老師。原先我們就老跟她說,看見老師要叫。跟她講老師也辛苦,這麼多同學要管。尊敬老師是應該的。不知她在i學校見到老師是不是打招呼。”
沈老師兩手交叉,認真地說道:“陳榮榮吧,這一點還行,看見我基本都會叫。尊重老師上倒可以。”鈴聲響了,要上課了,高老師說:"您也沒其他沒別的事兒了吧,我先上課去。回家,您也跟孩子多多交流。"
“沒事兒了,您忙去吧,讓您費心了。謝謝您啊,沈老師。”王燕微笑着謝過沈老師,下樓出了校園。回來的路上,她想着怎樣把跟老師溝通的情況分別跟榮榮和陳翔說。
王燕知道不能原封不動地直接轉述,一定要換一種適合的方式,讓榮榮和陳翔都能接受。王燕想利用這次跟老師的溝通,達到一個利於榮榮成長的環境,她知道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一定要利用每次機會,往這個方向努力。畢竟跟老師溝通的是她,不是陳翔,怎麼表述都行,只要效果好。怎樣才能讓效果好呢?這確實需要動點腦筋。
很多時候,我們在其他方面都顯得無計可施,沒有辦法的情況心愛,人們通常會在教育孩子方面會不知不覺地,沿用父母當年'教育'我們的方法。有時明知不可取,可這又似乎是唯一的存在大腦中的深刻‘模式’。陳翔和王燕現在便是這種情形。
陳翔和王燕在榮榮的教育問題上,顯然都嚴重缺乏經驗,他們都是緊緊通過搜尋着各自印象裡”被教育年代的影子“ 來教育他們自己的孩子,這說明父母們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果然重要! 但,這種方法顯然又是會出問題的,夫妻原本來自不同家庭,接受的“父母教育模式”肯定會有差異。兩個大人本身就有歧義,孩子又怎麼能消化得了這種“矛盾”?
現在他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發生了分歧。王燕知道,這個分歧必須儘快化解。否則,不光影響孩子,也會影響他們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未來。可不是麼?每個家庭的未來都是孩子,他們今天是幼苗,明天就成了大樹,只是這棵樹是能長成棟樑的參天大樹,還是隻能當柴火的歪脖子大樹,就要看他們倆爲孩子營造的家庭教育環境了。
然而,他們怎麼才能化解對於孩子教育上的分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