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暮登天子堂
吳有靜已嚇得魂飛魄散。
這番話冰冷刺骨。
這是第一次,他感受到自己的生死榮辱,竟是拿捏在了別人的手裡。
他本是自恃自己是名士,當然可以率性而爲。
可現在呢,自己還是名士嗎?
上百的秀才,無一上榜,這便意味着,他所謂的滿腹才學,不過是個笑話。
雖然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那些秀才們爲何一個都沒有中。
他心裡又有疑竇,這麼難的題,那大學堂,又如何能這麼多人作出來?
莫非是作弊?
可隨即,這個念頭也破滅。
主考可是虞世南大學士,此人在文壇的身份非同凡響,且以剛正而著稱,何況科舉之中,還有這麼多防止作弊的舉措,自己若是直言作弊,這就將虞世南也得罪了。
他只好匍匐在地,一臉惶恐不安的樣子:“是,草民死罪。”
李世民看都不看他一眼,這樣的人,對於李世民而言,其實已經沒有絲毫的價值了。
所謂的飽讀詩書,所謂的滿腹才華,所謂的名士,不過是笑話而已。
就這樣的人,當初也是聽了誰的舉薦,竟要徵辟他爲官,竟給了他拒絕入朝爲官的機會,藉此得了一些虛名,所謂的大儒,不過爾爾。
李世民冷漠地道:“來人,將此人趕出去。”
“喏。”
吳有靜的心已涼透了,被趕出去,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他下意識的想要回到自己的座位,去拿自己的孝衣。
可這邊已有衛士進來,毫不客氣地叉着他的手。
有人直接抓住了他白花花的胳膊。
吳有靜一時急得滿頭大汗,竟這般赤着上身,被拖拽了出去。
最慘的是這禁衛很不客氣,絲毫不顧他的體面,這般拖拽,身上便立即有了淤痕。
他口裡想說點什麼,卻終究是不敢張口。
殿中終於恢復了平靜。
隨即,虞世南覲見,連日來的閱卷,再加上十幾日都被禁閉在貢院裡,讓虞世南顯得更清瘦了一些。
此刻面上寫滿了疲倦,其實等放榜出來,他心裡也是詫異無比的,閱卷的時候,他只知道有許多的好文章,可等揭曉了名字,經書吏提醒,才知道大學堂佔了舉人的絕大多數。
這令虞世南有一種挫敗的感覺。
自己出的題這樣難,竟都被人輕易答了,似乎並不顯自己的真本事。
那大學堂,到底怎麼回事?
心裡想不明白,也來不及多想,到了殿中,便朝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朝虞世南頷首:“卿家辛苦了。”
“臣不敢。”
李世民道:“卿家入宴吧。”
此時殿中的氣氛很詭異。
其實虞世南也心知肚明。
除了那個和陳正泰同座的長孫無忌樂開了花,表示要給陳正泰剝桔子,口裡還念念叨叨,說是這蜜桔最好吃的,便來自於江南道的吉州云云。
陳正泰此時覺得長孫無忌竟有一些碎碎念。
衆人已沒心思飲酒了,今日這個消息實在可怖,需要好好的消化。
一個關內道,一百多個舉人,統統都是二皮溝大學堂所出,這豈不是說在將來,這大學堂將盛產讀書人?
而這些人而後入仕,若是再過幾年,這天底下,豈不是年輕的官員,統統都來自於那二皮溝大學堂裡?
這簡直就是禁絕了世族們的仕途之路啊!
有人已經開始打主意了,想着要不……將子侄們也送去大學堂?
當然,也有人心裡不忿,依舊還是覺得大學堂有投機取巧的嫌疑,可他們是如何投機取巧的呢?
要說這考題,可是硬得很,就是因爲太難了,所以根本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啊!
就算是這殿中的袞袞諸公,真要送去考一次,怕也少不得會被這題給驚嚇一番。
此時,卻有人站了出來:“陛下……臣有一言。”
衆人看去,乃是禮部主事陳雄。
這陳雄雖也姓陳,不過並非出自孟津,和孟津陳氏倒也有可能是上千年前是一家的關係。
李世民本就覺得氣氛不太熱切,此時他興致勃勃,正缺人助興呢,自是頷首:“卿有何言?”
“臣以爲,此次高中了這麼多的舉人,其中那叫鄧健的人,先爲案首,後爲鄉試解元,可謂是學識淵博。外間人都說,鄧健只曉得死讀書,只是個書呆子,臣在想,鄧解元這樣的人,若只曉得讀書,那麼將來如何能夠做官呢?只是坊間對此的疑慮甚多,何不將這鄧解元召至殿下,讓臣等目睹鄧解元的風采如何?”
這人說的很誠懇,一副急盼着和鄧健相見的模樣。
而長孫無忌此刻,已剝了桔子,取了一瓣,拼命往陳正泰的嘴裡塞。
陳正泰聽到這裡,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叫陳雄之人的用心了。
頓時手一擋,表示我生氣了,等會再吃,長孫無忌亦是放下了胳膊,殷勤的臉驟然之間,變得肅然起來。
此人真是用心險惡啊,表面上是想見鄧健,實際上卻是希望讓鄧健這個解元上殿,讓人來詰問他!
鄧健是解元,在科舉之中,乃是最頂尖的人,可若是到時在殿中出了醜,那麼這科舉取士,豈不也成了笑話?
到時鄧健到了這裡,表現不佳,那麼就難免有人要質疑,這科舉取士,還有什麼意義了?
李世民自也是想到了這一層,他的臉也沉了下來。
可陳雄一臉真摯的樣子,從他的話裡來說,你幾乎挑不了他任何的毛病。
他話音落下,也有一些人藉着酒意道:“是,是,臣等也以爲,當見一見這位名冠關內道的鄧解元,若能相見,三生有幸啊!”
“見一見也好,臣等可以一睹風采。”
中華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這些人口裡說的每一個字,都是褒義。說的每一句話,看上去也很漂亮,你若是拆出他的每一段話,都找不到任何瑕疵。
只是,這番話的背後,卻只透露着一個訊息……不服。
有人不服氣。
怎麼可以憑藉着這個,就來平價一人的才華呢?
這樣的人,考出來了,能做官嗎?
可實際上……考出來的人,當然是不能做官的。可是……察舉制,亦或者舉孝廉,同樣不可以做官。
總不能因爲你孝順,就給你官做吧,這顯然不合理的。
接下來,起鬨的人便開始增多起來了。
長孫無忌拉長着臉,顯然他心裡很不悅……懷疑科舉制,就是懷疑我兒子啊,你們這是想做什麼?
他乃吏部尚書,想要將這些起鬨的人統統記下來。
不過,有人開了頭,起鬨的人便多了,長孫無忌喝了一些酒,頓時覺得眼花繚亂。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李世民隨口道:“既如此,來人,召鄧健入宮。”
其實李世民心裡也不免有些懷疑,這大學堂,能否培育出人才來。還是……只是單純的只曉得作文章。
鄧健這個人,給李世民的印象越來越深刻,此時,他也很想見見。
張千毫不遲疑,忙道:“喏。”
見陛下應允,楊雄等人心下暗喜,卻都不露聲色。
…………
旨意到了大學堂,聽聞天子呼來,學堂裡不敢怠慢,立即讓人給鄧健備了一輛車,而後成行。
鄧健有些緊張,中瞭解元的時候,他心都已亂了,這是他萬萬想不到的事,現在又聽聞天子相召,這本該是雙喜臨門的事,可鄧健心裡還是不免有些忐忑,這一切都猝然無備,今日的際遇,是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是貧民出生,正因爲是貧民,所以理想並不高遠,他和長孫衝不一樣,長孫衝從生下來,都覺得見天子和將來入仕,就像吃飯喝水一般的隨便,長孫衝唯一的問題,不過是將來這官能做多大的而已。
鄧健帶着幾分不安,上了馬車,一路進了長安,馬車經過學而書鋪的時候,便覺得這裡很是喧譁,許多秀才正圍在此,破口大罵呢!
再往前一些,鄧健眼前一花。
竟看到一個赤着身的人被人押解着來。
那人膚色如雪,唯獨那大肚腩,格外的刺眼。
自車窗看去,直接嚇了鄧健一跳,那不是吳有靜是誰?
卻見吳有靜,極想往回走,彷彿是想向人討衣服。
可後頭的禁衛,對他置之不理,似乎是一心就要將他送回去。
此時入秋,天色已有些寒了,吳有靜便只好抱着自己雪白的胳膊,捂着自己不可描述的地方,瑟瑟作抖。
等和鄧健的馬車要錯身而過的時候。
似乎有人發現了吳有靜。
便有人大喝道:“那不是吳先生嗎?”
“吳先生……吳先生……”
“哪裡是吳先生,這有辱斯文的狗賊。”
“吳有靜,你從前誇下的海口呢?”
鄧健一時之間,竟是忍不住瞠目結舌,卻見那吳有靜似乎也害怕了,轉身便逃,一時之間,街面上又是一陣躁動。
鄧健隨即便收了心,不管這些事了,在他看來,這些閒事與自己無關。
他已養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性子,除非是自己關注的事,其他事,一概不問。
馬車終於入宮,來到了這裡,鄧健感覺自己居然沒有了之前那份心慌,反而心態漸漸平靜了下來!
待到了太極殿,鄧健穩步下車,一旁的宦官笑吟吟的道:“鄧解元,陛下可是親自下旨,命你車馬入宮的,這可是尋常人沒有的殊榮。”
本以爲此刻,鄧健一定會露出受寵若驚的樣子。
可鄧健只平靜地點點頭。
事實上,他對於車馬入宮是什麼殊榮,沒有太多的概念。
這皇帝,不也和百姓一般嗎?他的家裡,想來也差不多,尋常百姓串個門,是常有的事。
宦官見他平淡,一時之間,竟不知該說什麼,心裡罵了一句呆子,便領着鄧健入殿。
進了殿中,見了許多人,鄧健卻只擡頭,見着了李世民和自己的師尊。
師尊在吃蜜桔。
還是被人喂的,可是爲何師尊一臉痛苦的樣子?
鄧健收起心神,到了殿中,忙行了個禮:“見過陛下。”
殿中一下子鴉雀無聲,每一個人都在打量着這鄧健,想看看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到底有什麼不同。
可見他生的平平無奇,膚色也很粗糙,甚至……或許是因爲自小營養不良的緣故,個頭有些矮,雖是舉止還算是得體,卻遠非大家想象中的那般膚色如玉,風度翩翩。
古人對於相貌和身材是很看重的。
人們總將相貌堂堂的外表,來當做一個人的品格。
甚至在明朝的時候,高中了進士的人,還要經過一次選拔,若是生的獐頭鼠目,就很難有進入翰林院的機會。
可對於鄧健的相貌,不少人心裡搖頭。
李世民卻不在乎這個,朝鄧健頷首:“朕想起來了,數年前,朕見過你,那時你還衣衫襤褸,目不識丁,是嗎?”
“是。”鄧健很老實的回答:“那時學生只想着下一頓的事,飢腸轆轆。”
李世民感慨道:“誰曾想到,朕與你又見面了,而今,朕還是那個朕,你卻已是另一個人了。”
“學生還是那個鄧健,不曾有過變化。雖是學識比從前多了一些,可人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鄧健侃侃而談的回答。
他此時並不覺得緊張了。
或許……是因爲李世民乃是師尊的恩師的緣故,這在他看來,自己的師承,來源於此。
李世民聽了他的話,面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他突然發現,鄧健這個人,頗有一些意思。
卻在此時,殿中那楊雄突然道:“今日恰逢盛會,鄧解元又高中頭榜頭名,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敢問,鄧解元可會作詩嗎?可否吟詩一首,令我等細品。”
這話其實也談不上什麼太大的惡意。
可鄧健聽到作詩,卻是毫不猶豫的搖頭:“作詩……學生不會,雖勉強能作,卻也作的不好,不敢獻醜。”
“……”
這就有點實誠了。
許多人聽了,都不禁笑起來。
這殿中的君臣,誰不作詩啊。
在盛唐,做詩是才學的直觀體現。
別人不會做,或者是做的不好,這都可以理解,可是你鄧健,乃是當朝解元,這樣的身份,也不會作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