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說話,這時候,一個將領開口說出了李世民心中的想法:“可是,人呢?沒有人,怎麼建城?”
“人?”羅信咧嘴一笑,賤兮兮地說,“陛下與諸位將軍辛辛苦苦地攻下他們那麼多座城池,一入冬就要轉手讓給他們,這買賣不划算啊。”
聽羅信將國家大事用商人做買賣來比喻,李世民不由得翻了翻白眼,擡腳就要踹羅信,羅信則是笑着避開,繼續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咱們現下佔領地區的所有高句麗人,哪怕是鄉村裡的人都趕入遼河以西、燕北、甚至幽州,同時再從幽州、冀州一帶遷徙百姓入這這兩座城市,並且實行唐人與高句麗人通婚,徹底同化他們。畢竟從根源上來說,高句麗人也漢人的一個分支,他們祖上就是商朝箕子的後裔,只要從這方面着手,要同化很簡單。而且,高句麗人也在使用咱們漢字,不是麼?殊途同歸,要融合起來也比較簡單。”
(注:朝鮮在世宗大王時期(明朝)纔有自己的文字。朝鮮、韓國1945年開始廢除漢字,到80年代左右才逐漸消失在各大報刊上,但生活中一些“正式”場合還是會出現,不過大多80年出生的棒子們不認識。值得一提的,歷史書上英雄們爲了強國強民族也曾建議廢除漢字,學拉丁文、羅馬文,諸如陳獨秀(笑)、蔡元培、魯迅、瞿秋白、譚嗣同等。)
又有一名將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怕就怕那些高句麗人會造反啊。”
李世民點點頭,這恐怕也是他最爲擔心的一點,畢竟遼東和燕北地處偏寒,而且這裡到處都異族,一旦有人鼓動,很容易就會形成一支勢力龐大的異軍。
羅信笑着轉頭看向羅通:“對於高句麗百姓的生活狀態,我想這裡沒有人比羅都尉更瞭解。”
衆人轉頭看向羅通,羅通沒想到羅信會扯到自己,他立即站起身,對着李世民行了一禮,又對身前諸位將軍抱拳,在做這兩個動作的時候他理了一下思緒,開口說:“其實,高句麗百姓的生活狀態很差,部分人都餓着肚子,普通民衆一天能吃一頓飯就已經不錯的。在高句麗國內,貴族、儒者士子一直凌駕在普通百姓之上,他們可以肆意剝奪普通百姓的糧食。特別是泉蓋蘇文掌權之後,他們對百姓的壓榨更是變本加厲,諸位可能不知,其實這通定鎮內,有七成百姓都是高句麗人。”
李世民眼睛猛地一亮,喝問:“當真!?”
“千真萬確,末將不敢欺君!”
“好、好、好,好啊!”李世民朗聲大笑,“你們羅家兄弟二人可是爲朕解決一大難題!”
最後,李世民伸手指向羅信手中的地圖說:“羅信,既然你都給那鐵嶺命了名,現在剩下兩個城池,你也一併給取了。”
羅信咧嘴一笑:“北面的這座城叫‘長春’,南面這座嘛,不如叫‘瀋陽’吧,這纔是咱們大唐城市應該有的名字啊。”
李世民輕輕撫着自己的鬍鬚,點點頭,隨即喝聲道:“羅通聽旨!”
羅通當即跪在李世民身前:“末將接旨!”
“朕命你爲瀋州刺史,領遼東將軍一職,統領瀋州五千兵馬!”
羅通一下子從統領一千兵馬的都尉躥到了五千兵馬,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飛躍。
不過邊上那些將軍神色都很正常,無論這羅通掌控多少兵馬,他還是遠離政治中心,如果李世民不親征遼東的話,誰知道這麼一個偏僻的角落還有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瀋州。
“謝主隆恩!”羅通雖然激動,但還是十分克制自己的情緒,李世民見了,不由得微微點頭。
這時候,李世民轉頭看向羅信:“羅信聽旨。”
“啊?”
羅信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李世民會叫自己,在看李世民臉上帶着壞壞的笑意,羅信暗歎一聲:“完了,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羅信啊,那長春城現在還是一個不毛之地,可是什麼都沒有呢,所以,朕就將它交給你啦。”
“陛下,我有大半年沒見到長安的家人了呢,我想妘娘了。”羅信苦着臉,還打出了“妘娘牌”,是希望這隱秘的老丈人能體諒一下這個女婿。李世民讓羅信去長春,乾的全是苦力活啊。
李世民則是擺出一副“深明大義”的姿態:“朕又不是讓你馬上就去,眼下李勣會讓人屯兵扶余城,入冬之後高句麗人也無法北進,他們要打也是明年的事情。所以呢……羅信聽旨!”
老丈人聲音一硬,羅信就知道自己挖的坑就必須要自己填了。
羅信當即起身,跪在李世民身前。
儘管平時見到皇帝都不用跪拜,但在是在接聖旨的時候,還是要下跪的。而且李世民是自己老丈人,羅信可是將他三個寶貝女兒的心都給擄了,下跪什麼的,都是小菜。有道是一個女婿半個兒,羅信都快成李世民“一個半”兒子了。
“末將接旨。”
“巴啦巴啦”一堆之後,李世民封了羅信爲“吉州”刺史,昭武將軍,領軍兩千。
羅信和羅通的兵力之差,也代表着這兩個地域的重要新偏差。
對於兵力羅信沒有任何意見,大唐向來講究“精兵”路線。西域那麼大的地界,李世民也就讓蘇定方領兵兩萬,還不是照樣打得西域那幫土鱉們頭都不敢擡。
唐朝行政規劃是“州和縣”,吉州的地域很大,治所在長春城。相比羅通的“瀋州”,弟弟羅信比較倒黴,因爲他的地域里根本就沒有一座城池,要麼是平地,要麼就是山,而且還是直接對上高句麗,同時還要面對契丹和北方的室韋各族。
一旦李勣的人撤兵,羅信將會面對高句麗人瘋狂的進攻,因爲那裡是高句麗人真正的糧倉!
可以說,羅信和羅通兩兄弟,將高句麗人的主要糧倉都給佔了。